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立美崙國中八年級歷史段考試卷

pdf
363.38 KB
2 頁
Asus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花蓮縣立美崙國中113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第一次段考社會領域歷史科試卷
※請將答案劃記於電腦答案 科目代號︰06 八年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注意(1~32 題,每題 3分;33~36,每題 1) ◢答題前先畫關鍵詞◣
一、選擇
1. ◢( )「出身決定一切命運」的局面轉變了。由於封建的
微,部分貴族只能靠講學來討生活,加上各國競爭激
爭相拉攏人才開始重用有能力的非權貴的平民
百姓平民終於可以展現自己的才能為國君服務
這種轉變主要是發生在哪一時代? (A)西周 (B)
隋代 (C)漢代 (D)東周
2. ◢( )圖為中國歷史上某種官方文件的內容,根據圖中內
判斷,當時政府製作此
方文件的主要目的最可
為下列何者? (A)掌握
人力作為徵集賦稅和勞
的依據 (B)配合科舉選
拔人才,促進社會的流
(C)推行封建制度並保障
貴族世襲的權力 (D)
據儒家思想,實施以仁為政的措施。【111 教育會考】
3. ◢( )辰安是名領隊,工作緣故經常帶團往返亞洲各國,
發現在日本韓國越南等地的著名寺廟裡都能見到中
文字這是由於古代中國的國力與文化十分強勢周遭
各國紛紛派遣學生至中國學習請問最早出現大規模
留學中國的浪潮是在哪一個時期? (A)魏晉 (B)
(C)東周 (D)唐代。
4. ◢( )「九品官人之法」是依照才學、品德、家世背景來
行人物的品評選拔請問這種制度是從哪個朝代開
始實施的? (A)西晉 (B)東漢 (C)曹魏 (D)東周
5. ◢( )東周時期在經過群雄長期爭霸後,哪一個國家厲行
最後達成富國強兵的目標攻滅各國統一天下?
(A) (B) (C) (D)趙。
6. ◢( )秦朝在統一各國後,為加強統治各地,並讓民眾的交
易往來更為便捷,而統一了下列哪些制度? ()度量
()文字 ()貨幣 ()車軌 (A)甲乙丙 (B)
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丙丁。
7. ◢( )絲路的開通,促進了東西文化的交流,其中又以哪一
個宗教的傳入,對中國文化影響最深遠? (A)伊斯蘭
(B)基督教 (C)天主教 (D)佛教
8. 「萬里長城」當今世界上最壯觀的建築在秦朝時
萬里長城便是一道強而有力的國防屏障阻擋外敵南下
入侵這裡所謂的「外敵」是指下列哪一個民族? (A)
匈奴 (B)鮮卑 (C)犬戎 (D)大月氏。
9. )小敏在一本介紹魏晉南北朝歷史的書中,看到一幅插
如右圖。這幅圖最可能
在說明下列哪一段史實
(改自 101 國中基測)
(A)匈奴人南下 (B)西
晉的建立 (C)北魏的漢
(D)東晉的南遷
10. 高仙芝是唐代名其家
族原本是來自朝鮮半島的高句麗人他後來隨父親遷至
中國內地並且志願從軍長期鎮守西域一帶他為唐
朝立下不少戰功卻在怛羅斯一役敗給阿拉伯帝
戰的失利使唐朝逐漸失去對中亞的控制權也促成何種
中國文物西傳? (A)火藥 (B)指南針 (C)造紙術
(D)印刷術。
11. ◢( )秦始皇嬴政出生在諸國爭霸的東周時代,在他統一
下後為避免諸國爭霸的狀況再度發生決定改採哪一
種制度? (A)讓自己的親戚跟親人們,到各區域治理
地方,協助保衛首都 (B)推行郡縣制度,由國家指派
官員到地方管理 (C)信任的功臣,率領軍隊武裝殖
(D)由於貨幣不統一,導致各城邦經濟獨立,故統
一全國貨幣。
12. )阿柯翻閱歷史書籍,書中有一段內容大致寫著:
1.人民受到內亂的災害,流
離失所,備受痛苦。
2.洛陽陷落,匈奴縱兵劫
掠,焚燒宗室宮殿,殺害太
子諸王百官三萬多人,屍體
堆積如山。
3.懷帝、愍帝被俘以後,受
盡屈辱仍不免一死,這是中
原自古以來未有的慘況。
請問:上述內容是描述哪一段歷史? (A)西周→東周
(B)秦→西漢 (C)西漢→東漢 (D)西晉→東晉。
13. 這個朝代崇尚儒家經典使得經學的研究風氣日益興
不少學者在不斷鑽研經學後得到獨特的見解成一家
之學累世相傳的情況加上通達經書者得以任官的規
,擁「家學」者易累世為官。請問:文中朝代指的
是下列何者? (A)西周 (B)東周 (C)秦代 (D)
代。
14. 《新唐書》記錄唐玄宗曾說「新羅號君子《詩》
《書》新羅之所以會被稱讚為「君子國」與哪一
個文化思想最為相關? (A)儒家 (B)佛教 (C)
斯蘭教 (D)太學。
15. )圖()呈現某一時期東亞部分國家的都城規畫,以及
流路線示意
圖。根據內容
判斷,圖中的
路線最可能是
下列何者?
