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麗山高中 高三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公民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龍騰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821.17 KB
頁數
7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10-31,离现在 0 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 高三公民與社會科(社會組) 第一次期中考試題
【題目卷 6頁,第1頁】
注意:班級、座號劃記或書寫不全、不清楚或錯誤者均扣總分五分。(超過 100 分以 100 分計)
一、單選題:80 (單選每題 2分,答錯均不倒)
1. 我國政府為降低貧富差距的經濟不平等現象採取多項措施,下列何項政策的實施結果對縮短貧富差距最沒有幫助
(A)降低遺產稅與贈與稅的稅率 (B)施行俗稱「奢侈稅」的《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 (C)興建由中低收入戶優先承
購的合宜國宅 (D)降低個人綜合所得稅最低前兩級距的稅率
2. 關於文化資本的不平等,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外籍配偶的子女,通常處於文化資本的弱 (B)鄉下地區的
童,通常處於文化資本的弱勢 (C)加強對低受入戶家庭的教育投資,即能解決弱勢家庭文化資本不足的問題 (D)
國民教育從九年延長為十二年,可以有助於縮小文化資本的不平等。
3. 1為我國「可支配所得按戶數五等分位組經濟戶長性別比率」,請依此圖判斷下列何者最正確? (A)2013 年的貧富
差距比 2003 年擴大 (B)男性戶長擁有較多政治和經濟資源 (C)女性戶長較易面臨經濟匱乏的狀況 (D)女性戶長的
人數十年來有增加趨勢
1 2
4. 2為我國人民具高等教育程度比率的統計圖,請問由此圖可做出何種推論? (A)年輕世代女性的地位比過去容易
提升 (B)25 29 歲男性的地位高於 60 64 歲者 (C)家庭背景是整體教育程度提升的原因 (D)40 44 歲的男女
較具性別平等的觀念
5. 世界銀行 2005 年提出21 世紀老年所得維持」報告,提出「多層次老年經濟保障模式」第零層是非繳費式的社會救
助制度,第一層是強制性社會保險制度,第二層是強制性職業退休金制度,第三層是自願性商業保險,第四層則是家
庭支持或醫療住宅等公共資源關於上述多層次保障模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我國的勞工保險是屬於第一層
(B)第一層和第三層皆由政府主辦 (C)福利國家較重視第三層的制度 (D)我國尚未建置第四層的制度
6. 一國的勞動參與率愈高表示愈能促進經濟成長根據定義勞動參與率是指「勞動力占 15 歲以上民間人口之比率」
3是某國勞動結構組成,請問該國的勞動參與率應為下列何者? (A)60 (B)83 (C)90 (D)94%。
3 4
7. 4是某國針對 1540 歲男性與女性所做的勞動參與率比較,若某研究生試著從圖中所顯示的訊息推論其呈現意
則下列選項中的推論何者最正確? (A)1540 歲的勞動參與率可看出該國男女勞動參與率的差距逐漸縮小 (B)
3140 顯示女性從事家務勞動的機會成本逐漸增加 (C)1525 顯示男性加入市場性勞動的機會成本逐
漸減少 (D)2630 歲女性勞動參與率下降的主因,最可能是因為「教育程度」
89題為題組
每個社會都可以區分為不同的階層或社群形成不同的社會階層依照社會學理論的觀點可以區分為兩種社會階層理論
功能論與衝突論。請回答下列問題:
總人口
100 萬人)
15 歲以上人口
80 萬人
現役軍人
6萬人
監管人口
2萬人
非勞動人口
4萬人
就業人口
60 萬人
失業人口
8萬人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 高三公民與社會科(社會組) 第一次期中考試題
【題目卷 6頁,第2頁】
8. 我國女性在職場的薪資所得僅有男性薪資的八成上下,家務勞動負擔也仍以女性為主。對此現象以下敘述何者符合
衝突論者觀點? (A)女性在家庭的重要性代表其對社會之貢獻 (B)女性受到社會資源分配影響成為受壓迫者 (C)
