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南山國中114學年度七年級數學課程計畫

pdf
824.35 KB
59 頁
leard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新北市 南山 國民中學 114學年度 年級第 1學期課程計畫 設計者:__林靖芬__
一、課程類別:
1.□國語文 2.□英語文 3.□健康與體育 4.█數學 5.□社會 6.□藝術 7.□自然科學 8.□科技 9.□綜合活動
10.閩南語文 11.□客家語文 12.□原住民族語文 ____ 13.□新住民語文 ____ 14. □臺灣手語
二、課程內容修正回復:
當學年當學期課程審閱意見
對應課程內容修正回復
一、建議議題融入能稍作說明並適時呈現於對應教學內容或活動。
二、總綱核心素養不宜超過 3,且總綱與學習領域核心素養需對
應。
三、建議評量週仍需編列教學進度、教學活動與評量方式。
依建議修正。
三、學習節數:每週( 4 )節,實施( 21 )週,共( 84 )節。
四、課程內涵:
總綱核心素養
學習領域核心素養
v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v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J-A1
對於學習數學有信心和正向態度,能使用適當的數學語言進行溝通,並能將所學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J-B1
具備處理代數與幾何中數學關係的能力,並用以描述情境中的現象。能在經驗範圍內,以數學語言表述平
面與空間的基本關係和性質。能以基本的統計量與機率,描述生活中不確定性的程度。
-J-C2
2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v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具備從證據討論與反思事情的態度,提出合理的論述,並能和他人進行理性溝通與合作。
五、課程架構:
3
六、 素養導向教學規劃:
教學期程
學習重點
單元/主題名稱與活動內容
節數
學習策略
評量方式
融入議題
備註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第一週
9/1~9/5
N-7-3:負數與數
的四則混合運算
(含分數、小
)
:使用
「正、負」表徵
生活中的量;相
反數;數的四則
混合運算。
N-7-5:數線:擴
充至含負數的數
線;比較數的大
小;絕對值的意
義;以|
a
b
|
示數線上兩點
a
,
b
的距離。
n-IV-2:理解負數
之意義、符號與
數線上的表示,
熟練其四則運算
且能運用到日常
活的情境解決問
題。
1-1 正數與負數】
1.
利用冰淇淋展示櫃設定的溫
度含有「-」號
引起學生學習負數的動機。
2.
以天氣預報為起點,說明負
數與正數在意義上的相對
性,使學生了解實際生活與
數學的關係。
3.
介紹同號數與異號數的意
義,此處可再提醒學生
0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4.
說明正負數在數線上的圖
示,從原點向左邊方向
延長,並取適當點,以右邊
為正向,表示正數,左邊為
負向,表示負數
5. 如果數線上一點 A
所表示的
數是 a,以 A(a)表示。
【議題融入與延伸學習】
閱讀素養教育:
在介紹負數和數線的過程中,
學生會接觸到新的數學詞
彙,如「負數」、「數
線」、「正數」、「大小
較」,這些詞彙有助於學
在數學情境中進行有效的
4
翰林版
教學資源
1.小組討論
2.口頭回答
(課本的隨
堂練習)
3.命題系統
光碟
1. 紙筆測驗
2. 課堂問答
3. 互相討論
4. 隨堂練習
5. 檢討作業
【閱讀素養教
育】
J1:發展多
元文本的閱讀
策略。
J3:理解學
科知識內的重
要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如
何運用該詞彙
與他人進行溝
通。
□實施跨領域或
跨科目協同教學
(需另申請授課鐘
點費者)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4
通。學生藉由理解這些概
念,進而在題目討論中運
它們來表達數的大小關係
操作數線等,以達增強學
知識能力。
第二週
9/8~9/12
N-7-3:負數與數
的四則混合運算
(含分數、小
)
:使用
「正、負」表徵
生活中的量;相
反數;數的四則
混合運算。
N-7-5:數線:擴
充至含負數的數
線;比較數的大
小;絕對值的意
義;以|
a
b
|
示數線上兩點
a
,
b
的距離。
n-IV-2:理解負數
之意義、符號與
數線上的表示,
熟練其四則運算
且能運用到日常
活的情境解決問
題。
1-1 正數與負數】
1.
當學生已經習慣整數的數線
後,
再練習小數與分數的數線表
示。
2. 利用溫度計的溫度高低
讓學生推導到數字的大小關
係,並且了解在數線上愈右
邊的數,它所表示的數就愈
大。
3.
讓學生比較負分數的大小,
引導學生利用負數在數線
上的位置判斷,並引導學
生觀察是否有其他方法。
4.
經由數線,學生很容易明瞭
兩數的大小關係
只有三種可能,而且三種之
中恰只有一種成立。
5.
利用數線上的點說明遞移
律。
6.
以正數再加上負號的方式來
說明正數的相反數,
以負數再加上負號的方式
來說明負數的相反數。
7.
利用數線上的一個數與原點
的距離,來定義這個數的
絕對值。
4
翰林版
教學資源
1.小組討論
2.口頭回答
(課本的隨
堂練習)
3.命題系統
光碟
1. 紙筆測驗
2. 課堂問答
3. 互相討論
4. 隨堂練習
5. 檢討作業
【品德教育】
J1 溝通合
作與和諧人際
關係。
J3 關懷生
活環境與自然
生態永續發
展。
J8 理性溝
通與問題解
決。
□實施跨領域或
跨科目協同教學
(需另申請授課鐘
點費者)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5
【議題融入與延伸學習】
品德教育:
小組討論和課堂互動有助於學
生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解
決問題,討論數線上的數
字大小關係和數學概念。
透過討論與互動,學生能
夠更清楚地理解同儕的思
路,並且在合作中學會尊
重他人的想法,促進和諧
的人際關係
第三週
9/15~
9/19
N-7-3:負數與數
的四則混合運算
(含分數、小
)
:使用
「正、負」表徵
生活中的量;相
反數;數的四則
混合運算。
N-7-4:數的運算
規律:交換律;
結合律;分配
律;-(
a
b
)
a
b
;-(
a
b
)=-
a
b
N-7-5:數線:擴
充至含負數的數
線;比較數的大
小;絕對值的意
義;以|
a
b
|
示數線上兩點
a
,
b
的距離。
n-IV-2:理解負數
之意義、符號與
數線上的表示,
熟練其四則運算
且能運用到日常
活的情境解決問
題。
1-2 正負數的加減】
1.
在此將正數定義為溫度上升
的變化量,將負數定義為溫度
下降的變化量,而兩數相加就
看成是兩次溫度變化後的結
果。
2.
