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複習週記:生命特性與細胞構造進度表

pdf
3.29 MB
26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學習計畫 不熟的範例 配套進度
預定
日期
完成
日期 /總題數 生物
複習週記
生命的特性 1
 生命現象 2/ / / 3 1
 細胞的構造 3/ / / 2
 細胞的化學組成 6/ / / 3
2 細胞的生理 9/ / / 2
 細胞與能量 12 / / / 2
  探討活動:細胞形態與構造的觀察 15 / / / 2 1
植物的構造與功能 23
 植物的營養構造與功能 24 / / / 11 3
 植物的生殖構造與功能 35 / / / 4
4
 植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 40 / / / 3
 探討活動:花的觀察 45 / / / 1
 探討活動 :花粉形態及萌發的觀察 47 / / / 1
動物的構造與功能 57
 循 58 / / / 1 5
 消 63 / / / 3
 呼吸與排泄 66 / / / 2 6
 防 70 / / / 2
 感應與協調 74 / / / 2
7
 生 80 / / / 2
  探討活動:血球、神經細胞、生殖
腺與生殖細胞的觀察 84 / / / 2
95
 染色體與細胞分裂 96 / / / 3 8
 性狀的遺傳 102 / / / 4
 遺傳物質 107 / / / 4 9
 基因轉殖技術及其應用 113 / / / 3
 探討活動:染色體的觀察 115 / / / 2 8
演化與生物多樣性 125
 生物的演化 126 / / / 4 10
 生命樹 129 / / / 6
11
 生物多樣性 136 / / / 2
生物與環境 147
 族群與群集 148 / / / 5 12
 生態系 154 / / / 5
 多樣的生態系 161 / / / 4 13
 人類與環境 168 / / / 4
念完第 3
元之後可以
自然考科
複習週記第
3週喔!
1
ᮝل᱿᧚ඖ
ᔕଢણᛵل㆛ᄲ
102103104105106
1
1生命的特性
壹、生命現象
生物的生命現象
新陳代謝、生長(發育)、感應、生殖
陸、探討活動
細胞形態與構造的觀察
肆、細胞的生理
物質通過細胞膜的方法
被動運輸(簡單擴散、促進擴散)
主動運輸
106 學測 物質通過細胞膜的方法
細胞中的化學反應
同化作用、異化作用
106 學測 影響酵素活性的因素
伍、細胞與能量
三磷酸腺ATP
ATP - ADP
ATP / ADP 比值影響細胞的代謝活動
106 學測 ATP - ADP 循環、ATP 與光合作用
能量的獲得與轉換
光合作用
光反應 104 學測 光反應的場所
碳反應
106 學測 溫度影響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有氧呼吸、發酵作用
102 學測 呼吸作用的特性
103 學測 發酵作用的特性
104 學測 有氧呼吸與發酵作用的共同點
貳、細胞的構造
細胞學說
細胞的大小與種類
原核細胞、真核細胞
真核細胞的基本構造
細胞核 105 學測 細胞核雙層膜構造
細胞質 103 學測 膽固醇合成的場所
細胞膜
細胞壁
參、細胞的化學組成
單醣、雙醣、寡醣、多醣
中性脂、磷脂、膽固醇、蠟
蛋白質
DNA 102 學測 核酸的成分
   104 學測 核酸的組成和特性
   105 學測 含氮元素的物質
RNA
維生素
無機鹽
܈Ҁ
1
21生命的特性
生命現象
生物的生命現象
1
生物的生命現象包括:新陳代謝、生長(發育)、感應以及生殖等。
1
新陳代謝
簡稱代謝,生物體內所有化學反應的總稱,伴隨物質與能量的轉換。
種類:包括同化作用異化作用
同化作用:又稱為合成作用,是將無機物轉變為小分子有機物或將小分子有機物合成大分
子有機物的過程。 光合作用、葡萄糖合成肝糖。
異化作用:又稱為分解作用,是將複雜大分子裂解為較小分子的過程。 呼吸作用、蛋
白質分解為胺基酸。
2
生長(發育)
條件:生物體的同化作用大於異化作用
包括:細胞體積增大、細胞數目增多或細胞分化。
受精卵發育為個體。 蛙卵 蝌蚪 成蛙。
3
:生物體感知內在及外在環境變化,並引發適當的
反應。 蛾的趨光性、含羞草的觸發運動。
4
藉由生殖作用產生新個體,達到族群延續的目的。
方法:包括無性生殖有性生殖兩種,兩者差異主要在於有無受精作用
無性生殖 有性生殖
受精作用
優 點 延續親代優良性狀 增加子代遺傳變異
例 子 水螅出芽生殖,蜜蜂孤雌生殖 人類生殖
ϚዣרឈுȈ јዣ Ӓዣ
῅ 生命現象 Ⳇ㆛⸅⣬Ŀ
F
i
g
h
t
i
n
g
詳答參見詳解本 P.1
1
關於生命現象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應選三項)
水螅所進行的出芽生殖,為一種無性生殖
含羞草的葉子受到碰觸後會立即閉合,是一種感應的表現
新陳代謝是生物體內化學反應的總稱,過程中沒有能量發生轉移
一個莫氏樹蛙的受精卵可成為多細胞成熟個體,其過程稱為生殖
有性生殖比無性生殖更能增加子代的變異性,有利於物種的延續
細胞分化是指多細胞生物的發
育過程,相似細胞逐漸形成各
種形態與構造不同的細胞,以
執行不同的功能。
ଅᱻẤ
܈Ҁ
1
3
1生命的特性
ϚዣרឈுȈ јዣ Ӓዣ
῅ 新陳代謝 ᘜาɺʁĿ
2
植物進行的光合作用,可將二氧化碳及水轉換成葡萄糖,並伴隨著將光能轉移為葡萄糖分子內
的化學能。此為何種生命現象的表現?
代謝 生殖 生長
ϚዣרឈுȈ јዣ Ӓዣ
῅ ᘜาɺʁĿ
3
下列何者為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最大的差異?
有無減數分裂 有無細胞分裂 有無精卵細胞 有無受精作用
細胞的構造
細胞學說
1
1
1665 年,英國 虎克觀察軟木塞,將組成的小空格命名為「細胞」。
2
1839 年,德國 許旺與許來登共同提出:「動、植物體皆由細胞所構成。」
3
1858 年,德國 菲可提出:「細胞來自已存在的細胞,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
4
現今細胞學說
生物體是由細胞所組成。
細胞是生物體的構造及功能單位。
細胞由已存在的細胞經分裂而產生。
細胞的大小與種類
2
1
細胞大小約 1100 nm,大多需借助光學顯微鏡觀察。
2
細胞核核膜)之有無,分為兩種:原核細胞真核細胞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
細胞核、核膜
染色質位置 細胞質 細胞核
染色體 DNA DNA
質 體
܈Ҁ
1
41生命的特性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
膜狀胞器
核糖體 有(70S 有(80S
細胞壁成分 聚糖 纖維素(植物)、幾丁質(真菌)
生物體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質體為一段環狀 DNA 分子。
 S代表沉降係數,數值與分子量成正相關。
真核細胞的基本構造
3
1
細胞核
含遺傳物質,是細胞的生命中樞。
核膜:雙層膜,具核孔,可讓物質進出細胞核。
RNA 蛋白質組成,與核糖體的形成有
染色質:散在核質中,由 DNA 蛋白質成,
胞分裂時會濃縮成染色體
2
細胞質:介於細胞核與細胞膜之間的膠狀物質,由細
胞液及胞器組成。
細胞液:呈膠狀,細胞進行代謝作用的重要場所。
胞器:具特殊功能,大多數有膜包圍,可避免其內部的化學反應互相干擾,種類如下表。
構造:外膜、內膜及基質
參與呼吸作用 ATP,細胞的能量工廠
基質含有 DNA核糖體,可合成部分本身所需
的蛋白質
代謝旺盛的細胞內含量較多
ϱጰѴጰ
அ፴
構造:外膜、內膜、類囊體(堆疊成葉綠餅
、基質
參與光合作用,產生醣類
基質含有 DNA核糖體,可合成部分本身所需
的蛋白質
ϱጰѴጰ
᜸᠄ᡝ
ဨᆦሸ
அ፴
扁平囊狀或管狀,常與核膜相接,遍布在細胞
協助細胞內物質的運輸
粗糙型內質網:有核糖體附著於表面,與
的合成有關
光滑型內質網:沒有核糖體附著,與脂質
成有關
ಗᕹ࠮ϱ፴ᆩ
ӎྤ࠮ϱ፴ᆩ
ᑥᡝ
Ϧ
ࢗՓ
፴
ጰ
Ќ
ಠޟᄺ
܈Ҁ
1
5
1生命的特性
由許多扁平的囊狀膜堆疊而成,伴隨運輸囊泡