性的高教就學率提升顯示不平等地位已弭平 (D)女性為爭取權利成為社會衝突的主要原因。
9. 美國創投基金負責人漢諾爾提到,現在世界的貧富不均越來越嚴重,()為了維持資本民主高度作用,某種程度的不
平等是必要的。問題在於這些不平等正處於歷史新高,而且日漸惡化。()若是財富、勢力和收入都繼續集中在最頂
層人的手中,社會將會開始起變化,就像 18 世紀的法國,貴族和農民爭鬥,流血衝突不斷。請問下列關於甲、乙兩
處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甲屬於衝突論的觀點,認為在資本主義下自然會產生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 (B)乙屬於馬
克思的觀點,認為當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時,會導致階級鬥爭 (C)甲屬於功能論的觀點,認為不平等雖有其必
要,但終將不利於社會的運作 (D)乙屬於權力菁英觀點,認為政府政策多由少數人來決定,大眾毫無影響力
1011 題為題組
附表是某國三個所得階層的相關調查結果。學者對此提出不同見解:
所得
階層
體重過重者占
各階層人口百分比
年平均家戶所得
(萬元)
年平均家戶美容
支出(萬元)
高所得
32%
203
40
中所得
40%
127
10
低所得
46%
80
5
10. 甲學者主張表中數據顯示,經濟資源不平等帶來生活品質與生活型態之社會階層化現象。此學者所指稱的階層化現
象,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個人健康狀態的好壞可能與其所屬所得階層有關 (B)較高所得階層因較為健康故其保
健支出相對較少 (C)各所得階層的經濟資源有所落差,其消費欲望的多寡也不同 (D)較高所得階層的消費能力相對
較強,較易形成營養過剩現象
11. 乙學者認為,高所得民眾之消費模式,乃呼應顧里與米德理論所主張自我概念是與他人交互作用所形成。此學者的意
見與下列哪項敘述最吻合? (A)所得愈高者,愈有閒暇時間管理自我身體外貌 (B)身體狀況愈佳者,愈具自信心以
追求經濟成就 (C)所得愈高的人們,愈重視他人對自我身體形象之評價 (D)所得愈低的人們,則花費在美容相關的
支出金額愈低
1217 題為題組
WASP一字自 1964 年在新教當權者:美國的貴族和社會等級》一書中出現後,便逐漸在美國社會傳播開來。此字指的
是白人White盎格魯薩克遜人Angles-Saxons基督教新教徒Protestant等上流社會的人群美國自建國以來
在國家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中起主導作用的一直是所謂的WASP群體歷經社會變遷他們至今也還是美國社會的
主流群體,體現著美國的主流意識型態和價值觀。請回答下列關於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的問題:
12. 不管在任何時代或國家,社會上必定會出現階層化的現象。試問:根據韋伯提出的社會階層化敘述,下列何項內容正
確? (A)非正式團體的領袖主要是因為其較為富 (B)大資本家的社會地位高源自其財富因素 (C)個人的智商高低
是判斷社會階層化的依據 (D)韋伯的社會階層指標不可能同時具備財富與權力指標。
13. WASP群體在國家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中都有主導作用,這顯示出WASP群體具有下列哪一項社會資源?
(A)財富 (B)聲望 (C)權威 (D)權力。
14. 上文敘述的內容用什麼理論來解釋最適合? (A)布迪厄:文化資本複製理論 (B)大前研一:M型社會理論 (C)華勒
斯坦:世界體系理論 (D)熊彼得:菁英民主理論。
15. 個人社會地位的取得會因社會開放程度的不同而影響社會流動,關於社會地位取得的影響因素,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A)美國社會學家鄧肯從文化資本的角度來看家庭背景對社會地位取得的影 (B)美國蘋果公司前執行長賈伯斯能有
高社會地位主要是取決於其高教育程度的父母 (C)除了父母的教育程度與職業父母的價值觀也會影響子女社會地位
的取得 (D)「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所以教育是影響社會地位取得最重要的因素。
16. 美國富裕家庭能為子女創造優越環境提供較好的教育健保與飲食條件請問長久下來此種情況會造成哪些結果?