經由數線了解同號數相加的
算則。
3.
利用數線來探討整數的加
法,體會異號數相加的算則。
4.
藉由情境與數線,讓學生察
覺到異號數相加時,就是一種
「抵銷」的過程
5.
兩個異號數相加時,性質符
號與絕對值較大的那個數相
同,而非與第一個數相同。
6. 0相加:由於加數是 0
看成
第二次溫度沒有變化,所
以其和與被加數相同。
7.
相反數相加:由於兩次溫度
變化幅度一樣,但是調整方向
4
翰林版
1.小組討論
2.口頭回答
(課本的隨
堂練習)
3.命題系統
光碟
1. 紙筆測驗
2. 課堂問答
3. 互相討論
4. 隨堂練習
5. 檢討作業
【閱讀素養教
育】
J1:發展多
元文本的閱讀
策略。
J3:理解學
科知識內的重
要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如
何運用該詞彙
與他人進行溝
通。
□實施跨領域或
跨科目協同教學
(需另申請授課鐘
點費者)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6
相反,所以互相抵銷,其值為
0
8.
加法交換律:溫度的調整順
序不會影響溫度總變化量,藉
此說明加法可以調換順序。
9.
加法結合律:溫度連續調整
三次,先計算前兩次調整之和
再加上最後一次變化,或是先
計算後兩次調整之和再加上第
一次變化,從溫度總變化量來
看都是一樣的。
【議題融入與延伸學習】
閱讀素養教育:
在學生學習負數的過程中需要
進行邏輯推理,理解數字之間
的關係,教師可藉以培養學生
理性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週
9/22~
9/26
N-7-3:負數與數
的四則混合運算
(含分數、小
);相反數;
數的四則混合運
算。
N-7-4:數的運算
規律:交換律;
結合律;分配
律;
N-7-5:數線:擴
充至含負數的數
線;比較數的大
小;絕對值的意
義;以|
a
b
|
n-IV-2:理解負數
之意義、符號與
數線上的表示,
熟練其四則運算
且能運用到日常
活的情境解決問
題。
1-2 正負數的加減】
1.
利用「最後溫度-原來溫度
=溫度變化」來講解整數的減
法。
2.
整數的減法最重要的是讓學
生明白「減去一個數就是加上
這個數的相反數」。當學生明
白整數減法的運算規則後,就
可脫離情境,直接運用規則計
算。
3.
已知數線上一點及兩點的距
離,利用數線考慮另一點分別
是在已知點的右邊或左邊來求
解。
4. 已知數線上兩點,能求出其
4
翰林版
教學資源
1.小組討論
2.口頭回答
(課本的隨
堂練習)
3.命題系統
光碟
1. 紙筆測驗
2. 課堂問答
3. 互相討論
4. 隨堂練習
5. 檢討作業
【品德教育】
J1 溝通合
作與和諧人際
關係。
J3 關懷生
活環境與自然
生態永續發
展。
J8
理性溝
通與問題解
決。
□實施跨領域或
跨科目協同教學
(需另申請授課鐘
點費者)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7
示數線上兩點
a
,
b
的距離。 中點。
【議題融入與延伸學習】
品德教育:
在數學活動中,學生需要理性
思考並解決問題。例如,使用
數線來進行正負數的比較,學
生運用邏輯推理和數學概念來
解釋他們的選擇。教師可藉以
訓練他們的數學解題能力,也
幫助他們在合作過程中以理性
的方法進行溝通,達成共識。
第五週
9/29~
10/03
N-7-3:負數與數
的四則混合運算
(含分數、小
)
:使用
「正、負」表徵
生活中的量;相
反數;數的四則
混合運算。
N-7-4:數的運算
規律:交換律;
結合律;分配
律;-(
a
b
)
a
b
;-(
a
b
)=-
a
b
n-IV-2:理解負數
之意義、符號與
數線上的表示,
熟練其四則運算
且能運用到日常
活的情境解決問
題。
1-3 正負數的乘除】
1.
在此建立一個二維的乘法模
型。a×b 中的 a看成是水位的升
降,b看成是日期的推移,藉
來發展整數乘法
2.
正整數乘以負整數,由於數
字部分的計算與過去學的正整
數乘法一樣,重點擺在性質符
號的處理上。
3.
兩負整數相乘,由於數字部
分的計算與過去學的正整數乘
法一樣,重點擺在性質符號的
處理上。
4.
說明零與任一整數的乘積都
是零,所以負整數乘以零也是
等於零。其實,不止正整數及
負整數乘以零的乘積是零,事
實上,任意數乘以零的乘積也
是零。
5. 當連乘的式子中(不含
0
)
,負數的個數為奇數時,其
4
翰林版
教學資源
1.小組討論
2.口頭回答
(課本的隨
堂練習)
3.命題系統
光碟
1. 紙筆測驗
2. 課堂問答
3. 互相討論
4. 隨堂練習
5. 檢討作業
【閱讀素養教
育】
J3 理解學
科知識內的重
要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如
何運用該詞彙
與他人進行溝
通。
【品德教育】
J1 溝通合
作與和諧人際
關係。
J3 關懷生
活環境與自然
生態永續發
展。
J8 理性溝
通與問題解
決。
□實施跨領域或
跨科目協同教學
(需另申請授課鐘
點費者)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8
乘積為負數;當連乘的式子
中,負數的個數為偶數時,其
乘積為正數。
6.
由正整數的乘法與除法的逆
運算關係,說明正整數除以負
整數、負整數
除以負整數,也
可以看成是乘法的逆運算,並
以檢驗的方式來列出除法的運
算規則。其實,除法的符號運
算規則與乘法一樣,也就是:
同號的兩整數相除時,其結果
為正數;異號的兩整數相除
時,其結果為負數。
【議題融入與延伸學習】
閱讀素養教育:
學生在學習正負數的乘法和除
法時,會接觸到一些新的數學
詞彙,如「整數」、「乘法規
則」、「交換律」、「結合
律」、「正負號」等。這些數
學專業詞彙對學生理解數學概
念至關重要,有助於他們在與
同儕進行合作或討論時清晰表
達自己的想法。
品德教育:
在學習整數乘法與除法運算
時,學生需要運用理性邏輯來
進行計算。
第六週
10/06~
10/10
N-7-6:指數的意
義:指數為非負
整數的次方;
a
≠0
a
01
n-IV-3:理解非負
整數次方的指數
指數律,應用於
因數分解與科學
1-4 指數記法與科學記號】
1.
