縣立和美高中附設國中 七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39.2 KB
頁數
2
作者
Josep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10-31,离现在 0 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國一歷 2-1
彰化縣立和美高級中學國中部108學年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歷史科一年級試卷 班級: 座號: 姓名:
1-20 題每題 2分;21-40 題每題 3分》
1. ( )請問:「1636
年,在傳教士尤紐斯召集下,安平
以北十五社及以南十三社的代表集合向普特曼表
示服從。」普特曼應該是何國派在臺灣的長官?
() 法國 ()西班牙 ()日本 ()荷蘭。
2. ( )清康熙時期將臺灣的行政區分為一府三縣,從當
時行政區畫分的情況來看,顯示出哪一歷史現象
()行政區域的畫分主要集中在東北部與東部
()將臺灣府設於打狗一帶,乃是為了向東南亞
發展 ()此行政區域的畫分已擴及至全島 (
)規畫的行政區域皆在西部,並未擴及東部地區。
3. ( )比較沈葆楨、劉銘傳兩人在臺推行的新政,可發
現兩人的共通點為下列何者? ()皆首重「中
外交流」之改革 ()皆重視交通建設,以利經
濟發展 ()皆聘請外國工程師前來,設計並打
造戰艦 ()皆曾大規模進行財政改革,使稅收
大增。
4. ( ) 因漢人不能保有自己開墾的土地,必須聽從政府
的調遣而使臺灣在
17
世紀中葉發生一場血腥屠殺
事件,導致大量漢人被殺。請問:此一事件為何
()朱一貴事件 ()郭懷一事件 ()
爽文事件 ()戴潮春事件。
5. ( )1684
年,清廷在臺灣設臺灣府,府之下設置三縣
,其中地理位置最南的是哪一縣? ()臺灣縣
()鳳山縣 ()諸羅縣 ()彰化縣。
6. ( )劉銘傳初到臺灣,就在基隆與敵軍發生激烈炮戰
,同時也打出清末對外的『第一場勝仗』。請問
:這『第一場勝仗』是指下列何者? ()英法
聯軍 ()鴉片戰爭 ()清法戰爭 ()八國
聯軍。
7. ( )17
世紀西拉雅族規模最大的部落,遭到軍隊強力
鎮壓後,與荷蘭人簽署條約,以下條約內容何者
錯誤?(A)該社原住民不再與荷蘭人及其盟友對抗
(B) 作戰時要與荷蘭人並肩作戰。(C)不得干擾
收購鹿皮的日本人,並讓他們自由通行。(D)部落
長老若被召喚,須至熱蘭遮城聆聽政令。
8. ( )近代臺灣的建設發展主要是因受外國侵略的刺激
而起,其中『臺灣建省』是因某國欲侵略何國所
造成的影響?()越南 ()美國 ()英國 (
)日本
9. ( )清帝國時期流傳著一句俗諺:「三年一小反,五
年一大亂。」因此臺灣被稱為「難治之地」。請
問:當時較大規模的民變有哪些?()三藩之亂
()朱一貴事件 ()林爽文事件()戴潮春事件
()郭懷一事件 ()甲乙丙 ()乙丙丁 (
)甲丙戊 ()甲乙戊。
10. ( )下列歷史人物何人較符合『是民族的罪人卻也是
協助國家統一的大功臣』?()劉銘傳 ()
成功 ()施琅 ()鄭克塽。
11. ( )我們在清朝的臺灣地圖上所看到的番界,主要是
在隔離哪兩大族群,以避免衝突發生? ()
籍不同的人 ()漢人和原住民 ()平埔族與
高山族 ()宗教信仰不同的人。
12. ( )16
世紀中葉的臺灣,有一群善貿易、操舟和外人
接觸頻繁的原住民應該是下列何者? ()賽夏
()泰雅族 ()噶瑪蘭族 ()馬賽人。
13. ( )臺北府城的北門是一級古蹟。請問:臺北府城的
設立,是何人治臺時的建設成果之一? ()
()沈葆楨 ()劉銘傳 ()邵友濂。
14. ( )下列哪一項是荷蘭人殖民臺灣時期的統治特色?