()獲取地位的重要性大於先賦地位()父母和子女之間的代間流動停滯()富裕家庭子女有較明顯的結構流動
()子女繼承父母地位形成階級複製。 (A)甲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 高三公民與社會科(社會組) 第一次期中考試題
【題目卷 6頁,第3頁】
17. 「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都是現代社會極為常見的社會現象,兩者之間有密切的關聯性。下列對「社會階層化」
「社會流動」的解釋何者正確? (A)社會階層化可以加速社會流動的速度與廣度 (B)社會流動可以減輕社會階層
化的約束與限制 (C)社會階層化可以說是社會現代化的指標之一 (D)社會流動愈順暢象徵階級複製的現象愈頻繁。
1820 題為題組
每逢選舉前夕,候選人的政見都會出現和社會安全制度相關的政策,像是提出社會福利津貼加碼的政見來爭取更多選票,
例如提高老人與農、漁民津貼補助、發放育兒津貼、提供失業津貼…,又如農委會目前正積極研議於明年推動修法,將每
7256 元的老農津貼再上調到 7550 元即是一例。請回答下列有關社會福利的問題:
18. 臺灣社會福利制度隨時代變遷有所改變,政府須顧及國民福利需求與國家財政,進而研擬福利政策。請問:下列我國
社會福利制度的發展趨勢何者敘述正確? (A)社會津貼為由政府以財稅支應的方式提供給特定低收入「排富的現
金給付」 (B)社會福利類別從社會津貼擴大至社會救助國民住宅醫療保健等各種福利 (C)就福利功能而言早期
為「補救性福利」,至今更強調「預防性福利」 (D)就福利理念而言,老農津貼為恩給救濟的福利觀。
19. 老農津貼之社會福利類別為社會津貼,與社會保險有所差異以下關於社會津貼,與社會保險之比較
何者正確? (A)社會保險是以立法的方式強制投保,投保人發生生活變故或退休時,保障其收入的安全 (B)社會津
貼為依據受薪階級提供差別性的福利給付 (C)社會保險有依其職業的職業保險如勞保公保健保等 (D)臺灣現行
的社會津貼除老農津貼外,還有中低收入戶津貼、育嬰留職停薪津貼。
20. 我國社會福利保障朝多元化發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以兒童及少年的最佳利
益為優先考量,強調身分權益保障、居家保母托育服務等福利措施 (B)《老人福利法》在老人保護措施方面,強調國
家應善盡扶養老人之責 (C)女性員工依《性別工作平等法》享有生理假產假育嬰假並得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
(D)對於身心障礙者雖已立法保障,卻缺乏禁止對身障者歧視的規範。
2129 題為題組
各種社會保險為求避免逆選擇發生,達到年輕健康的人能幫助年老病弱的人,高所得的人能幫助低所得的人,使人生不幸
事故等風險更趨分散,社會互助更能發揮作用,因此各國普遍皆採行強制投保方式經營辦理。而社會保險也因採風險均攤
原則,財源較為穩定,故成為各國建置社會安全網絡的主要方式。請回答下列有關社會保險的問題:
21. 由於社會保險兼具「社會性」──社會連帶責任的扶助性「保險性」──精算技術與損失分擔的雙重特性請問
會保險具有下列哪些功能?()所得財富之重分配 ()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振興經濟景氣 ()增加國民所得。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甲丁
22. 下表為社會福利社會保險兩概念的比較,何項敘述是錯誤的?
社會福利
社會保險
(A)
滿足基本需求
國家推行的保險制度
(B)
政府稅收
政府、雇主、個人
(C)提供者
政府為主、民間為輔
政府
(D)
社會救助、國民年金
勞工保險、健康保險
23. 臺灣現有社會保險的種類可依職業類別保險功能做區分,以下表格何者完全正確?
種類
區分標準
對象
(A)農民健保
保險功能
農會會員、年滿 15 歲從事農業工作的農民
(B)勞工保險
職業類別
1560 歲之勞工、60 歲以上仍在職之勞工
(C)國民年金
保險功能
2565 歲全體國民皆為保險對象
(D)全民健保
保險功能
全體國民強制投保配偶互負繳費之義務
24. 我國《勞工保險條例》規定勞工保險的種類及給付包括「普通事故保險」與「職業災害保險」兩部分。請問在這兩
種保險分類中的共同給付種類是下列何項組合? ()生育()傷病()失能()老年()死亡。 (A)甲乙丁
(B)乙丙戊 (C)丙丁戊 (D)甲乙戊。
25. 我國 2003 年正式施行的《就業保險法》,為勞工建構出完整的就業安全體系,其所保障的內容包括下列何者?()
