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根據馬斯洛 (A. H. Maslow) 的需求階層理論,下列哪一項不屬於「匱乏性需
求」(deficiency needs)? 
(1) 生理需求  (2) 愛與歸屬  (3) 自尊需求  (4) 自我實現 
11.  英國的夏山學校的教育理念和下列那一學派的主張最接近﹖ 
(1) 心理分析  (2)  行為主義  (3) 人本心理  (4) 認知心理 
12.  人本心理學學者對於學生問題行為之處理,最可能會採取下列何種做法? 
(1) 應用獎懲方法以改變學生行為 
(2) 從學生的立場瞭解學生行為的原因 
(3) 提示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4) 發揮教師的批判角色 
13.  在教學上運用前導組織(advance organizer)來協助學生學習的做法,主要是依據
哪一位學者的理論而來﹖ 
(1)  維果斯基 (L. S. Vygotsky)  (2)  班度拉(A. Bandura) 
(3) 奧蘇貝爾(D. Ausubel)         (4) 皮亞傑 (J. Piaget) 
14. 根據卡泰爾(R.B. Cattell)的智力理論,一個老師經歷多年教學的經驗與學習所累
積的知識亦是智力的一環。請問,這類的知識屬於卡泰爾理論中的哪一種智力?
(1) 語文智力  (2) 實用智力  (3) 晶體智力  (4) 流動智力 
15.  就卡芬頓 (M. V. Covington) 的自我價值論來說,下列敘述何者比較「正確」?
(1) 學生對於能力與努力的歸因隨著年級而有不同 
(2) 學生之所以努力用功以追求好成績乃是期望獲得他人的肯定 
(3) 個人常將成功歸因於努力,以使個人感到更大的自我價值 
(4) 在高度競爭的班級環境中,學生較傾向以追求成功來維持自我價值 
16. 建華因為媽媽的嘮叨而常跑出去不願待在家,後來媽媽不再嘮叨,反而使建華
願意待在家,這種現象與制約學習理論中哪一種作用相符合﹖ 
(1) 懲罰  (2) 消弱  (3) 正增強    (4)負增強 
17 以下哪位學者認為人先天具有「語言習得機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只要情境啟動這個機制,人就能主動推導語言規則而習得語言? 
(1) 皮亞傑(J. Piaget)  (2) 史金納(B. F. Skinner) 
(3) 維果斯基 (L. S. Vygotsky)    (4) 瓊斯基(N. Chomsky) 
18. 根據U. Bronfenbrenner「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 的觀點,
兒童就讀的學校屬於下列哪一個系統? 
(1) 微系統(microsystem)      (2) 中系統(mesosystem) 
(3) 外系統(exosystem)  (4) 大系統(macrosystem) 
19. 有關弗洛伊德(S. Freud)理論中「本我」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1) 主要為了滿足生理的需求    (2)  是在社會化過程中被塑造而成 
(3) 以惟樂主義為原則       (4)  以尋求性慾滿足的衝動為最強 
20. 下列何者不包括在魏納的「歸因理論」的三個向度中? 
(1) 可控制性  (2)  穩定性  (3) 持續性  (4) 因素來源 
第 2 頁,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