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關於「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
欲,不逾矩。」何者正確 A.從心所欲指可以為所欲為 B. 出自孟子 C. 此段話描述孟子的人格發
展歷程 D.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13.南華大學曾被評比為「三好校園」,三好是出自星雲大師語句,下列何者非三好之一?
A.得好報 B.存好心 C.說好話 D.做好事
14.以出家人身分而撰寫文學作品者,星雲大師是代表者之一,全集出版後,仍創作不斷,下列何者非
他的著作?
A.玉琳國師 B. 華雨集 C. 佛光祈願文 D.釋迦牟尼傳
15.生離死別為人生重要事件,情緒上的悲傷支持頗為重要,下列大學系所,何者有殯葬專業、諮商專
業的人才培育?
A. 大仁科技大學生命禮儀暨關懷事業系 B.馬偕專校生命關懷事業科 C.仁德專校生命關懷事業科 D.南
華大學生死學系
二、短文評論(15 分)
請用兩百字以上,評論下面新聞報導。
《高中女送行者 洗穿化沒在怕》
出自:yahoo 新聞網 https://reurl.cc/2Q6QZX
中國時報【邱文秀、實習記者黃佳涵╱新北市報導】 暑假打工百百種,有一群高中女學生選擇
在殯葬業打工,擔任告別式會場招待甚至幫忙遺體「洗穿化」,時薪約二、三百元,收入好時光打工
便可月入四萬,進入這行她們不但不害怕且百無禁忌,還有人做出興趣,打算畢業後轉正職。君玲生
命人力服務中心是殯葬業專業女襄儀團隊,負責人劉君玲說,通常由大公司接受案件,再外包給她
們,找人於告別式會場當招待等,旗下工讀生從高中到大學生都有,多半都是親友介紹。張家萱是劉
君玲的外甥女,今年升高三,她的父母等多位家族成員都從事殯葬業。劉君玲說,因不能護短,所以
對外甥女更加嚴格訓練。張家萱說,未來想當個撿骨師,因感覺這工作很有趣。洪依庭剛高中畢業,
她是經由姊姊介紹入行一年多目前已轉正職,她說,一開始會害怕,但久了就習慣了,唯一的禁忌就
是告別式時不能亂想或亂講話,例如:「怎麼這麼年輕就過世了。」這些話都不可說。周湘茹今年升
高三,已入行超過一年半的她,最近除了擔任會場招待,也開始學習遺體梳洗、穿衣、化妝。劉君玲
說,只要她們有興趣學,都會一步一步傳授相關知識,人往生後會有排泄物流出,且肢體僵硬、更衣
有困難,有些小女生不能接受,有些人則無所謂慢慢學出師。劉君玲說,她們都是愛乾淨的女生,身
上都會保持香味,不特別說旁人也不知道她們是從事這行或剛從告別式離開。十七歲的翁可瑩,國三
畢業就入行打工,印象最深刻是一位警察的告別式,在儀式進行當中突然有隻白鴿飛進會場,讓人聯
想到代表警帽上的和平鴿,大家認為是亡者的化身。這四名十七、八歲的小女生,對於在殯葬業打工
都說不害怕,家人也不反對,回家制服脫了便與家人衣物共洗,一點忌諱都沒有。劉君玲說,有些家
長會極力反對女兒來殯葬業打工,把做這行說得比殺人放火還嚴重,曾有家長陪女兒面試,回家後打
給她要求千萬不能錄用女兒,不然女兒做這種工作,她也會感覺「怪怪的」。劉君玲說,雖然薪水比
一般打工高出許多,但有時需凌晨就起床趕到外縣市參加告別式,一場儀式約需三到五個小時。她
說,這四名小女生都很乖且賺了錢還會拿回家,做出口碑後甚至有客人要團隊去喜宴上,擔任婚禮招
待。
三、作文(四十分)
生死學系為台灣大學中唯一科系,請用四百字以上論析在 AI、少子化、高齡化時代,生死學系
在台灣的大學科系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