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務系統學生學籍資料操作指南

pdf
535.15 KB
28 頁
WinXP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校務行政系統操作備忘錄
一、學生學籍資料建置說明
1. 在莒光網頁右上角「國小校務行政」點兩下 進入「台北縣校務行政
系統」網頁 -- 輸入帳號、密碼 點入「教務處」「學籍管理模
組」 -- 在左側「選擇學生」點一下 -- 點選某一名學生 --
表格右上角「修改」 -- 出現灰色框框,將滑鼠在框內點一下,即可開始
鍵入資料或修改資料 鍵完之後,按右上角「確定」鈕,即修改、建置
完成。
2. 只要在左邊「選擇學生」的字上點一下,即可【伸出】裡面的內容,再點一
下,即可【縮回】
3. 在建置或修改資料時,可將右上角設定全班為「修改模式」,即可一直在修改
的狀態,但要記得修改完一位學生的資料,即要按右上角的「確定」,這樣修
改的資料才會儲存。
4. 在更換學生時,可點選此頁面左上該位學生姓名右邊或左邊的箭頭,即可往
後或往前跳一位學生。
5. 左側「選擇學生」「整體瀏覽」「報表列印」都請點選出來看看,看看裡面
含有那些項目。
6. 要鍵入的資料含「基本資料」「家庭資料」「兄弟姐妹資料」的頁面,請點
選在這些字的上面,即可出現該頁面的內容,操作方式同前面的說明。
7. 在輸入「家庭資料」時,監護人為父或母時,請按「監護人姓名」右邊那一
欄「是否同上」中點選「同父」或「同母」,即可將上面該監護人的全部資料
copy 下來,不用再重鍵一次,但假若點選「皆非」,則要重鍵監護人之全部資
料,因為其資料並未在系統內。
二、離線系統成績輸入
1. 自校務行政系統線上首頁下載離線系統
2. 將離線系統解壓縮於子碟內,進入校務行政系統資料夾,進入畫面,輸入帳
號密碼。
3. 左邊鉛筆圖示點一下,進入子系統。
4. 出現視窗,自左上角第一圖示點入,即可輸入定期評量成績。
5. 自左上角第二圖示點入,選擇授課科目,即可輸入平時成績
6. 各科各項成績輸入完畢,點選左上角第三圖示存檔,並且點選左上角第五圖
示在桌面上完成備份後,再連網路進行同步化,上傳成績。(定期評量結束
後,即需上傳成績一次)
7. 列表機圖示點入,可以完成成績單及定期評量成績一覽表列印
8. 提醒:各科努力程度須在第六步驟:努力程度宇文字描述項目完成。
9. 使用子牒時,若有任何問題可以洽詢教務處註冊組尋求協助。
※校務系統學生資料部份
1. 請將學生身分欄確實勾選尤其是原住民、低收收入、身障生、身障子女、
新住民。因這幾類學生經常要填報相關資料,註冊組需要老師正確填記,
才能抓取正確資料。
2. 學生座號部份可以由老師自行更改,身分證字號及姓名須由註冊組修改。
3. 學生戶籍部分的鄰里別請輸入五年級請協助校正學生基本資料。
2
三、列印成績統計表
定期評量各科成績統計之功能:系統公司已在校務行政系統中設計好了操作途
徑為:
1、導師身分
線上進入:莒光網頁 --- 校務行政系統 --- 輸入帳號密碼 ---
教務處--- 成績管理 --->(左上角)成績查詢 --- (右上角)功能
選擇 / 成績統計 --- 分數區間查詢:a. 考試 / 定期一【定期】 b.
領域 / 全部科目 c. 區間 / 獨立 100 分(若選----100 分與
90~99 分之人數合併計算) --- 確定 即出現統計表
2.任教科目有定期評量的科任老師
線上進入莒光網頁 --- 校務行政系統 --- 輸入帳號密碼 ---
務處--- 成績管理 --- 授課成績中點選某一班的定期一 --- (此時
定期一之平時及定期成績都已輸入完畢)按最右邊之 統計 --- (單獨
統計 100 分)按確定 則出現統計表(定平均代表的是平時成績與定期成績之
合計)
四、列印成績單
1. 努力程度:不管是級任或科任都要輸入,不管有沒有繕打文字描述的科目也
都要輸入,請特別檢查這個部分,是否有完整輸入。(努力程度未
出現的問題請參考線上 95.6.13 之訊息快遞)
2. 應出席日數學期出席日數由註冊組設定若有錯誤請直接在「班級成績」
「學生出缺席」的頁面上,任一位學生的「應出席日數」的
欄位上打入正確的日期,按了 enter 後,其它欄位的錯誤也會
跟著更動。
3. 要到線上看看是否同步化成功:在離線系統上按了同步化後,並不代表一定
同步化成功,請務必線上檢查是否真的成績已同步至線上。
4. 要列印前的檢查步驟
1)請至 離線 -> 授課成績 中:以快速流覽的方式檢查每一科目的平時
評量(請務必要在此畫面按過「結算」的鍵,這樣結算出來的平時
成績才能同步化成功)、學期評量、努力程度與文字描述,看看是
否都鍵入資料(特別留意輸入最後一位學生的成績時,是否按了
enter,這樣才能成功輸入他的成績)
2)請至 離線 -> 班級成績 中:依序檢查定期評量一、定期評量二、
學期評量(以上三者皆要按「結算」鍵)、生活評量、學習表現、
學生出缺席,確定都完整無誤。(以快速流覽的方式檢查)
3)在離線中按儲存鍵、備份鍵(另存一份備份在電腦中)、同步化鍵。
4到線上(成績管理)依序檢查授課成績學期成績中的各部分是否完整。
5)列印:
a. 學期評量總表(在「線上」-> 教務處 -> 成績管理 -> 表單
列印 中列印,貼在教師手冊上)
3
b. 學習成績通知單(成績單)學籍成績條學籍評語條(可在「線上」
「離線」列印,不過建議至「離線」列印,以免因太多人在線上使用
而導塞車)
c. 列印成績單前,先列印出一位,檢查各部分是否完整了,再列印出
其他的學生的成績單。
成績單列印部份
1. 請確認科老師部分的成績和努力程度都已上傳。
2. 確認級任老師的成績和努力程度、出缺席、特殊表現、文字描述等部分
皆已完成。
3. 列印時請注意正反兩面文字方向是一致的。
4. 級任用印請使用正式的印鑑。
五、轉學生或在校生成績補登
1、關於轉學生或在校生成績補登說明
1 檢查學生學籍成績是否完整之程序
線上進入:莒光網頁 --- 校務行政系統 --- 輸入帳號、密碼 ---
務處--- 成績管理 --->(左上角)列印管理 --- 表單選擇/學籍記錄卡
--- 點選「年級選擇」「班級選擇」「學生選擇」(學生全部打勾,並按下下
方之表單列印) --- 考試選擇:學期 列印型態:HTML ,按下確定(此時
請耐心等待,讓它跑出所有學生之學籍成績資料) --- 再快速流覽挑出成績
記錄不完整之學生進行補登成績的步驟(請留意 a.本學期轉入生成績 b.非本學
期轉入生但成績有書疏漏之學生)
2)補登本學期轉學生/在校生之學籍成績之程序
線上進入:莒光網頁 --- 校務行政系統 --- 輸入帳號、密碼 ---
務處 --- 成績管理 --- 右上角「功能選擇:點選『轉學成績補登』或『在
校生成績補登』 ----選擇左上角黃底藍字「學期成績補登」 --- 先將黃
底藍字之「彈性科目設定」「努力程度設定」設定好(勾選再按確定) ---
框(黃底藍字欄的下方)點「」,找出本學期要補登成績之轉學生/在校生(此時
請耐心稍待) --- 輸入成績、老師評語、努力程度、彈性科目,輸入完後按
