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P3 四年甲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十、 科學閱讀 16%
1. 請閱讀短文,並回答問題。
目前我們使用的國曆,起源於古羅馬帝國,當
時的國君凱撒(Julius Caesar)制定了一套曆
法,從西元前 46 年的 1月1日開始,一年有 12
個月,以奇數月為大月,偶數月為小月。大月有
31 天,小月有 30 天,但 2月只有 29 天,加起來
一年有 365 天。每四年會有一次閏年,閏年時,2
月有 30 天,一年有 366 天。
古羅馬帝國兩位著名的國君,凱撒和奧古斯都
(Augustus),他們的生日分別在 7月和 8月,
後人為了紀念他們,把這兩個月改為大月,後面
月分重新排列大小月。因為 8月從小月變成大
月,多了 1天,就讓 2月減 1天,從此 2月變成
28 天,閏年時是 29 天。
中華民國創立後,將西元 1912 年定為民國元
年,並採用國曆作為主要的曆法,但由於農曆和
農作及節慶有關,所以現在民間仍然繼續流傳使
用。
( )(1)目前我們使用的國曆,起源於哪裡?
○
1古埃及 ○
2古希臘 ○
3古羅馬帝國
○
4中國 黃帝時期。
( )(2)國曆的大月有 31 天,請問一年中有幾
個月是大月?
○
15 ○
26 ○
37 ○
48。
2. 請閱讀短文,並選出正確的答案。
地球上有許多國家或地區的時間和臺灣時間不
同,例如當臺北時間為早上 8時的時候,日本 東
京的時間是早上 9時。像這樣因為兩個地區的地
理位置不同而產生的時間差距,稱為「時差」。
由於同一時間陽光只能照到半個地球,而地球
又不停的由西向東自轉,所以地球上各地區「正
午」的時間都不同,因而造成時差。為了界定各
地區的標準時間,人們在西元 1884 年制定了「世
界標準時間」,以英國 格林威治天文臺為準,將
全球分成 24 個時區,每一個時區約為經度 15°。
由格林威治為基準,往東每隔一個時區加 1小
時,往西每隔一個時區減 1小時。
如果前往旅行的地方與自己居住地點的時差過
大,例如從臺灣去美國 紐約旅行,時差有 13 個
小時,剛到達的時候,白天會很想睡覺,晚上則
會很清醒,需要一段時間讓身體自動調整時差,
才能恢復正常作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