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壘球是一種規則、器材、場地均延續棒球而來的運動。(出處:課本 P.125)
(○)5.壘球投手不能牽制壘上跑壘員。(出處:課本 P.140)
(○)6.現今壘球運動包含快式壘球及慢式壘球。(出處:課本 P.125)
(╳)7.壘球因為球體較大的關係,投手無法投出變化球。(出處:課本 P.127)
解析 可以投出變化球。
(○)8.壘球運動中,一壘使用雙色壘包。(出處:課本 P.141)
(╳)9.棒球及壘球的服裝及器材均相同。(出處:課本 P.141)
解析 器材部分,球棒及球都有特殊規定。
(○)10.現代壘球是由棒球演變而來的運動,最初是為了能不受天氣影響,能在室內打棒球而產生,是一項富有技術性、團
隊精神的運動。(出處:課本 P.125)
(╳)11.壘球投球動作與棒球一樣,有上肩及下肩投法。(出處:課本 P.126)
解析 僅下肩投法。
(○)12.壘球比賽跑壘員必須在投手出球瞬間,才可離壘。(出處:課本 P.131)
第九章-競技啦啦隊
(○)1.競技啦啦隊的表演,最主要就是要有激勵士氣及感動人心的演出。(出處:課本 P.147)
(╳)2.競技啦啦隊舞伴技巧的三組人員,皆扮演著相同且重要的角色。(出處:課本 P.148)
解析 三組人員扮演不同且重要的角色。
(○)3.競技啦啦隊的金字塔是透過一個或數個舞伴技巧所組成的。(出處:課本 P.156)
(○)4.啦啦隊中的「2段」,代表此動作由兩人直立姿勢所構成的。(出處:課本 P.165)
(○)5.啦啦隊比賽時間中,口號的時間為 30 秒。(出處:課本 P.164)
(╳)6.早期的啦啦隊是在田徑比賽場邊為選手加油,被視為運動競賽的配角,1920 年後開始慢慢演變成具可看性的表演活
動。(出處:課本 P.147)
解析 美式足球比賽。
(○)7.競技啦啦隊的表演,目的是在激勵士氣,動作與表情須有感動人心的力量。(出處:課本 P.147)
(○)8.競技啦啦隊實施舞伴技巧或金字塔時,都要保持動作的乾淨俐落及臉上燦爛的笑容。(出處:課本 P.147)
(╳)9.競技啦啦隊比賽時間為 2分鐘(包含口號 30 秒)。(出處:課本 P.164)
解析 3 分鐘(包含口號 30 秒)。
(○)10.競技啦啦隊的舞伴技巧是由上層人員、底層人員、保護人員三組人員所合力完成的。(出處:課本 P.148)
(○)11.競技啦啦隊的金字塔是透過數個舞伴技巧所組成的。(出處:課本 P.156)
第十章-拔河
(╳)1.拔河是一項只靠體重與蠻力就能贏的運動。(出處:課本 P.172)
解析 拔河運動講究團隊合作,透過適當的練習,掌握團隊技戰術運用以智取勝。
(○)2.拔河運動不僅著重個人肌力與耐力,團隊的默契也很重要。(出處:課本 P.171)
(○)3.拔河猛拉戰術能在短時間可產生較大拉力與破壞力,有效破壞對方平衡及隊形。(出處:課本 P.176)
(○)4.依國內青少年拔河比賽規定,高中組比賽每隊可註冊 10 名選手。(出處:課本 P.184)
(╳)5.拔河拉繩過程中膝蓋角度若小於 90 度,出現蹲姿,可以使出最大力量,破壞對方隊形。(出處:課本 P.180)
解析 雙手、繩子及腰部三點不要分開。雙腳應伸展於膝關節前方,使膝關節角度大於 90 度。
(╳)6.現代的拔河運動是以重量取勝的運動。(出處:課本 P.172)
解析 拔河運動藉由明確的比賽規則,衍生許多技巧性動作,並非是以重量取勝。
(○)7.八人制拔河是以上場八人總體重作為分級限制。(出處:課本 P.183)
(╳)8.拔河比賽為避免手受傷,參賽者可以戴手套來握繩參賽。(出處:課本 P.184)
解析 參賽者不能戴手套或使用止滑物品,但能使用樹脂黏膠來協助握繩。
(○)9.拔河比賽除了後位之外,隊上其餘隊員不得將拔河繩通過腰部揹在背上。(出處:課本 P.173)
(○)10.拔河比賽在裁判未判定勝負前,不可隨意放掉力量或離開繩子,以免造成跌倒及擦傷等傷害。(出處:課本 P.182)
(╳)11.拔河勝負判定:需將繩子中心標誌拉至我方 2.5 公尺之藍色標記。(出處:課本 P.185)
解析 必須至我方 4公尺之白標線。
(○)12.拔河運動時,雙手、繩子及腰部三點不可分開。(出處:課本 P.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