藉由乘方是乘法的簡記,來
計算乘方的值。
2.
負數的奇數乘方為負數,負
4
翰林版
教學資源
1.小組討論
2.口頭回答
(課本的隨
堂練習)
1. 紙筆測驗
2. 課堂問答
3. 互相討論
4. 隨堂練習
【閱讀素養教
育】
J3 理解學
科知識內的重
□實施跨領域或
跨科目協同教學
(需另申請授課鐘
點費者)
9
同底數的大小比
較;指數的運
算。
N-7-8:科學記
號:以科學記號
表達正數,此數
可以是很大的數
(次方為正整
),也可以是
很小的數(次方
為負整數)
號,並能運用到
常生活的情境解
問題。
數的偶數乘方為正數。
3. 經由以 10
為底數的乘方,
觀察指數與數值的關係。
4. 觀察 10
的次方數與小數點
後面的位數有什麼關係。
5.
科學記號的產生是為了表示
極大或極小的數,因此藉著地
球的質量與細胞的大小,讓學
生明瞭科學記號法。
6.
直接將一個數字表示成科學
記號。
7.
除了用科學記號來表示很大
或很小的數,自然科學領域中
也制定了一些特定單位,如奈
米、微米、毫米
8
藉由應用問題的練習,希
學生能將科學記號及其乘除或
加減運算應用在生活中。
9.
利用小數點位移的方式將一
個科學記號乘開,並判斷乘開
後的位數與次數的關係。
10. 說明科學記號比較大小
時,可先將 10 的次方化為相
同,再進一步比較前面所乘的
數字。當位數不同時,也可利
用位數判斷大小
【議題融入與延伸學習】
閱讀素養教育:
學生需要能夠在數學問題的討
論中,準確使用這些詞彙。
品德教育:
透過練習,可幫助學生提高數
學運算能力,也訓練他們解決
3.命題系統
光碟
5. 檢討作業
要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如
何運用該詞彙
與他人進行溝
通。
【品德教育】
J1 溝通合
作與和諧人際
關係。
J3 關懷生
活環境與自然
生態永續發
展。
J8 理性溝
通與問題解
決。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10
問題時如何理性思考和有效溝
通,討論不同的解法和計算步
驟。
第七週
10/13~
10/17
第一次段考
複習及檢討考卷 複習 1-1~1-4
檢討第一次段考試卷 4 翰林版
教學資源
1.小組討論
2.口頭回答
(課本的隨
堂練習)
3.命題系統
光碟
紙筆測驗
□實施跨領域或
跨科目協同教學
(需另申請授課鐘
點費者)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第八週
10/20~
10/24
N-7-1:100 以內
的質數:質數和
合數的定義;質
數的篩法。
N-7-2:質因數分
解的標準分解
式:質因數分解
的標準分解式,
並能用於求因數
及倍數的問題。
n-IV-1:理解因
數、倍數、質數
最大公因數、最
公倍數的意義及
練其計算,並能
用到日常生活的
境解決問題。
2-1 質因數分解】
1.
藉由花瓣的倍數關係,引發
學生的學習興趣
2. 說明:由 a÷bc得到 ab
×
c,此時 abc的倍數,
b
ca的因數。
3. 複習 25的倍數判別法。
4.
利用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說
明如果甲是 c的倍數,乙
c
的倍數,則甲+乙也 c
的倍
數。
5. 討論 49311
的倍數判
別法。
6.
讓學生利用因數的概念來判
斷質數與合數。
【議題融入與延伸學習】
閱讀素養教育:
1.學科詞彙的應用
學生在學習因數與倍數的定義
時,將理解數學專業詞彙的含
4
翰林版
教學資源
1.小組討論
2.口頭回答
(課本的隨
堂練習)
3.命題系統
光碟
1. 紙筆測驗
2. 口頭詢問
3. 互相討論
4. 作業
5. 應用視察
【閱讀素養教
育】
J3 理解學
科知識內的重
要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如
何運用該詞彙
與他人進行溝
通。
□實施跨領域或
跨科目協同教學
(需另申請授課鐘
點費者)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11
義,例如「因數」、「倍
數」、「判別法」等。通過課
堂討論和小組活動,學生可以
運用這些詞彙描述問題並進行
解答,實現與他人的有效溝
通。
2.倍數規則的應用
學生掌握 49311
的倍數
判別規則後,能運用這些方法
來快速解決問題,並用清晰的
數學語言解釋自己的運算過
程,進一步提升閱讀和邏輯表
達能力。
第九週
10/27~
10/31
N-7-1:100 以內
的質數:質數和
合數的定義;質
數的篩法。
N-7-2:質因數分
解的標準分解
式:質因數分解
的標準分解式,
並能用於求因數
及倍數的問題。
n-IV-1:理解因
數、倍數、質數
最大公因數、最
公倍數的意義及
練其計算,並能
用到日常生活的
境解決問題。
2-1 質因數分解、2-2
最大公
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1.
帶學生討論埃拉托賽尼
(Eratosthenes)法。
2.
說明質因數的意義、質因數
分解的意義,並利用短除法做
質因數分解。
3. 了解標準分解式的意義。
4.
認識兩個整數的公因數中最
大的數,稱為這兩個整數的
「最大公因數」
5.
介紹最大公因數的表示法
(a,b)
6. 兩個整數的最大公因數
1
時,稱這兩個整數互質。
7. 將個別的短除法合併在一起
時,需以兩數的公因數為除
數,除至兩數無公因數為止。
三個數時也以相同的方式求出
4
翰林版
教學資源
1.小組討論
2.口頭回答
(課本的隨
堂練習)
3.命題系統
光碟
1. 紙筆測驗
2. 課堂問答
3. 互相討論
4. 隨堂練習
5. 檢討作業
【品德教育】
J1 溝通合
作與和諧人際
關係。
J8 理性溝
通與問題解
決。
□實施跨領域或
跨科目協同教學
(需另申請授課鐘
點費者)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12
這三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議題融入與延伸學習】
品德教育:
1.合作精神
小組討論倍數判別法時,學生
需要分工合作,共同解決問
題。他們能在活動中學會傾聽
他人意見,分享解題策略,從
而建立和諧的合作關係。
2.理性分析與解決問題
學生在判別數字是否為某些數
的倍數時,需運用邏輯和規則
進行推理和判斷,並以理性溝
通方式表達自己的答案及理
由。
第十週
11/3~
11/7
N-7-2:質因數分
解的標準分解
式:質因數分解
的標準分解式,
並能用於求因數
及倍數的問題。
n-IV-1:理解因
數、倍數、質數
最大公因數、最
公倍數的意義及
練其計算,並能
用到日常生活的
境解決問題。
2-2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
數】
1. 先分別列出 46
的倍數,
再找出 46的公倍數,最
再定義最小的公倍數即為兩個
整數的最小公倍數。
2.
