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 焦點話題
25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新北市教育 中華民國106年12月/第二十五期
高職品格教育實踐─服務行動做中學
壹、前言
依據「新北巿105年度品德教育工作計
畫」,以「知善」、「愛善」與「行善」為主
軸,以「好教」、「好學」、「好品德」為策略
(新北市教育局,2016)。本校以「合作、助
人、關懷、公德」為主題,融入志願服務工作,
結合高職學生「做中學」的教育方針,推動本校
品格教育實踐行動。
針對品格教育的課程設計,李琪明(2004)
指出應該以學生為主體,連結學校和社區資源,
教師幫助學生透過反思來探究生命意義。王金
國(2007)提出以認知、情意和實踐為主的品格
教育目標,教導學生能知善、愛善和行善。針
對品格教育的實踐,李奉儒(2005)提出以尊
重和關懷作為學校品格教育的核心。在推行品格
教育的過程當中,應該落實於生活當中,從生活
作起品格教育(簡良倩,2017)。Lickona等人
(2002)提出有效的品格教育準則,品格教育包
含思考、感覺和行為,也重視校園和社區連結的
實踐。在實施品格教育過程中,Gray(2010)指
出,教師扮演實施品格教育之重要角色。
貳、品格教育融入服務學習
一、校園志工服務(合作)
(一)活動內容
本校提供同學在校志願服務學習的
管道,招募有志成為校園志工的同學,
辦理初階和進階志工訓練,協助同學取
得志願服務手冊,並且在校園進行服務
行動(圖1)。本校位於山區,校園寬
廣占地12公頃,常有人為垃圾隱藏於角
落。透過環保志工利用午休時間,進行
環境清潔維護,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
作」,從志願服務中學習互助合作之品
德。
(二)反思回饋
在推動環保志願服務活動的過程
中,教師發現從同學參與環保服務過程
中,學習動手撿起垃圾以行動來愛校
園,提升同學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透
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同學體驗分工合
作的重要性,以及保護環境是每個人的
責任。同學在回饋單中,針對合作方
面,同學表示能善用午休時間跟同學合
作當任環保志工,透過撿垃圾讓校園變
乾淨,並且提升自我的環保意識,平時
注意垃圾不落地。此外,從環保志工中
培養刻苦耐勞和不怕髒的工作態度,以
及擔任志工服務所需要的熱情。對於合
作實踐環保,同學表達需要透過大家一
起來努力,透過你我一個小動作(撿起
垃圾),讓垃圾不落地,環境變乾淨美
麗。
環境保護是品格教育的實踐議題,
宋大峯(2007)針對環境保護行為的研
究指出,品格和教育是影響環保行為的
主要因素,學校應加強學生的品格教育
來增進環境保護。本校在實施校園環保
志工過程中,除了讓校園環境減少垃圾
新北市立淡水高級商工職業學校衛生組長 邱志鴻
新北市立淡水高級商工職業學校志工 盧右家
圖1 校園環保志工服務行動

焦點話題 >>>
26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新北市教育 中華民國106年12月/第二十五期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之外,增進學生對於環境之公德心,也
讓同學們能重視環境保護的議題,從自
身的環保行為開始做起。此外,在校園
志工服務中,也培養學生合作的品格。
李琪明(2004)指出品德教育可以透過
合作學習和服務學習等多元教學方式,
幫助學生進行思考、分享和練習,透過
外在動力來引發內在動機。本校透過期
初志工訓練進行分組,同學們2~4人為
一組,針對負責區域利用午休時間進行
環境維護。在過程中,同學們要能養成
自律按時來服務,透過小組合作彼此提
醒;在期末分享會當中,彼此分享心