障勞工基本勞動條件()提供失業勞工職業訓練()提供失業勞工失業給付()提供退休勞工退休年金()提供失業勞
工就業服務。 (A)甲乙丙 (B)乙丙戊 (C)甲乙丙丁 (D)乙丙丁戊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 高三公民與社會科(社會組) 第一次期中考試題
【題目卷 6頁,第4頁】
26. 我國自 1995 年開始實施全民健保,有關「全民健康保險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其收入完全來自於被保險人
與雇主 (B)每個人繳相同的保費,享有一樣的醫療服務 (C)規定夫妻間相互負有連帶繳納保險費義務 (D)全民強制
投保,但依收入採分級保費制度,具有財富重分配的意義。
27. 國民年金的實施,讓老年人有固定穩定的基本收入,避免面臨失業或無所得而生活斷炊;下列關於國民年金的各
項敘述何者不正確 (A)國民年金保險的給付事項包括老年身心障礙喪葬遺屬生育等五種 (B)是為了因應
臺灣邁入高齡化社會的趨勢所規劃 (C)國民年金保險的參加者多屬於經濟上的弱勢群體,因此可以達到財富重分配
(D)規定夫妻間相互負有連帶繳納保險費義務。
28. 下列對「全民健康保險國民年金制度的比較,何者正確? (A)甲丁 (B)甲乙丙 (C)甲丙丁 (D)甲乙丁戊
選項
全民健康保險
國民年金制度
()法源依據
《全民健康保險法》
《國民年金法》
()中央主管機關
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勞動部勞工局
()目的
提供醫療服務
提供被保險民眾緊急救難
()參加方式
強制納保
強制納保
()性質
社會保險
社會救助
29. 下列選項中其所描述的對象與其所對應我國的社會保險何項對應不正確 (A)因經濟不景氣被裁員小張向政府
請領「失業給付」勞工保險 (B)在私立學校任教的小李因發生嚴重車禍造成下半身癱瘓公教人員保險 (C)今年已
70 歲,從未外出工作的家庭主婦小簡國民年金保險 (D) 67 歲的農會會員小陳在摘龍眼時,不慎從樹上掉下來造成
雙腿骨折農民健康保險。
3033 題為題組
2019 6月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針對長榮航空發起罷工,工會提出八大訴求,主要有三個主軸:改善過勞航班、提升薪
資和打破威權管理。工會表示協商期間公司態度強硬堅不退讓,也是造成談判破裂、導致罷工的原因。對此勞動部表示,
空服員職業工會在 620 日行使罷工行為符合勞資爭議處理法上開相關規定另罷工權為勞動三權之一勞工及工會於
在行使爭議權時,雇主不得對加及支持爭議行為的員工有不利對待,及不得有影響、妨礙工會組織與活動的行為,否則
就有違反工會法第 35 條不當勞動行為之疑勞動部也呼籲公司經過勞方罷工後應更積極努力穩定內部勞動關係
協商方式解決衝突,不應對罷工員工有不當勞動行為,並期待雙方能盡早達成共識。請回答下列有關勞動權益的問題:
30. 勞資雙方本為《民法》之僱傭關係,然而為保障處於弱勢之勞方,國家訂定《勞動基準法》以強制介入私人契約,下
列何項敘述符合該法規定? (A)雇主不可以脅迫、拘禁勞工從事勞 (B)雇主與勞工約定工資雖不得低於法定最低
工資但基於合理的差別待遇男生力氣較大可給與較高的薪水 (C)因保全工作採責任制,所以保全過勞死的事件難
以歸責於保全公司 (D)外籍勞工因無我國國籍,故在臺工作無法適用《勞動基準法》的保障。
31. 「尊嚴勞動」decent work)是國際勞工組織於 1999 年提出的概念,其定義為「兩性在自由、平等、安全及人類尊嚴
的條件下獲得生產性工作的機會」其意義包括(1)每個人都有選擇職業之自由確保工作的持續與機會平等(2)
護工作者權益保障其與家屬的生計(3)可自由選擇工作及加入工會(4)禁止歧視及公平對待工作者;工作者及其家
屬獲得保障,對於疾病或其他突發事件提供充分的支持與保護;(5)工作者對於工作具協商談判等權益,以達到尊嚴生
活的目的請問為達成上述目的我國分別制定了哪些法規來保障或促進勞工的基本權益(請依(1)(5)順序排列)
(A)就業服務法勞動基準法、工會法性別工作平等法團體協約法 (B)勞動基準法就業服務法罷工法性別工
作平等法團體協約法 (C)就業服務法勞動基準法罷工法性別工作平等法勞資爭議處理法 (D)勞動基準法
就業服務法、工會法、性別工作平等法、勞資爭議處理法
32. 罷工是屬於《憲法》保障人民工作權的實踐以下關於我國勞動三權的敘述何者正確? (A)勞工目前可以組織工會
此為集會結社權 (B)集合勞動者向資方爭取較佳的勞動條件稱為團體爭議權通常會訂成契約形式 (C)團結權在於
