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史參考書目(按出版時間排列)

格式
pdf
大小
335.53 KB
頁數
4
作者
秦照芬-emmy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5-12-31,离现在 9 30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台灣史參考書目(按發表、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一、專書、史料
1.《台灣府志》三種
2.連橫,《台灣通史》。
3.郭廷以,《台灣史事概說》,台北,正中書局,民 43 年初版,民 85 年重排版本。
4.伊能嘉矩著、溫吉編譯,《台灣番政志》台北,台灣省文獻會,1957
5.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日據時代台灣經濟之特徵》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6.黃靜嘉,《日據時期之台灣殖民地法制與殖民統治》,自印本,1961
7.黃嘉謨,《美國與台灣-1784-1895,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66
8. 輝,(中譯)《巴達維亞城日記》一、二冊,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70
9. 虹,《清領前台灣山地行政的研究》,台北,文津,1974
10.張世賢,《晚清治台政策》,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勵委員會,1978
11.林子侯,《台灣涉外關係史》,台北,三民,1978
12.陳三井總纂,《鄭成功全傳》,台北,台灣史蹟研究中心,1979
13.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1979
14.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15.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台北,1979 年。
16.曹永和、黃富三編,《台灣史論叢》第一輯,眾文圖書公司,台北,1980 年。
17.宋文薰,《由考古學看台灣》,收入《中國的台灣》,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1980
18.王詩琅,《日本殖民體制下的台灣》,台北,眾文,1980
19.王國璠,《台灣抗日史》甲篇,台北,台北市文獻會,1981
20.葉榮鐘等,《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1982
21.李亦園,《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台北,1982
22.藤井志津枝,《日本軍國主義的原型-剖析一八七二~七四年台灣事件》台北,著者自印,
1983
23.戴寶村,《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台北,台灣師大史研所,1984
24.張勝彥,《台灣史研究》,台北,華世,1984
25.王曉波編,《台灣殖民地傷痕》,台北,帕米爾,1985
26.施家順,《台灣民主國的自主與潰散》,屏東,現代教育,1985
27.姜義鎮編,《台灣的民間信仰》,台北,武陵出版社,民 74 年。
28.葉振輝,《清季台灣開埠之研究》,台北,標準,1985
29.黃應貴,《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 75 年。
30.翁佳音《台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一八九五~一九○二》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6
年。
31.陳在正等,《清代台灣史研究》,廈門,廈門大學,1986
32.施添福,《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1987
年。
33.李光周,《墾丁國家公園的史前文化》,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7
34.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 ,台北,帕米爾書店,1987 年。
35.黃通、張宗漢、李昌槿,《日據時代台灣之財政》,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2
36.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台北,自立,1987
37.連溫卿著、張炎憲、翁佳音編校,《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稻鄉,1988
38.楊碧川,《日據時代台灣人反抗史》,台北,稻鄉,1988
39.鹿野忠雄著、宋文薰譯,《台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88
40.王詩琅,《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台北,稻鄉,1988
41.野上矯介、山崎繁樹,《台灣史 16001930》,台北,武陵出版社,民 77 年。
42.陳三井,《台灣近代史事與人物》,台北,商務印書館,民 77 年。
43.楊碧川,《台灣歷史年表》,台北,自立晚報,民 77
44.彭懷恩,《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風雲論壇,1989
45.尹章義,《台灣開發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1989