含酵素,可修飾及分泌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或
具分泌功能的腺體細胞,通常有較多的高基氏體
ࡵ᠄
ྙᡝ
پՌϱ፴ᆩ
ޟ᠄ݾ
ཱི᠄ݾלԙ
௃ଽஅЪᡝ౰ҡ
ޟၼᒯ᠄ݾ
 
囊泡狀構造,源自高基氏體
含多種水解酵素,在酸性環境活性佳,可分解
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
參與胞內消化及協助分解老化胞器
 
植物液泡較大,可儲存水分、花青素等代謝物
質;可產生膨壓,維持細胞形狀
動物液泡較小。 草履蟲的伸縮泡可排除多餘
శݾ
由大、小兩個次單元組成
顆粒狀,蛋白質合成(轉譯作用)的場所
游離於細胞質中或附著於內質網、核膜上,也
存在於葉綠體及粒線體的基質內
ωԩ൐ϯ
σԩ൐ϯ
微管組成的短柱狀構造
一對互相垂直的中心粒與周圍的細胞質組成中
協助細胞分裂時的染色體分離
ϛЖᡝ ԙᄇޟϛЖಖ
內共生假說
粒線體及葉綠體可能是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共生演化而來的構造,證據如下:
兩者皆為雙層膜構造。
具有與原核生物相似的環狀 DNA 及核糖體。
皆為半自主胞器,可製造部分所需蛋白質。
如同原核生物,可自行分裂增殖。
ଅᱻẤ
3
細胞膜
組成成分
磷脂質:為主要成分,排列形成
構造。
蛋白質:鑲嵌於磷脂質中,具有多種
功能。 運輸蛋白、受體蛋白等。
醣類:附著於細胞膜外側的蛋白質或
磷脂質上,與細胞的辨識能力有關。
膽固醇:動物細胞膜才有的成分,可
穩定細胞膜的流動性。
功能:分隔細胞內、外環境的構造,控
制物質進出細胞,為選擇性通透膜
ಠጰѴ
ᕥ્፴
ᖚھ᎕
ೖҩ፴
ᗞ᜸
્ᚖቹ
ಠጰϱ
ଢ଼ސಠጰޟᄺ
細菌與大多植物細胞膜缺乏膽固醇,由植物醇替
代,可以降低細胞膜的流動性。
ଅᱻẤ
܈Ҁ
1
61生命的特性
4
細胞壁
位於細胞膜外,具有維持細胞形狀、支持及保護的作用。
見於植物、藻類、菌物類及原核生物,但組成的成分並不相同。
植物及藻類:纖維素 菌物類:幾丁質 原核生物:聚糖。
ϚዣרឈுȈ јዣ Ӓዣ
῅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 Ⳇ㆛⸅⣬Ŀ
F
i
g
h
t
i
n
g
4
下列何者是細菌與一般真核生物所共同具有的胞器?
粒線體 核糖體 內質網 高基氏體
ϚዣרឈுȈ јዣ Ӓዣ
῅ 細胞膜的組成 ᘜาɺʁĿ
5
動物細胞膜是由下列哪些成分組成?(應選四項)
核酸 醣類 磷脂質 蛋白質 膽固醇
細胞的化學組成
1
1
細胞內含量最多的物質,平均約占細胞重量的 70%
2
水是良好溶劑,可溶解離子極性分子,有利於化學反應進行。
3
水的比熱及汽化熱大,可維持生物體及環境溫度穩定。
4
水於 4℃時密度最大,低溫時冰浮在水面上,有利水域生物生存。
5
水可微量解離,影響溶液 pH 值,影響酵素活性
2
1
CHO元素組成,分子式為 Cn ( H2O ) m,又稱碳水化合物
2
:貯存養分、供給能量及構成體質。
3
:單醣、雙醣、寡醣和多醣。
單醣:最簡單的醣類,由 36個碳原子構成。
三碳醣:甘油醛,光合作用的中間產物。
五碳醣:核糖去氧核糖,皆為組成的原料。
六碳醣: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分子式皆為 C6H12O6
雙醣:兩個單醣分子脫去一分子水而合成,分子式為 C12H22O11
麥芽糖 =葡萄糖 +葡萄糖  =葡萄糖 +果糖 乳糖 =葡萄糖 +半乳糖。
H
H
O
d
d+
ྃܒϷυ ఱᗤ
Ы࢐ྃܒϷυȂЫ
Ϸυ໢џלԙఱᗤ
醣類、脂質、蛋白質和核酸
為細胞內的大分子,屬於聚
合物,可由小分子進行脫水
反應而形成,也可經由水解
作用分解為小分子。
ଅᱻẤ
܈Ҁ
1
7
1生命的特性
CH2OH
HH
H
H
H
O
OH
OH
HO HOH +O
H
H
HOH
HOH2CO
CH2OH
CH2OH
HH
HH
H
O
OH
OH
HO O
H
H
HOH
HOH2CO
HO CH2OH
ိຉᑥ ݎᑥ
ಳЫ
Ы၌
ጵᑥ
HO
+ H2O
ᚖᗞϷυ๖ᄺყ
H
HO
HO
OH
OH
OH OH HO
OH
OH OH
OH
OH
OH
OH
OH
OH OH
OH
H
H
H
H
H
HH
H
HH
H
H
H
HO
C
HH
HHHH
H
HH
H
H
OOO
OO
C
C
CH2OH CH2OH
CH2OH
HOH2C
HOH2CHOH2C
ϲᆇᗞ
Ϥᆇᗞ
ိຉᑥ јٰᑥ ݎᑥ
ȞC6H12O6 ȟȞC6H12O6 ȟȞC6H12O6 ȟ
ўᑥ
ȞC5H10O4 ȟȞC5H10O5 ȟ
ᑥ
ȞC3H6O3ȟ
Ҡݶㅠ
൐ᗞϷυ๖ᄺყ
寡醣:由 310 個單醣分子聚合而成,位於細胞膜上,可作為辨識用。
多醣:由多個葡萄糖聚合而成,分子式為 ( C6H10O5 ) n
肝糖:暫存於動物體內,可提供能量,儲存於肝臟肌肉
澱粉:儲存於植物體內,可提供能量。
纖維素:建構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
幾丁質:建構真菌細胞壁及節肢動物外骨骼的主要成分。
3
1
CHO等元素,有些含有 PN
是生物體內微溶於水或不溶於水的有機
化合物。
2
:中性脂、磷脂、膽固醇及蠟等。
中性脂:一分子甘油與三分子脂肪酸
脫水合成,又稱為三酸甘油酯
:常溫下為固態 動物皮下
脂肪、內臟脂肪。
:常溫下為液態。 植物油。
功能:儲存能量、保溫及保護等。
磷脂:一分子、二分子脂肪酸
一分子磷酸基脫水合成。
構成的主要成分。
分子特性:包含親水端的頭部及厭水端的尾部,於水
溶液下形成脂雙層構造,如下圖。

ᒑЫܒᓞഋ
ვЫܒ׎ഋ
4
્ᚖቹ
Ҡݶ ્޺ሖ
HHH
H
OHHHHHHHHHHHHH
CCCOCH CCCCCCCCCCCCH
C
HHHHHHHHHHHHHHH
HHO HHHHHHHHHHHHH
CCCOCH CCCCCCCCCCC
CH
C
HHHHHHHHHHHHHHH
HHO HHHHHHHHHHHHH
CCCOCH CCCCCCCCCCCCH
C
HHHHHHHHHHHHHHH
έሖҠݶ⢰
ᒑЫܒᓞഋვЫܒ׎ഋ
Ҡݶ
ȞΙϷυȟ
֤ᕥሖϷυ
ҡ
્޺ሖ
ȞΠϷυȟ
P
O
O
C
O
C
O
OO
C
C
C
H
H
H
HH
O
O
ᕥ્
܈Ҁ
1
81生命的特性
膽固醇:動物細胞膜成分之一,可降低細胞膜的流動性。亦為
生殖相關激素的原料(如雌激素)。
蠟:植物角質層的主要成分,可防止水分及熱量散失。
蛋白質
4
1
CHONS等元素,生物體含量最多的有機物。
2
組成單位胺基酸,人體常見有 20 種,可以相連接形成類(蛋白質),如下圖。
HH
N NC
H
O
H H
O O
COH H H
N NC HH
O
H
C C CC C OH OH H2OH
++
R2
R1R2
R1
ₕஅሖ)Ҧ* ₕஅሖ)Κ*
3
蛋白質的胺基酸種類數目排列順序決定該蛋白質的立體結構及功能。
4
構成體質。 肌肉蛋白質。
調節生理機能。 血紅素、酵素、抗體及胰島素。
5
1
CHONP等元素。
2
組成單位:,核酸由磷酸五碳醣含氮鹼基組合。
3
:去氧核糖核酸(DNA)及核糖核酸(RNA
DNA RNA
中文名 去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形 狀 雙股螺旋 單股鏈狀
組成單位 去氧核糖核 核糖核
五碳醣 去氧核糖 核糖
含氮鹽基 ATCG AUCG
分 布 細胞核 多處
製造方式 半保留複製 DNA 轉錄而來
功 能 攜帶遺傳訊息 轉錄自 DNA 訊息,製造蛋白質
維生素
6
1
含量少,卻重要的有機物。可參與多種生理反應,但不提供能量。
2
水溶性:維生素 BC維生素 B群形成,協助酵素作用。
脂溶性:維生素 ADEK維生素 D促進鈣質吸收,參與骨骼生長。
HO
CH3
CH3
CH
3CH3
CH3
ᖚھ᎕
ᕥሖ
Ϥᆇᗞ
֤෨ᢃஅ֤෨ᢃஅ
ሖ๖ᄺ
܈Ҁ
1
9
1生命的特性
無機鹽
7
1
又稱為「礦物質」,可構成體質。 骨骼中的、血紅素的及葉綠素的
2
調節生理機能參與肌肉收縮及血液凝固;參與神經衝動傳導碳酸鹽磷酸鹽
與體液酸鹼平衡。
ϚዣרឈுȈ јዣ Ӓዣ
῅ ᘜาɺʁĿ
6
下列哪些為葡萄糖聚合而成的長鏈大分子?(應選三項)
纖維素 肝糖 核酸 麥芽糖 澱粉 88 日大
ϚዣרឈுȈ јዣ Ӓዣ
῅ 碳水化合物
7
下列有機物中,何者為碳水化合物?