確定(因系統有使用時間的限制,如果輸入時間太久,會出現連線逾期之字樣,
所輸入之資料會無法儲存,故建議老師大約輸入五分鐘左右就按一次確定
轉入生尤其是縣外轉入生請務必建置完整資料。
4
轉出入、在學證明、成績證明申請
學生轉出:
1. 到戶政事務所辦好戶口遷出
2. 填寫轉學申請書
3. 申請書連同戶口影印及正本到註冊組辦理轉出
4. 級任老師將學生學籍卡、輔導紀錄卡、健康紀錄卡、牙齒檢查紀錄卡
交給註冊組
5. 學生取得轉學證明即完成轉出手續
學生轉入:
1. 註冊組發給轉入生編班通知學生持此通知向級任老師報到
2. 級任老師收到註冊組轉交學生資料後進入校務行政系統檢核學生資
料。若是外縣市轉入須重新建製一份資料
在學證明(含成績證明)申請:
告知註冊組需申請證明孩子的班級座號及所需證明書的類別及張數即可。
晨檢簿:
每天需確實登錄學生出缺席狀況,每月月底結算學生出缺席日數,並完成
封面內頁班級人數統計。
更改名字:
請家長影印更改名字後之戶口名簿乙份(須能看出更改名字的紀錄)或戶
籍謄本交註冊組。
5
檢測注意事項辦理流程(以四年級為例)
一、 準備:
(一) 確認校務行政系統學生身分已校正完畢。
(二) 英語檢測請先檢 CD 音響是否可用。
(三) 提醒科任老師檢測時間記得到教室監考。
(四) 考試當天請學年主任班級早上 840 派兩位小朋友到教務處領考
卷,以便發到各班。
二、 考後:
(一) 繳交試卷:
1. 原住民新住民的考卷請老師在右下角用鉛筆註記身分連同尾數 2(視當次
檢測公文決定)的學生(2.12.22.32), 考卷放在最上面。批改完不訂
正,用燕尾夾固定。
2. 填寫題型對錯率分析表,連同試卷一併交回(記得先做,因為教學組影印三
類學生考卷需要一些時間。)
3. 作文考卷原住民、住民尾數 3的作文卷先不批改直接交回教學組。
教學組影印後會還給老師影本,請老師批改影本。
(二) 輸入成績:
1. 請盡量於規定時間前一天輸入成績,教學組會上線確認,有問題會再提
若未於規定時間內輸入成績,教育局會以電子公文公告未輸入學校
的校名、班級。
2. 登入流程:級任教師輸入帳號登入→教務處→能力檢測→小四英語(視
該次檢測項目而變)
3. 輸入成績:在科目下方有一欄「施測日期,點選右邊方框,出現日期
選擇表格,選取後會下方左排會自動出現施測日期,右欄請輸入成績。
100 分請輸入*/,缺考用,全部輸入完畢記得檢查分數是否顯示無
誤,確定無誤按右上角「確定」鍵。
4. 發還考卷給學生原住民新住民尾數 3的學生請加發「家長說明書」
(三) 補考學生學生當天缺考請保留考卷待學生到校後進行補考,
成績輸入方法同上,但施測日期必須直接在該號學生那一欄進行修
正。
(四) 後測按規定及格學生需進行補救教學等教育局另行來文進
行後測。
6
教室資訊設備使用要訣
一、 教室電腦置於班級,主要提供:1〉教師班級事務處理〈2教師
實施資訊融入教學〈3〉各班學生上網查詢資料。
二、 教室單槍主要提供教師資訊融入教學使用請謹慎規劃使用切勿
用於單純之影片娛樂欣賞。
三、 各班級電腦使用必須配合事項:
1. 請勿任意下載來路不明軟體安裝不得有違反智慧財產權之行為。
2. 不得架設任何形式網站或使用 P2P 軟體(如 FOXY)。
3. 使用時才予以開機,每天放學前必須關機
4. 不得擅自拆卸電腦線材或週邊若需移動擺設位置請注意勿使
220V 電源插座。
5. 電腦桌物品擺設勿過於凌亂,請時時注意清潔保養。
四、 各班教室後方之白色資訊盒為網路連接用請妥為愛惜使用應避
免外力拉扯,造成網路連線中斷。
五、 教室移交時請教師詳細清點以下資訊設以釐清損壞或遺失時
之責任歸屬:
1. 電腦:包含主機、螢幕、鍵盤、滑鼠、喇叭。
2. 網路:網路線及資訊盒。
3. 單槍:單槍本體、遙控器、視訊盒、10m 視訊延長線。
六、 設備故障請填寫修繕單或洽資訊組維修。
7
校務行政系統教師進修研習使用備忘
一、 請直接進入新北市校務行政系統一次登入帳號身分證號碼
碼:身分證後四碼。
二、 點選「教師研習系統」,進入畫面→點選「我的研習資訊」
(一) 報名進入後點選「全部研習」「校內研習」出現研習報名
訊,可任選類別、區域等設定,方便尋找欲參加之研習。
(二) 已報名:點選後會出現已報名參加、尚未結案核發時數之研習名
稱。
(三) 研習護照:點選後出現本學年度已核可之研習時數,若欲查詢之
前時間的研習情形,可設定上方研習日期的篩選。
(四) 研習資訊顯示ㄧ個月內「已報名的研習」「有興趣的研習」「最
新研習資訊」「我的研習時數」顯示ㄧ年內自己在各領域的研習
時數。
(五) 研習補登:參加非校內研習者,領取研習條後請至「研習補登」
處,點選「新增」處,進入後填寫各欄位,確定後按儲存設定
並將研習條送至教學組,教學組看到研習條後,會在線上核發
習時數,您再次登入,即會有新的研習時數紀錄。
(六) 個人研習計畫:可自行擬定年度研習計畫,檢視完成率。
8
新北市板橋區莒光國小兒童讀經活動辦法說
教務處註冊組 96. 8 製稿
一、讀經活動說明:請老師於每學期初至教務處網頁印下已規劃好進度之
各年級讀經記錄(或以空白記錄表規劃好該學期
讀經進度),之後影印發給每位學生一張讓學生循
序漸進的背誦。待學生達到獎勵辦法的標準後,再領
得獎名單表格,填寫後送到教務處註冊組,經審核
通過,於週會時公開頒獎。
二、獎勵辦法
經文編號
字數
1.一上 弟子規 1080
1.因要鼓勵老師及小朋
友一起來讀經,所以
初期規定的經文字數
比較少,每背一篇經
文即可得獎狀一張,
之後,大約背誦 2000
字可得獎狀一張。請
老師帶領小朋友循序
漸進的背誦。
2.若有時間,建議其他
可讀誦之經文,如:
朱子治家格言、養心
詩選、古文觀止、禮
記、孟子、唐詩(內
容要經挑選,且以讀
經的方式讀
誦)……。此時讀經
進度為每背完2000
即可得到一張獎狀,
因此經文進度請由老
師自行規畫。
智育(併美育)獎狀一張
2.一下 三字經 1416
智育(併美育)獎狀一張
3.二上 孝經 1894
智育(併美育)獎狀一張
4.二下 論語 1 ~五章
智育(併美育)獎狀一張
5.三上 論語 2 ~八章
智育(併美育)獎狀一張
6.三下 論語 3 ~十二章
智育(併美育)獎狀一張
7.四上 論語 4 十三~十五章
智育(併美育)獎狀一張
8.四下 論語 5 十六~二十章
智育(併美育)獎狀一張
9.五上 中庸 1 ~二十章 智育(併美育)獎狀一張
10.五下 中庸 2 二十一~三十
三章
智育(併美育)獎狀一張
11.六上 大學 1~六章 智育(併美育)獎狀一張
12.六下 大學 2~十章
13 唐詩/其他經詩篇
智育(併美育)獎狀一張
讀經網頁參考:
兒童讀經教育說明手冊(王財貴教授著)
http://book.bfnn.org/books/0874.htm
財團法人台北市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http://www.gsr.org.tw/welcome.asp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http://yp719.et.cyu.edu.tw/cgi-bin/leobbs.cgi
