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內安國小 四年級 110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83.86 KB
頁數
2
作者
Asu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4-21,离现在 3 19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內安國小 110 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自然科考試卷 四年甲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一、是非題 20%
1.
生活中的事物,只要具有規律性,通常都
可以用來計時例如日升日落四季循環
2.
水會沿著物品的細縫移動,細縫越大,
移動的情形越明顯
3.
用水管連接兩個形狀不一樣的容器倒入
水後並等水靜止兩個容器的水位高度會
相同。
4.
進行單擺擺動試驗時,單擺的擺錘去時算
一次,回時也算一次,所以單擺去回擺
動,一共應計兩次
5.
毛細現象越明顯的物品,越適合用來製作
雨衣、雨傘等防水用品。
6.
經過觀察可以發現能讓水移動的物品都
有細縫。
7.
茶壺的壺嘴若太低,茶壺會裝不滿水
8.
水會往低處流,但是利用虹吸現象,可以
讓水沿著彎曲的管子先向上升,再往低處
流去。
9.
將玻璃杯的杯底慢慢接近桌面上的水
滴,水會沿著杯緣移動,這是因為杯子和
桌面間有細縫的關係。
10.
分別將棉紙和報紙的一端浸入水中結果
棉紙可以吸水,報紙則不能吸水。
二、選擇題 20%
1.
古時候的人使用的計時工具雖然不能精
確計時,但大都具有哪一種特性?
1
規律性
2錯誤性
3流行性
4變化
性。
2.
比比看,哪一個時間單位表示的時間最
長?
1
2
3
4分。
3.
小甄用一條透明水管裝水,想幫爸爸測量
桌子的桌面是否水平,請問他是利用哪
原理
1毛細現象
2虹吸現
3連通管原理
4磁力現象。
4.
何者所代表的時間「一天」
1從這
次春天到下一次春天
2滿月到朔
3太陽東升西落再東升
40公尺
跑到 100 公尺。
5.
想要從水缸中取水的方法有很多種哪一
種是利用虹吸現象取水呢?
1利用裝
滿水的水管,出水口放低讓水自動流出
2利用水盆水舀出來
3利用毛
巾,讓水滴出來
4直接將水倒出來。
6.
棉質的衣服會吸汗,這是什麼原理的應
用?
1連通管原理
2虹吸現象
3
蒸發現象
4毛細現象。
7.
小萱:「將塑膠尺的一端放入水中,水可
以沿著塑膠尺上升。」小妤:「用塑膠尺
靠近桌上的水,水會在尺和桌面所形成的
細縫中移動。」請問誰的說法正確?
1
小萱
2小妤
3兩人都對
4兩人都
錯。
8.
看熱水瓶外部透明板的高度,就知道是否
需要加水,是利用哪一項原理設計
的?
1彈力
2毛細現象
3連通管
原理
4電力。
9.
哪一個現象不具有規律性?
1四季的
變化
2月相圓缺的變化
3太陽的升
起與落下
4風力的變化。
10.
何者不屬於連通管原理的運用?
1
桶底部有水隔絕臭氣
2熱水瓶外部的
透明板可看到內部的水位
3大樓通常
將水塔設置在頂樓
4用裝滿水的水管
可以幫水族箱換水
三、填填看
1.
小芩操作燃燒線香的試驗,他將一炷香分為相同
10 段,每 1段線香燒完所花的時間都差不多,
燒完一炷香的時間 30 分鐘請根據這個試驗
果回答問題。6%
(1)每一段線香的燃燒時間大約是 )分
(2)如果這一炷香長度為 30 公分,那麼每 1分鐘
燃燒的長度大約是 )公分。
(3)這樣推論是因為燃燒線香所需要的時間具有
)性。
2.
小潔利用各種物品來進行毛細現象的試驗,請問
這些物品中,哪些會吸水?哪些不會吸水?請將
代號填入( )中。8%
.衛生紙
.報紙
.塑膠袋
.海綿
(1)可以吸水的有:( )。
(2)不能吸水的有:( )。
四、活用題 8%
1.
關於「虹吸現象」的敘述,正確的請在 )中
錯誤的打╳。
(1)可利用虹吸現象幫水族箱換水
(2)虹吸現象中連接兩杯水的水管內要
滿空氣。
(3)酒精燈的酒精沿著燈芯上升而燃燒
是一種虹吸現象。
2
(4)可用來測量物體兩端是否一樣高。
五、回答問題 6%
1.
在兩片透明板的左側夾一個迴紋針,右側用橡皮
筋綁起來,並垂直放入水中,一段時間之後,所
看到的結果是哪一個?請打
(1)
(2)
(3)
六、勾選題
1.
哪些是日常生活中關於「虹吸現象」的應用?請
在( )裡打8%
(1)
(2)
(3)
(4)
七、看圖回答問題
1.
哪種方法可以讓乙杯的水流到甲杯?請打√;
不可以的請打╳。6%
( 1)
(2)
2.
這是單擺計時試驗的紀錄表,請依題意回答問
題。6%
第一回
第二回
第三回
擺動一
次費時
2.1
2
1.9
1)此單擺擺動 1次平均需要幾秒?
答:( )秒。
2)接續上題,若擺動 5次大約會是幾秒?
答:( )秒。
3)一分鐘大約可以擺動幾次?
答:( )次。
八、連連看 8%
1.
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或情境分別是應用哪一種原理
或現象?請連一連
(1)從熱水瓶外
透明板看到瓶
內水位
(2)用毛筆沾墨汁
寫字
(3)用水管讓汽車
油箱中的汽油
流出來
.毛細現象
.虹吸現象
.連通管原理
(4)馬桶底部的水
水面維持
在固定高度
九、科學閱讀 4%
1.
請閱讀短文並回答問題。
早期的計時工具有日晷、沙漏、水鐘等,西元
1283 年,英格蘭貝德福郡的丹斯塔布修道院裝設
了世界上第一座以砝碼帶動的機械鐘
在發明機械鐘數百年後,人們發現,如果鐘可
以跟著人們移動,會更加方便。為了達成這種攜
帶的要求,發明家就用線圈彈簧來取代砝碼,而
為了克服彈簧上緊發條後張力會變大的問題,大
約在西元 1400~1450 年間,某個機械天才發明出
一種稱為「均力圓錐輪」(簡稱
均錐輪
)的巧妙
裝置。有了均錐輪,才有攜帶式鐘、懷錶以及許
多具有發條裝置的高檔計時器(例如航海經度儀
的問世。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後,均錐輪都還在
使用。
綜觀整部人類歷史,我們發現,人類在測定時
間上的研究帶動了技術與科學演變。幾千年過去
了,人們追求
體積更小
更精準
計時器的理想未
曾改變。
(1)哪一個裝置的發明使得攜帶式鐘和
錶得以問世?
1E
A線圈彈簧 A
2E
A均錐輪 A
3E
A
A
4E
A砝碼。
(2)幾千年來,人們追求怎樣的計時
器? A
1E
A體積更大、更精準 A
2E
A體積更大、會報
A
3E
A體積更小更精準 A
4E
A體積更小會報時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