C60H100O50 C51H98O6 C57H110O6 C17H20N4O6
ϚዣרឈுȈ јዣ Ӓዣ
῅ 蛋白質 Ⳇ㆛⸅⣬Ŀ
F
i
g
h
t
i
n
g
8
構成蛋白質分子的基本元素中,不包括下列何者?
O N P S
細胞的生理
物質通過細胞膜的方法
1
1
被動運輸:物質順著濃度梯度由高濃度往低濃度方向擴散不耗能量
簡單擴散
物質可直接通過細胞膜進行擴散作用。
氣體分子。 O2CO2NH3
脂溶性分子。 甘油、脂肪酸及酒精等。
促進擴散
物質不可直接通過細胞膜,需藉膜上運輸蛋白進行擴散作用。
運輸蛋白的種類多樣且具專一性
通道蛋白:運輸水分子及離子。 Na+K+Ca2+
載體蛋白:運輸水溶性分子。 葡萄糖、胺基酸等。
܈Ҁ
1
10 1生命的特性
2
主動運輸:物質可逆著濃度梯度由低濃度往高濃度方向移動需耗能量
運輸蛋白又稱為幫浦蛋白,由分解 ATP 分子以獲得能量。
植物根部吸收無機鹽類、甲狀腺細胞吸收碘離子及胃腺細胞分泌氫離子。
ᙏ൐ᘗඹ
O
2ȃ
CO
2ȃ
NH
3
Κ᎕ȃҠݶȃ્޺ሖ
ߴ໌ᘗ
೽ၾೖҩ
K+ȃH2O
Na+ȃCa2+
ၷᡝೖҩ
ိຉᑥȃₕஅሖ
кଢ଼ၼ
ᔓ
ೖҩ
ATP
H+ȃ࿨ᚔυ
ADP
+
Pi
細胞中的化學反應
2
1
新陳代謝過程包括物質轉換能量轉移酵素參與作用。
2
同化作用:小分子物質合成為大分子物質,過程需吸收能量。
異化作用:大分子物質分解為小分子物質,過程會釋出能量。
3
活化能:使反應物達到活化狀態,引發化學反應所需的最低能量。
3
1
又稱為 ,為有機催化劑。
2
成分多為蛋白質,但有些 RNA 分子也具有酵素的功能。
3
酵素特性
降低活化能,加速化學反應進行,但不能引發化學反應。
酵素與受質的結合如同鎖鑰關係,具專一性
受質:被酵素催化的反應物,酵素依其受質命名。 澱粉、纖維素
活化位:酵素能與受質結合的部位。
反應前後酵素本身不改變,可重覆參與化學反應,少量即有作用。
有些酵素的催化過程需輔因子協助,輔因子有兩種:
:有機小分子,有些輔的組成成分含維生素 B C
金屬離子:Zn2+Cu2+Mn2+Ca2+等。 Ca2+可活化參與血液凝固的酵素。
酵素(enzyme coenzyme
成 分 蛋白質或 RNA 小分子有機物,維生素 B衍生物
作 用 降低活化能 協助酵素作用
特 色
具專一性 專一性
可循環利用 可循環利用
܈Ҁ
1
11
1生命的特性
4
影響酵素活性的因素:反應速率代表酵素活性。
 子    
溫 度
Ρᡝሕશޟശ
ᎌۣྣ࡙ጒ൜
ଽྣಠ຃ϛሕશ
ޟശᎌۣྣ࡙ጒ൜
Іᔖഀ౥
ྣ࡙Ȟʨȟ
酵素的最適溫度因種類而異
低溫:活性降低,但不致破壞
高溫:破壞分子結構,活性突然下降
無法恢復
酸鹼性
pH 值)
pH
012345678910 11 12
Іᔖഀ౥
ೖҩۆ૎ೖҩۆ
൒శᐦ઱ۆ
酵素的最適酸鹼值因種類而異
大部分酵素於中性環境活性最佳
液澱粉
胃蛋白於酸性環境活性大
胰蛋白於鹼性環境活性大
受質濃度
2103456 7 8 9 10
ІȠ
%
ȡ
ڧ፴ᐨ࡙ȞయೃՆʝϴЀȟ
ശσІᔖഀ最大反應速率:因酵素有一定量,受質
濃度上升至某程度時,反應速率達飽和
點,不再增加
達最大反應速率前,受質濃度愈高,酵
素活性愈好
金屬離子
促進性:鈣、錳、鎂、鋅及銅離子可協
助酵素催化作用
抑制性:汞、鉛及鎘等重金屬離子干擾
酵素結構而降低其活性
ϚዣרឈுȈ јዣ Ӓዣ
῅ 物質通過細胞膜的方法 ᘜาɺʁĿ
9
下列哪些物質於通過細胞膜時,需要藉由運輸蛋白質的協助?(應選三項)
O2 Na+ 水分子 脂肪酸 葡萄糖
ϚዣרឈுȈ јዣ Ӓዣ
῅ 主動運輸 ᘜาɺʁĿ
10
下列有關細胞進行主動運輸的敘述,何者正確?