9
學生狀況處理
1. 家長要為孩子送學用
請家長在大門換證後直接送到教室。(養成上學前檢查妥該帶的學
用品才是上策)
2. 家長要拜訪老師
應事先約定,並請老師同時告知大門警衛,以利門禁管理。(突然
的拜訪,影響師生教學,應盡量避免。)
3. 學生要排哪個路隊
本校放學路隊依學區位置分為 123567路隊,以及安
班接送及從北側門出入之家長接送路隊學生放學要到那個地方,
就應排相對應的路隊,詳情可參考「路隊所屬學區一覽表」
4. 學生受傷了
立即請鄰班老師代為照顧班級學生盡快將受傷學生送至健康中心
進行初步處理與評估同時通知受傷學生的家人以便進行後續的
處理。
5. 學生帶危險物品
應限制學生不得拿出使用或玩弄或經勸告不聽應由老師代為暫
時保管,放學前交由學生帶回,或請家長領回。
6. 教室垃圾如何清理與回收
教室之垃圾應先分類,於每日 0750-0805;或 1500-1515
送至垃圾子車或資源回收場由於紙類的回收數量較大統一於每
週五 0750-0805 在資源回收場進行。
7. 午餐指導
要訂中央餐廚者,應於前一個月依繳費通知單之繳費期限按時
納,若不訂餐也不想收到繳費通知單者,請先向健康中心助理
由於繳費管道相當多元請要求學生將繳費之收據貼在聯絡簿
上,以便級任老師查核與提醒。
自己帶飯要加熱者可至指定教室將午餐加熱並向總務處繳交蒸
飯燃料費。
由家人送午餐者,可請家人於 1200 前於大門換證後,直接將午
餐送到教室。
8. 學生臨時外出
應由任課老師填具臨時外出單或在空白紙上註明姓名時間
由,經級任老師簽名後,由外出學生交給大門警衛後放行。(臨時
外出單可向門口警衛或學務處領取,也可上網下載。)
9. 學生打架、傷害事件
侵犯身體的舉動是非常嚴重的事教師可視情節輕請行政人員
處理,或請雙方家長到校處理。(請老師務必將事件的經過清楚的
記載)
10. 放學了,學生沒帶雨衣
平時應教育學生放學前發現天雨而沒帶雨衣時應請家長送雨衣
10
或向老師求助。
未穿雨衣的學生若不願留在教室等家人接送,仍應排路隊離校
放學人多擁擠不適合拿傘若情況特殊必須使用雨傘應排至學
年路隊的最後面,以免對別人造成影響。
11. 學生不服管教,干擾教學
請老師向鄰班或行政人員求助暫時將該學生帶離教學現場以免
影響多數學生的上課
12. 學生想參加社團訓練
社團招生的訊息會分送至各班或同步在網學務處網頁上公布也可
向該社團老師尋問。
13. 如何申辦學生平安保險
可向健康中心索取申請表並檢附相關文件辦理。
14. 學生發燒怎麼辦
學生若疑似發燒送至健康中心讓校護進行篩若確實燒,
應請家長帶回就醫,並在家休養。
15. 遇有偶發事件,應本「發現快、反應快、處理快」三快原則,各依權
責分工合作,同時告知行政人員迅速向教育部校安中心及及教育局通
報。
11
輔導與三級預防-攜手合作!讓我們不孤單!
一、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最佳互動模式架構圖
二、教師與學輔人員輔導與三級預防職責
教師 學輔人員
初級預防
有效教學
---輔導理念融入教學
教學中的輔導
---辨識學生行為問題
導師職責
---班級經營、團體動力
初級預防
教師輔導工作諮詢
策定教育輔導工作計畫
心理衛生方案
生涯輔導
二級預防
認輔學生
二級預防
諮商團體(
個別輔導小團體輔導、
成長團體)
建構學校輔導網路
成立危機處理小組
三級預防
瞭解輔導網路
---掌握及運用資源
危機處理
---瞭解應變運作程序
三級預防
網路與危機處理小組的實際運作
---引進社會資源協助輔導專業臨
床工作
學務
二級預防
初級
預防
教學
輔導
輔導
輔導
教學
教學
學務
三級預防
12
三、教師輔導職責與三級預防細目
()初級預防
1.各科任課教師:
(1)了解學生學習情並觀察及辨識學生行為提供導師及輔導(認輔)
師學生行為之參考。
(2)營造溫馨的學習環境,同時順應學生個別差異。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良好的學習態度與習慣並協助解決學生的學習
困難。
(4)掌握學生出席情形,學生缺席應詳實記錄並立即通報。
(5)發現學生問題,協助解決並知會導師及行政人員。
(6)認輔學生並參與個案會議。
(7)實施高效能的教學,提供學生獲得成就感的學習。
(8)實施班內充實與補救教學,以適應學生學習上的個別差異
(9)實施公平公正且多元的學習評量,落實精熟學習效果。
(10)進行人性化照顧學生,以及將輔導理念融入教學歷程中。
2.導師:
(1)深入了解及掌握每位學生家庭狀況,時常進行家庭訪視。
(2)積極推動有效之經營班級,建立班級常規。
(3)協助處理並指導班級學生各類活動及競賽。
(4)落實班級自治組織,發揮班級特色。
(5)時時關懷、鼓勵學生,積極輔導班級學生之學業與品行。
(6)蒐集並建立學生的基本資料,以充分了解學生。
(7)經常與學生晤談,進行輔導初級預防工作。
(8)進行有效之親師溝通,出席班級親師會議。
(9)調查了解班級學生的生活狀況、學習情形及行為表現。
(10)處理班級學生一般的困雞問題。
(11)處理班級學生偶發事件及違規問題。
(12)配合輔導教師處理班級個案及個別諮商。
(13)參與認輔個案輔導會議及導師會議。
(14)進行班級團體輔導。
3.認輔教師:
(1)認識與掌握受輔學生之生活與學習狀況。
(2)瞭解受輔學生校內與校外之生活與學習表現。
(3)協助受輔學生了解自己、認識自己,以建立自信心。
(4)協助受輔學生面對自己的問題,並尋求改進。
(5)將學生的問題狀況轉達給導師與任課教師,以共同協助輔導。
(6)參與認輔教師輔導知能研習或其他專業成長進修活動。
(7)參與學年個案研討會。
()二級預防
1.導師:
(1)配合輔導處中輟通報系統若有不明原因連續曠課達三日以上者送交
輔導處進行通報,並配合追蹤輔導。
13
(2)配合輔導教師的班級個案與個別諮商
(3)認輔適應不良學生,並參與個案會議
(4)配合各處室進行相關事件與個案之處理。
2.認輔教師:
(1)透過輔導個案之交談,深入了解其學習與生活上之問題。
(2)透過經常性之家庭訪視,了解其親子關係。
(3)透過蒐集到的個案資料,並與輔導人員共同分析個案之問題。
(4)與導師、輔導教師共同協助個案適應,以改善其偏差行為
()三級預防
1.教學人員:
(1)對轉介之協助與配合。
(2)對矯治或復建後的觀察並提供相關資料給輔導處或相關社區心輔
神機構。
(3)對校園危機處理通報流程的清楚掌握
14
學生行為問題的辨識及輔導
.逃學逃家輔導策
行為層次 可能線索表徵 可能原因分析 輔導策略
層次一:
不能完成師
父母的要
求而逃學
家。
1.大部分為臨
時起意。
2.容易為其他
事物所迷惑
而忘了其他
的事。
3.上課不專心
聽講作業常
無法完成。
4.生活散漫沒
有紀律沒有
做計畫的習
慣。
1.貪玩、好奇尋
求慾望的滿足
2.父母疏於管
教。
3.未培養出學習
興趣。
4.受同儕朋友的
影響。
5.娛樂場所的誘
惑。
★預防性:
1.