介紹最小公倍數的表示法
[a,b]
3. 利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數。
4.
兩個整數的最小公倍數,其
標準分解式包含這兩數的質因
數連乘積,且取兩數中指數最
高的。
5. 任意兩正整數 ab
,有
(a,b)×[a,b]a×b 的性質。
6. 將題目中的敘述加以分析,
以教導學生如何從題意中分辨
4
翰林版
教學資源
1.小組討論
2.口頭回答
(課本的隨
堂練習)
3.命題系統
光碟
1. 紙筆測驗
2. 課堂問答
3. 互相討論
4. 隨堂練習
5. 檢討作業
【閱讀素養教
育】
J3 理解學
科知識內的重
要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如
何運用該詞彙
與他人進行溝
通。
□實施跨領域或
跨科目協同教學
(需另申請授課鐘
點費者)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13
出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的
使用時機。
【議題融入與延伸學習】
品德教育:
1.合作精神。
2.理性分析與解決問題
第十一週
11/10~
11/14
N-7-2:質因數分
解的標準分解
式:質因數分解
的標準分解式,
並能用於求因數
及倍數的問題。
n-IV-1:理解因
數、倍數、質數
最大公因數、最
公倍數的意義及
練其計算,並能
用到日常生活的
境解決問題。
2-2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
數】
1. 先分別列出 46
的倍數,
再找出 46的公倍數,最
再定義最小的公倍數即為兩個
整數的最小公倍數。
2.
介紹最小公倍數的表示法
[a,b]
3. 利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數。
4.
兩個整數的最小公倍數,其
標準分解式包含這兩數的質因
數連乘積,且取兩數中指數最
高的。
5. 任意兩正整數 ab
,有
(a,b)×[a,b]a×b 的性質。
6. 將題目中的敘述加以分析,
以教導學生如何從題意中分辨
出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的
使用時機。
【議題融入與延伸學習】
品德教育:
1.合作精神。
2.理性分析與解決問題
4
翰林版
教學資源
1.小組討論
2.口頭回答
(課本的隨
堂練習)
3.命題系統
光碟
1. 紙筆測驗
2. 課堂問答
3. 互相討論
4. 隨堂練習
5. 檢討作業
【品德教育】
J1 溝通合
作與和諧人際
關係。
J8 理性溝
通與問題解
決。
□實施跨領域或
跨科目協同教學
(需另申請授課鐘
點費者)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第十二週
11/17~
N-7-3:負數與數
的四則混合運算
n-IV-2:理解負數
之意義、符號與 2-3 分數的加減運算】
1.
利用曾經學過的正、負整數
4 翰林版
教學資源
1.小組討論
2.口頭回答
1. 紙筆測驗
2. 課堂問答
【閱讀素養教
育】
□實施跨領域或
跨科目協同教學
14
11/21 (含分數、小
)
:使用
「正、負」表徵
生活中的量;相
反數;數的四則
混合運算。
N-7-4:數的運算
規律:交換律;
結合律;分配
律;-(
a
b
)
a
b
;-(
a
b
)=-
a
b
N-7-5:數線:擴
充至含負數的數
線;比較數的大
小;絕對值的意
義;以|
a
b
|
示數線上兩點
a
,
b
的距離。
數線上的表示,
熟練其四則運算
且能運用到日常
活的情境解決問
題。
及正分數的乘法算則,做正、
負分數的乘法運算。
2.
利用正、負分數的乘法交換
律及結合律簡化其計算過程。
3.
在做多個數的連乘時,因為
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關係,乘法
運算的順序可以依需要而調
整。
4.
了解奇數個負數相乘,其乘
積為負數;偶數個負數相乘,
其乘積為正數。
5.
互為倒數的兩數,其乘積為
1
6. 利用「除以一個數(
此數不
等於 0)
就等於乘以這個數的倒
數」的算則,做正、負分數的
除法運算。
7. 遇上四則運算問題時,先做
乘除再做加減;而在加入負分
數之後,運算規則就和整數四
則一樣;若遇上括號時則先做
括號內的運算,或是利用去括
號的規則先去括號再運算。
【議題融入與延伸學習】
閱讀素養教育:
.
分數、四則運算等學科詞彙的
理解應用。
(課本的隨
堂練習)
3.命題系統
光碟
3. 互相討論
4. 隨堂練習
5. 檢討作業
J3 理解學
科知識內的重
要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如
何運用該詞彙
與他人進行溝
通。
(需另申請授課鐘
點費者)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第十三週
11/24~
11/28
N-7-3:負數與數
的四則混合運算
(含分數、小
)
:使用
n-IV-2:理解負數
之意義、符號與
數線上的表示,
熟練其四則運算
2-3 分數的加減運算】
1.
此處的「分數約分」擴展到
對分子、分母同除以一個負數
後,其值不變。
4
翰林版
教學資源
1.小組討論
2.口頭回答
(課本的隨
堂練習)
1. 紙筆測驗
2. 課堂問答
3. 互相討論
4. 隨堂練習
【品德教育】
J1 溝通合
作與和諧人際
關係。
□實施跨領域或
跨科目協同教學
(需另申請授課鐘
點費者)
15
「正、負」表徵
生活中的量;相
反數;數的四則
混合運算。
N-7-4:數的運算
規律:交換律;
結合律;分配
律。
N-7-5:數線:擴
充至含負數的數
線;比較數的大
小;絕對值的意
義;以|
a
b
|
示數線上兩點
a
,
b
的距離。
且能運用到日常
活的情境解決問
題。
2.
讓學生練習分數的約分、擴
分與等值分數。
3.
複習分數通分的意義,並用
通分來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
小。
4.
利用數線上越右邊的點所代
表的數越大,來比較負分數的
大小。對於異分母的分數,則
先通分後再比較
5.