得,激發繼續從事服務之熱情。
二、安養院服務(助人)
(一)活動內容
針對「助人」的品格實踐,在對人
的服務行動中得到生命之感動。老人院
服務行動是由老師結合課程教學和班級
經營,先向同學說明前往老人院服務之
構想。教師帶領同學先認識社區老人院
和老人需求,引導同學設計適合的服務
活動,如聯歡活動。同學們透過分工合
作,有人設計活動,有人準備器材,在
寒冬中前往老人院,透過服務行動分享
愛與關懷。在活動過程中,同學們與長
輩們透過活動彼此互動,同學學習親老
敬老精神,以及實踐「助人」之品格教
育。在活動後,教師透過學習單引導同
學進行回饋思考,期許同學將服務長輩
的精神帶回家中,以及未來繼續從事志
工服務之行動。
(二)反思回饋
高齡化是近年來臺灣社會現象,在
教育現場推動「助人」品格教育,以及
「親老敬老」的人文精神。同學們家中
大多有長輩,學校社區有鄰近的安老所
機構,教師規劃服務活動讓同學從中了
解老人之需求,以及學習如何與長輩互
動。在服務規劃和行動中,學生除了培
養親老敬老的助人精神,並且將服務行
動帶入社區當中。在活動後,教師透過
學習單引導學生進行活動後回饋反思,
體會「助人」的品格真諦,以及將服務
長輩的行動繼續帶入生活中,未來成為
老年人服務的志工。
同學在服務過程中,在活動前,先
詢問家中長輩的需求,並且上網查安老
所資料,理解他們才能跟他們有更好的
相處。同學們表示看到阿公跟我們一起
唱歌,那過程令人感動。同學們希望透
過團康活動,將活力傳達給他們,讓他
們回憶童年美好時光。在活動結束前,
有位阿公看起來依依不捨,同學們和長
輩一起合影,留下美好回憶。在活動結
束後,同學表示這是他第一次跟許多老
人家互動,也體會到助人需要先了解需
求,期許自己未來可以做得更好來服務
有需要的人。
從社區服務學習過程中,教師透過
活動前引導同學進行思考,結合品格教
育助人之議題,帶領同學實際進行服務
工作。張國保(2013)指出透過服務學
習,學生可以體驗服務的喜悅、發揮做
中學之精神、培養愛與熱忱和發揮團隊
合作的美德,並且提升自我之價值。相
信透過安養院的服務行動,除了帶給年
長者青春活力之外,更對於本校學生能
學習合作和助人品格,並且體會施比受
更為有福之生命真諦。
三、社區淨山活動(公德)
(一)活動內容
公德心的培養,可以從社區服務行
動來實踐。本校結合全校越野賽跑活
動,招募志願參與淨山服務的同學。在
活動前進行訓練,讓同學明白環境維護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 焦點話題
27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新北市教育 中華民國106年12月/第二十五期
之公德心,以及透過服務來讓社區山林
變美麗。針對參與越野賽跑活動的同
學,在當日宣導「無痕跡路跑」,提醒
同學走過跑過不留垃圾,讓公德心在活
動中實踐。針對參與淨山活動的同學,
在越野賽跑當日擔任壓軸進行淨山活
動,撿起山林道路垃圾,也向社區居民
宣導愛護環境的重要性(圖2)。在活
動完成後,透過學習單和問答來引導同
學進行反思,了解公德心的重要性,持
續發揮對於社區服務和環境保護之熱
忱。
(二)反思回饋
本校結合品格教育、服務學習和環
境教育,配合青年節和越野賽跑,首次
推動淨山活動。透過教師帶領同學實際
參與活動,了解公民公德心的重要,以
及對於山林環境的保護,透過減垃圾來
減輕環境的負擔。在同學參與活動過程
中,教師觀察到同學對於服務能得到成
就感,並且能動手做實踐社區服務,培
養同學公德心、環境保護和志願服務的
情懷。
同學在參與活動過程中,雖然過程
付出勞力和汗水,但是看到一包包蒐集
的垃圾,能參與社區服務得到成就感。
同學表示能參加淨山服務很開心,能撿
起許多垃圾幫助山林減少垃圾,但看到
路上有許多垃圾感到難過,希望大家能
發揮公德心,讓環境保持乾淨。透過
服務行動,看見社區山路的垃圾逐漸減
少,並且走過社區向居民宣導愛護山林
的重要性,希望聚集大家服務的力量,
讓這社區變得更乾淨美好!