(A)鄭成功船
隊在東亞的貿
易路線 (B)
耶穌會教士在東亞的傳教路線 (C)甲午戰爭時日本進
攻中國的路線 (D)唐朝時日本使者前往中國的路線。
110 教育會考】
16. ◢( )品妤在網路上查詢有關「張騫」的重要事蹟,想撰
相關的歷史報告下列哪一則資料應該可以放入她的報
告內容中? (A)制定九品官人之法 (B)出使西域
漢人對中亞等地更加了 (C)推動變法改革,富國強
(D)在太學任教,以儒家經典教育人才。
17. )阿中翻閱歷史書籍看到一個圖表,如附圖所示。請問:
西周到東周時期貴族和平民地位曲線的變化是下列
何種因素所造成?
(A)戰爭多而貴族負責作戰 (B)郡縣制度的推行
(C)科舉制度的實施 (D)各國國君強調用人唯才」
2
18. ◢( )中國某一時期中央派任「中正官」評定地方人士選
人才,選拔標準為家世背景、才道德、名聲,將人
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
下下的九個等級,並加以評語,作為授官的依據
依據上述內容,較有可能產生下列哪一種社會現象?
(A)貴族獨占教育之權 (B)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C)經學傳家累世當官 (D)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
19. 「人才」一詞出自《詩經小雅菁菁者莪序》「樂
育才也君子能長育人材,則天下喜樂之矣。」中國各
朝代有不同的任用人才的選擇方式請問下列敘述何
者有誤? (A)漢代地方長官定期向政府推舉「孝子」
和「廉吏」 (B)漢代成立太學,讓優秀的學生可以任
(C)魏晉南北朝推行九品官人之法,由中央派官員
到各地品評人士 (D)代廢除九品官人之法,改採科
舉考試。
20. )依據儒家思想,「孝」為立身行道的根本,「廉」是
任官吏的基本要求「孝廉」因此成為國家選官任才的
重要標準下列哪一選項最符合此選才制度的特色?
(A)由中央派官員到各地品評 (B)由地方長官定期向
政府推舉 (C)導致「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D)
此制度後為唐代沿用。
21. )唐太宗曾被回紇各族尊稱為天可汗,成為各族的最高
各族甚至在回紇以南突厥以北建立一條「天可汗
參道」而唐太宗給予西域君王的璽書也自稱為「皇
帝天可汗」擁有宣示各國繼承人合法性各國若有糾
紛可派人調節保護成員國的安全等權力請問當時
唐太宗被尊稱為「天可汗」主要是在哪一事件發生後?
(A)建造萬里長城以阻絕北方外族入侵 (B)派遣官員
前往西域各國以傳授文 (C)派兵制伏東突厥以穩定
西北方秩序 (D)提倡宗教並容並廣大建造佛教石窟。
22. )誌慶是中國某朝代官員,某日他將自己一天的活動紀
下來以檢視時間管理狀
況,如附表所示。
請問下列何者是誌慶最
有可能處理的政務?