善用教學媒體活潑教學方法以及生活化
的內容,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
2.
協助父母應關心子女並瞭解其平常交友
情況與活動的場所。
3.
老師和家長經常保持聯繫共同努力培養
孩子的學習興趣。
4.家庭或學校共同提供正當的休閒活動。
5.培養解決學習困擾的能力。
6.加強點名及門禁管理,遇有缺席立即查
明。
危險性(立即性)處理:
1.立即與家長聯繫,儘快找回學生。
2.
運用各種管道查明學生可能去處並儘
快找回。
3.
瞭解原因協助回到學習環境不被標籤
為壞學生。
層次二:
以逃學逃家
做手段以達
到某種目的。
1.對父母師長
常有不滿的
情緒以唱反
調來反抗父
母師長。
2.成績長期欠
以逃學、
逃家來規避
現狀。
3.人際關係不
良,成績欠
佳,以逃學、
逃家來規避
現狀。
1.覺得父母師長
期望過高不被
自己接受。
2.覺得父母師長
管教過於嚴
而反抗權威
或報復心理。
3.逃避同學欺
負。
4.課業壓力。
5.逃避處罰。
預防性:
1.提供學生有發表意見的管道。
2.
父母師長給予學生合理的期望鼓勵自
我比較。
3.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4.指導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5.指導學生疏解壓力的方法。
6.妥善運用獎懲原則。
危險性(立即性)處理:
1.
發現學生逃學應查明原因及時與家長
聯繫。
2.瞭解逃學、逃家原因,協助解決困難。
3.
讓學生瞭解逃學逃家所造成的後果
自己可能產生的害處。
4.協助改善人際關係。
層次三:
習慣性的逃
學、逃家。
1.經常無故缺
席。
2.經常無故不
回家。
3.結交不良朋
友。
4.流連於不良
場所。
5.常伴隨吸
1.貪玩。
2.意志力薄弱,
容易被引誘。
3.家庭功能失
調。
4.父母管教態度
不當。
5.對學業沒有興
趣。
預防性:
1.設計多樣化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參與興
趣。
2.協助學生練習”自我控制”。
3.實施親職教育,老師和家長經常保持聯
繫,瞭解學生動態。
4.
善用教學媒體活潑教學方法以提高學
習興趣。
5.實施生涯輔導,提供適性發展的方向,
15
煙、偷竊、賭
博、說謊、遊
蕩……等偏
差行為。
6.不良朋友引誘
或脅迫。
如:參觀技藝教育。
6.
父母應瞭解子女其平常交友情況活動的
場所。
7.隨時多關心學生,多給予鼓勵。
危險性(立即性)處理:
1.向學務處、輔導處報備,並請求支援。
2.
與父母保持密切聯繫使其配合學校的輔
導策略。
3.協助學生適性發展。
.師生衝突輔導策
行為層次 可能線索表徵 可能原因分析 輔導策略
層次一:
偶發性的
緒化的不接
受老師的意
主張或要
求。
1.偶爾對某些
事情表示不
滿。
2.有時候情緒
起伏較大。
3.對某些事情
看法較偏激。
1.仍存留著一部
份較自我中心
的思考形式。
2.當時情緒不
佳。
3.覺得受到不公
平、不合理待
遇。
4.不會正確使用
措辭,致引起
誤會及衝突。
1.教師應盡量避免用權威方式與此類學生
互動。
2.
善用獎懲原則公開獎勵私下處罰
免當眾責罵學生。
3.學生瞭解事件碰觸到自己的那一部份
(心理層面)而讓自己不高興。
4.指導學生學會適當的情緒表達方式。
5.
平時即指導學生學會用理性的態度言詞
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感覺。
6.
平時即設計活動指導學生學習與他人做
恰當的溝通。
層次二:
常表現出強
烈而公開的
反抗故意違
背老師的意
見主張或要
求。
1.有明顯師生
溝通不良的
現象。
2.常會對特定
的事件或老
師表示不滿。
3.有時有成群
聚集或逃課
的行為。
1.較自我中心的
思考方式,強
化了想表現英
雄氣概、爭取
同儕認同與自
我肯定的心
情。
2.經常覺得受到
不公平、不合
理的待遇。
3.為了引起老師
的注意及關
心。
1.考慮學生個別情況,給予不同的表現機
會,肯定學生的各種才能,避免“齊一
化”的要求。
2.鼓勵學生以恰當管道向老師表達所思所
想,如:班會、週記、上課言、和老
聊天等。
3.教師平時應盡量多關懷及瞭解每位學生
特質。
層次三:
習慣性的故
意違背老師
的意見主張
或要求。
1.師生關係極
度不良。
2.學生明顯的
拒上特定老
師或多數老
師的課。
3.在同學面前
常表示對特
定老師的不
1.人格發展較不
建全:
1
有強烈的自
我中心傾向。
2
)衝動易怒,
缺乏同情心。
2.以抗拒權威作
為英雄主義的
表現,並以之
1.培養學生發展出建全人格:
1)落實生活倫理教育及公民道德教育,
培養知禮善群的美德。
2)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學習守
法服務的生活態度。
3)教導學生學習良好的人際互動方法,
學會互相尊重,互相幫忙。
2.
採用人性化的規範準則以理性民主的態
度來規範學生。
16
滿,甚至憤
怒。
4.常有成群聚
集或逃課的
行為。
作為自我肯定
的方式。
3.自尊心受到傷
害,挫折忍受
能力低。
4.疑似精神疾
病。
3.
提供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使學生從成功
的機會中獲得自我肯定。
4.請輔導老師或校外資源協助瞭解學生真
正問題或聯絡心理輔導機構心理醫師協
助治療。
.暴力行為輔導策
行為層次 可能線索表徵 可能原因分析 輔導策略
層次一:
語言暴力行
1.用言語威
脅,恐嚇同
學、師長。
2.
口出穢言
辱或謾罵同
學。
3.
言語無禮
撞師長。
個人因素:
1.自尊心受到傷
害。
2.崇拜英雄,抗拒
權威心理。
3.滿足自我需求,
耍老大。
4.自私,自我的心
理傾向。
5.不會恰當宣洩自
己不滿的自我情
緒。
環境因素:
1.父母或兄弟姊妹
間經常爭吵。
2.不當的學習對
象。
3.將孩子標記化。
預防性:
1.
妥善運用獎懲原則公開獎勵私下懲
罰,避免當眾羞辱學生。
2.在平常即以尊重理性的態度與學生互
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3.建立學生用好行為來獲得同儕尊重的
觀念。
4.
設計適當的團體活動讓學生從參與中
學習良好的人際互動。
5.平常即培養學生會恰當表達自己情緒
的方法。
6.提供親職教育讓學生在正常的環境中
成長。
7.
多關心學生交友情形適度表達對學生
的期望。
8.
要能欣賞學生的優點肯定學生各方面
的表現。
危機性(立即性)處理:
1.立即停止當事人的行為或帶學生離開
現場。
2.紓解當事人的情緒。
3.
進行原因的分析並選用適當的輔導策
略。
層次二:
物件攻擊的
暴力行為
1.故意破壞學
校公物。
2.故意攀折花
木。
3.故意破壞他
人貨品。
1.抗拒權威心理。
2.宣洩不滿的情
緒。
3.惡意的報復。
4.自私心理,不能
允許別人有自己
喜歡但卻沒有的
東西。
5.不良的次級文化
影響。
預防性:
1.
加強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培養學生愛
校觀念。
2.
運用同理心從學生立場看發生的生活
事件。
3.用理性、尊重的態度處理學生問題。
4.
平常即需照顧到每個學生儘量滿足學
生需求。
5.培養學生用適當方式來獲取自己喜愛
的東西。
6.培養學生學習欣賞與讚美事物的好習
慣。
7.