可於死細胞觀察到主動運輸 ADP 分子作為能量來源
胃腺細胞分泌氫離子屬於主動運輸 物質只能由低濃度往濃度高的方向移動
܈Ҁ
1
12 1生命的特性
細胞與能量
三磷酸腺 ATP
1
1
屬於一種 ,由腺嘌呤
三個磷酸基所構成,含兩個高能
磷酸鍵
2
可經水解作用產生 ADP AMP
並釋出能量。
二磷酸腺ADP 2
酸基。
單磷酸腺AMP 1
酸基。
3
稱為「細胞的能量貨幣」,是細胞
活動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
4
ATP-ADP
ATP +H2O ADP +Pi +能量。
正反應:ATP 水解形成 ADP Pi 並釋出能量供細
胞作功。 肌肉收縮、主動運輸、同化作用。
逆反應:外加能量將 ADP Pi 脫水而形成 ATP
 
能量來源可為異化作用所釋出的能。
5
ATPADP 比值影響細胞的代謝活動
比值高時,代表細胞能量充足,促進同化作用,抑制異化作用。
比值低時,代表細胞能量不足,抑制同化作用,促進異化作用。
能量的獲得與轉換
2
1
光合作用:光能 化學能(C6H12O6),供自身及其他生物利用。
2
呼吸作用:化學能(C6H12O6)→ 化學能(ATP),供細胞進行生理作用。

ဨᆦᡝ
ӎӫհҢ
ڳ֜հҢ
CO2+H2O
ԤᐠސȞᗞ᜸ȟ
+O2
ಖጣᡝ
ಠࣀଢ଼ܖҡ౩հҢ
ATP
ӎ૖
HHOOO
O
P
HOH OH
CCC
C
C
N
NH2
N
N
NOO
O
PO
O
O
P
H
HH
H2C
ᑥ
ဝ⤋ᰑ
ᕥሖஅ
ATP
ADP
O
AMP
ATPȃADPAMPޟᄺ
ATPADP
+Pi
૖໔
૖໔ ౴ϽհҢ
հђ
ՊՈԝᕻ
кଢ଼ၼᒯ
ӣϽհҢ
*
ಠϱޟATPADPඉᕗ
܈Ҁ
1
13
1生命的特性
光合作用
3
1
植物利用,將水及二氧化碳合成醣類的
反應。
2
方程式
6CO2+12H2OC6H12O6+6H2O+6O2
3
反應場所葉綠體,其組成包含:
外膜及內膜。
類囊體:堆疊成葉綠餅,含有光合色素
光反應場所。
基質:含多種酵素,為碳反應場所。
光合色素為可以吸收太陽可見光的色素分子,種類有葉綠素及胡蘿蔔素。
ଅᱻẤ
4
:光反應和碳反應。
葉綠體類囊體 葉綠體基質
光照下
光照下
光能 化學能(ATPNADPH化學能(ATPNADPH
化學能(C
6
H
12
O
6
葉綠素接受光照後會放出電子
電子進入電子傳遞鏈,傳遞過程釋放能量合成 ATP
最後電子與 NADP
+
結合形成 NADPH
失去電子的葉綠素促使分解產生質子
O
2
CO
2
五碳醣結合形成甘油酸
甘油酸轉變為三碳醣時,需來自光反
ATP NADPH 提供能量
大部分三碳醣形成五碳醣再循環
少部分三碳醣形成六碳醣產物
ဨᆦશ e
Ⴋυၷᡝ
e
e
Ⴋυၷᡝ
e
Ⴋυၷᡝ
e
Ⴋυၷᡝ
e
H2O
NADP++ H+
NADPH
૖໔
ADP+Pi
ATP
υ
ӎྱ
HO22
12
+
+
њᅭМඉᕗ
ᆇІᔖ
ATP
ATP
ADP+Pi
ADP+Pi
NADP++H+
Ϥᆇᗞ
έᆇᗞ
6
C)
CO
2*
Ҡݶሖ
12
ᗞ᜸Ȟϲᆇᗞȟ
CCC
12 CCC
6CCCCC
ጵᑥᐦ઱ ໵Ҫഋ
CC CCCC
NADPH
光強度、土壤含水量 CO
2
濃度、溫度
ᗞ᜸
ӎ૖
ӎІᔖ
Ȟ᜸᠄ᡝȟ
ATP
ᆇІᔖ
Ȟஅ፴ȟ
ဨᆦᡝ
ϱጰ
Ѵጰ
H2O
O2
CO2
ADP +Pi
NADPH
−−
NADP+
ӎӫհҢҰཎყ
܈Ҁ
1
14 1生命的特性
呼吸作用
4
1
細胞分解葡萄糖等有機物質釋出能量的過程。
2
依有無氧氣參與,分為有氧呼吸發酵作用
有氧呼吸
氧氣充足時,葡萄糖完全氧化,產生 CO2H2OATP
方程式:C6H12O6+6O26CO2+6H2O+36ATP
反應場所:細胞質粒線體
過程:糖解作用、克氏循環及電子傳遞鏈。
葡萄糖於細胞質中進行糖解作用產生丙酮酸、ATP、輔,此過程不需 O2參與。
丙酮酸於粒線體基質中進行克氏循環,產生 CO2ATP 及輔
𦿞將電子釋放給粒線體內膜電子傳遞鏈,電子傳遞過程中能量釋出形成 ATP,且將
O2還原為 H2O
發酵作用
氧氣缺乏時,丙酮酸無法進入粒線體內,會在細胞質中代謝成其他物質。
葡萄糖無法完全氧化,只產生 2ATP
酒精發酵:葡萄糖 丙酮酸 酒精C2H5OH+2CO2+2ATP
乳酸發酵:葡萄糖 丙酮酸 乳酸C3H6O3+2ATP
3
影響呼吸作用的因子:氧含量、溫度。
4
有氧呼吸與發酵作用的比較
有氧呼吸 發酵作用
酒精發酵 乳酸發酵
反應物 葡萄糖 葡萄糖 葡萄糖
產 物 CO
2
H
2
O酒精、CO
2
產 能 36ATP 2ATP 2ATP
步 驟 糖解作用、克氏循環、電子傳遞鏈 糖解作用、酒精發酵 糖解作用、乳酸發酵
反應場所 細胞質、粒線體 細胞質 細胞質
生 物 所有好氧性細胞 酵母菌、植物細胞 乳酸菌、骨骼肌細胞
32ATP
O2
шٗ
O2
м
պЪ
ඉᕗ
е⢯ሖ
CO2+
ନᆠ
ٰሖ
2 ATP2 ATP
CO2
O2
H2O
Ԥڳ֜
ಠ፴ ಖጣᡝஅ፴ ಖጣᡝϱጰ
ีሕհҢ
ڳ֜հҢ
ိຉᑥ
ᑥ၌հҢ
Ⴋυ༈ሎᜦ
原核生物沒有粒線體也能
進行有氧呼吸,因其細胞
膜上具有電子傳遞鏈。演
化上,粒線體的內膜應是
源自原核生物的細胞膜。
ଅᱻẤ
܈Ҁ
1
15
1生命的特性
ϚዣרឈுȈ јዣ Ӓዣ
῅ 光合作用碳反應 Ⳇ㆛⸅⣬Ŀ
F
i
g
h
t
i
n
g
11
植物進行碳反應的主要部位在何處?
葉綠體的基質內 葉綠體的內膜上 葉綠體類囊體上 葉綠體內外膜間空腔
ϚዣרឈுȈ јዣ Ӓዣ
῅ 酒精發酵 Ⳇ㆛⸅⣬Ŀ
F
i
g
h
t
i
n
g
12
下列哪些是酵母菌進行發酵過程中會產生的代謝物質?(應選三項)
CO2 ATP 乳酸 丙酮酸
探討活動細胞形態與構造的觀察
實驗目的與器材
1
1
:利用顯微鏡觀察動、植物細胞並比較異同。
2
複式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滴管、鑷子、解剖針、吸水紙。
染料:碘液、亞甲藍液。
0.9% 生理食鹽水(用於哺乳動物細胞,維持細胞形狀)。
蒸餾水(用於植物細胞)。
3
動物細胞:人類口腔皮膜細胞。
植物細胞:洋蔥表皮細胞、水蘊草葉肉細胞。
實驗步驟
2
1
製作水埋(新鮮)玻片
ᅎᆓ
Ыܖҡ౩ᢄЫ
ᢛυ
భᢎᄆޟಠ
၌ডବ
ၷ࣠а ᇐ࣠а
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水或 0.9%
生理食鹽水
以鑷子夾取欲觀察材料(愈小
愈薄愈好),置於載玻片上的
水或生理食鹽水中
利用解剖針將蓋玻片與載玻片
45c,輕輕放下,以減少
氣泡產生
܈Ҁ
1
16 1生命的特性
2
染色方法
࿨శܖٳҦᙢశ
֜Ыા
方法一: 在製作水埋玻片的步驟時,直接滴加染
料於標本上,再蓋上蓋玻片即完成染色
方法二: 已製作好的玻片標本,可滴一滴染料在
蓋玻片的一側,另一側用吸水紙吸水
也可完成染色
染料選擇:細胞核(以碘液或亞甲藍液染色)、澱粉粒(以碘液染色)。
3
複式顯微鏡操作
玻片中的標本對準載物臺上的圓孔。
先用低倍物鏡觀察,可利用粗調節輪調整焦距。
若欲更高倍觀察,先將目標物移到視野中央,更換成高倍物鏡。此時,只能轉動細調節輪。
若光線過亮或不足,可調整光圈或反光鏡(光源調節器)。
實驗結果
3
胞種
細胞描述 扁平、不規則形 扁平 柱狀
細胞核 單核
細胞壁 𨯔𨭆 𨭆
葉綠體 𨯔𨯔𨭆
圖 片
ϚዣרឈுȈ јዣ Ӓዣ
῅ 植物細胞的觀察 ᘜาɺʁĿ
13
下列有關水蘊草葉片細胞的觀察,何者正確?