()透過基督教來統治漢人 ()用希臘字教育
原住民,以利宗教教化 ()對漢人開徵各種苛
捐雜稅,並嚴禁私有土地 ()以個人經營型態
鼓勵漢人拓展臺灣農業經濟。
15. ( )在清帝國統治臺灣的早期史料中「從北路諸羅以
上,直到山後長達一千餘里的地方,漢族婦女不
到數百人;南路由鳳山到琅 以下長達四、五百
里的地方,漢族婦女也不過數人而已。」請問:
形成引文中現象的原因為何? ()社會風氣重
男輕女,導致男女人口失衡 ()民變、械鬥頻
繁,造成婦女傷亡慘重 ()漢族婦女多纏足,
不適合墾殖的活動 ()清廷頒布渡臺政策,禁
止攜眷渡臺。
16. ( )附表是 17
世紀時與臺灣有關的幾件大事。請按時
間先後順序排列,何者正確?
沈有容於澎湖逼退荷蘭
郭懷一起事反抗荷蘭暴政
西班牙被迫放棄北臺灣
荷蘭人占領臺灣南部
()丙甲丁乙 ()丁丙乙甲 ()丙丁乙甲 (
) 甲丁丙乙。
17. ( )每逢假日總會看到天主教堂中湧入成群的菲律賓
籍勞工。請問:菲律賓人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受到
哪一國殖民統治所影響? ()西班牙 ()
()葡萄牙 ()日本。
18. ( )大雄乘坐時光機來到 14
世紀的臺灣,他最有可能
在這裡見到下列哪一情形? ()明朝進行海禁
時,依然可進行走私貿易
()給予各社選出的長
老權力來維持部落秩序 ()滿清將臺灣納入版
()甘治士來台灣傳播基督教。
19. ( )某人認為臺灣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建議政府應
善加防守,只要將內地的部分軍隊移防臺灣,便
可確保東南數省之安全。請問:提出上述想法與
建議的相關歷史背景為何? ()清朝入主北京
,鄭成功進占臺灣為基地 ()海商轉移到臺灣
活動的背景 ()荷蘭人占領臺灣南部的目的 (
)鄭氏降清後,施琅強化臺灣防務的建議。
20. ( )「還原正義連線」成員破壞鄭成功銅像基座,認
為,鄭成功雖然被譽為民族英雄,但實際上並未
善待原住民。請問:主張鄭成功須向原住民道歉
國一歷 2-2
,是基於下列何種理由? ()實施軍屯制度,
增加糧食產量 ()對原住民族進行強烈的軍事
鎮壓 ()給予和政權合作的原住民武器與藥材
援助 ()來臺漢人增加並積極拓墾土地。
21. ( )清廷取得臺灣後,有很多在朝的大臣主張放棄臺
灣的主要理由為何? ()荷蘭、西班牙與日本
都覬覦臺灣,中國不想與之為敵 ()積極陸疆
拓展,沒有海防觀念 ()臺灣地廣人稀,土地
貧瘠不易開發 ()臺灣原住民強烈反抗,為避
免引起戰亂,所以主張放棄臺灣。
22. ( )請問:在《熱蘭遮城日誌》中可能會記載下列哪
事件? ()進攻臺灣南部,傳播天主教 (
)荷蘭人從臺灣移往澎湖發展的過程 ()麻豆
社事件採「以番制番」辦法 ()明朝實行海禁
政策,禁止人民出海。
23. ( )劉銘傳在臺灣從事的交通建設有哪些?()設立
郵政總局 ()架設電報線()完成臺北到新竹的
鐵路 ()購買輪船 ()甲乙丙 ()乙丙丁
()甲丙丁 ()甲乙丁。
24. ( )清同治末年,中日簽訂的專約中記載:「茲以臺
灣生番曾將日本國「屬民」等妄為加害,日本國
本意唯『番』是問,遂遣兵往彼,向該生番等詰
責。」請問:此事對臺灣有何影響? ()清朝
開始積極建設臺灣 ()臺灣因此成為日本屬地
()因而發生戴潮春事件 ()臺灣因而改建為
省。
25. ( )承第 24 題中的「屬民」是指何處的人民?()
()朝鮮 ()琉球 ()越南。
26. ( )承第 24 題中的『番』是指哪一支原住民族()
美族 ()魯凱族 ()布農族 ()排灣族。
27. ( )清帝國早期的臺灣雖然制定劃界封山的政策,但
是漢番界線卻不斷的往山區後退。請問:這種現
象反映了下列哪一項事實? ()原住民與漢人
文化融合的程度提高 ()漢人入侵原住民活動
區的情形日益嚴重 ()原住民不願受統治而遷
