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年指考 第 10 頁
公民與社會 共 11
頁
- 10 -
44.
具有非敵對性(或稱共享性)之財貨,根據其具備排他性與否,可分為公共財與準
公共財。下列是有關這兩種財貨之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公立大學在校學生住同一宿舍、使用公共衛浴,故學校宿舍是一種公共財
(B)付費有線電視節目具備非敵對性,但具排他性,故是屬於準公共財的財貨
(C)廠商不具提供公共財誘因,故政府應扮演生產者角色促進社會利益最大化
(D)公海漁業資源產權無法確定,故當達到濫捕情況時,此項資源即屬公共財
(E)我國高速公路屬準公共財,而且在行車流量變多時,便會出現擁擠的現象
45.
表六為臺灣於2007年至2016年間,以教育程度與年齡層等類別,所區分之失業率變
化,其中2008年曾發生全球金融風暴,對失業率產生影響。根據表六所作之敘述,
以下何者正確?
表六 (單位:%)
年 教育程度 年齡層
國中及以下 高中、高職 大專及以上 15-24 歲 25-44 歲 45-64 歲
2007 3.22 4.31 4.00 10.65 3.86 2.24
2008 3.76 4.34 4.21 11.81 4.02 2.54
2009 5.84 6.19 5.57 14.49 5.93 3.90
2010 4.83 5.58 5.12 13.09 5.35 3.39
2011 3.69 4.66 4.51 12.47 4.46 2.64
2012 3.52 4.22 4.58 12.66 4.38 2.31
2013 3.53 4.11 4.50 13.17 4.27 2.25
2014 3.20 3.83 4.35 12.63 4.13 2.09
2015 2.77 3.83 4.13 12.05 3.95 1.99
2016 3.09 3.90 4.23 12.12 4.08 2.15
(A)不論以何種類別區分,失業率均在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之次年出現上揚
(B)高學歷有高失業率,2007年後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失業率為各學歷中最高
(C) 25-44歲年齡層勞動者的失業率,在金融風暴之後皆呈現逐年下降的現象
(D)失業率隨年齡層提高而提高,顯示高齡勞動力生產力下滑為造成失業之因
(E)與2008年相比,2009年教育程度在國中及以下的勞動者,失業率增幅最高
46-47為題組
雖然印度憲法(1950年實施)明文廢除約有三千年印度教歷史傳統的「種姓制度」
(Caste),規定國家應平等對待所有公民,維護基本權利,禁止種姓歧視。但是直
到現在,達利特(Dalitis)仍然是印度社會地位最底層的群體,他們在日常生活中
經常受到高階級群體的霸凌與歧視,特別是在鄉村地區。達利特人代代多從事清潔
街道、垃圾、糞便、各種死屍等工作,是最貧窮、教育程度最低的一群。他們常被
汙名為不潔、汙穢的賤民。至今有些高階者為維護自身的「純淨」與優越,仍對達
利特採取限制其居住與活動空間的隔離對待,例如在村落限制其取水點,甚至有些
醫生也不願意替他們看診。
印度政府訂有保護達利特之相關立法,除嚴厲禁止高階對底層階級人民的暴力言行、
性侵等罪行外,並實施就學、就業與參政的補救措施,包括提供保障名額,甚至鼓
勵跨階級通婚。此外,印度女性勞動參與率特別低,社會地位普遍比男性低落,就
連出入公共場合也有人身安全問題,故達利特婦女可謂是底層中之底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