可觀察到葉綠體
未染色前,即可清楚觀察到細胞核
需先撕取下表皮,滴水後蓋上蓋玻片觀察
滴入亞甲藍液的目的,是使細胞質的流動加速
܈Ҁ
1
17
1生命的特性
ϚዣרឈுȈ јዣ Ӓዣ
῅ 顯微鏡的操作 Ⳇ㆛⸅⣬Ŀ
F
i
g
h
t
i
n
g
14
使用複式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加碘液可使細胞壁更易於觀察
表皮細胞的細胞壁薄、細胞核大、液泡小
在低倍物鏡下所看到的細胞數目比在高倍物鏡下多
高倍物鏡下,視野會變亮,此時可用細調節輪調整焦距
生命現象
    下列有關新陳代謝的敘述,何者正確?
包括合成作用與分解作用
葡萄糖合成肝糖是一種異化反應
生物生長時,個體只進行合成作用
呼吸作用是一種釋出能量的同化反應
真核細胞的基本構造
    下列有關動、植物細胞構造與功能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二項)
染色體的成分只有 DNA
動、植物細胞都有核糖體可合成蛋白質
動、植物細胞的活動受其細胞核所控制
動物細胞才有高基氏體,植物細胞才有中心粒
動物細胞內沒有液泡,所以沒有儲存物質的功能
    細胞膜上的醣類與下列何種功能有關?
辨識功能 提供能量 運輸物質 影響細胞膜流動性
    下列有關葉綠體與粒線體的敘述,何者錯誤
DNA 均有核糖體
均可形成 ATP 均可製造本身所需的所有蛋白質 進階
細胞的化學組成
    下列關於生物體內「水分」的敘述,何者正確? 詳答參見詳解本 P.2
水是細胞內含量最多的有機物
水可輕微解離,影響酵素的活性
水的比熱小,具有維持體溫恆定功能
水是良好溶劑,可溶解細胞內所有物質
܈Ҁ
1
18 1生命的特性
    下列有關醣類的敘述,何者正確?
去氧核糖為組成 RNA 的原料
麥芽糖可分解成 2個葡萄糖分子
葡萄糖是植物運輸醣類的主要形式
纖維素不是醣類,因無法被澱粉
    胺基酸與胺基酸之間以鍵連結,右圖為雙的結
請問圖中有幾個胺基酸?哪一個箭頭為
2a
1b
2c
1d 進階
    醣類、脂肪、核酸及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分解為小分子的過程中,具有下列哪些共同的
特點?(應選三項)
需酵素參與 為吸能反應 為放能反應
為水解作用 為脫水作用
    唾液中的澱粉無法在胃中進行消化作用,此種現象與下列何種酵素特性有關?
酵素具有專一性 酵素無法重複使用
酵素活性受 pH 值影響 酵素活性受溫度影響
    下列有關酵素性質的敘述,何者正確?
酵素可重複利用 酵素均需輔的協助
酵素提供能量,使反應加速 酵素的活性與受質濃度成正相關
    下列何種配對(Y-X軸),不符合右圖曲線?
酵素活性 -
酵素活性 - 受質濃度
細胞膜運輸速率 - 運輸物質
光合作用效率 - 二氧化碳濃度 進階
三磷酸腺 ATP
    當細胞內 ATPADP 的比值偏低時,細胞會進行何種反應?
ATP 加速有氧呼吸
促進肝糖合成 抑制細胞內物質的氧化
    右圖為細胞內 ATP-ADP 循環的示意圖,
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TP 的五碳醣是去氧核糖
甲分子可由原核細胞內的粒線體合成
甲/乙的比值增高時,有利於肝糖的合成
反應Ⅰ需要氧參與,反應Ⅱ需要水分子參與 進階
HNNC
HH
C C CO
O
H
H H
ROR
abcd
X
Y
PP ҦPPΚ
Іᔖ˵
Іᔖ˶
+Pi
P
܈Ҁ
1
19
1生命的特性
光合作用
    下列有關光反應與碳反應的比較,哪些正確?(應選三項)
光反應 碳反應
能量轉換 光能 化學能 化學能 化學能
進行場所 葉綠體基質 葉綠體類囊體
進行時間 光照下才能進行 黑暗中才能進行
反應物 CO
2
生成物 O
2
生物的能量貨幣
  在整個生物界有共通的能量貨幣。不論是在人體或是大
腸桿菌內,所使用的能量貨幣都是一樣的,即 ATP 和高能
的還原分子(如 NADPHNADH FADH2)。ATP 是一個
含高能量的磷酸化合物,因為有太多電荷彼此互相排斥,造
成分子的不穩定,當磷酸根之間的鍵結被打斷,能量就被
釋放出來1莫耳的 ATP 可以產生約 8千卡的能量NADH
是另一能量儲存之所在,其能量是以還原型態來儲存。當
NAD+與一個氫原子結合,就形成 NADH1莫耳的 NADH
NAD+和二個電子時,約可產生 53 千卡的能量。如此大的能量細胞無福消受,必須先轉
ATP 才可被利用。但是一個 NADH 只能轉變成三個 ATP,所以在細胞內能量的轉換,永
遠會有一些損失,不過生物系統裡能量轉換的效率比起人工的機器是高明的多。
  當葡萄糖分解時,葡萄糖內化學鍵的能量是以電子的形式將 NAD+還原成 NADH,而把能
量儲存於 NADHNADH 的能量雖然很多,但不能直接使用,那麼它要如何釋放能量來供生物
細胞使用呢?電子必須經過一系列嵌於膜上的電子載體carrier)來傳送,也就是電子傳遞鏈
。若以能量的階層來看,最高位能的 NADH 將電子伴同氫離子交給下一個電子載體,這個電
子載體就從氧化態變為還原態,同時釋放一部分能量,然後電子再交給下一個電子載體,所釋
出的能量可經由化學滲透作用形成 ATP。經過一系列電子載體的傳遞之後,最後的電子接收者
是氧,氧得到電子和氫離子之後就變成水分子。(改編自生命科學課程,東海大學)請回答下
NADH
Ⴋυၷᡝ
A
௥ԝޱ
H2O
ADP+Pi
ATP
૖໔
Ⴋυၷᡝ
B
Ⴋυၷᡝ
C
O2
    電子依照能量位階的高低一級一級地滾了下來,最後可由下列何者接收?
氧氣 NAD+ 二氧化碳
    電子傳遞鏈位於下列何處?
細胞質 粒線體外膜 粒線體內膜 粒線體基質
    下列有關 NADH 所攜帶的能量轉化為 ATP 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三項)
轉換的效率約為 45%
轉換過程沒有能量損失
NADH 所攜帶的能量比 ATP
NADH 可供應電子給電子傳遞鏈
NADH NAD+所釋出的能量可直接供細胞利用
܈Ҁ
1
20 1生命的特性
呼吸作用
    下列有關有氧呼吸和發酵作用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二項)
均需要氧的參與
無粒線體的原核生物也能行有氧呼吸
有些動物細胞可進行有氧呼吸或發酵作用
植物細胞白天進行有氧呼吸,晚上進行發酵作用
有氧呼吸包括糖解作用、卡爾文循環及電子傳遞鏈
    下列哪些是肌肉細胞與酵母菌行發酵作用時的共同特徵?(應選二項)
都產生乳酸 都產生乙醇
都會產生 CO2 都是以葡萄糖為原料
一個葡萄糖分子都產生 2ATP 進階
細胞形態與構造的觀察
    細胞的外形頗多變化。下列四種不同的動、植物細胞中,何者屬於動物細胞?
    觀察下列哪些細胞時需要滴加生理食鹽水,使其維持細胞原狀?
𠕇洋蔥表皮細胞 口腔黏膜細胞 𠗟蛙的血球 𣿅蛙的皮膚細胞 
𠕇𠗟𣿅 𠗟 𠗟𣿅 𠗟𣿅
󱂜Ҥ
    ATP 在細胞內扮演能量收支的角色,下列有關生物細胞內 ATP 分子的相關敘述,何者
正確?
一分子的 ATP 1個高能磷酸鍵
雙醣分子轉變成單醣時需要 ATP 才能進行
ATPADP 的值偏高時可合成體質
植物行光合作用,光反應產生的能量分子只有 ATP
碳反應要在光照的環境下才能產生足夠的 ATP 106 學測
    下列物質進入細胞的方法,哪些正確?(應選二項)
水以滲透作用進入仙人掌之根細胞
氧經由簡單擴散進入狗之肺泡細胞
酒精經主動運輸通過人腦細胞之細胞膜
澱粉由運輸蛋白進入馬鈴薯之塊莖細胞
碘離子以促進性擴散進入海帶之葉狀體細胞 106 學測
܈Ҁ
1
21
1生命的特性
    下列細胞內的結構,何者具有雙層膜?