了解學生次級文化適度表達對學生的
期望。
17
危機性(立即性)處理:
1.立即制止破壞行為。
2.嘗試去瞭解問題發生的原因。
3.讓學生自己負起行為之後的責任。
層次三:
人身攻擊的
暴力行為
1.經常欺侮弱
勢同學。
2.用暴力解決
問題徒手或
持械打人。
3.成群結黨與
校外青少年
為伍。
4.
排除異己
老人,強出
頭。
5.學業成績低
落。
6.情緒衝動易
怒。
個人因素:
1.腦部障礙:內分
泌失調,精神疾
病。
2.人格發展不健
全,欠缺道德倫
理觀念:
(1)強烈自我中心
傾向。
(2)衝動易怒缺乏
同情心。
3.抗拒權威的心
理。
4.崇拜英雄主義。
5.自尊心受傷,挫
折忍受力低。
6.不恰當的情緒表
達。
環境因素:
1.家庭功能不健
全。
(1)父母或兄弟姊
妹間爭吵不合。
(2)父母不當管教
方式。
(3)不當的行為示
範。
2.學校過於重視學
業成績,忽視課
業以外的表現。
3.訓導方式不良,
學生問題處理失
當。
4.社會或幫派次級
文化影響。
5.為不良的大眾傳
播媒體內容所誤
導。
預防性:
1.
建立完善的學生輔導紀錄提供作為轉
介或醫療之參考。
2.培養學生發展出健全人格。
(1)落實品格法治教育,培養知禮善群的
美德。
(2)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學習守
法服務的生活態度。
(3)教導學生學習良好的人際互動方法,
學會互相尊重,互相幫忙。
3.
採用人性化的規劃準則以理性民主的
態度來規範學生。
4.
提供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使學生從成
功的機會中獲得自我肯定。
5.指導學生學會適當的情緒表達方式。
6.
提供正確的親職教育觀念協助家長學
習良好的親子互動方式。
7.
提供多元化的教育環境重視學生的特
殊才能。
8.
適當的運用獎懲原則給學生有自省的
空間。
9.
建立學校與治安單位的聯絡網防杜社
區幫派的影響。
10.淨化大眾傳播媒體的報導內容,發揮
正向的社會教育功能。
危機性(立即性)處理:
1.事情當時即予以適當之處理。
2.做情緒的疏導。
3.矯正不良的認知態度及行為。
18
.恐嚇勒索輔導策
行為層次 可能線索表徵 可能原因分析 輔導策略
層次一:
用口頭惡言
威脅同
學。
1.言語誇大、愛充
老大。
2.以言語恫嚇同
學:“如果你
不……我
就……!”
1.缺乏恰當的途徑來
肯定自我的價值感。
2.認為誇大的言辭會
增加自我的價值感。
3.
具較強的攻擊性
看同學的驚怕反應
感到滿足。
4.家人或親友的不當
行為之錯誤模仿。
1.
正確自我觀念的建立協助發掘其
長處並恰當的表現出來。
2.
教師隨時注意學生言行多鼓勵恰
當的人際活動。
3.教導學生學習以“良好行為”去
獲得同儕的尊重而非一味禁止其
做不好的行為。
4.與學生個別談話,了解其潛在原
因。
5.與家長聯繫,溝通以上之觀念。
層次二:
口頭恐嚇後
實際付諸
行動。
1.行為常出現粗暴
動作,常以武
力、器械等恐嚇
同學。
2.常與有暴力傾向
的適應欠佳學生
為伍。
3.對師長的管教常
以抗拒或漠視的
態度處之。
1.形成錯誤的自我價
值觀(錯誤的“英雄
主義”錯誤的“人
權觀”與“物權
觀”)
2.可能是同夥“兄
弟”的行為模式。
3.
食髓知味增強其錯
誤行為。
1.協助其體會人與人相處的正確模
式,建立正確“英雄人物”的觀
念。
2.
加強校區巡邏注意結夥成黨之次
級團體,隨時給予適當輔導。
3.
導師對有被恐嚇對象之學生密切
關懷使其有申訴管道,由此可檢
出問題行為者,避免“食髓知味,
增強其錯誤行為”。
層次三:
習慣性的恐
嚇且勒索
財物。
1.以勒索為獲得財
金錢的手段
2.在學校經常出沒
於低年級學生活
動場所。
3.經常出入電動玩
具店、撞球場娛
樂場所。
4.出手闊綽。
1.所形成之錯誤價值
觀以相當穩定。
2.同學或老師為求自
息事寧人不敢
反抗使其行為不被
發現。
3.因一再獲得金錢供
應而強化此類行
並養成過高之物
質需求慾望。
1.需學校及校外保安輔導單位協助
處理,老師則配合之。
2.發現恐嚇勒索事件,檢方馬上處
理。
3.
建立安全檢舉管道讓受害者及時
提出告訴。
4.加強親職教育。
5.
提供工讀機會建立正確獲取金錢
之觀念。
.偷竊輔導策略
行為層次 可能線索表徵 可能原因分析 輔導策略
層次一:
環境上的刺
非蓄意的
順手牽羊行
為。
1.臨時興起的意
念。
2.平常生活中容
易起貪念。
3.在許多事情的
處理上顯現自
我控制較弱。
1.受別人財物的刺
而一時興起想佔
有的念頭。
2.平常即養成僥倖的
心理。
3.平常即養成貪小便
宜的慾望。
4.平常即缺乏物權的
觀念。
預防性:
培養學生妥善保管財物的能力。
1.加強道德教育。
2.自我控制能力的訓練。
3.父母以身作則。
4.加強物權觀念的教育。
危機性(立即性)處理:
1.
當學生出現偷竊行為時宜馬上糾
正他。
19
2.通知家長協助配合學校的輔導策
略。
3.實施個別輔導,避免再犯。
4.
進行前述三項之處理時盡量勿給
予學生標記維護自尊心尊重其人
格,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
層次二:
為滿足某種
需求且受到
環境的刺激
而蓄意去偷。
1.喜歡獨處,以
便找機會下
手。
2.社會性較差,
較不易與他人
建立良好關
係。
3.常有不滿的情
緒宣洩。
4.藉偷竊來表現
膽量,炫耀自
己。
5.物質慾望過
愛慕虛榮
6.常會攜帶許多
物品到校,向
同學炫耀。
7.出手闊綽。
1.引起他人注意。
2.
想獲得同儕的接納
3.受同儕所激。
4.報復心理。
5.嫉妒心如虛榮心的
作祟。
6.飢寒起盜心。
7.父母觀念的影響。
8.不良友伴的影響。
預防性:
1.
父母師長平日儘量多接觸學生
時注意學生行為。
2.減少學生獨處的機會。
3.同理心的訓練。
4.加強法律常識教育。
5.實施親職教育。
6.建議家長應給予子女適宜的零用
錢,並養成他們儲蓄的好習慣。
危機性(立即性)處理:
1.
瞭解其偷竊動機及原因然後給予
適當輔導。
2.
實施家庭訪問了解其家庭生活情
形,社區環境,交友狀況,並要求
配合事項。
3.糾正他不正常的觀念。
4.
輔導其以合理的方式滿足自己的
需求。
層次三:
1.會製造偷
竊的環
境,而習慣
的去偷竊。
2.病態性偷
竊。
1.偷竊行為會一
再重覆出現而
形成習慣。
2.揮霍無度,經
常出入不良場
所,打電動玩
具、賭博,甚
至吸食藥物
等。
3.有強迫性的病
態衝動。
1.錯誤的“社會價
值”、“物權觀”。
1-1 不良社會風氣的影
響。
1-2
不良友伴的影響。
1-3
父母觀念的影響。
2.病態的心理狀態。
預防性:
1.
平日告誡學生錢財不漏白貴重物
品不要炫耀並且要妥善保管個人
物品。
2.