四、動物保護宣導(關懷)
(一)活動內容
對於生命之「關懷」是品格教育的
核心,結合近日政府所推動的動物保
護議題,本校在3月份辦理「動物保護
月」相關活動。首先透過過廣播、網路
和傳單宣傳動物保護的重要性和相關團
體。在校園由老師帶領自己認養的毛寶
貝到校與同學互動,入班進行宣導活
動,導同學與毛寶貝互動(輕撫、擁
抱、餵食),也向全校師生宣達「以領
養代替購買」和「愛就是不離不棄」之
生命關懷行動。在3月校慶當日,學校
邀請動物保護團體到校進行擺攤,進行
義賣、手工藝和毛寶貝互動課程。在擺
攤現場,邀請同學擔任動物保護志工,
協助照顧狗狗和進行宣傳活動。全校來
參與的師生,透過實際行動表達對於流
浪動物之關心,也將「關懷」的品格教
育結合活動,讓參與者有深刻的體驗
(圖3)。
(二)反思回饋
本校結合3月校慶推動「毛寶貝的
春天」生命教育活動,希望全校師生透
過參與和體驗,增進動物保護的知能,
以及培養愛護關懷生命的品格教育。在
圖2 106年淨山服務行動
圖3 106年淡水商工動物保護宣導活動

焦點話題 >>>
28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新北市教育 中華民國106年12月/第二十五期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校慶當天,邀請「流浪者動物花園」團
體,帶領三隻毛寶貝到校園跟師生互
動,以實際體驗宣導「以領養代替購
買」,以及愛護動物尊重生命的教育。
在校慶當天有許多同學來到動保攤位與
毛寶貝互動,同學學習跟大狗和小狗互
動,透過真實接觸(觸摸、擁抱、餵
食),培養人與動物互動的情誼,體會
到每個生命都值得珍惜,以及動保的重
要性。此外,有許多師生和家長(外
賓)到校參與校慶,透過實際行動(義
賣、拍照宣傳)來支持動保團體。
在活動後,教師透過學習單引導同
學表達對於動保的重視,期許同學能持
續參與動保活動,同學們對於動保很有
愛心,透過學習單給予動保團體加油打
氣。有同學表示,他自己也有養狗狗,
很開心能跟狗狗互動。參與活動的同
學,表示希望更多想要養狗狗的人可以
領養代替購買,未來有機會可以到流浪
動物之家領養。同學們也想給動保團體
鼓勵,希望他們繼續加油,幫助更多流
浪動物找到溫暖的家。主辦活動的教師
表示,這次的活動可以讓同學們近距離
接觸狗狗,而且以實際行動(義賣)來
支持動保團體。在校園內也曾經出現流
浪狗,希望透過動物保護活動,給同學
們正確愛護動物的觀念,未來同學們有
機會成為愛心領養者,或者參與宣傳動
物保護理念,讓校園、社區和國家成為
一個友愛動物的環境,實踐愛護生命之
品格教育。
林翠蓮和王秋文(2015)指出,透
過學生與動物相處,透過體驗學習付出
與關懷,培養尊重、保護和珍惜生命之
情懷。「關懷」也是品格教育的主軸,
本校透過動物保護活動,引導學生尊重
生命,培養關懷之品格。
參、結語
本校透過以「服務學習」為主軸,結合「環
境保護」議題來推動「品格教育」。透過校園環
保志工、社區安養院服務、社區淨山活動和動物
保護宣導,來實踐「新北巿105年度品德教育工
作計畫」之「知善」、「愛善」與「行善」為主
軸。未來,針對品格教育方面,將持續結合本校
願景「追求自我實現的世界公民」,在課程教學
和活動參與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助人、關
懷、公德」之品格素養,引導學生熱愛生命從做
中學,從服務中達到自我實現;並且透過校園和
社區服務參與,成為具有環保意識和服務熱忱之
世界公民。
肆、參考文獻
王金國(2007)。品格教育的實施策略與活動設
計,品德教育資源網。
宋大峯(2007)。環境保護行為的機制與路徑,
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李奉儒(2005)。尊重與關懷作為學校品格教育
的核心,國教天地,159,20-29。
李琪明(2004)。品德教育之課程設計理念及
其教學模式。學生輔導(雙月刊),92,
8-23。
林翠蓮、王秋文(2015)。校園中生命教育的潛
在課程—動物學伴。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
(2),123-126。
張國保(2013)。服務學習與學習服務的實踐與
效益,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2),79-81。
新北市教育局(2016)。新北巿105年度品德教
育工作計畫。
簡良倩(2017)。品格教育,從生活做起。師友
月刊,598,41-44。
Gray, T. (2010). Character education in
schools. ESSAI, 7(1), 21.
Lickona, T., Schaps, E., & Lewis, C.
(2002). Eleven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character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