高基氏體 溶體 內質網 細胞核 液泡 57 % 105 學測改
    下列哪些物質被動物分解後會產生含氮廢物?(應選二項)
DNA 血紅素 脂肪 肝醣 纖維素 23 % 105 學測
    某一株植物在逆境下產氧量下降時,最可能是細胞中的哪一部位受損?
粒線體內膜 粒線體外膜 粒線體基質
類囊體(葉綠囊) 葉綠體基質 46 % 104 學測
    下列哪些是真核細胞的呼吸作用中,有氧呼吸與發酵作用的共同特徵?(應選二項)
皆會產生 ATP
皆有糖解的過程
皆有將丙酮酸還原成乳酸的過程
皆發生在粒線體中
全都會產生酒精 48 % 104 學測改
    下列有關核酸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二項)
核酸的單元體是核
核醣核酸是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
核酸由 CHONS等元素組成
核酸有核醣核酸及去氧核醣核酸二種
核酸分子皆由核酸鏈構成雙股螺旋結構 54 % 104 學測
  藥廠的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可藉由抑制動物細胞中某個構造內一種酵素之功能,進而降低體
內膽固醇的新藥物。為檢測該藥物可能的副作用而進行人體實驗,其中一位受試者於服藥前後
進行尿液檢查,其部分結果如下表所示。請回答第題: 103 學測
檢測項目 正常範圍值 檢測單位 服藥前檢測值 服藥後檢測值
酸鹼值 4.58.0pH 5.5 5.8
葡萄糖 #220 mg/100 mL 320 330
蛋白質 #10 mg/100 mL 8 12
2.728.7mEq/100 mL 20.7 26.7
2.612.3mEq/100 mL 8.3 10.6
    該藥物造成細胞的膽固醇製造減少,則下列何者最可能是其所作用的細胞構造?
核糖體 內質網 高基氏體
細胞核 粒線體 31 %
    下列有關生物進行發酵作用之敘述,哪些正確?(應選三項)
會產生 CO2
會產生 ATP
葡萄經由酵母菌的發酵作用可釀成葡萄酒
種子淹水過久,會由有氧呼吸轉變為發酵作用
人體劇烈運動後,肌肉缺氧時會產生酒精堆積 31% 全對率 
103 學測改
詳答參見詳解本 P.3
܈Ҁ
1
22 1生命的特性
    細胞利用呼吸作用以獲得能量,下列有關呼吸作用的敘述,何者正確?
有氧呼吸的過程中,O2會進入粒線體參與作用
有氧呼吸的過程中,葡萄糖會進入粒線體,然後被分解為丙酮酸
當細胞內 ADPATP 的比值太低時,細胞會加速進行呼吸作用
當骨骼肌細胞缺氧時,丙酮酸會進入粒線體,然後被分解產生 ATP
當酵母菌在缺氧環境下,葡萄糖會進入粒線體,然後被分解產生 ATP 38 % 102 學測
    生命現象有其特徵,下列何者被歸納為生命現象的特徵?
生物體的感應
異種生物間訊息的溝通
產生與本身構造相似的後代
生物細胞內物質的合成或分解
生物體體積的增大,體內物質或細胞的增加 62 % 99 學測改
    下列哪一種分子為細胞膜的主要成分?
醣類 蛋白質 磷脂質 核酸 81 % 99 指考
    下列關於細胞構造及功能的敘述,何者正確?
甲、溶體源自高基氏體,可分解老舊胞器
乙、核糖體不具膜之構造,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丙、葉綠體為單層膜狀胞器,由單層囊狀膜和基質組成
丁、粒線體為含膜胞器,是細胞行發酵作用以製造 ATP 之場所
甲、乙 甲、丙 甲、丁
乙、丙 乙、丁 丙、丁 21 % 97 學測
    構成生物體體內的主要物質有水、醣類、蛋白質、脂質和核酸,還有少量的維生素及無
機鹽類。這些物質與生物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生殖、適應等生命現象有關。下列有關
上述物質的敘述,何者錯誤
核酸是與遺傳有關的重要物質
生物體內的醣類、脂質、蛋白質、核酸等為含碳的有機物質
維生素是綠色植物維持生命所必要的物質,須由自然界吸收
細胞膜主要由蛋白質及脂質所組成,可控制細胞內外物質的進出 70 % 96 學測
1
1ᮝل᱿᧚ඖ
ᮝل᱿᧚ඖ
1
൦ȃҡڼ౪ຫġ ୤َᖿဎ őįij ʂ Ĵ
῅
1
ཱིങфᗂႆแѓࢂϽᏰސ፴ᙽ඲Ѕ૖໔ᙽಋ
Ԫႆแᆎ࣏ҡߝีى
࢈ᒵ
῅
2
фᗂ൷࢐ཱིങфᗂȂҡސᡝϱܚԤϽᏰІᔖޟᖂᆎȂႆ
แѓࢂϽᏰސ፴ᙽ඲Ѕ૖໔ᙽಋȄ࢈ᒵ
῅
3
Ԥܒҡ෥ᇄฒܒҡ෥ശσޟ৯౴࢐ԤฒڧᆠհҢȂԃᇙြ