46.徐正光,《解嚴前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1989
47.周婉窈,《日據時代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北,自立,1989
48.藤井志津枝,《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台北,台灣師大史研所,1989
49.陳其南,《家族與社會:台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台北,聯經,1990
50.程大學(中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三冊,台中,台灣省文 獻會,1990
51.卓克華,《清代台灣的商戰團體》,台北,台原,1990
52.陳孔立,《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研究》,廈門,廈門大學,1990
53.涂照彥著、李明峻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1991
54.翁佳音譯註,《台灣社會運動史:勞工運動、右派運動》,台北,稻鄉,1991
55.Christine Vertente、許雪姬、吳密察,《先民的足跡—古地圖話台灣滄桑史》,台北,南天
書局, 1991 年。
56.程大學,《台灣開發史》,台北,眾文圖書公司, 1991
57.陳其南,《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1991 年。
58.陳奇祿,《台灣土著文化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 81 年。
59.漢聲雜誌社,《鄭成功和荷蘭人在台灣的最後一戰及換文締和》,台北,該社,1992
60.宮本延人著、魏桂邦譯《台灣的原住民族》,台北,晨星,1992
61.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1992 年。
62.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台灣宗教政策》,台北,自立晚報, 1992 年。
63.黃秀政,《台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2 年。
64.黃秀政,《台灣史研究》,台北,學生,1992
65.劉益昌,《台灣的考古遺址》,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1992 年。
66.張勝彥,《清代台灣縣廳制度之研究》,台北,華世,1993
67.許雪姬,《北京的辮子-清代台灣的官僚體系》,台北,自立晚報,1993
68.許雪姬,《滿大人最後二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3
69.戴寶村,《帝國的入侵-牡丹社事件》,台北,自立晚報,1993
70.謝國興,《官逼民反-清代台灣三大民變》,台北,自立晚報,1993
71.張炎憲、林美蓉合編,《台灣史與台灣史料》,台北,自立晚報,民 82 年。
72.林偉盛,《清代台灣社會與分類械鬥》 ,台北,自立晚報,民 82 年。
73.黃昭堂著、廖為智譯,《台灣民主國之研究》,台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1993 年。
74.藍博洲,《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 1913~1945 年》,台北,時報,1993
3
75.劉益昌,《史前文化》,台東,交通部觀光局東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1993
76.王世慶,《清代台灣社會經濟》,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
77.翁仕杰,《台灣民變的轉型》,台北,自立,1994
78.吳密察《台灣近代史研究》,台北,稻鄉,1994
79. 豪,《台灣早期史綱》,台灣學生書局,台北,1994 年。
80.陳秋坤,《清代台灣土著地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台北,1994 年。
81.劉其偉,《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雄獅,台北,1995
82.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台北,1995 年。
83.臧振華,《台灣考古》,文建會,台北,1995
84. 戴國煇著、魏廷朝譯,《台灣總體相:住民、歷史、心性》,台北,遠流,1995
85.李光周著、尹建中編,《墾丁史前住民與文化》,台北,稻鄉,1996
86.劉士永,《光復初期台灣經濟政策的檢討》,台北,稻鄉,1996
87.廖風德,《台灣史探索》,台北,學生,1996
88.劉益昌,《台灣的史前文化與遺址》,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南投,1996 年。
89.何傳坤,《台灣史前文化三論》,台北,稻鄉,1996
90.陳清敏、黃昭仁、施志輝編,《認識台灣》,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台北,民 85 年。
91.張勝彥、吳文星溫振華戴寶村編《台灣開發史》國立空中大學,台北,民 85 年。
92.張炎憲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6
93.劉益昌,《台灣的史前文化與遺址》,台灣省文獻會,南投,1996
94.鳥居龍藏著楊南郡譯註《探索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台北遠流出版社,
1996
