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埤頭國中 七年級 111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934.75 KB
頁數
3
作者
stu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10-07,离现在 3 2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立埤頭國中上學期第一次段考 自然科 七年級____ 姓名:__________座號:_____
單選題:每題 2.5 分,共 100 試題共三面
( )1. 小淳要參加國中第一次段考開始考試前小淳有點
緊張心跳加速手腳發抖請問「心跳加速、手
腳發抖」是生物的哪一種生命現象? ()代謝
()生長 ()繁殖 ()感應。
( )2. 對於單細胞生物與多細胞生物的敘述下表中哪一
項敘述是錯誤的
選項
單細胞生物
多細胞生物
例如:草履蟲
例如:螞蟻
單一細胞可獨立生活
單一細胞不能獨立生活
細胞無明顯分工合作現象
細胞有分工合作現象
細胞內各種構造無特定的
機能
細胞內各種構造有特定
的機能
() () () ()丁。
( )3. 人體的細胞中肝臟腎臟和心臟必須消耗大量的
能量才能維持身體的正常機能這些人體細胞含有
大量號稱「細胞發電廠」構造是指何者? ()
細胞核 ()液胞 ()粒線體 (D葉綠體。
( )4. 小淳畫了下圖的蘋果有關甲丙構造的敘述
下列何者正確
(A)甲的細胞中含有葉綠體,屬於為生殖器官 (B)
乙可以發芽,為營養器官 (C)丙含有許多養分,
為生殖器官 (D)甲、乙、丙構造可以組成個體。
( )5. 不同組織中的細胞形狀不同功能也不同在人體
中,下圖何者最可能具有快速傳遞訊息的功能?
() () () ()丁。
自然課老師介紹到細胞發現的歷史及許多科學家的貢
獻,並提供了以下的文章供全班參考:
文章標題:XXXX
虎克觀察到的小格子是 A 所構成的空室,虎克並
不知道這些細胞原來是有生命力的也不知道其所見的
是死亡的細胞,但無論如何,這算是細胞研究的開端。
另外雷文霍克也曾利用改良的透鏡及敏銳的觀察力發
現到細菌直到西元 1831 英國植物學家布朗更進一
步觀察到細胞內有一球狀的構造,並稱之為細胞的
B。西元 1839 年,德國動物學家 X先生在動物組織
中觀察到細胞他與另一位植物學家許來登認為每個活
細胞應能表現出部分或完整的生命現象,於是提出「生
物體至少由一個以上細胞組成」,換句話說,細胞是生
物體的基本單位,即為「細胞學說(Cell theory」最早
的雛形。此後,德國的菲可醫生研究細胞的生長,研究
結果更為確立細胞學說的內容,也讓細胞學說更為完
整:「生物體皆由細胞所構成,並且細胞均來自原本已
存在的細胞」
( )6. 文中的 A應該是指細胞的哪一種構造? (A)
胞核 (B)細胞質 (C)細胞膜 (D)細胞壁。
( )7. 布朗觀察到的球狀構造 B,被稱為細胞的生命中
樞,應該是指圖中細胞的哪一種構造?
(A) (B) (C) (D)
( )8. 許來登與 X先生建立了細胞學說的雛形,X先生
應該是指誰? (A)許旺 (B)雷文霍克 (C)布朗
(D)虎克。
( )9. 閱讀完此文章,何者最適合作為此文章的標題?
(A)細胞構造大不同 (B)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
(C)形形色色的生物 (D)細胞的形態與功能。
小庭依據科學方法完成了一份有趣的實驗報告以下是她的
報告內容:
第一步:小庭初步發現,放有數枚一元硬幣的水盆裡沒有孑
孓生存,但沒有一元硬幣的水盆裡卻有孑孓生存。
第二步:小庭很好奇,為什麼放有一元硬幣的水盆中孑孓無
法生存?
第三步於是小庭推測可能是含有一元硬幣的水會促使孑孓
死亡。
第四步小庭開始動手操作她準備甲乙兩組相同的水盆
皆倒入等量的純水。僅在甲組中放入 10 枚一元硬
幣,乙組則無。甲、乙兩組皆放入 30 隻孑孓,每
日皆提供充足的相同食物待一週後觀察兩組孑孓
的存活率。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組別
實驗設計
純水+孑孓+一元硬幣
純水+孑孓
孑孓的存活率
43.3
40.0
( )10. 思考一下科學方法中的提出問題,應該就是小庭
報告中的哪一個步驟? (A)第一步 (B)第二步
(C)第三步 (D)第四步
( )11. 小庭設計的實驗步驟中何者為操作(縱)變因?
