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國文期末考題目與作答說明

pdf
472.99 KB
2 頁
巫雪如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10 上大學國文()期末考題
考試相關訊息:
1. 以下一~七題請任選二題或二題以上作答不需依照順序答題分數依整份答案卷綜合評
定。第八題為純粹的加分題,可答可不答。
2. 作答方式:
(1) 可將答案以電腦打字存成 word 檔或其他 windows 系統可閱讀之檔案再上傳至 ceiba
作業區之「期中考答案卷」
(2) 可用手寫方式將答案寫在自行決定的紙張上,再將答案卷以掃描或拍照方式將檔案上
傳至 ceiba 作業區之「期中考答案卷」。 上傳前請務必確認清晰度。
3. 答案卷上傳截止時間:1/18()晚上 24:00,遲交者扣分。
4. 考試時可參閱課堂所發講義及上課簡報。
5. 觀點沒有對錯,不同意莊子的說法也沒有關係,只要言之成理(希望不是歪理)即可。答案
以表達自己的意見為主,文辭不須刻意修飾。
試題:
一、道家、儒家和法家都有「無為」的主張,你認為這三家的「無為」主張有何異同?從:
(1)現代家庭(父母及其他長輩對孩子的教養)(2)學校(教育相關從業人員對學生各種學習
及行為的規範)(3)國家(政府相關機構及人員對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政策的制
定及執行)等層面的角度來看,你較傾向一個盡量減少干預的「無為」的管理方式(小政
)?還是一個規範、控制較多的「有為」的管理方式(大政府)?為什麼?
二、從莊子〈逍遙遊〉最後三則寓言故事(1.宋人資章甫而適諸越2.魏王貽我大瓠之種3.
有大樹人謂之樗)所表達寓意來看你所理解的「至人无己」是一種什麼樣的思維模式?
在實際生活可以應用在哪些地方?
三、西方學者如顧里米德及佛洛依德等學者大抵認為「自我」「主我」「客我」不斷互
動與對話的表現個人的「成長」可說是一個「社會化」(學習社會規範與期待)的過程
東方思想家如孟子、莊子及佛教等大抵認為人有天生的本性或善性,我們應該設法去除
私心成見……等後天所受的「染污」達到「喪我/無我」的境界盧文格在《自我的
發展》一書中指出個人的自我發展可分為前社會階段共生階段到整合階段等八個階段
在上述各種觀點中:(1)你較同意哪一個觀點?或者哪些觀點帶給你較大的啟發、感觸或
反思?(2)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你是否曾遭遇過什麼困難或有過什麼困惑?如果有,
你是如何面對和處理這些困難或困惑的?
四、你如何理解莊子在〈齊物論〉中對「彼是」、「 是非」的看法?莊子認為應該用「以明」
方式來面對這些「彼是」「是非」的爭議你如何理解莊子所提出的「以明」?你同意
莊子的看法嗎?請以現今社會中的任何一個具爭議性的議題為例來闡述你的看法。
五、莊子在「莫知所萌」這段話中描述了人在面對外界事物時的各種行為模式、情緒紛擾及
生命樣貌,在「真宰真君」這段話中提出了許多對生命的疑問或困惑,對於莊子所提出
的這些說法疑問或困惑你有什麼感想?(病呻吟—姑妄聽之—很有同感或其他)
曾經有過其中任何一個或多個類似的疑問或困惑嗎?如果有,你是如何面對的?
六、你如何理解莊子在〈齊物論〉中所提出的「天地與我共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論
你對莊子提出的這個論點有何看法?你認為莊子的這個論點有可能應用在生活中的哪些
方面呢?
七、在目前所讀過的《莊子》文本中,對你最有啟發或讓你最有感觸的是什麼?(也可寫由於
不同意莊子的說法因而得到的啟發或感觸)
八、加分題:選答者可在原有的成績上再加 1~5 分,可只答其中 1~2 題或 3題全答,不答也
沒關係。想說什麼都可以,不用擔心老師會介意。願意盡可能坦率的把想法說出來,才
是本題得到更多加分的關鍵。
1. 近年來關於大學國文必修的議題受到許多關注你是否曾經關注過這個議題?如果有
的話,你對各方說法有什麼意見或評論?
2. 你對大學國文必修有什麼意見或牢騷?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