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國小五年級社會期末考題

pdf
177.52 KB
2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桃園市桃園區建德國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 五年級社會領域 期末定期評量試
姓名:
一、 是非題 (每題 2分,共 30 分)
1.( ) 目前,經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有十六個族
群,各族透過神話傳說、歌謠、祭典等方
式,來傳承文化。
2.( ) 九份地區每到假日都十分熱鬧,這是因為
當地自然資源豐富,現今為了採礦,所以
才會聚集許多人。
3.( ) 泰雅族打獵時不可獵殺幼小動物的禁忌,
可以維持生態平衡,防止過度捕獵
4.( ) 小明如果在寒假到蘭嶼旅遊,有機會可以
看到當地原住民族出海捕飛魚的景象。
5.( ) 因為受到板塊推擠的影響,海岸山脈每年
都會向西移動,往中央山脈靠攏。
6.( ) 臺灣狹長且中央隆起的地形,造成河川坡
度大和長度短等特色,使水資源不易蓄
存。
7.( ) 清帝國時期平埔族群和生活在深山的原住
民族,都深受漢文化影響,大多讀漢文,
使用漢姓,而失去原來的文化。
8.( ) 臺灣島在西太平洋的位置,正好是海洋中
寒流及暖流的交會地,因此擁有豐富的海
洋資源。
9.( ) 清帝國時期,臺灣主要將藥材及布匹等商
品賣給中國,並且向中國購買稻米和蔗
糖。
10.( )清帝國時期,因為水運位置優越,艋舺
為臺北盆地對外的港口。
11.( )卑南遺址中曾出土人獸形耳飾的玉器
可以知道當時的工藝水準已經很高
12.( )住在基隆的小翰,每到中元節時的傍晚都
會看到路邊貼有許多姓氏的供桌和水燈,
小翰今年暑假特地和爸爸去看中元祭典,
小翰想起社會課中學習到的知識,認為這
應該是源自漢人與原住民族因爭奪水源和
解後,約定辦理的祭典。
13.( ) 臺灣西南沿海地區因發展養殖漁業而超抽
地下水,容易導致地層下陷。
14.( ) 小華一家人到新竹 新埔旅遊時買了柿餅
當作伴手禮,這是新埔地區的居民利用當
地氣候特性製成的食品。
15.( ) 原住民族的神話傳說展現台灣多元文化的
特色,也記錄了族群的起源和早期與自然
共存的生活。例如:神話故事裡的雅美族
(達悟族)的白鹿傳說,追逐白鹿而發現日
月潭,於是定居在這裡。
二、 選擇題 (每題 2分,共 30 分)
1.( ) 清帝國時期,原為甄選考試的場地,現今
結合創意產業,具有舉辦展覽、演講與咖
啡廳功能的是什麼 1林家宮保第園
2鳳儀書院 3臺灣府儒考棚 屏東
書院。
2.( ) 臺南市 北門有哪一種海岸地形景觀,使
得居民利用當地環境養殖牡蠣? 岬角
2潟湖 3珊瑚礁海岸 4斷崖。
3.( ) 下列哪一項是促使清帝國時期,各地積極
興建水圳的原因? 1水圳興建容
2開墾的農田需要灌溉水源 3出資者可
以獲得官位 西方人士投資建設
4.( ) 老師請同學挑出一組對臺灣影響較大的板
塊,下面哪一組較適合呢 1菲律賓海
板塊、北美洲板塊 2太平洋板塊、印澳
板塊 3歐亞板塊、印澳板塊 4菲律
海板塊、歐亞板塊。
5.( ) 原居住在宜蘭的噶瑪蘭族人遷移到花蓮
主要是受到哪一個人招募漢人到宜蘭開墾
所影響? 1施世榜 2吳沙 3林獻堂
4斯文豪。
6.( ) 漢人大量來臺主要是在清帝國時期,原住
民族則從什麼時候就出現在臺灣?