可以集結勞工的力量集體向資方爭取權益 (D)當資方不同意勞方訴求透過阻礙事業運作的手段對抗,稱為團體協
商權,藉此迫使雙方達成共識。
33. 若工會無法達到其抗爭目的時,可以向下列哪一單位尋求協助,來爭取自己的權益? (A)公平交易委員會 (B)行政
院消費者保護處 (C)當地的勞工處或勞工局 (D)營利事業登記處。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 高三公民與社會科(社會組) 第一次期中考試題
【題目卷 6頁,第5頁】
3437 題為題組
7為臺灣於 1978-2017 年期間整體及兩性勞參率的變動情形, 82017 年各國勞參率的比較,請回答下列關於勞動
參與的問題:
7 8
34. 根據78的數據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臺灣在 2017年的勞參率為 58.83其中男性的勞參率逐年提升來
67.13 (B)無論是歐美或東亞國家,女性勞參率都較該國總勞參率低 (C)臺灣的女性勞參率為8中最低,主因
為臺灣女性的教育程度是各國中最低 (D)臺灣的勞參率較歐美國家低,但較東亞國家高。
35. 影響勞動參與的因素很多,從上圖資料可知臺灣整體的勞動參與較他國為低推論其主要影響因素為何 (A)年齡
(B)就學 (C)性別 (D)職場專業技能。
36. 要提升勞動參與率必須讓這些在市場上從事生產工作的人受到保障以下哪些是我國勞動者應受到的權利保障?()
雇主應提供合理的工作條件()勞工可以與雇主自行約定報酬,故可低於最低基本工資;()每天工作不得超過 8
時,每週的工作總時數不得超過 48 小時;()外籍勞工也受我國《勞基法》的保障;()罷工是勞工集體拒絕提供勞
務,屬團體爭議權之行使。 (A)甲乙丙 (B)乙丙戊 (C)甲丁戊 (D)乙丙丁。
37. 面對臺灣勞工的低度就業問題許多學者呼籲政府應重視此問題所謂低度就業包括三種工時過低工資過低
學歷與職業不相稱。請依此判斷下列何者正確? (A)低度就業者會使社會中的失業人口變多 (B)低度就業將使受僱
者不易形成向上流動 (C)低度就業歸類於官方統計中的非勞動力 (D)低度就業人數越多,勞動參與率就越低
3840 題為題組
2019 年的《天下》幸福城市大調查運用經濟力環境力、施政力文教力和社福力五個面向、涵括 73 項指標衡量城市
的基礎建設和施政成果,同時調查當地居民對各面向的感受,得出綜合排名。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同,有人經濟優先、
有人重視居住環境的改變,但不可否認最貼近民眾生活的還是社福,在六都的評比裡,台北市蟬聯社福第一名。專家指出
台北市有優秀的社福團隊,可惜願景不夠建議台北市應抓緊趨勢、借鏡國際政策,成為台灣的社福示範城市,例如因應
愈來愈明顯的少子化、高齡化與單身家庭、雙薪家庭…提出配套的社福政策,跳脫以往單純配合國家政策執行的角色。
38. 針對我國育嬰、托育與照護的政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在子女 5歲以前父母都可以申請育嬰假 (B)僱有 50
以上受僱者的雇主即應設置托兒設施 (C)重度失能老人可以送至安老機構接受全日照顧 (D)家庭照顧假是女性勞
動者獨享的福利。
39. 下表是勞工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核付情形。請依此表判斷下列何者正確? (A)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者,占所有勞
工比例 50%以上 (B)臺灣的女性工作者,仍然肩負照顧嬰幼兒的主要責任 (C)從核付金額的增加可推論,臺灣的生
育率逐年在提高 (D)從核付件數增加速度可知,五年後就業保險將會虧損
單位:件、千元
初次核付件數
核付件數
核付金額
98
26,472
4,808
21,664
109,861
19,364
90,497
1,720,272
107
88,188
15,580
72,608
481,642
84,469
397,173
9,150,547
40. 我國已於 1993 年邁入高齡化社會,下列哪一項措施相對最能全面提供老人的保障? (A)為確保老年經濟生活由國民
年金提供一次性的給付 (B)將老人集中於福利機構提供的安養機構方便照顧 (C)提供老人特別照顧津貼增加國民年
老後的經濟收入 (D)對子女或依法有照顧老人之責的人(或機關)遺棄老人之行為給予懲罰以增進對老人的保護。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 高三公民與社會科(社會組) 第一次期中考試題