(A)水盆 (B)純水 (C)孑孓 (D)一元硬幣
( )12. 最後,小庭的實驗結果是否支持他所提出的假
說? (A)支持因為甲組孑孓的存活率沒有比乙
組低 (B)支持,因為甲、乙兩組孑孓的存活率皆
低於 50 (C)不支持因為甲組孑孓的存活率沒
有比乙組低 (D)不支,因為甲、乙兩組孑孓的
存活率皆低於 50%。
( )13. 小庭的報告得到 92 分高分,但老師提出:「在第
二步及第三步之中再加一個步驟就更完整了」
該是指要再加哪一個部分? (A)提出問題 (B)
考文獻資料 (C)形成假說 (D)提出結論。
試題第一面完
2
地球上有形形色色的生物,分佈在各種不同的環境,形成生
物圈,溫暖有水的區域有較多樣的生物生存,但仍有少數生
物可以生存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例如高山空氣稀薄紫外
強、深海水壓極大、沒有陽光、沙漠乾燥缺水、南北極終年
低溫、河口缺氧鹽度變化大、高溫…等
( )14. 下列有關於生物圈的敘述何者正確 (A)以陸
地作為基準點,上下範圍共約一萬公尺 (B)若地
球是一顆蘋果,生物圈則是果核 (C)生物圈包含
水圈、大氣圈、陸地圈 (D)生物圈不會因為生物
滅絕而造成範圍改變。
( )15. 哪一個地區的生物「具有強大抵抗壓力的生理機
制」「因環境沒有光源導致演化出不具視覺構造」
這些特徵? (A) (B) (C) (D)
( )16. 哪種環境的植物細胞中具有大型液胞儲存花青素
等色素,可以吸收來自於環境中的過多紫外線,
以保護細胞構造? (A) (B) (C) (D)
下圖代表人體組成的層次,由左到右依序為由簡單到複雜,
但植物缺少了一種 X層次,請問
( )17. 台灣黑熊的熊掌相當於圖中的哪一層次? ()
() () ()丁。
( )18. 關於 X層次指的是哪一個? ()-細胞 ()
-組織 ()-器官 ()-器官系統
( )19. 小其在菜市場買了一串帶葉及枝條的荔枝,請問
此串荔枝包含了幾種植物的器官? () 3
() 4 () 5 () 6 種。
小淳上學很期待今天的自然課要進行兩種顯微鏡的操作
淳先操作甲顯微鏡,再操作乙顯微鏡,請問:
( )20. 甲顯微鏡的正確名稱為何? ()複式顯微鏡 ()
解剖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 ()手機顯微鏡。
( )21. 小淳在玻片上放置黑、白細紙條交叉並在旁邊寫
上「d」如下圖請問在甲顯微鏡下看到的影像應
該為何?
() () () ()
( )22. 小淳在 10 倍目鏡和 10 倍物鏡的顯微鏡看到下面
的影像,換 40 倍高倍物鏡時卻看不到了他應
如何操作才能再看到它們?
(A)改用 60 倍物鏡 (B)重新換回 10 倍物鏡 (C)
增加視野亮度 (D)轉動粗調節輪。
( )23. 承上題,小淳看到的細胞偏上方,應該如何移動
玻片才能將細胞移至中央? (A)向右 (B)向上
(C)向左 (D)向下。
( )24. 22 題,若小淳改用乙顯微鏡下看到的影像應該
為何?
