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關於抗精神病劑惡性症候群 ( 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 NMS ) 的治療敘述,下列何者
錯誤? 
(A) 最常使用之主要藥物為 amantadine; dantrolene 與 bromocriptine 次之 
(B) amantadine 可單獨使用或是合併使用,建議日劑量為 200 - 400 mg,以降低死亡率 
(C) 以 dantrolene 治療,可在幾分鐘到數小時內產生療效。其前 8 天的建議劑量為 1 mg / kg / day  
(D) ECT (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 可用以治療 NMS 
28. 關於抗精神病藥物及其他藥物引發的巴金森氏症 ( neuroleptic-induced parkinsonism and 
other medication-induced parkinsonism ) 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 通常開始於治療後之 5 到 90 天產生,而任何抗精神病藥物皆可引發此副作用 
(B) 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年輕病人及男性病人發生機率最高 
(C) 可用抗膽鹼藥物,如 benztropine,進行治療,惟應於 4 到 6 週停藥,觀察病人對此
副作用的耐受情形。通常約有一半的病人需要持續服用此類抗膽鹼藥物 
(D) 藥物停止使用後,此副作用之症狀仍可延續 2 週。年長病人甚至可以持續達 3 個月 
29. 關於藥物引發的姿勢性震顫 ( medication-induced postural tremor ) 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 細微震顫 ( fine tremor ) ,其頻率在 8 - 12 Hz 範圍,為最常見類型 
(B) 一般而言,病人放鬆休息時,震顫可以減輕;然病人面對壓力與焦慮時,則震顫加劇 
(C) 與精神科藥物有關,例如: neuroleptics, lithium 與 stimulants 等藥物;但抗憂鬱劑 
( antidepressants ) 與 valproate 較少有關 
(D) 可以使用 propranolol ( β-adrenergic receptor antagonist ) 治療相關症狀 
30. 關於思覺失調症之正性症狀與負性症狀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 正性症狀出現於急性期,並易於臨床觀察與呈現 
(C) 注意力缺損,如社交疏忽 ( social inattentiveness ) 為正性症狀之一 
(D) 眼神接觸不良 ( poor eye contact ) 屬於負性症狀 
31. 關於 risperidone 治療適應症 ( indications ) ,除了治療思覺失調症之急性症狀與維持病況外,
下列何者正確? 
① 可治療 13 - 17 歲之兒童及青少年思覺失調症。 
② 可治療 13 - 17 歲之兒童及青少年第一型雙相情緒障礙症 ( bipolar I disorder ) 之急性躁症
發作 ( acute manic episodes ) 。 
③ 可併 fluoxetine 使用,以治療第一型雙相情緒障礙症之鬱症發作 ( depressive episodes ) 。 
④ 不可用於治療 5 - 16 歲之自閉症 (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 的躁動相關 ( irritability 
associated )狀況。 
32. 關於抗精神病藥物 quetiapine 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①為血清素多巴胺拮抗劑 ( serotonin-dopamine antagonists, SDA ) ,常易造成嗜睡 
( somnolence ) 、姿勢性低血壓、頭暈 ( dizziness ) 與明顯之錐體外徑症狀 (EPS ) 等副作用。 
② 可單獨給藥,也可合併 lithium 或是 sodium valproate,做為佐劑 ( as an adjunct ) ,用以
治療第一型雙相情緒障礙症之急性躁症發作。 
③ 可單獨用以治療雙相情緒障礙症 ( bipolar disorder ) 之急性鬱症發作 ( acute depressive 
episodes ) 。 
④ 使用低劑量 quetiapine ( 如每日 300 mg ) ,進行連續的心電圖檢查應屬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