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還是震波?輸尿管結石治療怎麼選

pdf
1.36 MB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我該選擇手術或震波,
來治療輸尿管結石?
中華民國114年04月 泌尿科編制
疾病
輸尿管結石為泌尿科常見的疾病,其形成是礦物質結晶的沉積。形成原因有體質、遺傳、飲食習
慣、喝水太少,好發於中年男性(30-50)歲。
結石在腎臟形成,此時大多患者不會有症狀,但若結石順流而下,卡在輸尿管或是膀胱則會造成
尿液阻塞。常見的症狀有腰痛、盜汗、腹部悶痛、血尿、甚至合併尿路感染。結石大 0.5 公分或已
經造成阻塞的都需要儘早安排治療。
治療
1 【體外震波碎石】
利用 X 光或超音波定位,將電極放電時產生的震波,經過水及身
組織的傳導,傳遞到結石部位會釋放出能量,等到震波對結石產生的能
量足以裂解結石,結石就會崩解,然後微細碎片隨著尿液排出體外。
2 【硬式輸尿管鏡】
內視鏡經由尿道進入膀胱,再經由輸尿管與膀胱連接的開口將內視鏡
伸入輸尿管內來觀察輸尿管有無狹窄、腫瘤、或結石等異常,同時可使
用碎石器械將輸尿管結石震碎、取出。為防止術後輸尿管堵塞及利於
石碎片排出,一般都會植入暫時性雙 J 導管。
3 【軟式輸尿管鏡】
基本原理如同硬式輸尿管鏡,但是傳統硬式輸尿管鏡只能朝單一方向
檢查,軟式輸尿管鏡頭則能左下右下平面旋轉,因此可以深入構造比較
彎曲的輸尿管或較上段的輸尿管甚至腎盂,取石及碎石效果更好 為防
止術後輸尿管堵塞及利於結石碎片排出,一般都植入暫時性 J 導管。
什麼是 J 導管?
術後留置雙 J 尿管輸尿
造成阻塞,或是避免因輸尿管黏膜腫脹造成術後的阻塞而感染及疼痛。留置
J 管常會有輕微血尿,這是正常現象。
少數患者會在解尿時因膀胱收縮而引發腰部酸痛,排完尿後則發生膀
酸痛。這些症狀是因為雙 J 管引起尿液逆流或是刺激膀胱壁所引起的,只要
移除雙 J 管,症狀就會獲得改善。
硬式或軟式輸尿管鏡手術後都可能放置雙 J 導管,出院後於門診移除或
另排日期在手術室移除。
我該選擇手術或震波,來治療輸尿管結石?
體外震波碎石
【硬式】輸尿管鏡取石術
方式
從體外以機器打震波使結
石碎裂,從尿液自行排出
從尿道口伸入器械以雷射碎石
再以取石網/石夾取石
可處理結石
範圍
腎盂上段輸尿管
中段下段輸尿管
可處理
結石大小
0-2.5 公分
0-2 公分
麻醉
不需麻醉
以半身麻醉為主
結石清除率
68-69%
83-85%
J 導管
不須放置
需要放置
可能之
併發症
腎臟血腫
腰腹部痠痛
感染
血尿
解尿疼痛
感染
住院天數
幾乎不須住院
若無併發症,手術隔天出院
價格
健保給付
健保給付
優點
對於小結石清除率高
不須手術
併發症率最低
對下段結石清除率高
缺點
可能需多次治療
不適合懷孕或服用抗
凝血劑的病人
對腎結石及上段輸尿管
結石清除率較低
術後疼痛感及血尿較明顯
手術風險及麻醉風險
可彎式輸尿管導引鞘
軟式輸尿管鏡結合可彎式輸尿管導引鞘合併高壓
灌注及吸引器能增加腎臟碎石的排出率到九成
理解
軟式輸尿管鏡較硬式輸尿管鏡有較高的結石清除率?
軟式輸尿管鏡無需放置雙 J 導管?
體外震波碎石可處理的結石範圍主要包含腎盂及上段輸尿管?
體外震波碎石只需單次治療?
支持
在決策過程中,是否有家人或朋友會與您共同討論?
工作時間是否會影響您的醫療決策?
不同醫療決策所需的醫療費用,是否會造成您決策的改變?
整體來說,您感覺您的決策過程是否能夠得到足夠的支持?
選擇
請依據您個人的偏好來勾選以下合適的項
重視程度
重視 普通 不重視
結石的清除率
5
4
3
2
1
需要二次手術的機率
5
4
3
2
1
手術併發症的機率
5
4
3
2
1
疾病復發率
5
4
3
2
1
住院的天數
5
4
3
2
1
對工作的影響
5
4
3
2
1
需要負擔的費用
5
4
3
2
1
其他___________
5
4
3
2
1
其他___________
5
4
3
2
1
您的
依目前您的考量,您比較傾向選擇的治療計畫是
體外震波碎石
【硬式】輸尿管鏡取石術
【軟式】輸尿管鏡取石術
其他
針對醫師的說明,您是否還有任何疑問?如果仍有疑問,歡迎您寫下來或說出來與 您的醫師或個管
師討論。
資料
1. Assimos, Dean, et al. "Surgical management of stones: 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endourological society guideline, Part I." The Journal of urology 196.4 (2016):
1153-1160.
2. rk C, Knoll T, Petrik A, Sarica K, Seitz C, Straub M. EAU Guidelines on Urolithiasis. Uroweb
2018
3. Wang, Q., Guo, J., Hu, H., Lu, Y., Zhang, J., Qin, B., ... & Wang, S. (2017). Rigid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 versus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for large proximal ureteral stones: A
meta-analysis. PloS one, 12(2), e0171478.
4. Ming Xu , Lu Jin , Dongrong Yang , Boxin Xue , Chuanyang Sun , Wei Tao (2024). Comparison
of flexible vacuum-assisted ureteral access sheath versus conventional sheath combined
with single-use flexible ureteroscope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calculi. Urolithiasis. 2025 Feb
22;53(1):37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