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 北 市 立
麗 山 高 中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 高三公民與社會科(社會組) 第一次期中考試題
【題目卷共 6頁,第6頁】
二、多選題:20 分(每題 2.5 分,每多答或少答一個選項,均倒扣該題分的 1/5 至扣滿該題題分為止)
41. 社會階層與社會階級兩個概念雖常被混用,但在社會學中兩者的涵義仍有不同。關於「社會階層」與「社會階級」,
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前者可分為奴隸制度、喀斯特制度、封建制度 (B)後者可分為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 (C)後
者的劃分標準較前者廣泛 (D)後者指具有相似經濟資源的團體 (E)兩者皆涉及社會不平等現象。
42. 社會學家研究分析認為,大環境的因素通常會牽涉到社會流動的快、慢和暢通與否。下列哪些社會因素可以加速整個
社會的流動速度? (A)開放程度越高的社會,愈可以提高社會流動速度 (B)國民受教育的程度越普及,愈可以增進
社會流動 (C)社會職業結構轉變速度越快,愈能形成結構流動 (D)上層階級人口替代水準越高,愈能促進向上流動
(E)下層外來移民越多,本地低階層愈有機會水平流動。
43. 下圖為臺灣 2003 年至 2011 年大學以上初職者平均工資與收入 3萬元以下比率,依此圖分析,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年輕世代開始面對大學文憑的貶值 (B)大學生起薪多年來僅有小幅的成長 (C)近年來大學擴張使人人都有機會入
學 (D)凸顯高學歷、高失業率與工作貧窮的窘境 (E)上大學對向上流動的正面影響已經逐漸衰退。
44. 關於「社會安全」的意義,以下哪些敘述正確? (A)它可以指一種理念或是國家政策 (B)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等措施
即屬社會安全制度 (C)德國首相俾斯麥創辦強制性勞工保險是社會安全措施的開端 (D)美國《社會安全法案》正式使
用「社會安全」一詞 (E)英國的《濟貧法》是該國戰後建構福利國家的重要基礎。
45. 政府透過立法來保障兒童及少年的福利,關於《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為避免販
嬰,嚴格規範孩童收養,除一定親屬外,出養的媒合都必需委託經許可之機構或團體代為辦理 (B)出版品、錄影節目
帶、遊戲軟體予以分級 (C)建立居家保母管理輔導機制,提升托育品質 (D)特別保障 15 歲以下童工投入職場的工作
權益 (E)為保護隱私權利,媒體不得報導小孩及監護權爭訟事件當事人的身分資訊,但公眾人物因受社會關注故不在
此限。
46. 關於我國的失業保險制度,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勞動部依據《勞工保險條例》的規定辦理 (B)與我國國民結婚且
在台灣工作的外籍配偶也納入為被保險人 (C)可同時請領失業給付與職業訓練生活津貼 (D)由民間企業規劃就業服
務與職業訓練制度 (E)補助被保險人與隨同被保險人加保全民健保之眷屬的健保費。
47. 下列關於「依賴人口」、「生產人口」、「扶養比」及「勞動參與率」的敍述,哪些是正確的? (A)依賴人口是指未滿 15
歲及 65 歳以上之人口數 (B)依賴人口與生產人口的比值即為扶養比 (C)勞動參與率愈低將造成扶養比愈高 (D)扶
養比愈低,國家的財政負擔愈大 (E)一個國家的理想狀況是高勞動參與率與低扶養比。
48. 依據我國法規,請問下列哪些情形最可能涉及就業歧視的問題? (A)某企業老闆的本土意識濃厚,堅持不僱用外省
籍的員工 (B)某電子公司欲拓展業務,廣徵相關經驗豐富的菁英加入 (C)某銀行依履歷照片挑選外貌姣好者參加電
話客服的面試 (D)某公司欲精簡人力,首批裁員對象為適婚年齡的女員工 (E)某公司新進人員的薪水,依學歷和工
作經驗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