۞ርҡ෥࢐ࡾြӭင෵ኵϷນ౰ҡޟ֊ಠϛȂԤٲ֊Ϛ
ငڧᆠհҢ։џีى࣏໰ြޟႆแȂ࣏Ιᆍฒܒҡ෥Ȅ
࢈ᒵ
ຯȃಠޟᄺഅġ ୤َᖿဎ őįķ
῅
4
ಠ຃࣏নҡސȂϚڎԤጰޑᏢȂԃಖጣᡝȃϱ፴ᆩЅ
ଽஅЪᡝȇՄᑥᡝϚڎጰޟᄺഅȂџԆӵܻনᇄઍ
ಠϛȄ࢈ᒵ
῅
5
ଢ଼ސಠጰҥᕥ્፴ȃೖҩ፴ȃᗞ᜸Ѕᖚھ᎕ಢԙȄ࢈ᒵ

୤ȃಠޟϽᏰಢԙġ ୤َᖿဎ őįĺ
῅
6
ሖ࢐ҥሖಢԙޟσϷυ
ഫ߃ᑥ࢐ҥ 2Ϸυိຉᑥಢӫޟᚖᗞ
࢈ᒵ
῅
7
ᗞ᜸࣏ᆇЫϽӫސȂӰڏϷυϛޟ HOޟШٽ࣏ 2Ȉ1
ȂᇄЫࣺӣϞ࢈Ȅ࢈ᒵ
῅
8
ೖҩ፴֤ CȃHȃOȃNЅS้ϯશȂPࠌԆӵܻሖЅᕥ
્፴ϛȄ࢈ᒵ
ဓȃಠޟҡ౩ġ ୤َᖿဎ őįIJIJ
῅
9
O
2
ᙤᙏ൐ᘗඹ೽ႆಠጰ
 Na
ᇄЫϷυᙤ೽ၾೖҩ፴೽ႆಠጰ
્޺ሖ્࣏ྙܒސ፴Ȃџޢ௥೽ႆ્ᚖቹޟვЫୢ
ိຉᑥ࣏Ыྙܒސ፴Ȃฒݲ೽ႆ્ᚖቹޟვЫୢȂ࢈ሯ
ೖҩ፴ڞօ ĂĂĂĂĂĂ
࢈ᒵ
῅
10
ԫಠฒݲᇧഅ ATPȂฒݲ໌՗кଢ଼ၼᒯ
ሯ ATP Ϸυհ࣏૖໔پྛ
ζџҥଽᐨ࡙܁ճᐨ࡙ޟПөಋଢ଼
࢈ᒵ
ӂȃಠᇄ૖໔ġ ୤َᖿဎ őįIJĶ
῅
11
ဨᆦᡝޟஅ፴ϱ֤ԤӨᆍሕશȂӰԪᆇІᔖӵԪഋ՝໌
՗
ဨᆦᡝ᜸᠄ᡝ໌՗ӎІᔖ
࢈ᒵ
῅
12
ሕҔ຃໌՗ޟีሕհҢᆎ࣏ନᆠีሕȂိຉᑥӑငᑥ၌հ
Ңלԙе⢯ሖȂӔלԙନᆠȃCO
2
Ѕ2ATPȄ
Ы࢐Ԥڳ֜ޟ౰ސ
ٰሖ࢐ՊՈಠ໌՗ٰሖีሕޟ౰ސ
࢈ᒵ
ചȃ௤ଆࣀଢ଼ġ ୤َᖿဎ őįIJķ ʂ IJĸ
῅
13
Ыង૩ဨа࡞ᖡȂϚ҆ከߒҪȂޢ௥ୈԙЫৄ࣠а኿
ҏ։џᢎᄆڗဨՈಠϱޟဨᆦᡝ
ငࢗՓࡣϗ૖఼ࣼཿಠ
ٳҦᙢశޟհҢ࢐஠ಠࢗՓ
࢈ᒵ
῅
14
ё࿨శџٺಠ؁ܾܻᢎᄆ
ߒҪಠޟಠᏩᖡȃಠωȃశݾσ
ٺҢଽސᜢȂຜഏᡐུ
࢈ᒵ
୤َᖿဎ őįIJĸ ʂ ijı
ȁȁȁȁȁȁȁ
ȁȁȁȁȁȁ
ȁȁȁȁȁȁ
ိຉᑥӫԙمᑥ࢐ΙᆍӣϽІᔖ
Ϛ፣ҡߝܖ૾ՂȂএᡝོ֯໌՗ӫԙհҢڷϷ၌հ
Ң
ڳ֜հҢ࢐ភ૖ޟ౴ϽІᔖȄ
ࢗՓᡝޟԙϷ࢐ DNA Ѕೖҩ፴
ଢ଼ސಠԤϛЖಖȂծේސಠؠԤ
ଢ଼ސಠԤω࠮శݾȂڎђ૖Ȅԃ૩ቺᙫޟժᕻ
ݾџо௶ଶӻᎷޟЫϷȄ
ඪټ૖໔ޟ࢐ိຉᑥ
୤ᇄސ፴ၼᒯޟ࢐ೖҩ፴
ኇ៪ಠጰࢺଢ଼ܒޟ࢐ᖚھ᎕Ȅ
 ϱӓҡ୅ᇳᇯ࣏ဨᆦᡝᇄಖጣᡝ࣏নҡސᇄઍ
ಠӓҡޟᄺഅȂ࢈֯Ԥ DNA Ѕᑥᡝ
ဨᆦᡝޟӎІᔖᇄಖጣᡝޟԤڳ֜֯џלԙ ATP
ߨܚԤೖҩ፴Ȃ࢐ഋϷȄ
21ᮝل᱿᧚ඖ
૖໔ᙽ඲ႆแΙۡԤཬѶ
NADH ᙽϽ NAD
ܚភюޟ૖໔Ϛџޢ௥ټಠց
ҢȂ໸ӑלԙ ATP Ӕ໌՗ҡ౩ІᔖȄ
ีሕհҢϚሯޟ୤ᇄ
ଶვҡސѴȂҡސ഍џ໌՗Ԥڳ֜
ේސಠฒ፣ҩЈܖఏΰ֯໌՗Ԥڳ֜Ȃીϗ
Ԥџ૖໌՗ีሕհҢ
Ԥڳ֜ѓࢂᑥ၌հҢȃպЪඉᕗЅႫυ༈ሎᜦȄњ
ᅭМඉᕗ࢐ӎӫհҢᆇІᔖȂٮߨԤڳ֜Ȅ
ሕҔ຃ନᆠีሕ౰ҡନᆠȞΚ᎕ȟȃCO
2
Ѕ2ATPȂՊ
Ոಠٰሖีሕ౰ҡٰሖЅ 2ATPȄ
ߧ԰ຊޟߒҪಠЅ߳ፏಠ
ߧຐޟՖ౨ಠȂڎಠ
Ыង૩ޟဨՈಠȂڎဨᆦᡝ
ࢷፁޟߒҪಠȄ
ᢎᄆଢ଼ސಠᅎёҡ౩ᢄЫȂܚᢎᄆޟಠϗ૖ᆰ
ࡻনޑȂ࢈ᒵȄ
ȁȁȁȁȁȁ
ȁȁȁȁȁȁ
󱂜Ҥ
୤َᖿဎ őįijı ʂ ijij
ΙϷυޟ ATP ֤Ԥ 2এଽ૖ᕥሖᗤ
ᚖᗞϷυᙽᡐԙ൐ᗞ឴ܻ౴ϽհҢȂོភю૖໔Ȟ
ATPȟ
ATPʟADP ޟ঄୑ଽȂߒҰಠ૖໔шٗȂߴ໌
ӣϽհҢȃӫԙᡝ፴оᓽԆ૖໔
ේސ՗ӎӫհҢȂӎІᔖ౰ҡޟ૖໔ϷυԤ AT P Ѕ
NADPH
ᆇІᔖႆแོૉ ATPȂиӵӎྱޟᕗცήϗ૖໌
՗Ȅ
ନᆠငᙏ൐ᘗඹ೽ႆΡသಠϞಠጰ
ᐦ઱࣏σϷυȂฒݲႆಠጰ໌Σ଻ႛᖦϞ༵ುಠ
࿨ᚔυокଢ଼ၼᒯПԒ໌ΣளϞဨޑᡝಠȄ
ଽஅЪᡝȃྙᡝȃϱ፴ᆩЅశݾ࣏֯൐ቹጰޟ
ᏢȇᚖቹጰᏢԤಠȃဨᆦᡝЅಖጣᡝȄ
ސ፴໸֤෨ϯશȂϗџ૖фᗂࡣ౰ҡ֤෨ኀސȄ
DNA ڎ֤෨ᢃஅȂಢԙϯશ࣏ CȃHȃOȃNЅP
Ֆશ࣏ೖҩ፴Ȃಢԙϯશ࣏ CȃHȃOȃNЅS
્޺ޟಢԙϯશ࣏ CȃHЅO
Ăمᗞᇄᡊᆰશ࣏ӻᗞ᜸Ȃಢԙϯશ࣏ CȃHЅOȄ
ේސ໌՗ӎӫհҢޟӎІᔖџ౰ҡȂีҡӴᘈ࣏ဨ
ᆦᡝޟ᜸᠄ᡝȂڧཬོٺ౰໔ήȄ
ಖጣᡝϱጰџ໌՗Ԥڳ֜ޟႫυ༈ሎᜦ
ಖጣᡝஅ፴џ໌՗Ԥڳ֜ޟպЪඉᕗ
ဨᆦᡝஅ፴໌՗ӎӫհҢޟᆇІᔖȂھۡ CO
2
לԙᗞ
᜸Ȅ
Ы࢐ฒᐠސ
ЫޟШዥσȂӰ H msTTȂ sσȂࠌ TTωȂ࢈Ы
ڎԤᆰࡻᡝྣ࡯ۡђ૖
Ыџྙ၌ᚔυܖྃܒϷυ้Ыྙܒސ፴ȂծҠݶȃ્
޺ሖ્้ྙܒސ፴ࠌฒݲྙ၌Ȅ
ᑥ࣏ಢԙ RNA ޟনȂўᑥ࣏ಢԙ DNA ޟন
ጵᑥ࢐ේސၼᒯᗞ᜸ޟкלԒ
ᡊᆰશ࢐ӻᗞ᜸Ȅ
