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國小「跟著新埔遊山玩水抓寶趣」戶外體驗教案

pdf
381.27 KB
4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教育部 111 年度戶外教育基地學校
【一日至二日體驗活動教案】新埔國小
活動名稱
跟著新埔遊山玩水抓寶趣
活動人數
乘載量
30
對應之
模組主題
程模組之主題單元
南崁溪新遊記
結合之
領域/科目
綜合領域
活動場地
桃園市南崁溪與虎頭山
活動時數
4小時
活動目標
藉由戶外體驗教學活動,讓孩子認識南崁溪與虎頭山生態、水脈、地質特色之環境
教育元素。藉由觀察、體驗、探索,觸發孩子對桃園市林口臺地山系環境的覺知;
從活動中培養孩子合作、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教材
投影機、電腦、簡報、影片與學習單
活動流程
與步驟
■教學準備:活動路線踏查、教學簡報(如附件一)、學習單(如附件二)
■教學策略運用:觀察、比較、欣賞、引導、提問與行動
■活動流程
活動一:見山不是山
一、引起動機
1.桃園有一座虎頭山,請學生猜猜看,虎頭山是山嗎?
2.它為什麼稱作虎頭山呢?
二、發展活動
1.教師利用自製的簡報說明虎頭山不是山,而是林口臺地的一部份。
2.接著說明虎頭山山勢外形有如猛虎一般因此又被稱為「虎嶼山」舊名為「板崁
山」,位於桃園區的東郊,海拔 251 公尺。山頂上有一顆三等三角點第 991 號,
曾是台灣小百岳第 25 號,只是後來被除名。
3.教師運用簡報介紹虎頭山為林口台地之邊崖,最高為大檜稽山,海拔高二五四公
尺,鄰近還有三分山、五分山和龜崙山等山嶺。
4.教師利用地圖說明南崁溪與虎頭山的相對位置,並圖示說明南崁溪是發源於桃園
龜山區樂善里牛角坡,是桃園市除了大漢溪之外的重要河流,依照河川分級的標
準來分屬於次要河川。
5.教師利用簡報說明南崁溪近幾年河川整治後常見的動物如小白鷺夜鷺灰鷺
6.教師利用簡報說明虎頭山常見的動植物如臺灣藍鵲五色鳥喜鵲綠繡眼
頭翁、白千層、樟樹、苦楝、相思樹、月桃、構樹等等。
三、綜合活動
1.教師發下任務活動學習單,請學生和學伴討論待會須完成那些任務。
四、總結
教師說明在觀察南崁溪和攀登虎頭山時,須注意的活動規範,除了拍照做紀錄
之外遵守團體的紀律不要擅自脫隊請學生要珍惜校外教學的機會用心體驗並遵
守規範。
活動二:走訪南崁溪,虎頭山抓寶趣
一、引起動機
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IL17h_JY0Y)
自然、社區之間的關係,並引導學生說出友善環境、親近戶外的實踐作為。
2.請小朋友觀察一下這一個土坑裡(新埔國小操場旁邊)有什麼東西?泥土是什麼顏
色的? (答:除了紅色的泥土外,還有大大小小的鵝卵石。)
3.接著提問大大小小的鵝卵石又跟南崁溪有什麼關係呢? (教師說明原來新埔國小
位於南崁溪旁邊,泥土與由林口臺地的土壤相同。)
4.請小朋友觀察一下,南崁溪旁的彩繪河堤,上面畫了什麼生物呢? 牠們為什麼戴
上口罩?為什麼這些魚類都畫的灰灰黑黑的。 (教師說明河流受汙染。)
5.接著又看後一段的彩繪河堤,為什麼每隻魚類都色彩鮮豔,表情都很開心? (教師
說明河流經過人類的守護與愛護之後,變得生氣蓬勃。)
二、發展活動
