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南市南寧高中 108學年度第 1學期三年級 歷史科補考試題題庫
範圍:南一課本第 5冊全 三年 班 姓名: 座號:
1
一、 選擇題:
1. (B)位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有一個著名的沖積平原,它蘊育出兩河流域的文明。請問:該沖積平原又有何
稱呼? (A)流著奶與蜜之地 (B)肥沃月彎
2. (B)在上古時代已出現的猶太教,其與當時世界上其他主流宗教大不相同。請問:該教的主要特色為何?(A)強調死後
復活的概念 (B)信奉唯一真神「耶和華」
3. (A)埃及文明的象徵金字塔,為埃及文明哪個時期的代表成就?(A)古王國時期 (B)中王國時期
4. (B)埃及的主要神祉之一尼羅河神,其性質和下列哪個中國文化的神明最為相近?(A)玉皇大帝 (B)閻羅王
5. (B)從2004年「大家都沒空」的馬拉松廣告主題,引起熱烈迴響後,2008年更以「全家來跑馬拉松」為訴求,鼓勵全
家出動,體驗健康、歡樂的馬拉松運動。而馬拉松相傳起源於希臘人戰勝外敵後,一位士兵跑回雅典傳捷報的故事。請
問:當時候是戰勝哪一外敵?(A)羅馬 (B)波斯
6. (A)在愛琴海地區,下列哪項因素導致此地區不易統合,政治分立,形成眾多城邦?(A)地形崎嶇 (B)地形封閉
7. (B)約翰是在羅馬帝國境內經商的商人,某日由於交易上問題與日耳曼人發生糾紛,法官會透過哪部法典的律法進行
裁判?(A)漢摩拉比法典 (B)十二表法
8. (A)小芬的論文為主攻羅馬帝國史,她的朋友剛從歐洲旅遊回國,送給小芬許多古蹟照片供其研究。下列照片何者與
羅馬帝國有關? (A)羅馬競技場 (B)帕德嫩神廟
9. (A)羅馬的政治發展共經歷了三個時期,若依時間先後加以排列,則正確的順序為何者?(A)王政時代→共和時代→帝
國時代 (B)共和時代→王政時代→帝國時代
10. (B)中國古時有句成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此句話如果用來檢視古希臘城邦內鬥的局面,哪個城邦是最後得利
的漁翁?(A)雅典 (B)馬其頓
11. (A)六世紀時,拜占庭帝國某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力圖恢復帝國的版圖,甚至一度控制了西歐與北非的許多地區。這
位皇帝是下列何者? (A)查士丁尼 (B)查理曼
12. (A)拜占庭帝國內的哪一座建築,曾先後成為東正教的教堂與伊斯蘭教的清真寺? (A)聖索菲亞教
堂 (B)萬神殿
13. (B)附圖為某時期車輪業職業工會的標誌。中世紀後期的歐洲商業活動逐漸發展,當時的商人為了互
助和保障權利,會組織下列哪一種自治團體? (A)公行 (B)行會
14. (A)中世紀的歐洲以莊園經濟為主體,除了提供保護外,亦兼具了經濟、政治、宗教等功能,許多人
終其一生都離不開莊園經濟的範疇中。請問:下列何者是莊園經濟的特色? (A) 自給自足 (B)商業發
達 。
15. (A)文藝復興的展開,對於近代歐洲的影響非常的深遠,主要是因為這個運動中所蘊涵的哪種內涵,影響了當時人的
思想觀念? (A)人文主義 (B)神本觀念
16. (A)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刻藝術極具特色,其中強調力與美結合的雕塑作品—大衛像便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之一。
請問:大衛像出自何人之手? (A)米開朗基羅 (B)拉斐爾
17. (B)十四世紀時,有兩個國家因為王位繼承問題,爆發百年戰爭。戰後,兩國逐漸成為王權國家。這應指下列哪兩個
國家? (A)西班牙、葡萄牙 (B)英國、法國
18. (B)百年戰爭中,法國最後在誰的帶領之下,激起愛國心與士氣,因而重創英軍,並且將英國勢力趕出法國本土? (A)
諾曼第公爵 (B)少女貞德
19. (B)在大航海時代,哪個國家曾全力支持海上活動,成功在西非建立據點,建立前往東方的航線,並依靠香料等奢侈
品貿易,迅速累積財富成為海上強權? (A)法國 (B)葡萄牙
20. (B)西班牙人征服南美洲後,大量引進當地的哪一樣礦產,加速其商貿的發展與財富的累積? (A)黃金 (B)白銀
21. (A)促成美國爆發獨立運動的導火線是什麼?(A)英國對美洲殖民地開徵新稅 (B)殖民地的英軍歧視美洲殖民地人民
22. (B)哥白尼與伽利略的學說均受到基督教會的壓迫,主要是因為他們的何種學說與教會思想產生爭端? (A)物種起源
(B)太陽中心說。
23. (B)「這一刻終於到來了,我意識到奴隸制度必須死亡,而國家必須生存下去!」此句話應是由何人所說? (A)甘迺
迪 (B)林肯
24. (B)位於紐約港外的自由女神像,是法國慶祝美國獨立百年所送的禮物。自由女神左手所持的文件應為何者?(A)人權
宣言 (B)獨立宣言
25. (B)工業革命時何人改良蒸汽機,使動力來源更為便利、機器運轉更有效率? (A)牛頓 (B)瓦特
26. (A)工業革命起源於英國哪一項產業技術的革新? (A)紡織業 (B)食品業
27. (B)工業革命後,產生了諸多的社會問題,因此馬克思提出哪一種思想,欲解決這樣的問題? (A)資本主義 (B)共
產主義。
28. (B)維也納會議的原則是「正統」。請問:其意為何? (A)由政府控制一切經濟生產活動 (B)恢復被拿破崙推翻的王
室統治。
29. ( B )「朕即國家」這句話是太陽王路易十四所說的,這句話反映了當時的哪一項觀念? (A)君主立憲 (B)專制王權。
30. (B)啟蒙運動的興盛與下列何者最有關係? (A)文藝復興 (B)科學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