(A)接待吐蕃使節的典禮
(B)出兵外族犬戎的軍政
(C)規劃九品官人之細則
(D)分封貴族土地的事
宜。
23. )阿明暑假時跟著父母到中國旅遊,旅途中除了欣賞自然
山水之外也參訪了許多的名勝古阿明相當驚訝洛
陽的龍門石窟竟然如此的雄偉請問龍門石窟的興建
背景可能為下列何者? (A)西域各族感謝天可汗的領
導,捐錢興建了佛教石 (B)張騫出使西域後,西域
居民遷入中國後興建而 (C)印度人不遠千里來中
國,興建大型佛教藝術以彰顯教義 (D)魏晉南北朝社
會動盪,佛教徒的人數增加、佛教藝術流行。
24. )旅行社規畫了一趟古典歷史之旅,帶領遊客探訪中國
時貿易路線,行程路線
附圖所示。請問:導遊
講解相關歷史時,有可
會提到下列何事?
(A)政府實行封建分封
諸侯 (B)漢代經營西
域,東西互動熱絡 (C)
秦代統一貨幣,有利集
(D)唐朝國力強盛征服外
族。
二、 題組
※元稹是唐代著名詩人,他與另一位詩人白居易同科及第,
兩人結為終生詩友,世稱「元白」。依據學者的考證,元稹的祖
先原本出自北魏皇室,後來因為朝廷推動漢化的關係,才改為漢
姓「元」。請問:
25. ( )元稹的家族最初應該屬於哪一個民族 (A)犬戎
(B)匈奴 (C)鮮卑 (D)新羅。
26. ( )元稹家族的姓氏最初應該為何? (A) (B)
(C) 長孫(D)拓跋
27. ( )元稹的祖先之所以更改姓氏,應該是遵守何人的命
令?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北魏孝文帝
※請閱讀以下文章後,回答問題。
秦漢以前並沒有桌椅板凳,人習慣「席地而坐,俎案而食」
也就是把蘆葦編成的席子鋪在地上當成坐具,面前再放置擺放食
具的俎或案,跪坐在席上吃飯。直到東漢末年,士大夫將胡人的
風尚融入日常生活中並以此為傲上流社會不再屈腿席地而坐
而是改坐胡床,演變到後來,就逐漸變成我們今天所知的椅子。
但一般平民普遍改坐椅子,則要遲至唐代以後。
28. ( )這段文章的主題可能為何者? (A)大夫與平民的文
化交流 (B)族與化的 (C) (D)中西
貿易的形成。
29. ( )下列關於文章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中國人不喜歡
使 (B)士大夫階層流行的文化可能和一般百姓不同
(C)傳入中原的胡人文化全都遭到排斥 (D)因為士大夫與胡人未
保持適當距離,才導致東漢滅亡。
30. ( )文中的中原農業民族之所以能夠接觸到胡人文化,與
下列何者最為相關? (A) (B)城完 (C)
使西域 (D)匈奴北伐。
※今日臺灣的國民一出生就得要通報戶口,依此製作戶口名
簿與戶籍謄本,每位國民也都擁有身分證。在男性成年之後,政
府也會依戶口資料徵調男性國民服兵役,同時也會根據各人所得
明細徵稅。其實這種概念在東周時代便已有紀錄,當時的各國也
依人口調查資料徵調勞役或是徵兵,兩個時代之間的概念十分類
似。請依序回答下列各題:
31.( )從上文的敘我們可以得知驅使政府登錄戶口的
最大動力是什麼? (A)對兵源的掌握 (B)對內重建權威 (C)
對外實施封建 (D)對貴族的壓制。
32.( )承上題下列哪一項政策的實施就是為了更有效率
的掌握戶口編列狀況? (A)實行郡縣等地方行政 (B)創建「皇
帝」稱號 (C)施行封建 (D)統一度量衡
三、 配合題
中國各朝代都面臨來自外族的威脅,下列為各朝代的著名
君主,請將其填入與其相對應的事蹟說明之中。
A.秦始皇 B.北魏孝文帝 C.唐太宗 D.漢武帝
33. ( )積極派人修築長城,抵禦北方匈奴族南下侵略。
34. ( )重視胡人文化,因成功征伐東突厥,故而被獻上天
可汗稱號。
35. ( )重視胡漢文化融合,積極推動鮮卑族的漢化,使鮮
卑人紛紛改為漢姓。
36. ( )遣使聯絡西域國,使漢人對中亞等地更加了解
6:007:00
胡餅
7:0012:00
務。
12:00
14:00
舞。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