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投縣國姓國小 108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學習評量 五年級社會科試卷 得分:
___年___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一、是非題 30 分
( )1. 臺灣早期的先民,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和勤儉刻苦的
精神,將臺灣逐漸開發成農業生產的重鎮。
( )2. 清代 臺灣學校的種類很多,由政府設立的學校稱
為府學和縣學。
( )3. 清初來臺的移民大多是單身的男人,當時俗稱為
「羅漢腳」。
( )4. 清末開港通商後,外國商人在港口設立洋行,有助
於臺灣的貿易發展。
( )5. 西元1860年,西方國家利用戰爭,迫使清廷開
放了滬尾、安平、雞籠、打狗等港口。
( )6. 臺灣開港通商後,英國商人約翰‧陶德來臺將資金
投入茶葉生產,開啟臺灣茶葉外銷的歷史。
( )7. 作詩、作文和書法等,都包含在清代學校所教授的
內容之中。
( )8. 清代末年,西班牙與葡萄牙相繼侵擾臺灣。
( )9. 沈葆楨和劉銘傳積極建設臺灣,使臺灣成為當時清
廷統治下最進步的地區之一。
( )10. 臺灣爆發牡丹社事件後,清廷派劉銘傳到臺灣處理
相關事務,並加強對臺灣的管理。
( )11. 經過許多漢人的努力,清代時臺灣逐漸成為稻米、
蔗糖生產的重鎮。
( )12. 劉銘傳擔任巡撫後,調整臺灣的行政區,加強統治。
( )13. 開港通商後,外國商人在港口設立洋行,鼓勵臺灣
農民大量生產物資,作為外銷商品。
( )14. 清末臺灣被迫開放的通商港口在北部有兩個、南部
有一個。
( )15. 清廷統治臺灣初期,禁止漢人來臺,主要原因是臺
灣島內治安不佳,又有瘟疫流行。
( )16. 開港通商後,積極興建曹公圳、八堡圳、瑠公圳。
( )17. 清廷統治臺灣的期間,曾經限制臺灣與外國的往
來,直到清末才開港通商。
( )18. 被視為海上守護神的三山國王是臺灣社會普遍信
仰的神明。
( )19. 西元1871年,有琉球人因為船難而漂到臺灣北
部的牡丹社被殺,稱之為牡丹社事件。
( )20. 清末,清廷開放臺灣的通商港口,英國也在打狗設
立領事館,處理通商事務。
( )21. 清代時,原住民族違法越界開墾的情形愈來愈多,
使得漢人的生存空間愈來愈小。
( )22. 清代時臺灣各地漢人舉辦節慶祭典的活動,通常是
選擇在官民合辦的「書院」中舉行。
( )23. 力洋到淡水遊玩時來到牛津學堂,他發現解說牌中
提到這座建築與清末的傳教士馬雅各有關。
( )24. 一項產品的市場需求是由生產者所決定。
( )25. 法軍侵臺時,扼守雞籠港的重要據點是二沙灣炮
臺,是捍衛北臺灣的門戶。
( )26. 清代民變頻繁發生的原因,與當時清廷無法有效維
護社會秩序,以及官員的腐敗和壓迫人民的情形有
關。
( )27. 「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指的是消費者從生產
活動中獲取利潤的同時,也具有回報社會的責任。
( )28. 為了避免個人資料外洩,人們應該抵制網路或電視
購物。
( )29. 清廷開始廢除種種限制人民來臺的禁令,是沈葆楨
的治臺政策之一。
( )30. 臺灣成為清朝統治的領土是在西元1684年,那
一年清廷從荷蘭人和西班牙人手中奪回臺灣。
二、選擇題 30 分
( )1. 清代時臺灣的「一府二鹿三艋舺」,這些市鎮都具
有何種性質而得以繁榮興盛? ○
1行政中心 ○
2
通航港口 ○
3教育中心 ○
4農業中心。
( )2. 巴克禮來臺後發行了哪一份報紙? ○
1臺灣府城
教會報 ○
2自由時報 ○
3人民公報 ○
4聖經報。
( )3. 清代來臺的移民,同宗或同鄉的人習慣聚居,為了
爭奪開墾時的土地和水資源,不同的移民群體容易
發生爭執,因此而產生的武裝衝突稱為什麼? ○
1
民變 ○
2械鬥 ○
3示威 ○
4起義。
( )4. 運用錢財滿足日常生活需求的行為稱作什麼?
○
1消費行為 ○
2投資行為 ○
3儲蓄行為 ○
4理財
行為。
( )5. 下列何者於清代在臺灣北部傳教,對臺灣北部的醫
療及教育有所貢獻? ○
1郭懷一 ○
2馬偕 ○
3馬
雅各 ○
4巴克禮。
( )6. 下列何者可以用來代表清代時,漢人來臺合作墾荒
的歷史遺跡? ○
1紅毛城 ○
2安平古堡 ○
3孔廟
○
4金廣福公館。
( )7. 位於新竹縣 北埔鄉的金廣福公館,與清代時的哪一位
歷史人物有關? ○
1郭錫瑠 ○
2吳沙 ○
3施世榜 ○
4
姜秀鑾。
( )8. 清朝在臺灣設置臺灣府,並歸下列何者管轄? ○
1
臺灣省 ○
2廣東省 ○
3福建省 ○
4廣西省。
( )9. 下列哪一座建築是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奏請清廷
興建的? ○
1二沙灣炮臺 ○
2紅毛城 ○
3臺北城
○
4恆春城。
( )10. 清廷治臺初期,臺灣的府城、鹿港及艋舺都是相當
繁榮的地方,這些地方繁榮的原因是什麼? ○
1臺
灣與中國大陸通商的重要港口 ○
2當地盛產稻米
○
3清朝在當地設立行政中心 ○
4住在當地的人口
較少。
( )11. 下列哪一項敘述與巴克禮 無關? ○
1創立臺南神
學院 ○
2致力於教育的發展 ○
3創設滬尾偕醫館
○
4開辦臺灣府城教會報。
( )12. 清末來臺的傳教士中,哪一位在臺南傳教、行醫,
但醫療行為卻受到誤解而一度被迫離開? ○
1馬
偕 ○
2馬雅各 ○
3巴克禮 ○
4賴甘霖。
( )13. 劉銘傳在臺灣有多項建設,其中一項便是興建鐵
路,下列對劉銘傳鐵路建設的相關敘述,何者正
確? ○
1建高山小火車,以運送木材到平地 ○
2在
糖廠與甘蔗園間興建運送甘蔗的小火車 ○
3在海
邊修築軌道,以便運送鹽 ○
4建設雞籠(基隆)到
新竹間的鐵路。
( )14. 保生大帝是掌管下列哪一項的神明? ○
1生子
○
2財源 ○
3醫療 ○
4姻緣。
( )15. 清末開港通商後,臺灣新的經濟發展中心轉移到哪
一個地區? ○
1北部 ○
2中部 ○
3南部 ○
4東部。
( )16. 清代 臺灣學生使用的課本,不可能是下列哪一
本?○
1三字經 ○
2現代詩 ○
3百家姓 ○
4千字文。
( )17. 恆春城和億載金城是在哪一個國家入侵後,為了增
加防禦所建的? ○
1法國 ○
2美國 ○
3英國 ○
4
日本。
( )18. 清末的外國商人鼓勵農民大量生產哪兩項商品,帶
動臺灣北部的繁榮? ○
1稻米、蔗糖 ○
2蔗糖、茶
葉 ○
3茶葉、稻米 ○
4樟腦、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