加強法律常識教育說明偷竊可能
造成的後果。
3.減少學生獨處的機會。
4.加強生活教育
德教育培養正
確的價值觀。
危機性(立即性)處理:
1.通知家長,協助配合管教。
2.
利用各種可行的輔導方法如行為
改變技術角色扮演等進行個案輔
導。
3.建議家長送請社會輔導機構或醫
療機構進行協同輔導或實施治療。
4.向學務
輔導處報備請求協助
20
.說謊輔導策略
行為層次
可能之線索表徵
可能原因分析
輔導策略
層次一:
以不實的言
語吹噓事實
或表達願
望。
1.對自己的不實
言語不太自
覺。
2.有不認輸,愛
比較的心理傾
向。
★個人因素
1. 不會區分真實與幻
想。
2.
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3. 博取別人的注意和
滿足。
★環境因素
忽略孩子的需求和感
受。
預防性:
1. 以身作則,標準一致。
2. 重視學生的心理需求。
危機性(立即性)處理:
1. 忽視學生的謊言,但同理學生
的想像或期望。
2. 了解學生說謊的潛在原因。
3. 教導學生區分真實和幻想。
層次二:
以不實的言
語來逃避某
些意外所可
能造成的責
罰。
1.會害怕、慌
言詞閃爍。
2.言詞易有破
綻,會強詞奪
理。
個人因素
1.
害怕責罰掩飾錯誤
2.模仿,向大人學的。
3.自我防衛,想做乖孩
子。
4.缺乏責任感。
5.不正當的“正義
感”。
環境因素
1.處罰太嚴厲。
2.沒有給予申辯表明的
機會。
3.父母師長態度太權
威。
4.忽略學生的需求和感
受。
5.大人說謊或言行不
一。
6.對學生期望太高,不
容犯錯。
預防性:
1. 以身作則,標準一致。
2.避免太嚴厲或太頻繁的處罰。
3.不要對學生期望太高,容許學生
犯錯。
4.指導學生面對問題,負起責任。
危機性(立即性)處理:
1.接納學生的懼怕情緒。
2.給予學生適當空間,容許學生犯
錯,讓學生有說實話的勇氣。
3.控制情緒,不要向學生逼供。
4.了解學生說謊的潛在原因。
5.學生說實話時要原諒,要教導。
層次三:
以不實的言
語來避開痛
苦的經驗或
回憶。
1.態度冷淡、防
衛心強。
2.會極力表現一
OK
個人因素
1.模仿,向大人學的。
2.不能承受痛苦的感覺
和經驗。
3.
自我防衛怕受傷害
環境因素
1.忽略孩子的需求和感
受。
2.大人說謊或言行不
一。
預防性:
1.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
2.對學生表達真誠的關懷與接納。
危機性(立即性)處理:
1.忽視學生的謊言,同理學生的情
緒。
2.接納學生的防衛,但積極與學生
建立良好關係。
3.對有關經驗,可做適度的自我坦
露。
4.指導學生珍惜目前所擁有的。
層次四:
以說謊來掩
飾自己的故
1.很清楚自己的
違規行為及其
可能導致的後
個人因素
1.害怕責罰。
2.模仿,向大人學的。
預防性:
1.以身作則,標準一致。
2.避免太嚴厲或太頻繁的處罰。
21
意違規行為
而躲掉懲
罰。
果。
2.無法或不願承
擔行為結果。
3.自我防衛,想做乖孩
子。
4.不滿意大人的規定和
權威。
5.希望符合大人期望。
6.缺乏責任感。
7.掩飾錯誤。
環境因素
1.處罰太嚴厲,規定不
合理。
2.沒有給予申辯表明的
機會。
3.父母師長態度太權
威。
4.忽略學生的需求和感
受。
5.大人說謊或言行不
一。
3.重視學生的心理需求。
4.不要期望太高,容許學生犯錯。
5.指導學生面對問題,負起責任。
6.和學生共同討論出合理、彼此可
接受的規範。
危機性(立即性)處理:
1.接納學生的懼怕情緒。
2.給予學生適當空間,容許學生犯
錯,讓學生有說實話的勇氣。
3.控制情緒,不要向學生逼供。
4.了解學生說謊的潛在原因。
5.學生說實話後儘量幫他解決問
題。
層次五:
以說謊來操
縱父母師
長,以達到
害人或圖謀
自己利益等
目的。
1.主動、有意的
表達謊言。
2.會製造對自己
有利的情境。
個人因素
1.模仿,向大人學的。
2.不滿意大人的規定和
權威。
3.希望符合大人期望。
4.為了得到自己的利
益。
環境因素
1.忽略學生的需求和感
受。
2.大人說謊或言行不
一。
預防性:
1.以身作則,標準一致。
2.重視學生心理需求,找出說謊原
因。
3.不要期望太高,容許學生犯錯。
4.協助發展其他方法,獲得想要東
西。
危機性(立即性)處理:
1.給予適當空間,容許犯錯,讓學
生有說實話的勇氣。
2.控制情緒,不要向學生逼供。
3.了解學生說謊的潛在原因。
4.學生說實話時,儘量幫他解決問
題。
要避免的事:
1.不要讓說謊的行為看起來比背
後的過失嚴重。
2.不要設計情境來考驗學生的誠
實性。
22
.學習困難輔導策
行為層次
可能之線索表
可能原因分析
輔導策略
層次一:
1.()
目先天學習
能力較低。
2.()
目學習基礎
較差。
3.()
目缺乏興
趣。
上該()科目
之課不專
注意力散
漫。
上該()科目
之課精神不
振,常打瞌
睡。
上該()科目
之課不守秩
常捉弄其
他同學。
上該()科目
之學業成績
低落。
1.
(些)科目先天學
習能力較低。
2.
(些)科目先前學
習不順導致銜接困
難。
3教師教材教法引不
起學生興趣。
4.
家長的鼓勵關懷較
少。
5.
貪睡,睡眠時間不
足。
6.
想引起別人注意關
心。
7.
被動,不能主動學
習。
8.
成績表現不佳意志
消沉,學習興趣低
落。
1.對該(些)科目實施個別教學,協助
了解先天能力,並引導多方面發展專
長,建立健全的自我發展。
2.對該(些)科目實施補救教學。
3.藉教學媒體、小組討論等方式激發學
習興趣。
4.
協助學生訂立「自我契約」,以提高學
習興趣。
5.教師教學方法活潑、多元,提高學習
興趣。
6.結合家長關懷,鼓勵學生的學習。
7.加強教室管理,落實巡堂制度。
層次二:
不懂學習方
法,沒有學
習計劃,學
習習慣欠
佳。
學習時強記死
背,囫圇吞
棗。
背參考書,做
參考書習題
抄襲別人作
業。
平時不努力,
臨時開夜車
1.
學習方法不當只重
記憶,不思理解。
2.
教學方法單調師生
缺乏互動。
3.
仰賴參考書不求理
解教材內容。
4.作業份量太重無力
完成。
5.
不會擬定安排學習
計畫。
1.學科教師應先教學習方法,再教教材
內容。
2.運用開放性的發問技巧,培養學生創
造思考能力。
3.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善用「小老師」
協助教學。
4.酌減作業份量,並多樣化作業內容,
提高學習興趣。
5.
輔導學生擬定「自我學習作習表」「自
我努力比較表」,鼓勵自我實踐。
6.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課堂作筆記、課
後做複習的正確學習習慣。
層次三:
1.()
科成績與其
他成績差距
懸殊。
2.批評老
師。
3.故意跟老
師作對。
1.()科目
考試時容易
緊張偶有臉
色發青四肢
發抖現象。
2.上某()
目時精神恍
惚。
3.天天考試,
天天不開心
1.
考試成績不佳害怕
不當的處罰(含教師
的公開羞辱及家長
與親友間的公開比
)。
2.
考試成績不佳害怕
降低班級學業成
績,影響同儕關係。
3.
