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霸凌定義
資料來源:陳利銘 (2021) 。校園霸凌防制及案例彙編手冊。教育部 :國立中山
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案例彙編手冊
對他人的不當行為
霸凌者與受凌者處
於勢力不對等的狀
態
霸凌行 會重覆、為
持續地發生
受凌者會受到身體
、心理、物質等傷
害的後果
 

網路霸凌
常見的網絡霸凌方法有:
1. 重複並且不斷地對其他網民使用言語暴力。
2. 重複並且不斷地對特定網民或網絡群體進行杯葛。
3. 模仿特定網民外表及行為特徵,並且加以羞辱。
4. 把受害人之個人資料(如真實姓名,容貌等)公
開,俗稱「起底」、「爆料」,但是有時受害者也
會公布加害者之個人資料藉以自我保護,由於牽涉
言論自由,犯罪加害者的個人隱私保護問題一直存
在爭議。
 

常見的網絡霸凌方法有:
1. 把受害人容貌移花接木至他人相片中,或在這些相片
旁加上誹謗性文字,俗稱「 P圖」。
2. 重複並且不斷地在論壇中以言語用發帖甚至以洗版等
方式公開侮辱受害人。
3. 重複並且不斷地傷害跟受害人有關的人士與朋友藉以
孤立受害者 ,  稱為關係霸凌。
4. 使用不同的帳戶及身份攻擊同一名受害人,導致受害
人誤以為很多人討厭及攻擊他。
5. 匿名誹謗。
網路霸凌
 

霸凌事件的角色
資料來源: 2015 年8月11 日GOOD TV  好消息電視台幸福來敲門 ~孩子 什 霸凌別人為 麼
?
霸凌者  (胖虎 ) 
    發動霸凌行 ,為
      帶領其他人參與。
受害者  (大雄 ) 
      受到霸凌。
旁觀者或協助者 (小
夫) 
    支持霸凌者行 ,在為
旁
    嘻笑或助威、跟隨帶
領
    者,直接參與霸凌行
動。
保護者  (靜香、哆啦A
夢) 
      安慰及支持受害者
,
      嘗試制止欺凌行為
。
 

恐嚇
刑法第 305 條
→以 加 害 生 命 、 身 體 、 自 由 、 名 譽、財
產之事,恐 嚇 他 人 致 生 危 害 於 安 全
者 , 處 2年以下有期 徒 刑 、 拘 役 或3
百 元 以下 罰 金 。
 

刑法第 346 條
意 圖 為 自 己或第 三 人 不 法 之 所有 ,
以恐 嚇 使 人 將 本 人 或 第 三 人 之 物 交
付者 , 處 6月以 上 5年以下有期 徒
刑 , 得 併 科 1千 元 以下罰金。
其獲得財 產 上 不 法 之 利 益, 或 使 第
三人得之者,亦同 。
恐嚇
 

< 一般侵權行為
民 法 184 條 第 1項
→故意 或 過失 , 不 法 侵害 他 人 之 權利 者 ,
負 損 害賠 償 責任。
→故意 以 背於 善 良 風 俗 之 方 法 , 加 損害 於
他 人 者 亦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