對同分母正、負分數的加減
運算,可以利用整數的加減算
則。對異分母正、負分數的加
減運算,可以先通分後,再做
加減運算。
6. 提醒學生,應視題型將負的
帶分數化成負的假分數再做運
算,或分別計算整數及分數部
分,然後再合併計算。
【議題融入與延伸學習】
品德教育:
1.合作精神。
2.理性討論題目並進行分析;
能尊重同儕運用不同思維解題
並解決問題。
3.命題系統
光碟
5. 檢討作業
J8 理性溝
通與問題解
決。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第十四週
12/1~
12/5
第二次段考
複習 2-1~2-3
檢討考卷 複習 2-1~2-3
檢討第二次段考試卷 4
翰林版
教學資源
1.小組討論
2.口頭回答
(課本的隨
堂練習)
3.命題系統
光碟
紙筆測驗
□實施跨領域或
跨科目協同教學
(需另申請授課鐘
點費者)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16
第十五週
12/8~
12/12
N-7-6:指數的意
義:指數為非負
整數的次方;
a
≠0
a
01
同底數的大小比
較;指數的運
算。
N-7-7:指數律:
以數字例表示
「同底數的乘法
指數律」(
a
m
×
a
n
a
m
n
(
a
m
)
n
a
mn
(
a
×
b
)
n
a
n
×
b
n
、其中
m
,
n
為非負整數)
以數字例表示
「同底數的除法
指數律」(
a
m
÷
a
n
a
m
n
,其中
m
n
m
,
n
為非負整
)
n-IV-3:理解非負
整數次方的指數
指數律,應用於
因數分解與科學
號,並能運用到
常生活的情境解
問題。
2-4
分數的乘除運算與指數
律】
1.對於任何一個正數 an
是正
整數,則「當 a小於 1
的正
數時,an的值會小於 1,而且
n
愈大,an愈小;當 a是大於 1
數時,an的值會大於 1,而且
n
愈大,an愈大。」
2.
藉由實際運算,讓學生察覺
am×anamnam÷anamn
,再給
予文字的結論,並將其寫成數
學式。
3.
藉由實際的運算,讓學生察
(am)nam × n (a×b)mam×bm
再給予文字的結論,並將其寫
成數學式。
4. 為了使指數為 0
也滿足運算
規則,因此規定 a01
5. 當指數為 0時,指數律的
算仍然成立。
【議題融入與延伸學習】
閱讀素養教育:
指數、底數等學科詞彙的理解
應用。
品德教育:
1.合作精神。
2.理性討論題目並進行分析;
能尊重同儕運用不同思維解題
並解決問題。
4
翰林版
教學資源
1.小組討論
2.口頭回答
(課本的隨
堂練習)
3.命題系統
光碟
1. 紙筆測驗
2. 課堂問答
3. 互相討論
4. 隨堂練習
5. 檢討作業
【閱讀素養教
育】
J3 理解學
科知識內的重
要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如
何運用該詞彙
與他人進行溝
通。
【品德教育】
J1 溝通合
作與和諧人際
關係。
J8 理性溝
通與問題解
決。
□實施跨領域或
跨科目協同教學
(需另申請授課鐘
點費者)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第十六週
12/15~
12/19
A-7-1:代數符
號:以代數符號
表徵交換律、分
a-IV-1:理解並應
用符號及文字敘
表達概念、運算
3-1 式子的運算】
1.
舉例說明只含有一種文字符
(一元)
,且文字符號的次數
4
翰林版
教學資源
1.小組討論
2.口頭回答
(課本的隨
1. 紙筆測驗
2. 課堂問答
3. 互相討論
【閱讀素養教
育】
J3 理解學
□實施跨領域或
跨科目協同教學
(需另申請授課鐘
17
配律、結合律;
一次式的化簡及
同類項;以符號
記錄生活中的情
境問題。
推理及證明。 1(一次)的代數式,稱為一元
一次式。
2.
能了解和多項式的相關名
詞:x項、係數、常數項、同
項。
3.
以生活中的具體情境說明代
數式的乘除運算
4.
利用加法及乘法具有交換律
及結合律,以及乘法對加法的
分配律,可化簡代數式。
5.
知道做代數式的乘法運算
時,可以把代數式中的各數字
相乘,再乘以文字符號。
6.
當一元一式式的加減有文字
符號及數字在一起運算時,可
以把全部有文字符號的部分合
併在一起化簡,把沒有文字符
號的部分合併在一起化簡。
7.
利用去括號規則與分配律進
行代數式的四則運算。
8. 練習使用文字符號代表數,
依題意列式並化簡。
【議題融入與延伸學習】
閱讀素養教育:
1.符號化語言的學習與應用
學生在學習代數式的過程中,
將理解代數中的專業詞彙與符
號( xy
的意涵),並熟
悉它們如何簡潔地表達數學關
係或生活情境中的問題。
2.代數式的構建與溝通
在小組討論中,學生需用數學
語言解釋代數式的含義,並與
堂練習)
3.命題系統
光碟
4. 隨堂練習
5. 檢討作業
科知識內的重
要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如
何運用該詞彙
與他人進行溝
通。
【品德教育】
J1 溝通合
作與和諧人際
關係。
J8 理性溝
通與問題解
決。
點費者)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18
同伴分享他們如何利用代數符
號表示數量的關係。
品德教育:
1.小組合作完成代數式建構
在活動中,學生需要透過分組
合作,一起分析生活情境,並
用符號列出相關的代數式。學
生需在小組內相互交流想法,
提出建議或修正錯誤,從而促
進團隊間的和諧合作。
2.符號表達的推理過程
學生在列出代數式時,需要分
析問題並用符號清楚地表示數
學關係。這一過程要求學生運
用邏輯推理能力,並在交流中
理性地闡述自己的解題過程或
修正他人意見。
第十七週
12/22~
12/26
A-7-1:代數符
號:以代數符號
表徵交換律、分
配律、結合律;
一次式的化簡及
同類項;以符號
記錄生活中的情
境問題。
a-IV-1:理解並應
用符號及文字敘
表達概念、運算
推理及證明。
3-1 式子的運算】
1.
舉例說明只含有一種文字符
(一元)
,且文字符號的次數
1(一次)的代數式,稱為一元
一次式。
2.
能了解和多項式的相關名
詞:x項、係數、常數項、同
項。
3.
以生活中的具體情境說明代
數式的乘除運算
4.
利用加法及乘法具有交換律
及結合律,以及乘法對加法的
分配律,可化簡代數式。
5.