1.教師帶著孩子觀察虎頭山停車場旁的樟樹,觀察它的樹幹的紋路,聞一聞搓柔樟
樹的葉子並解說是常見的行道樹及百年老樹樹種之一他除了可提煉樟腦之外
是台灣清朝至民初重要的出口貨品,又因木質芳香,耐水防蟲,常用來雕刻或製
傢俱。
2.接著循著忠烈祠步道,沿途介紹虎頭曾經是軍事基地,所以沿途會看到廢棄的營
舍。並介紹沿途幾種常見的植物,如白千層、苦楝數、構樹、月桃、相思樹、腎
蕨、白榕、姑婆芋、鴨腳木和腎蕨等等。
3.沿途看見忠烈祠步道旁崩落的邊坡,其地質剖面圖壤結構呈現紅土夾雜許多鵝卵
石,向學生證明與林口台地的地質相同。
4.邊坡旁還見到許多龜裂的鵝卵石,老師向學生說明暴露的鵝卵石經過風吹日曬雨
淋之後,其風化作用後,造成表面形成龜裂狀。
5.接著走上稜線步道請學生觀察一下步道的兩側呈現明顯的斜坡狀態所以稱之
為稜線。
6.沿途也會見到臺車,介紹臺車是早期年代以人力作為動力的輕便鐵道,臺車的用
途通常是用來搬運物資以及傳達消息。
7.抵達瞭望台一走上去便先介紹目前正在開花的大頭茶屬於台灣原生種植物
幹彈性好的大頭茶,是獵人們青睞的陷阱材料。
8.接著抵達瞭望台最上面,四周觀察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觀對照,原始山林與都市叢
林的反差,讓孩子省思人與環境的關係。
9.順著瞭望台指著虎頭山樹林與都市建築的交接邊界,這就是有名的南崁斷層,斷
層剛好位於林口台地虎頭山和桃園台地的交界處。
10.接著帶著孩子走稜線步道前往虎頭山環保公園探討生態、環保、藝術與生活的
關係,說明坐落於環保公園的桃機一號的由來與特色,並請學生找一幅曾經參與
過的戶外景點做介紹與分享。
三、綜合活動
1.HOLIYO 密室逃脫大冒險(學習單 QRCODE)
2.完成大小牽小手 虎頭山抓寶趣學習單。
四、總結:
1.南崁溪與我相鄰共同生活在一起我們要多去認識和關心它才會感覺到它與我
們一同在這一塊土地呼吸。
2.虎頭山就像我們的隔壁鄰居,平時多去拜訪它,你就會發現它的生態與文化原來
是這麼多豐富與多元。
3.我們的生活與自然生態社區文化緊密結合透過戶外教育的行動實踐讓知識走
出書本,讓能力走進生活。
【半日體驗課程活動結束】
■教學評量:口頭評量、真實評量、實作評量、動態評量等多元評量。
■延伸學習:體驗者將活動中所體驗到的水文環境、歷史人文、特色景點等進進行
學習遷移,對於自己家鄉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理解,並能在師長的協助下,規劃
自己家鄉的山林水源體驗活動,推廣戶外教育。
活動提醒
與建議
※請說明本活動執行時可能遭遇的安全注意事項與建議
一、風險評估管理
()學生:活動前學生須進行身體狀況評估並藉由體驗活動了解登山健行前,風險
評估的重要性。
()行政: 在體驗活動中隨時進行學生身體狀況之確認必要時得邀請家長一同參
與。
()帶隊教師:活動進行前需進行地形及路線評估,以確保活動得以順利。
二、學習遷移的實踐
學生體驗完活動後,建議師長能帶領學生進行活動後的深度討論,並協助其學習遷
移,指導學生將習得的知識能力與態度,實踐與運用於生活中。
附錄
※請檢附上述活動相關素材之文書資料及評量工具(如活動單、學習單檢核表等)
教學簡報(如附件一)
學習單(如附件二)
導覽稿(如附件三)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