95.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台灣踏查日記》,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
96.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平埔族調查旅行》,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
97.王曉波,《台灣抗日五十年》,台北,正中書局,民 86 年。
98.李壬癸,《台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台北,常民出版社,1997
99.李壬癸,《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台北,常民出版社,1997
100.漢聲雜誌社《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台北,漢聲雜誌社,1997
101.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
司,1997
102.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年。
103.戴國煇,《台灣史探微:現實與史實的相互往還》,台北,南天書局,1999 年。
104.薛化元編著,《台灣開發史》,台北, 三民書店,民 90 年。
105.曹永和等編著,《台灣歷史人物與事件》,台北,空中大學,民 91 年。
106.黃秀政等,《台灣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年。
107.簡後聰,《台灣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年。
二、論文
1.黃靜嘉,〈 日據下之台灣殖民地法制與殖民統治〉《台灣文獻》1011959
2.江樹生,〈清領以前台灣之漢族移民〉《史學彙刊》3期,1970
3.林滿紅,〈清末台灣的貿易與社會經濟變遷〉,《食貨月刊》第 94期,1979 7月。
4.黃富三,〈清代台灣的土地問題〉,《食貨》11 12期,1981 年。
4
5.黃富三〈清代台灣移民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食貨》 11 1-2 期,1981-1982
年。
6.劉妮玲,〈清代台灣民變事件中的義民問題〉,《台灣風物》第 32 3期,1982 年。
7.張勝彦〈清代漢人土地所有型態之研究〉《東海歷史學報》 4期,1983 49-76
8.蔡淵洯,〈清代台灣社會領導階層的組成〉,《史聯雜誌》第 2期,1983 1月。
9.蔡淵洯,〈清代台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第 3期,1983 6月。
10.陳其南〈土著化與內地化清代台灣社會的發展模式〉收入《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中研院三研所,1984 年。
11.蔡淵洯〈光復後台灣地區有關清代台灣社會史研究的檢討思與言 23 1期,
1985 5月,頁 71-89
12.蔡淵洯,〈合股經營與清代台灣的土地開發〉,台灣師大《歷史學報》 13 期,1985 6
月。
13.蔡淵洯,〈清代台灣移墾社會的商業〉,《史聯雜誌》第 7期,1985 年。
14.黃士強,〈試論中國東南地區新石器時代與台灣史前文化的關係〉,《台大文史哲學報》
34,民 74
15.詹素娟,〈清代台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探討〉,收入《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86 年﹞,頁 195-223
16.劉益昌,〈史前時代台灣與華南關係初探〉,收入《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三輯(中
研院三研所,民 77 年。)
17.陳其南,〈清代台灣漢人社會的開墾組織與土地制度之形成〉,《食貨月刊》第 910
期,1990 1月,頁 12-30
18.蔡錦堂,〈日據末期台灣人宗教信仰之變遷〉,《思與言》第 29 4期,1991 年。
19.林美容,〈台灣民間信仰的分類〉,《漢學研究通訊》101,民 80 年,頁 13-18
20. 英,〈台灣平埔族的遷徙〉,《台灣文獻》434,民 81 年頁 277-301
21.李壬癸主講高淑媛記錄,〈台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台灣風物》421,民
81 年。頁 211-238
22.李順民〈清代台灣會黨與械鬥民變的交互關係〉《歷史月刊》74,民 83 年,頁 52-55
23. 英,〈台灣原住民族的族群分類〉,《台灣文獻》464,民 84 年,頁 41-61
24. 英,〈台灣原住民族的族稱演變〉,《台北文獻》111,民 84 年,頁 121-162
25.劉益昌主講高淑媛記錄,〈史前文化與原住民關係初步探討〉,《台灣風物》453,民
84 年,頁 75-89
26.林道生,〈鄭成功治台期的原住民政策〉,《山海文化雙月刊》11,民 85 年,頁 87-89
27.吳密察,〈台灣史中的原住民〉,《山海文化雙月刊》15,民 85 年,頁 56-61
28.呂祝義,〈原住民文化探討〉,《原住民教育季》刊 1,民 85 年,頁 89-93
29. 英,〈台灣原住民族的遷徙與分布〉上、下,《台北文獻》115-116,民 85 年。
30.許達然,〈械鬥和清朝台灣社會〉,《台灣社會研究》23,民 85 年,頁 1-81
31.王世慶,〈結首制與噶瑪蘭的開發──兼論結首制起自荷蘭人之說〉,收入《中國海洋發
展史論文集》第七輯下冊﹝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7 年﹞。
32.黃富三〈岸裡社與漢人合作開發清代中部的歷史淵源〉《漢學研究》16 2期,1998
年。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