知道做代數式的乘法運算
4
翰林版
教學資源
1.小組討論
2.口頭回答
(課本的隨
堂練習)
3.命題系統
光碟
1. 紙筆測驗
2. 課堂問答
3. 互相討論
4. 隨堂練習
5. 檢討作業
【閱讀素養教
育】
J3 理解學
科知識內的重
要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如
何運用該詞彙
與他人進行溝
通。
【品德教育】
J1 溝通合
作與和諧人際
關係。
J8 理性溝
□實施跨領域或
跨科目協同教學
(需另申請授課鐘
點費者)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19
時,可以把代數式中的各數字
相乘,再乘以文字符號。
6.
當一元一式式的加減有文字
符號及數字在一起運算時,可
以把全部有文字符號的部分合
併在一起化簡,把沒有文字符
號的部分合併在一起化簡。
7.
利用去括號規則與分配律進
行代數式的四則運算。
8. 練習使用文字符號代表數,
依題意列式並化簡。
【議題融入與延伸學習】
閱讀素養教育:
1.符號化語言的學習與應用
學生在學
習代數式的過程中,
將理解代數中的專業詞彙與符
號(如 xy
的意涵),並熟
悉它們如何簡潔地表達數學關
係或生活情境中的問題。
2.代數式的構建與溝通
在小組討論中,學生需用數學
語言解釋代數式的含義,並與
同伴分享他們如何利用代數符
號表示數量的關係。
品德教育:
1.小組合作完成代數式建構
在活動中,學生需要透過分組
合作,一起分析生活情境,並
用符號列出相關的代數式。學
生需在小組內相互交流想法,
提出建議或修正錯誤,從而促
進團隊間的和諧合作。
通與問題解
決。
20
2.符號表達的推理過程
學生在列出代數式時,需要分
析問題並用符號清楚地表示數
學關係。這一過程要求學生運
用邏輯推理能力,並在交流中
理性地闡述自己的解題過程或
修正他人意見。
第十八週
12/29~1/
2
A-7-2:一元一次
方程式的意義:
一元一次方程式
及其解的意義;
具體情境中列出
一元一次方程
式。
A-7-3:元一次
方程式的解法與
應用:等
理;移項法則;
驗算;應用問
題。
a-IV-1:
理解並應
用符號及文字敘述
表達概念、運算、
推理及證明。
a-IV-2:理解一元
一次方程式及其
的意義,能以等
理與移項法則求
解、驗算,並能
用日常生活的情
解決問題。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1.
知道等式中的「未知數」、
「一元一次方程式」名稱的意
義。
2.
練習將文字敘述改寫成一元
一次方程式。
3.
說明利用代入法解一元一次
方程式,並讓學生了解代入法
的過程太繁瑣,且不容易找到
方程式的解,進而介紹並利用
等量公理或移項法則來解一元
一次方程式。
4. 由等量公理導出移項法則。
【議題融入與延伸學習】
閱讀素養教育:
學生將學習並理解與一元一次
方程式相關的專業詞彙(如
「方程式」、「解」、「等量
公理」等),並將這些詞彙運
用到生活情境中
例如,在解釋方程式
x + 5 =
10 時,學生需要清楚表達
x
的含義,以及等量公理在解決
該問題中的應用
在小組討論與分享過程中,學
4
翰林版
教學資源
1.小組討論
2.口頭回答
(課本的隨
堂練習)
3.命題系統
光碟
1. 紙筆測驗
2. 課堂問答
3. 互相討論
4. 隨堂練習
5. 檢討作業
【閱讀素養教
育】
J3 理解學
科知識內的重
要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如
何運用該詞彙
與他人進行溝
通。
【品德教育】
J1 溝通合
作與和諧人際
關係。
J8 理性溝
通與問題解
決。
【生命教育】
J5 覺察生
活中的各種迷
思,在生活作
息、健康促
進、飲食運
動、休閒娛
樂、人我關係
等課題上進行
□實施跨領域或
跨科目協同教學
(需另申請授課鐘
點費者)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21
生透過解釋如何利用方程式解
決問題,練習用數學語言進行
有效的溝通。
品德教育:
在活動中,學生可被分為小
組,共同將生活中的問題轉化
為方程式,並討論不同解法
(如代入法或等量公理法)藉
以促進團隊間的和諧互動。
生命教育:
教師可設計生活相關的問題情
境(如分攤帳單、購物找零
等),引導學生利用一元一次
方程式進行分析與解決,幫助
他們學會從數學角度看待生活
問題。
價值思辨,尋
求解決之道。
第十九週
1/5~1/9
A-7-2:一元一次
方程式的意義:
一元一次方程式
及其解的意義;
具體情境中列出
一元一次方程
式。
A-7-3:一元一次
方程式的解法與
應用:等
理;移項法則;
驗算;應用問
題。
a-IV-1:
理解並應
用符號及文字敘述
表達概念、運算、
推理及證明。
a-IV-2:理解一元
一次方程式及其
的意義,能以等
公理與移項法則
解、驗算,並能
用日常生活的情
解決問題。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3-
3
應用問題】
1.
知道等式中的「未知數」、
「一元一次方程式」名稱的意
義。
2.
練習將文字敘述改寫成一元
一次方程式。
3.
說明利用代入法解一元一次
方程式,並讓學生了解代入法
的過程太繁瑣,且不容易找到
方程式的解,進而介紹並利用
等量公理或移項法則來解一元
一次方程式。
4. 由等量公理導出移項法則。
4
翰林版
教學資源
1.小組討論
2.口頭回答
(課本的隨
堂練習)
3.命題系統
光碟
1. 紙筆測驗
2. 課堂問答
3. 互相討論
4. 隨堂練習
5. 檢討作業
【閱讀素養教
育】
J3 理解學
科知識內的重
要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如
何運用該詞彙
與他人進行溝
通。
【品德教育】
J1 溝通合
作與和諧人際
關係。
J8 理性溝
□實施跨領域或
跨科目協同教學
(需另申請授課鐘
點費者)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22
【議題融入與延伸學習】
閱讀素養教育:
學生將學習並理解與一元一次
方程式相關的專業詞彙(如
「方程式」、「解」、「等量
公理」等),並將這些詞彙運
用到生活情境中
例如,在解釋方程式
x + 5 =
10 時,學生需要清楚表達
x
的含
義,以及等量公理在解決
該問題中的應用
在小組討論與分享過程中,學
生透過解釋如何利用方程式解
決問題,練習用數學語言進行
有效的溝通。
品德教育:
在活動中,學生可被分為小
組,共同將生活中的問題轉化
為方程式,並討論不同解法
(如代入法或等量公理法)藉
以促進團隊間的和諧互動。
生命教育:
教師可設計生活相關的問題情
境(如分攤帳單、購物找零
等),引導學生利用一元一次
方程式進行分析與解決,幫助
他們學會從數學角度看待生活
問題。
通與問題解
決。
【生命教育】
J5 覺察生
活中的各種迷
思,在生活作
息、健康促
進、飲食運
動、休閒娛
樂、人我關係
等課題上進行
價值思辨,尋
求解決之道。
A-7-2:一元一次
方程式的意義:
a-IV-1:
理解並應
用符號及文字敘述 3-3 應用問題】
1.