ₕஅሖޟஅҏ๖ᄺЅלԙᗤޟႆแ࣏ήყܚҰȈ
H
H
NNC C CC
O
OH OH
H
H
R1
H H
OR2
+
ₕஅሖ)Ҧ* ₕஅሖ)Κ*
H
H
NC
H
R1R2
+
CCC
O
H
N
H
O
OH H2O
σϷυސ፴Ϸ၌࣏ωϷυޟႆแሯЫ୤ᇄȂᆎЫ၌Іᔖ
Ȃႆแܹю૖໔иԤሕશ୤ᇄȄ
൒శᐦ઱ޟശᎌհҢ pH ঄ 6.8ȂՄޟ pH ঄ 2
Ȃ࢈൒శᐦ઱ӵϛѶўࣀܒȂฒݲ՗ϽհҢȄ
Ϛ࢐ܚԤሕશ֯ሯሄޟڞօ
ሕશᙤճࣀϽ૖پёഀϽᏰІᔖ
ሕશޟࣀܒᇄڧ፴ᐨ࡙ϚԙғࣺᜰȂ࿋ڧ፴ᐨ࡙ଽՍ
࢚แ࡙ȂሕશࣀܒϚӔቨё֕౪ႹڷޑᄘȄ
ሕશࣀܒ ྣ࡙ޟყל࣏Ȉ
0 20406080100ྣ࡙)ʨ*
ܒ
ATPʟADP Ш঄୑ճȂߒҰಠϱ AT P ֤໔ႆЍȂಠ
ོߴ໌Ϸ၌ІᔖȂоඪଽ ATP ֤໔Ȅ
ӫԙ ATP
Ԥڳ֜џቨё ATP ֤໔
׻ڙمᑥӫԙ
ߴ໌ಠϱސ፴ޟϽȄ
ಢԙ ATP ޟϤᆇᗞ࢐ᑥ
নಠؠԤಖጣᡝȂӫԙ ATP џӵಠጰΰ໌՗
Іᔖ˵࣏Ы၌ሯЫϷυ୤ᇄȂІᔖ˶࣏ಳЫІᔖȄ
໌՗ൟܚȈӎІᔖ࣏ဨᆦᡝ᜸᠄ᡝȂᆇІᔖ࣏ဨᆦᡝ
அ፴
ᆇІᔖܻӎྱήϗ૖໌՗ȂӰ࣏ሯӎІᔖޟ౰ސ
ATPȃNADPHȄ
௥ڧႫυᗙন࣏ЫȄ
ಠ፴໌՗ᑥ၌հҢ
ಖጣᡝϱጰዹᖷȂ࢐Ⴋυ༈ሎᜦޟІᔖ೎
ಖጣᡝஅ፴໌՗պЪඉᕗȄ
3
2ᎋ᧎᱿ᐉⳍ⎞Լ⋱
῅
2
ේސޟҥѴՄϱȂٷԩ࣏ߒҪ ʖ Ҫቹ ʖ ϱҪ ʖ
ںᓙ ʖ ᆰᆓ؂
࢈ᒵ
῅
3
ϱҪڎԤњЪளȂџ௡ڙЫϷ໌Σϛ࢘
ԙዣഋಠϐϷϽȂ۽ߝഋಠۦҐϷϽ
൐υဨේސϛ࢘ϱϚ֤Ԥᆰᆓ؂לԙቹ
࢈ᒵ
῅
4
ყϛޟᆰᆓ؂֕ඹޑ௶ӖȂ࣏൐υဨ૩ҏುȂ࢈ᒵԻӫȄ
࢈ᒵ
῅
5
ߒҪȈΚȂᆰᆓ؂ȈҦȂУלԙቹȈΛȂҪЌȈеȄ
࢈ᒵ
῅
6
൐υဨේސᆰᆓ؂ඹҡӵஅҏಢᙑϛȂУҏᚖυဨේސ
ᆰᆓ؂֕ᕗޑ௶Ӗ
ᡜӻ࣏ᖡᏩಠ
᜞؅ᇄЖ؅ࣱ឴ܻУ፴ഋȂ֯՝ӵᆰᆓ؂ϱ୏
࢈ᒵ
῅
7
Ԫᄺഅ឴ܻ൐υဨේސ
Ҫቹڷᡜ࢐឴ܻᚖυဨ૩ҏುޟᄺഅ
Κޟဨ૕࣏ҁ՗૕
࢈ᒵ
῅
8
Ќຜේސᆍ᜸џϷҀӵΰߒҪܖήߒҪ
ᆭಢᙑ࣏ᖡᏩಠȂᎬߖήߒҪ
ဨ૕ᆰᆓ؂Ϛ֤לԙቹ
࢈ᒵ
῅
9
Щആႆкଢ଼ၼᒯ֜ԝπ᝔ϛޟᢄ᜸Ȃоೝଢ଼ၼᒯȞᅤ
ആհҢȟ֜ԝЫϷ
ଽσේސкᎬޟ࢐ᇑඹհҢ
ڧڗњЪளޟڙȂ҆໸໌ΣϱҪಠȂӔҥϱҪ໌Σ
ϛ࢘
࢈ᒵ
῅
10
 ૽ᙫ௶ݵސϛ൲֤ᑥϷȂ௰፣ᔖ֜ԝᑢᆓϱސ፴Ȅ
ᕗޑথҪོўଶ໵ҪഋȂ஠Ϛց૽ᙫ֜
૽ᙫശ൉᠍ූӵේސޟುഋ
࢈ᒵ
῅
11
Ҧୢ࣏У፴ഋȂΚୢ࣏໵ҪഋȄ
࣏Κୢ
ҦȃΚڍୢࣱџᖃөЅᐗөၼᒯސ፴
࢈ᒵ
Ԥڳ֜ ନᆠีሕ ٰሖีሕ
ІᔖԒ
ိຉᑥ ʖ е⢯
ሖȞᑥ၌ȟʖ
ΠϽᆇ Ы
ိຉᑥ ʖ е⢯
ሖȞᑥ၌ȟʖ
ନᆠ ΠϽᆇ
ိຉᑥ ʖ е
⢯ሖȞᑥ၌ȟ
ʖ ٰሖ
౰૖ 36ATP 2ATP 2ATP
ีҡӴᘈ ಠ፴ȃಖጣᡝ ಠ፴ ಠ፴
ўᗞሖȞDNAȟ࢐ઍҡސޟᒸ༈ސ፴Ȃᗞ
ሖȞRNAȟџо࢐࢚ٲࢳޟᒸ༈ސ፴
ሖҥ CȃHȃOȃNЅP้ϯશಢԙ
ሖϷυࣱҥሖᜦᄺԙȂDNA ࣏ᚖ޶ᖳఋȂRNA
࣏൐޶ᜦޑȄ
ᖚھ᎕્࣏፴Ȃڏӫԙൟܚӵҁྤϱ፴ᆩϛȄ
ٰሖีሕϚ౰ҡ CO
2
ሕҔ຃໌՗ନᆠีሕ
ᆍυృЫႆδོԤી୰ᚠȂՄ໌՗ีሕհҢ
ΡᡝՊՈીџ໌՗ٰሖีሕȂӰԪ࢐౰ҡٰሖஂᑖ
ȂՄߨ౰ҡନᆠஂᑖȄ
Ԥڳ֜ޟႆแϛȂိຉᑥོӵಠ፴ϛೝϷ၌࣏е
⢯ሖȂе⢯ሖӔ໌Σಖጣᡝϛ໌Ι؏Ϸ၌
࿋ಠϱ ADPʟATP ޟШ঄ЊճȂߒҰಠޟ ATP
ӻȂ૖໔шٗȂ࢈׻ڙ౴ϽհҢȞԃڳ֜հҢȟȂՄ
ོёഀ໌՗ӣϽհҢȞԃӫԙσϷυސ፴ȟ
࿋଼ᓫՊಠીȂе⢯ሖϚོ໌ΣಖጣᡝȂՄ࢐
ӵಠ፴ϛ໌Ι؏фᗂٰ࣏ሖ
࿋ሕҔ຃ӵીᕗცήȂိຉᑥϚོ໌ΣಖጣᡝϷ၌
ȂՄ࢐ӑܻಠ፴ϛ໌՗ᑥ၌հҢȂ౰ҡ ATP ᇄе⢯
ሖȂе⢯ሖӔ໌Ι؏фᗂ࣏ନᆠᇄ CO
2
Ȅ
ҡڼ౪ຫѓࢂཐᔖȃҡ෥ȃཱིങфᗂȃҡߝ้
ȄϚѓࢂ౴ᆍҡސ໢ଉޟྜ೽Ȅ
 ࣏֯ಢԙಠጰޟԙϷȂڏϛᕥ્፴࣏кԙϷ
Ȃלԙ્ᚖቹ
ሖџԆӵܻಠܖಠ፴ϛȄ
еȈဨᆦᡝ࣏ᚖቹጰޑᏢȄΛȃಖጣᡝ࣏ಠ՗Ԥ
ڳ֜оᇧഅ ATP ϞൟܚȄ
ᆰҡશ࢐ᆰࡻҡڼܚ҆ޟސ፴ȂᆦՓේސџՌϏӫ
ԙȂծଢ଼ސ໸ҥސϛᕕுȞଶᆰҡશ DѴȟȄ
ᎋ᧎᱿ᐉⳍ⎞Լ⋱
2
൦ȃේސޟᕊᎴᄺഅᇄђ૖ġ ୤َᖿဎ őįijķ ʂ ĴĶ
῅
1
ҦȈԙዣഋȂΚȈ۽ߝഋȂеȈԌϷҡಢᙑȞҡߝᘈȟ
ȂΛȈൾȞࠅȟȄ
ᓽԆᐦ઱ޟкഋ՝ӵҦୢҪቹ
ᚖυဨේސܻҦୢಠޟںᓙߝюЛ
еୢಠڎԤϷҡ૖ΨȂΛୢಠ߳៖ԌϷҡಢᙑȞ
ҡߝᘈȟ
࢈ᒵ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