1比漢人早 2比漢人晚 3差不多時間
4都在臺灣土生土長。
7.( ) 關於「金廣福公館」,哪一項敘述是錯誤
的? 1設置在新竹 2象徵不同族群
共同在臺開墾 其中的廣字代表客家
群○4以陣頭比賽代替流血衝突。
8.( )烏魚每年會在特定時期隨著洋流從中國沿海
南下,來到臺灣哪個區域的沿海產卵?
1東北沿海 2東南沿海 3西北沿海
4西南沿海。
9.( ) 冬天時,臺灣北部天氣較南部溼冷的主要
因素是什麼? 1受東北季風影響
2人口眾多 3地形較崎嶇 4受西南季
風影響。
10.( )臺灣因為具有什麼樣的氣候特性,所以很
適合動植物生長,因此有多元豐富的生物
種類?○1炎熱乾燥 2溫暖溼潤 3降水量
4終年寒冷。
11.( )在清帝國時期,著名的「一府二鹿三
舺」三大貿易港口,哪一個港口位於現今
臺灣的中部? 1一府 2二鹿○3三艋舺
4以上皆是
12.( ) 由於受到什麼影響,臺灣的山脈才沒有明
顯升高? 1板塊運動 2寒流 3侵蝕
作用 4地心引力。
13.( ) 我們可以藉由什麼方式來推測臺灣史前時
代人類的生活方式? 1求神問佛 2考
古遺址或器物 3憑空想像 4造訪歐洲
博物館。
14.( )臺灣的氣候型態,哪一個人的敘述是正確
? 1小義:「夏季時,西南季風帶來南方
海洋溫暖潮濕的氣流,使得全臺潮濕多
小慧:「冬季時,大陸北方寒冷
燥的東北季風,經過海洋帶來水氣,讓全
臺容易降雨」○3小芳:「臺灣冬天相當寒
冷,經常下雪」 4小偉:「全臺灣一年四
季都很炎熱」。
15.( )臺灣部分海岸地區面臨許多挑戰,可能對
沿海的天然資源與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以
下哪一種不是造成難以復原的原因?
1廢棄物汙 2海岸人工化 3過度開
4民眾自發性參與淨灘。
三、 填代號 (每格 2分,共 32 分)
1. 請依題意填入正確的代號。
A 卑南遺址 B 十三行遺址 C 長濱遺址
()臺灣發現最古老的文化遺址是( )。
()已知用火,但是尚未有農耕跡象的是( )。
()主要分布於臺灣東部的是( 和( )。
()發現來自東南亞地區琉璃珠的是( )
()大量使用石材與玉器的是( )。
()住在海邊岩石洞穴的是( )。
()已使用金屬器具的是( )。
2. 居民為善用多元的地形與自然環境,發展出
種經濟活動,並創造出適合的生活空間。
請根據敘述填入適合的地形代號。
A平原 B 丘陵 C 盆地 D 台地 E山地
()這裡有種植茶園和果園的農家,可以買
到好喝的茶葉和香甜的水果。
()這裡曾是伐木的林場,目前已是生態保
育區,許多河川的源頭和動植物的家。
()這裡是河川沖積而成的地方,可看見灌
溉的農田和金黃色的稻浪,風景優美。
()這裡有密集的住宅與交通設施,從高樓
觀景臺看出去,會發現外圍被較高的山
地圍繞著。
3. 關於臺灣海岸地形的敘述,請在 )中填
相關的代號。
A 海岸常見到沙灘、沙洲等地形
B 海岸線曲折,有岬角、海灣地形
C 珊瑚礁海岸吸引許多人前來觀光
D 海岸線陡峭,斷崖形勢壯闊
()臺灣東部。
()臺灣西部。
()臺灣南部。
()臺灣北部。
四、 勾選題(每格 1分,共 8分)
1.下列哪些是蒐集資料的方式?請打ˇ。
()到圖書館找相關書籍。
()上網查找相關資料或影片。
()到現場實地調查。
()翻閱同學的日記。
2. 請將下列符合土地永續發展的開發方式打ˇ
()農業部分採取有機耕作方式,不使用農
藥。
()將有候鳥棲息的溼地劃設為自然保
區。
()在市區大量興建住宅建築,不留公園綠
地。
()將重汙染工業勒令遷移至深山。
※寫完了,請記得仔細檢查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