透過例題引導學生依照題意
4 翰林版
教學資源
1.小組討論
2.口頭回答
1. 紙筆測驗
2. 課堂問答
【閱讀素養教
育】
□實施跨領域或
跨科目協同教學
23
第二十週
1/12~
1/16
一元一次方程式
及其解的意義;
具體情境中列出
一元一次方程
式。
A-7-3:一元一
方程式的解法與
應用:等量
理;移項法則;
驗算;應用問
題。
表達概念、運算、
推理及證明。
a-IV-2:
理解一元
一次方程式及其解
的意義,能以等量
公理與移項法則求
解和驗算,並能運
用到日常生活的情
解決問題。
設未知數並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式,再一步步算出未知數。
2.
練習依題意分析、列式、解
題,以文字逐條列出與數量有
關的敘述,再根據題目指定的
未知數將條列的敘述轉換為方
程式並解題。
【議題融入與延伸學習】
閱讀素養教育:
學生透過應用問題理解與一元
一次方程式相關的專業詞彙,
並將這些詞彙運用到生活情境
中。
在小組討論與分享過程中,學
生透過解釋如何利用方程式解
決問題,練習用數學語言進行
有效的溝通。
品德教育:
在應用問題導入情境模擬,將
學生分組,共同將生活中的問
題轉化為方程式,並討論不同
解法(如代入法或等量公理
法)藉以促進團隊間的和諧互
動。
(課本的隨
堂練習)
3.命題系統
光碟
3. 互相討論
4. 隨堂練習
5. 檢討作業
J3 理解學
科知識內的重
要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如
何運用該詞彙
與他人進行溝
通。
【品德教育】
J1 溝通合
作與和諧人際
關係。
J8
理性溝
通與問題解
決。
(需另申請授課鐘
點費者)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第二十一
1/19~
1/23
期末考
複習 2-4~3-3 複習 2-4~3-3 4
翰林版
教學資源
1.小組討論
2.口頭回答
(課本的隨
堂練習)
3.命題系統
光碟
紙筆測驗
七、本課程是否有校外人士協助教學:
24
v否,全學年都沒有(以下免填)
□有,部分班級,實施的班級為:___________
□有,全學年實施。
教學期程
校外人士協助之課程大綱
教材形式
教材內容簡介
預期成效
原授課教師角色
□簡報
□印刷品
□影音光碟
□其他於課程或活動中使用之
教學資料,請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欄位皆與校外人士協助教學及活動之申請表一致
1
新北市南山 國民中學 114學年度八 年級第 1學期部定課程計畫 設計者__羅曉惠__
一、課程類別:
1.□國語文 2.□英語文 3.□健康與體育 4.
v數學 5.□社會 6.□藝術 7.□自然科學 8.□科技 9.□綜合活動
10.閩南語文 11.□客家語文 12.□原住民族語文 ____ 13.□新住民語文 ____ 14. □臺灣手語
二、課程內容修正回復:
當學年當學期課程審閱意見
對應課程內容修正回復
上述表格自 113 學年度第 2學期起正式列入課程計畫備查必要欄位。
本局審閱意見請至新北市國中小課程計畫備查資源網下載。
當學期課程審查後,請將上述欄位自行新增並填入審查意見及課程內容修正回復。
三、學習節數:每週(4 )節,實施( 21 )週,共(84)節。
四、課程內涵:
總綱核心素養
學習領域核心素養
依總綱核心素養項目及具體
內涵勾選
(以主要指標為
主,勿過多)
v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v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J-A1 對於學習數學有信心和正向態度,能使用適當的數學語言進行溝通,並能將所學應用於日常生活
中。
-J-A3 具備識別現實生活問題和數學的關聯的能力,可從多元、彈性角度擬訂問題解決計畫,並能將問
題解答轉化於真實世界。
2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v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v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J-B2 具備正確使用計算機以增進學習的素養,包含知道其適用性與限制、認識其與數學知識的輔成價
值,並能用以執行數學程序。能認識統計資料的基本特徵。
-J-C2 具備從證據討論與反思事情的態度,提出合理的論述,並能和他人進行理性溝通與合作。
五、課程架構:(自行視需要決定是否呈現,但不可刪除。)
乘法公式與多項式
平方根與畢氏定理
因式分解
一元二次方程式
統計資料處理
3
六、 素養導向教學規劃:
學習重點
單元/主題名稱與活動內容
節數
學習策略
評量方式
融入議題
備註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09/01~9/5
a-IV-5 認識多
項式及相關名
詞,並熟練多項
式的四則運算及
運用乘法公式。
A-8-2 多項式的意
義:一元多項式的
定義與相關名詞
(多項式、項數、
係數、常數項、一
次項、二次項、最
高次項、升冪、降
冪)。
1-2 多項式的加減
1.
以生活實例列出含有文字
符號的式子,藉此介紹多項
式的定義。
2.
介紹多項式的相關名詞,
包含:項、常數項、係數、
次數。
3.
說明多項式次數的判定方
式,並介紹零次多項式
4.
舉例說明升冪排列與降冪
排列的意義。
4 1.
2.備課用書
1.老師上課
講解,有時
搭配教學影
2.課本題目
練習
3.上課問答
1.紙筆測驗
2.課堂問答
3.討論
4.課本隨堂練
5.習作
【閱讀素養
教育】
J3 理解學
科知識內的
重要詞彙的
意涵,並懂
得如何運用
該詞彙與他
人進行溝
通。
實施跨領域
或跨科目協同
教學(需另申
請授課鐘點
)
甲、 協同科
目:
_ _
乙、 協同
數:
_ __
09/08~9/12
a-IV-5 認識多
項式及相關名
詞,並熟練多項
式的四則運算及
運用乘法公式。
A-8-2 多項式的意
義:一元多項式
定義與相關名詞
(多項式、項數
係數、常數項、
次項、二次項、
高次項、升冪、
冪)。
1-2 多項式的加減
1.說明同類項的定義。
2.介紹多項式的橫式與直式
加法運算。
3.介紹多項式的橫式與直式
減法運算。
4 1.
