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 參與團體的主要目的,可分為工作取向與關係取向,但在實際運作的過程中,團體經常能同時滿足此兩種需
求。請問:下列哪個團體進行的活動符合畫線處的說明? (A)環保團體前往淨灘,實踐自然保育工作 (B)
宗親會為助童基金募款,幫助貧困學生 (C)校友會舉辦烤肉活動,凝聚成員向心力 (D)伊甸基金會提供身
心障礙者居家照顧服務。(習作)
39.( ) 我們在社會上生活經常會接觸到各種的公共事務,請問下列何者不屬於公共事務? (A)高鐵延伸到屏東的規
畫興建 (B)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 (C)修訂加重酒駕的罰則 (D)和同學約在麥當勞寫功課。
40.( ) 立法院制定法律限制人民組成以犯罪為宗旨的團體,如幫派。上述所指的法律為下列何者? (A)《中華民
國憲法》 (B)《民法》 (C)《刑法》 (D)《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41.( ) 屏東縣政府環保局近來發現街頭常見亂丟的廢棄口罩,尤其以醫院周邊最為嚴重,目前已發動 3個環保義工
團體協助清除,一小時合計撿拾超過 4000 個,這樣的行為不僅影響環境清潔,恐怕也成為防疫漏洞。從上
述新聞報導顯示,台灣民眾須加強何項公民德性? (A)發揮道德 (B)理性思考 (C)捍衛正義 (D)促進公
益。
42.( ) 「社會化」是個人透過家庭、學校、大眾傳播等途徑,以形成人格和學習社會規範的終身歷程。它有助於個
人扮演合宜的社會角色,同時也延續社會整體的價值觀。依下列內容敘述,何者最可能是社會化所產生的結
果? (A)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 (B)2019 年澳洲發生森林大火,損失慘重 (C) 我國選民遵守手機不得攜入
投票所的規定 (D) 2018 年中國港珠澳大橋興建完工。
43.( ) 根據課本中「團體」的敘述,下列何者最符合團體的定義? (A)看 Lamigo 棒球賽的球迷 (B)參加反核的
遊行群眾 (C)在排隊購買美食的觀光客 (D)林園高中校友會。
44.( )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扮演的角色多元,而衍生出「角色衝突」的情況。下列何者符合角色衝突的意涵?
(A)我是職業婦女,經常無法準時接孩子回家 (B)我是民意代表,代表人民監督政府 (C)我是公司員工,
盡力完成主管交代的事情 (D)我是家庭主夫,善盡全職奶爸職責。
45.(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關注空汙問題,持續以各種方式或活動向政府發聲,要求政府重視空汙問題的嚴重
性,進而促使政府加強空汙管制措施,上述底線內容主要說明志願結社對公共生活在下列哪一方面的影響?
(A)擴大個人的影響力 (B)增進民眾的公共參與 (C)落實社會公平正義 (D)監督政府施政。
46.( ) 新聞報導:「在過去數年內,臺灣的大學增加了非常多的服務性社團,內容涵蓋環保、醫療、勞工、國際志
工等領域,總數甚至超過聯誼性社團。『擔任志工(志願服務者)』儼然是大學的必修學分。」請問:大學生
或一般人民可以自由參與各種團體與社團,這是下列哪項法律所保障的何種自由? (A)《憲法》──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