【題目卷 6頁,第6頁】
二、多選題:20 (每題 2.5 ,每多答或少答一個選項,均倒扣該題分 1/5 至扣滿該題題分為止)
41. 社會階層與社會階級兩個概念雖常被混用,但在社會學中兩者的涵義仍有不同。關於社會階層社會階級
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前者可分為奴隸制度、喀斯特制度、封建制度 (B)後者可分為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 (C)
者的劃分標準較前者廣泛 (D)後者指具有相似經濟資源的團體 (E)兩者皆涉及社會不平等現象
42. 社會學家研究分析認為,大環境的因素通常會牽涉到社會流動的快、慢和暢通與否。下列哪些社會因素可以加速整個
社會的流動速度? (A)開放程度越高的社會,愈可以提高社會流動速度 (B)國民受教育的程度越普及,愈可以增進
社會流動 (C)社會職業結構轉變速度越快,愈能形成結構流動 (D)上層階級人口替代水準越高,愈能促進向上流動
(E)下層外來移民越多,本地低階層愈有機會水平流動。
43. 下圖為臺灣 2003 年至 2011 年大學以上初職者平均工資與收入 3萬元以下比率,依此圖分析,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年輕世代開始面對大學文憑的貶值 (B)大學生起薪多年來僅有小幅的成長 (C)近年來大學擴張使人人都有機會入
(D)凸顯高學歷、高失業率與工作貧窮的窘境 (E)上大學對向上流動的正面影響已經逐漸衰退
44. 關於「社會安全」的意義以下哪些敘述正確? (A)它可以指一種理念或是國家政策 (B)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等措施
即屬社會安全制度 (C)德國首相俾斯麥創辦強制性勞工保險是社會安全措施的開端 (D)美國《社會安全法案》正式使
用「社會安全」一詞 (E)英國的《濟貧法》是該國戰後建構福利國家的重要基礎。
45. 政府透過立法來保障兒童及少年的福利,關於《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為避免販
嚴格規範孩童收養,除一定親屬外出養的媒合都必需委託經許可之機構或團體代為辦理 (B)出版品錄影節目
帶、遊戲軟體予以分級 (C)建立居家保母管理輔導機制,提升托育品質 (D)特別保障 15 歲以下童工投入職場的工作
權益 (E)為保護隱私權利,媒體不得報導小孩及監護權爭訟事件當事人的身分資訊但公眾人物因受社會關注故不在
此限。
46. 關於我國的失業保險制度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勞動部依據《勞工保險條例》的規定辦理 (B)與我國國民結婚且
在台灣工作的外籍配偶也納入為被保險人 (C)可同時請領失業給付與職業訓練生活津貼 (D)由民間企業規劃就業服
務與職業訓練制度 (E)補助被保險人與隨同被保險人加保全民健保之眷屬的健保費。
47. 下列關於「依賴人口」「生產人口」「扶養比」「勞動參與率」的敍述,哪些是正確的? (A)依賴人口是指未滿 15
歲及 65 歳以上之人口數 (B)依賴人口與生產人口的比值即為扶養比 (C)勞動參與率愈低將造成扶養比愈高 (D)
養比愈低,國家的財政負擔愈大 (E)一個國家的理想狀況是高勞動參與率與低扶養比。
48. 依據我國法規,請問下列哪些情形最可能涉及就業歧視的問題? (A)某企業老闆的本土意識濃厚,堅持不僱用外省
籍的員工 (B)某電子公司欲拓展業務,廣徵相關經驗豐富的菁英加入 (C)某銀行依履歷照片挑選外貌姣好者參加電
話客服的面試 (D)某公司欲精簡人力,首批裁員對象為適婚年齡的女員工 (E)某公司新進人員的薪水,依學歷和工
作經驗而有所不同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 高三公民與社會科(社會組) 第一次期中考試題
【題目卷 6頁,第7頁】
注意:班級、座號劃記不全或錯誤者、書寫不全或不清者均扣總分五分。總分超過 100 分以 100 分計。
一、 單選題80 (單選每題 2分,答錯均不倒扣)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 多選題20 (單選每題 2.5 分,多答或少答一個選項均倒扣該題分的 1/5 扣滿該題題分為止)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