() () () ()
小淳學會操作顯微鏡後,老師要小淳觀察許多細胞,有洋蔥
表皮細胞、風車草下表皮細胞和保衛細胞及一種神祕的細
胞,請問:
( )25. 小淳等不及想觀察神祕的細胞,於是在顯微鏡看
到了圖三的影像,應該是指哪種細胞? (A)洋蔥
表皮細胞 (B)風車草下表皮細胞 (C)風車草下
表皮保衛細胞 (D)人體口腔皮膜細胞。
( )26. 在觀察植物表皮細胞的過程中,為了讓細胞更清
楚,小淳使用一種藍色的染劑並畫出觀察結果,
何者敘述不合理? (A)此染劑為亞甲藍液 (B)
色前細胞外觀像甲 (C)染色後細胞外觀像圖()
(D)主要被染色的部分為丁細胞質。
( )27. 小淳觀察後,畫出的細胞與細胞構造標示的配
對,何者不合理 ()()為風車草下表皮
細胞,乙為保衛細胞 ()()為洋蔥表皮細
胞,丁為細胞核 ()()為洋蔥表皮細胞,
戊為細胞膜()己為細胞壁() ()()
庚為細胞核,辛為細胞壁。
試題第二面完
()
()
()
3
( )28. 小淳整理了三種細胞的構造並做比較表,請問何
不正確
風車草保衛
細胞
洋蔥表皮
細胞
口腔皮
膜細胞
()細胞核
()細胞質
()葉綠體
()細胞壁
() () () ()丁。
生物的細胞需要養分以產生能量,也需要排除代謝的廢物,
於是養分廢物會進出細胞此時細胞的 X構造就像是門
口的守衛,可以管制物質進出,有些可以直接擴散或滲透進
有些需要利用特殊通道進出 Y物質則像持有 VIP
行證,擁有兩種通過方式。下圖中甲、乙、丙、丁分別為不
同的物質進出細胞的途徑,請問
( )29. 請問文中的 X構造應該是指細胞的何種構造?
(A)細胞膜 (B)細胞質 (C)細胞核 (D)細胞壁
( )30. 氧氣、二氧化碳可以直接擴散進出細胞,是利用
哪種途逕? () () () ()丁。
( )31. 當氧氣濃度:細胞外>細胞內時,氧氣會如何移
動? ()向內擴散 ()向外擴散 ()向內滲
()向外滲透。
( )32. 哪種物質無法利用甲、丙、丁進出細胞? ()
澱粉 ()礦物質 ()葡萄糖 ()胺基酸。
( )33. 文中的 Y物質最可能為下列哪一種物質? ()
()礦物質 ()葡萄糖 ()胺基酸。
( )34. 丁通道主要成分為何? ()蛋白質 ()
糖類 ()礦物質 ()脂質。
成人肺中肺泡數目約為 3億個其大小約為 0.2 mm空氣中
存在許多污染物其中漂浮在空氣中類似灰塵的粒狀物稱為
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PM), 英文簡稱為 PM,懸浮微
粒顆粒有大有小,小於或等於 2.5 微米(μm)的粒子,就
稱為 PM2.5通稱細懸浮微粒它會通過呼吸系統進入人體
其中 75%會沉積在肺泡中可能造成肺部硬化或粘附於肺
泡及小氣道表面微粒本身的毒性或攜帶有毒物質進而誘發
炎症,最終影響氣體交換或引發其他病變。
( )35. 成人肺中肺泡數目約為 3億個也就是 3後面有 8
0,用科學記號可以表示為? (A) 3x107 (B)
3x108 (C) 3x109 (D) 3x1010
( )36. 肺泡大小 0.2mm 約為 PM2.5 微粒的多少倍?
(A) 0.8 (B) 8 (C) 80 (D) 800
小淳最愛的水果是草莓,今年草莓盛產又大又好吃,她到苗
栗大湖進行草莓一日遊,回來後她想要自製草莓果醬,於是
查詢了製作的方法,步驟如下:
1. 新鮮草莓
沖洗後切去草
莓蒂頭
2. 倒入砂糖,
砂糖的量約草
莓的四分之一
,靜置半小時
3. 草莓水分
釋出後,以中
小火煮
4. 起鍋後裝進
殺菌好的玻璃
瓶裡密封保存
( )37. 小淳在步驟 2加糖後靜置半小時,草莓的細胞可
能發生何種變化?
(A)吸糖膨脹 (B)脫水萎縮 (C)不發生變化 (D)
吸水膨脹並破裂。
( )38. 小淳知道細胞中有個像倉庫的構造,可以儲存水
分、養分及廢物,在步驟 3中,草莓細胞水分釋
出後可以發現圖中哪一構造變化最大? (A)
(B) (C) (D)丁。
( )39. 承上題,又大又好吃的草莓需要充分的陽光,再
利用哪一個構造進行養分的製造? (A) (B)
(C) (D)己。
( )40. 小淳看到草莓園旁高大屹立不搖的樹,主要是哪
一種由纖維素構成的部分產生了支持作用,請問
是指哪一個部分? (A)細胞壁 (B)細胞膜 (C)
細胞核 (D)液胞。
試題第三面完
不簡單的事能堅持,才是真本領;
困難的事能突破,才是真耐心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