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8. ◢( )中國某一時期中央派任「中正官」評定地方人士選拔
人才,選拔標準為家世背景、才幹、道德、名聲,將人
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
中、下下的九個等級,並加以評語,作為授官的依據。
依據上述內容,較有可能產生下列哪一種社會現象?
(A)貴族獨占教育之權 (B)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C)經學傳家,累世當官 (D)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19. ( )「人才」一詞出自《詩經.小雅.菁菁者莪.序》:「樂
育才也。君子能長育人材,則天下喜樂之矣。」中國各
朝代有不同的任用人才的選擇方式,請問:下列敘述何
者有誤? (A)漢代地方長官定期向政府推舉「孝子」
和「廉吏」 (B)漢代成立太學,讓優秀的學生可以任
官 (C)魏晉南北朝推行九品官人之法,由中央派官員
到各地品評人士 (D)唐代廢除九品官人之法,改採科
舉考試。
20. ( )依據儒家思想,「孝」為立身行道的根本,「廉」是擔
任官吏的基本要求,「孝廉」因此成為國家選官任才的
重要標準。下列哪一選項,最符合此選才制度的特色?
(A)由中央派官員到各地品評 (B)由地方長官定期向
政府推舉 (C)導致「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D)
此制度後為唐代沿用。
21. ( )唐太宗曾被回紇各族尊稱為天可汗,成為各族的最高共
主,各族甚至在回紇以南、突厥以北建立一條「天可汗
參道」。而唐太宗給予西域君王的璽書,也自稱為「皇
帝天可汗」。擁有宣示各國繼承人合法性、各國若有糾
紛可派人調節、保護成員國的安全等權力。請問:當時
唐太宗被尊稱為「天可汗」,主要是在哪一事件發生後?
(A)建造萬里長城以阻絕北方外族入侵 (B)派遣官員
前往西域各國以傳授文化 (C)派兵制伏東突厥以穩定
西北方秩序 (D)提倡宗教並容並廣大建造佛教石窟。
22. ( )誌慶是中國某朝代官員,某日他將自己一天的活動紀錄
下來,以檢視時間管理狀
況,如附表所示。
請問:下列何者是誌慶最
有可能處理的政務?
(A)接待吐蕃使節的典禮
(B)出兵外族犬戎的軍政
(C)規劃九品官人之細則
(D)分封貴族土地的事
宜。
23. ( )阿明暑假時跟著父母到中國旅遊,旅途中除了欣賞自然
山水之外,也參訪了許多的名勝古蹟,阿明相當驚訝洛
陽的龍門石窟竟然如此的雄偉。請問:龍門石窟的興建
背景可能為下列何者? (A)西域各族感謝天可汗的領
導,捐錢興建了佛教石窟 (B)張騫出使西域後,西域
居民遷入中國後興建而成 (C)印度人不遠千里來中
國,興建大型佛教藝術以彰顯教義 (D)魏晉南北朝社
會動盪,佛教徒的人數增加、佛教藝術流行。
24. ( )旅行社規畫了一趟古典歷史之旅,帶領遊客探訪中國舊
時貿易路線,行程路線如
附圖所示。請問:導遊在
講解相關歷史時,有可能
會提到下列何事?
(A)政府實行封建,分封
諸侯 (B)漢代經營西
域,東西互動熱絡 (C)
秦代統一貨幣,有利集權
(D)唐朝國力強盛,征服外
族。
二、 題組
※元稹是唐代著名詩人,他與另一位詩人白居易同科及第,
兩人結為終生詩友,世稱「元白」。依據學者的考證,元稹的祖
先原本出自北魏皇室,後來因為朝廷推動漢化的關係,才改為漢
姓「元」。請問:
25. ◢( )元稹的家族最初應該屬於哪一個民族? (A)犬戎
(B)匈奴 (C)鮮卑 (D)新羅。
26. ◢( )元稹家族的姓氏最初應該為何? (A)嬴 (B)劉
(C) 長孫(D)拓跋。
27. ◢( )元稹的祖先之所以更改姓氏,應該是遵守何人的命
令?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北魏孝文帝。
※請閱讀以下文章後,回答問題。
秦漢以前並沒有桌椅板凳,古人習慣「席地而坐,憑俎案而食」。
也就是把蘆葦編成的席子鋪在地上當成坐具,面前再放置擺放食
具的俎或案,跪坐在席上吃飯。直到東漢末年,士大夫將胡人的
風尚融入日常生活中,並以此為傲,上流社會不再屈腿席地而坐,
而是改坐胡床,演變到後來,就逐漸變成我們今天所知的椅子。
但一般平民普遍改坐椅子,則要遲至唐代以後。
28. ( )這段文章的主題可能為何者? (A)士大夫與平民的文
化交流 (B)民族與文化的融合 (C)貴族生活的特色 (D)中西
貿易的形成。
29. ( )下列關於文章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中國人不喜歡
使用桌椅用餐 (B)士大夫階層流行的文化可能和一般百姓不同
(C)傳入中原的胡人文化全都遭到排斥 (D)因為士大夫與胡人未
保持適當距離,才導致東漢滅亡。
30. ( )文中的中原農業民族之所以能夠接觸到胡人文化,與
下列何者最為相關? (A)犬戎入侵 (B)長城完工 (C)張騫出
使西域 (D)匈奴北伐。
※今日臺灣的國民一出生就得要通報戶口,依此製作戶口名
簿與戶籍謄本,每位國民也都擁有身分證。在男性成年之後,政
府也會依戶口資料徵調男性國民服兵役,同時也會根據各人所得
明細徵稅。其實這種概念在東周時代便已有紀錄,當時的各國也
依人口調查資料徵調勞役或是徵兵,兩個時代之間的概念十分類
似。請依序回答下列各題:
31.◢( )從上文的敘述,我們可以得知,驅使政府登錄戶口的
最大動力是什麼? (A)對兵源的掌握 (B)對內重建權威 (C)
對外實施封建 (D)對貴族的壓制。
32.◢( )承上題,下列哪一項政策的實施,就是為了更有效率
的掌握戶口編列狀況? (A)實行郡、縣等地方行政 (B)創建「皇
帝」稱號 (C)施行封建 (D)統一度量衡
三、 配合題
中國各朝代都面臨來自外族的威脅,下列為各朝代的著名
君主,請將其填入與其相對應的事蹟說明之中。
A.秦始皇 B.北魏孝文帝 C.唐太宗 D.漢武帝
33. ( )積極派人修築長城,抵禦北方匈奴族南下侵略。
34. ( )重視胡人文化,因成功征伐東突厥,故而被獻上天
可汗稱號。
35. ( )重視胡漢文化融合,積極推動鮮卑族的漢化,使鮮
卑人紛紛改為漢姓。
36. ( )遣使聯絡西域諸國,使漢人對中亞等地更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