考試多挫折多
生考試的焦慮與恐
懼。
1.協助了解性向、興趣,多方面發展專
長。
2.實施補救教學,增進學習效果。
3.
教學方法活潑多元提高學習興趣。
4.妥善運用獎懲原則,多獎少罰,以獎
為主,以罰為輔。
5.改進命題技術,給予成就感。
6.教導學生放鬆的方法,例如:考試前
閉上眼睛端坐深呼吸可緩和緊張。
7.教導學生考試的技術、答題的技巧。
8.與家長溝通,勿對學生做不合理的比
較或要求,應多給予關懷。
23
層次四:
1.厭惡上
學,對所有
的學習都會
排斥,拒絕
學習。
2.懼怕上
學。
1.曠課,在外
遊蕩。
2.成績不理
想,放棄學
習。
3.中途輟學,
脫離學校。
1.染上惡習,荒癈學
業。
2.
學習遭受挫折喪失
學習意願。
3.
學習壓力無法負荷
4.
結交不良朋友禁不
起誘惑。
1.聯繫家長,共同戒除學生之惡習,並
予以個別輔導。
2.實施補救教學。
3.給予更寬廣的多元化學習空間,鼓勵
學生致力於藝能科學習。
4.與家長協商,考慮是否協助學生轉換
環境,消除不良習慣。
5.輔導返校就讀,並實施個別化教學指
導。
.學校恐懼症輔導策略
行為層次
可能之線索表徵
可能原因分析
輔導策略
層次一:
偶爾會對學
校產生不合
理的恐懼,
並藉由生理
病症的顯示
而留在家
中,沒有上
學,但在家
裡時,卻又
症狀減輕或
若無其事。
1.
平常即表現出
焦慮,甚至是恐
慌的狀態。
2.
常藉口述稱身
體不適,不上學
或請假回家。
3.
容易有課業學
習困難的現象。
4.
容易有人際關
係不良的現象。
1.
可能與病態的
心理狀態。
2.
父母期望太高
或孩子覺得父母
的期望很高。
3.
老師當眾羞
辱。
4.
同儕關係不
佳。
5.
懼怕在學校中
會發生某些無法
應付的問題。
6.
缺乏自信、安
全感。
7.
課業適應問
題。
★預防性:
1.請輔導老師或校外輔導機構協助診斷。
2.多透過各種動態靜態活動以增進同學
間彼此的認識與了解。
3.對於剛入學或重新編班
學生多給予關懷
和輔導。
4.
注意班上的同儕互動情形以協助人際關
係不良學生的適應。
5.多和家長溝通聯繫,以幫助學生解決問
題。
6.注意個別差異,協助學生作適性發展。
★危機性(立即性)處理:
1.
與家長聯繫請家長幫助接送上下學。
2.了解缺課原因,訂定輔導策略。
3.
會同其他任課老師不必給予太大壓力,
多給予鼓勵。
4.進行個別的補救教學。
5.利用同儕的支持力量,增強其到校的動
機。
層次二:
嚴重的「懼
學」甚至長
期無法到校
上課。
1.一想到上學或
到校時,即產生
身體不適之現
象,甚至有恐慌
的反應。
2.經常缺課。
3.容易有課業學
習困難,顯著跟
不上的現象。
4.容易有人際不
良的現象。
1.可能與病態的
心理狀態。
2.父母期望太高
或孩子覺得父母
的期望很高。
3.老師當眾羞
辱。
4.同儕關係不
佳。
5.懼怕在學校中
可能會發生某些
無法應付的問
題。
6.缺乏自信、安
全感。
★預防性:
1.請輔導老師或校外輔導機構協助診斷。
2.
多透過各種動態靜態活動以增進同學
間彼此的認識與了解。
3.
對於剛入學或重新編班的學生多給予關
懷和輔導。
4.
注意班上的同儕互動情形以協助人際關
係不良學生的適應。
5.多和家長溝通聯繫,以幫助學生解決問
題。
6.注意個別差異,協助學生作適性發展。
★危機性(立即性)處理:
1.
與家長聯繫請家長幫助接送上下學。
2.了解缺課原因,訂定輔導策略。
3.
會同其他任課老師不必給予太大壓力,
24
7.課業適應問
題。 多給予鼓勵。
4.進行個別的補救教學。
5.利用同儕的支持力量,增強其到校的動
機。
.人際關係不良輔導策略
行為層次
可能之線索表徵
可能原因分析
輔導策略
層次一:
生活在自我
世界裡,失
去人際關係
學習機會。
1.沉默寡言,很
少與同學交談。
2.面對陌生人會
退縮。
說話緊張,無法
完整表達自己的
意思。
3.獨來獨往,少
有朋友。
1.缺乏人際交往能
不知如何應對
2.自我封閉,不愛
說話。
3.自信心不足。
4.不喜歡與人打交
道。
1.從活動中刻意教導學生人際交往的良
好方式。
2.對學生進行自我肯定訓練。
3.安排同學主動的與他接近。
4.透過「小組討論」方式,鼓勵學生發
表意見,表達看法。
5.
培養興趣結交朋友擴展人際關係。
層次二:
自我意識強
烈,堅持己
念,不願合
群,易與人
產生誤會和
爭論。
1.朋友不多。
2.遭人排擠。
3.意見特別多。
4.任何事情抱持
懷疑態度。
5.喜好爭辯,與
人針鋒相對。
6.挑剔別人或被
別人挑剔。
7.與人相見形同
陌路,不點頭不
打招呼。
1.以較自我中心思
考形式,與同儕互
動時,易導致自私
自利,不易與人妥
協。
2.不善於表達意
缺乏溝通技巧
3.主觀意識強烈,
強詞奪理。
1.實施個別輔導,促使學生開放自己,
接納他人。
2.落實自治活動,培養領導的能力,學
習服從的態度。
3.培養民主風度,尊重他人看法,接納
不同意見。
4.設計活動,讓學生學習溝通技巧。
5.輔導學生提出建設性意見,減少負面
批評。
6.輔導以理性溫和的言詞代替辯論。
層次三:
出言不遜,
行為偏激,
人際間不協
調,偶有衝
突事件發
生。
1.言行偏激,態
度傲慢。
2.不服管教,頂
撞師長。
3.耍老大,欺負
弱小。
1.人格發展較不健
全:
1
有強烈的自我
中心傾向。
2
衝動易怒
乏同情心。
2.以抗拒權威當作
英雄主義表現,並
以之作為肯定自我
的方式。
3.自尊心受到傷
害,挫折忍受能力
低。
4.疑似精神疾病。
1.培養學生發展出健全人格:
1)落實生活倫理教育及公民道德教
育,培養知善群的美德。
2
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學習
守法、服務的生活態度。
3)教導學生學習良好的人際互動方
法,學會互相尊重、互相幫忙。
2.採用人性化的行為規範準則,以理性
民主的態度來指導學生。
3.提供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使學生從
成功的經驗中獲得自我肯定。
4.請輔導老師或校外資源協助了解學生
真正問題或聯絡心理輔導機構、心理醫
師協助醫療。
25
.家庭功能失衡輔導策略
行為層次
可能之線索表徵
可能原因分析
輔導策略
層次一:
因家庭功
衡,造
成學生生
活缺乏照
料。
1.經常沒吃早
餐。
2.儀容不整,生
活習慣不好。
3.家庭聯絡簿常
忘記帶或家長未
簽名。
4.學用品準備不
周。
5.上課無精打
采。
6.不按時上下
學,在外逗留玩
耍。
1.家長忙於生計,
疏忽對孩子的照
料。
2.()親缺乏照
料子女的能力。
3.()親作息不
正常或情緒不佳,
影響家庭生活步
調。
1.主動作家庭訪問,了解學生家
庭狀況及經濟狀況。
2.加強生活教育及自理能力之培
養。
3.做好親師及師生溝通,建立互
信關係。
4.肯定家長的付出與努力,並提
醒家長生活起居與生活習慣對國
中、小階段學生之重要性。
層次二:
因家庭功
衡,造
成學生缺
乏安全感
1.不願意談論家
裡的事。
2.學業成績明顯
退步或低成就。
3.