移遠離清統治範圍 ()漢人與原住民時常發生
衝突。
28. ( )有關臺灣歷史上出現「新港文書」之背景及其內
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17
世紀西班牙人
與平埔族訂立土地契約時所用文件 ()盛行於
18
世紀,是平埔族專用來記錄宗教祭儀 ()
期常用於平埔族與漢人訂立土地契約 ()
17
紀荷蘭人教導平埔族使用荷蘭文字記載的文件。
29. ( )17
世紀有一位反抗異族統治臺灣的重要人物,此
行動可謂捍衛臺灣的先聲。請問:這位民族英雄
可能是下列何人? ()沈有容 ()林爽文 (
)郭懷一 ()朱一貴。
30. ( )()積極傳播天主教 ()以臺灣作為跳板,攻占
中國領土 ()以雞籠和淡水作為對日貿易的中心
()和荷蘭人競爭在海外的經濟利益。以上哪些
17
世紀西班牙人占領臺灣的目的? ()甲乙
()甲丙丁 ()乙丙 ()甲丁。
31. ( )日軍犯臺時,沈葆楨奉命來臺,積極展開建設的
項目,下列何項錯誤? ()修建炮臺 ()調
整行政區 ()興築鐵路 ()開山撫番。
32. ( )1630
年代,北臺灣與南臺灣的原住民都受到外來
宗教的影響,此「外來宗教」應為下列何者? (
)北臺灣:天主教;南臺灣:基督教 ()北臺
灣:基督教;南臺灣:天主教 ()北臺灣:道
教;南臺灣:基督教 ()北臺灣:神道教;南
臺灣:天主教。
33. ( )清初清廷對臺灣雖採消極治臺的措施,但自雍正
以後,臺灣的開發便迅速展開。下列何者為雍正
期間的重要措施? ()將臺灣納入中國版圖 (
)設置一府三縣治理臺灣 ()增設彰化縣及淡
水廳 ()平定林爽文事件
34. ( )約翰在
1860
年代來到淡水經營茶葉買賣的生意,
當時臺灣善良純樸的百姓令約翰印象深刻。請問
:是因為下列哪一場戰爭的關係,約翰才能到臺
灣經商? ()清法戰爭 ()鴉片戰爭 ()
甲午戰爭 ()英法聯軍之役。
35. ( )清帝國時期臺灣民變頻仍,因此有「三年一小反
,五年一大亂」的說法,下列何者是當時民變頻
傳的原因? ()清初採取積極治臺政策,行政
區劃與人員分配不均 ()治臺官員素質欠佳,
吏治不良 ()無業無家室的原住民過多,成為
社會動亂的原因 ()原住民為求自保,組成各
種團體,會黨勢力盛行。
36. ( )下列有關清帝國初期臺灣的敘述,何者正確? (
)對臺灣的政策,禁止渡臺人民攜眷 ()清嘉
慶年間,在今臺灣中部增設彰化縣 ()清乾隆
年間,在今宜蘭增設噶瑪蘭廳 ()康熙年間,
平定臺灣,置臺灣、臺北兩府,隸屬於福建省。
37. ( )從康熙、雍正、嘉慶年間臺灣行政區劃的演變,
顯示出何種意義? ()臺灣社會的變遷狀況 (
)清廷治臺愈漸消極 ()臺灣開發的方向 (
)清帝國早期原住民遷移的方向。
38. ( )清帝國早期對臺灣原住民的管理態度為何?()
希望漢人與原住民和諧相處,故長期採取以漢人
文化「教化」原住民的策略()以立碑與劃界的
方式,防止漢人侵墾原住民地區()派遣高山族
的勇士守住重要隘口,以免平埔族與漢人間發生
衝突()政府畫的「番界」以中央山脈為分界線
,以東為「番人」之地,以西為漢人的生活區。
39. ( )()施琅攻臺 ()牡丹社事件 ()清法戰爭(
)臺灣開港通商()臺灣建省。有關上述臺灣歷史
大事,若按照先後順序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
)甲乙丙丁戊 ()乙丙丁戊甲 ()乙丁丙甲
()甲丁乙丙戊。
40. ( )清帝國早期,有關清廷對於臺灣原住民統治的措
施,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禁止漢人與原住
民通婚 ()娶原住民為妻的漢人必須入贅 (
)准許漢人女子嫁予原住民()娶原住民為妻的漢
人必須改信基督教。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