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關於證券期貨業國外營業單位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主管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指派一人為主管,負責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之協調督導事宜
(B)該主管應符合當地法令規定及當地主管機關之要求,並應具備協調督導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之充分職權
(C)除兼任法令遵循主管外,如兼任其他職務,應與當地主管機關溝通,以確認其兼任方式無利益衝突之虞
(D)每年應至少參加由國外主管機關或相關單位舉辦之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教育訓練課程 36 小時
24.關於證券期貨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之內部控制制度聲明書,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由董事長、總經理、稽核主管、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專責主管聯名出具
(B)僅須提報董事會通過,無須經監察人(或審計委員會)查核
(C)應於每會計年度終了後 6個月內將該內部控制制度聲明書內容揭露於證券期貨業網站
(D)應於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定網站辦理公告申報
25.證券業對於業務往來關係應採取強化之持續監督,有關採取簡化措施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以合理的金額門檻作為審查交易之基礎 (B)無須瞭解業務往來關係之目的
(C)降低客戶身分資訊更新之頻率 (D)降低持續性監控之等級
26.產險業由於多為損失填補型商品,並無高額保單價值/現金價值,而被視為普遍風險較低,但卻需要額外關
注下列何項風險?
(A)保險標的物所在地的國家是否為高風險國家地區 (B)保險標的物所有人及與持有人/控制人的關係
(C)被保險人的住所地或法人註冊地的國家風險 (D)被保險人從事行業或職業類別是否屬於高風險行/職業
27.有關資恐防制法之規範意旨,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資恐防制法有關資助對象國際名單之除名,必須是經過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除名程序始得為之
(B)目標性金融制裁是強制規範,金融機構及非金融機構如未踐履,應負刑事責任
(C)人道措施條款准許被制裁者保留因應生活所需之部分財物與財產上利益
(D)「資助恐怖活動罪刑化」與「資助制裁對象罪刑化」均為資恐防制法設計以達徹底遏止「資恐」之目的,前
者尤較後者易生較重之危害,因此法定刑之設計以前者較後者為高
28.保險業者與客戶建立業務關係的管道,是評估客戶風險高低的因子之一,下列何者可能在此因子有較高風險?
(A)業務員長期往來的客戶 (B)透過電話投保之客戶 (C)業務櫃台招攬的客戶 (D)業務員的多年好友
29.抵減洗錢風險方式中,完善公司治理是最重要的,下列何者並非完善公司治理之內涵?
(A)定期且全面的內部稽核 (B)董事會及高階管理層的良好監督
(C)專責且具獨立性的負責主管 (D)妥善且文件化的規章制度
30.國際保險業務分公司(OIU)之業務屬性,有涉及較高洗錢及資恐風險之可能,下列有關敘述何者錯誤?
(A)OIU 之業務屬性係提供境外客戶以外幣收付之保險業務、再保險業務及其他保險相關業務
(B)OIU 商品皆為投資型保單,具有較高投資風險
(C)OIU 境外客戶的資金來源與資產,不易驗證
(D)OIU 本身即代表境外業務,透明度較低
31.下列何項表徵與利用保險業洗錢之態樣較無直接關聯?
(A)躉繳大額保費 (B)現金繳交保費 (C)大額溢繳保費 (D)對理賠條款詳加詢問
32.有關打擊資恐與防制洗錢,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資恐資金來源大都是合法、小額的電匯
(B)多數非營利組織,不需繳納稅賦,易被恐怖組織利用
(C)非營利組織之匿名現金捐款可以不開收據,成為恐怖組織吸收資金的來源之一
(D)受款人不是最終受益人(Ultimate Beneficiary)時,不須再查明最終受益人的姓名、身分與所在國家
33.
下列何者並非保險業陳報可疑交易較少的原因?甲、傳統型保單累積保單價值準備金速度較慢,解約金不多,
洗錢成本高;乙、保險業對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政策以及內部控制嚴密;丙、保險業對洗錢以及資恐的交易監
控系統欠佳
(A)僅甲 (B)僅乙 (C)僅丙 (D)甲、乙、丙
34.金融機構懷疑某客戶或交易可能涉及洗錢或資恐,且合理相信執行確認客戶身分程序可能對客戶洩漏訊息時,
應採下列何項措施?
(A)得不執行確認客戶之程序,而改以申報疑似洗錢或資恐交易
(B)仍需執行確認客戶之程序,以判定是否需申報疑似洗錢或資恐交易
(C)無需執行確認客戶之程序,亦無需申報疑似洗錢或資恐交易
(D)待下次客戶再交易時再做確認客戶程序,及評估是否需申報疑似洗錢或資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