情緒顯著變
化。
4.說謊。
5.偷竊。
1.父母經常發生爭
執,家庭不和諧。
2.氣憤父母的婚姻
危機
3.情緒無法調適,
致影響學業問
題。
1.給予學生吐露心聲的時間與管
道,鼓勵討論或分享家庭不愉快
的經驗或感受。
2.與家長溝通,關懷學生的感受
及情緒。
3.留意學生情緒,舉止上的突然
變化。
4.以同儕或個別輔導協助其課業
上軌道。
層次三:
因家庭功
衡,造
成學生形
成負向自
我概念。
1.在相關或問卷
中透露訊息(
家人不滿、偏
激、消極的言
詞、厭世……)
2.孤獨、退縮、
憂鬱、冷漠、沮
喪、焦慮。
3.猜疑、仇視。
4.自我傷害。
5.不當之價值
觀、人生觀。
1.以為自己是父母
失和(如:經常爭
執、分居、離婚、
遺棄或其他原因)
的導火線。
2.父母將孩子當成
代罪羔羊。
3.自父母處習得錯
誤的情緒宣洩。
1.接納學生自責的心理,並協助
其對父母失和原因的正確認知。
2.協助家長洽當的紓解其本身的
情緒以免情緒發洩在子女身上
3.教導學生正確的情緒紓解方
法。
4.運用同儕支持力量,多給予關
懷。
5.協助學生尋找生活的樂趣。
26
層次四:
因家庭功
衡,以
致學生形
成反社會
行為。
1.攻擊、破壞行
為。
2.容易與人衝
突、打架。
3.逃課、逃學。
4.逃家。
5.出入不良場
所。
6.吸煙。
7.濫用藥物。
1.受到周遭朋友的
歧視與嘲笑。
2.對於父母的失
和,感到被出賣或
丟臉。
3.失和後之父()
親對孩子補償、籠
絡,造成溺愛或放
任之管教方式。
4.藉反社會行為引
起父母注意或表達
抗議。
1.接納學生,協助其被出賣、丟
臉的感覺。
2.協助其繼續與同學保持和睦關
係。
3.安排參加輔導處之諮商。
4.學生有較嚴重之情緒困擾與反
社會行為時,轉介至醫院的兒
童、青少年心理衛生門診(心智
)或其他輔導、教養機構。
教師轉介及通報
教師乃學校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當發現需緊急協助事件,請務必立即通
報或是轉介至輔導處或相關機構儘速處理。
一、自我傷害
「自我傷害」係指一個人「有意地」使自己的身心受到傷害。廣義的自
我傷害包括自殺、企圖自殺、以及用任何方式傷害自己身心健康的行為;狹
義的自我傷害僅指稱自殘行為;以任何方式傷害自己身心健康,但沒有結束
自己生命的清楚意圖,例如重覆地拔自己的頭髮,以頭撞牆或割傷自己等行
為。以下為自我傷害發生徵兆的辯識,幫助教師提高對學生偏差行為的敏感
度,及早發現可能的個案,應能預防許多不幸的發生。
(一)語言上
1.學生直接說出死的念頭,例如我希望我死了
2.在作文、週記上表達死的意念
3.扭曲的死亡概念例如死後可以復活
(二)行為上
1.突然的且明顯的行為改變
2.人際退縮
3.學校裡出現許多問題,例如人際衝突嚴重
4.放棄自己心愛的物品或財產
5.有濫用酒精或藥物的情形
6.憂鬱、不滿情緒或攻擊行為
7.睡眠及飲食習慣變的混亂
27
(三)家庭與人際關係的重大變故
1.重要人際關係的結束,例如親人死亡
2.家庭發生重大變故,例如財務危機
二、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成員之間實施身體或精神上不法之侵害的行
為,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由法律觀之,沒有任何人有權力對他人施行身
(肢體、性)精神(情緒、心理)的虐待,因為人人都有免於暴力、免於
恐懼、免於受虐的權利。
法律上對「兒童及青少年虐待」的定義是︰家庭中的父母、監護人或照
顧者對十二歲以下的兒童或十二歲以上未滿十八歲的少年,有意或無意的虐
待或疏忽行為,導致兒童或少年在生理、心理受到傷害或有傷害之虞者。
三、高風險家庭
(一)負擔家計者遭裁員資遣強迫退休等使兒童少年未獲適當照顧。
(二)負擔家計者死亡、出走、重病入獄服刑等,使兒童少年未獲適當
照顧。
(三)家庭成員關係紊亂或家庭衝突。
(四)因貧困、單親、隔代教養或其他不利因素,使兒童少年未獲適當照
顧。
(五)家中成員或兒童少年主要照顧者罹患精神疾病,或酒癮藥癮,並未
就醫或未持續就醫。
(六)家中成員或兒童少年主要照顧者曾有自殺傾向或自殺紀錄者兒童
少年未獲適當照顧。
四、適應欠佳
□校園暴力:指學生有對教師施
暴、對學生施暴或破壞校內設備
情形者。
□暴虐行為:指學生有性格殘忍
的現象,如欺侮弱小、欺凌小動
物、破壞東西,甚至也對自己產
生攻擊或毀損。
□恐嚇勒索指學生以狠
話、黑話或用棒械等恐
使人因心生害怕而交
財物或被迫作自己不喜
歡的事情者。
□打架行為:指學生有高頻率的
暴力或脅迫行為情形者。 □不服管教:指學生有違反家庭
學校之規範或紀律且不聽從勸導
情形者。
□逃學逃家
□偷竊
□自卑行為:指學生有畏縮、消
極、不合群、不敢表示意見、過
份依賴、焦慮反應、敵意情緒、
自虐、自殺行為等。
□人際關係欠佳:指學生缺乏參
與人際活動的機會或錯誤的人際
行為的表達。
□性侵害受害者
28
新北市板橋區莒光國小經費核銷注意事項
請於活動結束後 5日內,檢附下列合法憑證依規定辦理請款及核銷:
(一) 統一發票:應蓋統一發票專用章,統一發票專用章應列明
業人名稱、統一編號、地址及「統一發票專用章」字樣。
(二) 商店收據:應蓋店章,店章應列明店名、地址及營利事業
一編號。
(三) 單一金額壹萬元以上依規定,須直接撥付廠商,有特殊情形須
事前填寫代墊費用申請表經核准後,方可先行代墊。
(四) 各項單據應註明
買受人(新北市板橋區莒光國小或扣繳憑單
編號 34200822)
、日期、品名、數量、單價、金額。
收據或發票
常見之錯
誤?
買受人(新北市板橋區莒光國小或扣繳憑單編號
34200822)未書寫或名稱未填完整。
數量或單價未填,或數量乘以單價不等於總價。
總價與大寫金額不符
使用免用統一發票收據之廠商,其店章未含統一編號亦
未於收據內填寫。
廠商開立免用統一發票收據,卻蓋統一發票專用章。
三聯式及電子計算機統一發票,除檢送收執聯(第三
聯),扣抵聯(第二聯)應一併附上。扣抵聯均不得以任
何理由(如收執聯遺失等)單獨報支。
收銀機統一發票僅列貨品代號,應加註貨品名稱並簽
名;如其他相關憑證已記載採購事項及貨品名稱者,得免
加註。
勿取具已停(歇)業廠商之免用統一發票收據報支(可
由財政部稅務入口網-公示資料查詢)
http://www.etax.nat.gov.tw/wsite/sp
發票或收據金額大於核銷金額,如係數計畫或科目共同
受益之支付款項者,應檢附支出科目分攤表;如係廠商或
承辦人員自行吸收者,應將實付金額列註於備註欄內,並
由經手人簽名或蓋章
其他事項依各有關規定辦理。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