2.備課用書
1.老師上課
講解,有時
搭配教學影
2.課本題目
練習
3.上課問答
1.紙筆測驗
2.課堂問答
3.討論
4.課本隨堂練
5.習作
【閱讀素養
教育】
J3 理解
學科知識內
的重要詞彙
的意涵,並
懂得如何運
用該詞彙與
他人進行溝
通。
實施跨領域
或跨科目協同
教學(需另申
請授課鐘點
)
1. 協同科目:
_ _
2. 協同節數:
_ __
4
09/15~9/19
a-IV-5 認識多
項式及相關名
詞,並熟練多項
式的四則運算及
運用乘法公式。
A-8-3 多項式的四
則運算:直式、橫
式的多項式加法與
減法;直式的多項
式乘法(乘積最高
至三次);被除式
為二次之多項式的
除法運算。
1-3 多項式的乘除
1.複習第 1冊所學的指數
律。
2.以分配律說明單項式乘以
多項式的運算規則。
3.以分配律說明多項式乘以
多項式的運算規則。
4.介紹多項式的直式乘法與
乘法公式的應用。
1.說明多項式除法運算的停
止時機。
2.練習多項式除以單項式的
除法運算。
3.練習多項式除以多項式的
除法運算。
4.利用「被除式=除式‧商
式+餘式」的關係式求被除
式與除式。
4 1.
2.備課用書
1.老師上課
講解,有時
搭配教學影
2.課本題目
練習
3.上課問答
1.紙筆測驗
2.課堂問答
3.討論
4.課本隨堂練
5.習作
【閱讀素養
教育】
J3 理解學
科知識內的
重要詞彙的
意涵,並懂
得如何運用
該詞彙與他
人進行溝
通。
實施跨領域
或跨科目協同
教學(需另申
請授課鐘點
)
1. 協同科目:
_ _
2. 協同節數:
_ __
09/22~9/26
n-IV-5 理解二
次方根的意義、
符號與根式的四
則運算,並能運
用到日常生活的
情境解決問題。
n-IV-6 應用十
分逼近法估算二
次方根的近似
值,並能應用計
算機計算、驗證
N-8-1 二次方根:
二次方根的意義;
根式的化簡及四則
運算。
N-8-2 二次方根的
近似值:二次方
的近似值;二次
根的整數部分;
分逼近法。使用
算機鍵。
2-1 二次方根的意義
1.
利用手機螢幕尺寸情境,
引導學生透過畢氏定理計算
出不同的手機大小。
2.利用求面積為 2
的正方形
之邊長,引入根號。
3.
利用正方形邊長與面積的
關係理解 的平方為
a
4.理解
a
b
為正整數時,
a
4 1.
2.備課用書
1.老師上課
講解,有時
搭配教學影
2.課本題目
練習
3.上課問答
1.紙筆測驗
2.課堂問答
3.討論
4.課本隨堂練
5.
習作
【閱讀素養
教育】
J3 理解
學科知識內
的重要詞彙
的意涵,並
懂得如何運
用該詞彙與
他人進行溝
通。
實施跨領域
或跨科目協同
教學(需另申
請授課鐘點
)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5
與估算,建立對
二次方根的數
感。
n-IV-9 使用計
算機計算比值、
複雜的數式、小
數或根式等四則
運算與三角比的
近似值問題,並
能理解計算機可
能產生誤差。
b
時,則
5.演練根號的比較大小
6.熟練計算出 的值。
7.認識 400
以內的完全平方
數,且利用質因數分解求
的值。
09/29~10/03
n-IV-5 理解二
次方根的意義、
符號與根式的四
則運算,並能運
用到日常生活的
情境解決問題。
n-IV-6 應用十
分逼近法估算二
次方根的近似
值,並能應用計
算機計算、驗證
與估算,建立對
二次方根的數
感。
n-IV-9 使用計
算機計算比值、
複雜的數式、小
數或根式等四則
運算與三角比的
近似值問題,並
能理解計算機可
N-8-1 二次方根:
二次方根的意義;
根式的化簡及四則
運算。
N-8-2 二次方根的
近似值:二次方
的近似值;二次
根的整數部分;
分逼近法。使用
算機鍵。
2-1 二次方根的意義
1.利用推算面積為 3的正方
形之邊長,介紹十分逼
法。
2.演練十分逼近法,且利用
計算計求出近似值或相關問
題。
3.理解平方根的意義及其記
法。
4.練習求平方根與其應用。
2-2 根式的運算
1.
由多項式的簡記說明根式
的簡記。
2.
利用運算規律說明根式的
乘法 ×
3.
演練根式的乘法運算並能
4 1.
2.備課用書
1.老師上課
講解,有時
搭配教學影
2.課本題目
練習
3.上課問答
1.紙筆測驗
2.課堂問答
3.討論
4.課本隨堂練
5.
習作
【閱讀素養
教育】
J3 理解學
科知識內的
重要詞彙的
意涵,並懂
得如何運用
該詞彙與他
人進行溝
通。
實施跨領域
或跨科目協同
教學(需另申
請授課鐘點
)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6
能產生誤差。
比較根式的大小。
4.
利用運算規律說明根式的
除法
÷
5.
利用正方形的面積說明最
簡根式的定義。
6.
判別一個根式是否為最簡
根式。
7.
將已寫成標準分解式的根
式化為最簡根式。
8.
將任意根式寫為標準分解
式,再化為最簡根式。
10/06~10/10
n-IV-5 理解二
次方根的意義、
符號與根式的四
則運算,並能運
用到日常生活的
情境解決問題。
N-8-1 二次方根:
二次方根的意義
根式的化簡及四
運算。
2-2 根式的運算
1.說明有理化分母的原因。
2.藉由有理化分母將一個根
式化為最簡根式。
3.計算根式的乘除運算,並
將結果化為最簡根式。
4.熟練根式的運算規則與應
用,求出近似值。
5.說明同類方根的意義與合
併方式。
6.演練根式的加減運算
7.應用根式的運算規則進行
根式的四則運算。
8.應用完全平方公式進行根
4 1.
2.備課用書
1.老師上課
講解,有時
搭配教學影
2.課本題目
練習
3.上課問答
1.紙筆測驗
2.課堂問答
3.討論
4.課本隨堂練
5.
習作
【閱讀素養
教育】
J3
理解
學科知識內
的重要詞彙
的意涵,並
懂得如何運
用該詞彙與
他人進行溝
通。
實施跨領域
或跨科目協同
教學(需另申
請授課鐘點
)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