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彰化縣內安國小 113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定期評量五年級社會領域試卷 
五 年 甲 班 座號: 姓名:       
一、 是非題 (每題 1分,共 7分) 
1. (      )  美美和家人假日到臺南參觀有名的熱蘭遮城,
這個地方在過去是由西班牙人所興建的城堡。 
2. (      )  小豪發現臺灣許多蛙類和哺乳類都是以斯文豪
來命名,原因是這些生物是由斯文豪從國外引
進臺灣的。 
3. (      )  小愛一家人到蘭嶼旅遊時,看到當地有傳統的
地下屋建築,這是為了躲避野獸而興建的。 
4. (      )  鄭經過世後,內部因爭奪政權而紛爭不斷,清
帝國趁機派施琅帶兵進攻臺灣,使臺灣於西元
 
1684
 
年正式納入清帝國版圖。 
5. (      )  小軒趁週休二日要到金門遊玩,並從臺中國際
機場出發。搭飛機的途中,小軒從飛機上往下
看,看見了一大片蔚藍的海洋,讓他的心情瞬
間放鬆不少。這片水域可能是臺灣海峽。 
6. (      )  阿智和同學到臺南參觀安平古堡及赤崁樓,他
們可以了解臺灣在大航海時代的歷史。 
7. (      )  隨著移民來臺的人口增加,清帝國官員無法有
效維持社會秩序,再加上發生貪汙與不當管理
等問題,導致常常發生群眾集體反抗政府的事
件。 
二、 選擇題 (每題 2分,共 32 分) 
1. (      )  維妮想知道荷蘭人在臺期間的傳教成果,她可
以上網搜尋下列哪一本書的相關資料? ○
1聖
經 ○
2巴達維亞城日誌 ○
3史記 ○
4論語。 
2. (      )  下列哪一個地名的由來和鄭氏軍隊的開墾沒有
關係? ○
1新營 ○
2左鎮 ○
3基隆 ○
4左營。 
3. (      )  平平與朋友玩地名大富翁時,骰子停在某一地
點上,傳說那裡是漢人來臺最早開墾地之一,
請問平平擲到地點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個? ○
1
雲林的顏厝寮 ○
2基隆的和平島 ○
3淡水的紅
毛城 ○
4高雄的前鎮。 
4. (      )  清帝國統治前期,偷渡來臺灣的漢人許多都來
自哪兩省? ○
1福建、廣東 ○
2廣東、廣西 
○
3山東、山西 ○
4湖南、湖北。 
5. (      )  西元
 
1860
 
年代臺灣開港通商後,茶葉與樟腦成
為熱門外銷商品,請問這些商品透過什麼組織
銷往國外? ○
1西式學校 ○
2領事官邸 ○
3郵
局 ○
4洋行。 
6. (      )  下列哪一種魚類會在春、夏季時,隨著洋流來
到臺灣東部海域,且與蘭嶼的原住民族文化有
關? ○
1飛魚 ○
2鮪魚 ○
3烏魚 ○
4鮭魚。 
7. (      )  下列哪一個不是
 
臺灣的鄰國? ○
1中國 ○
2日
本 ○
3菲律賓 ○
4加拿大。 
 
 
8. (      )  小志班上即將進行戶外教學,在決定地點時,
他們想要配合社會課「臺灣在大航海時代崛
起」的主題,請問他們安排下列哪一個地點會
比較適合? ○
1
 
101 大樓 ○
2阿里山 ○
3日月
潭 ○
4安平古堡。 
9. (      )  臺灣冬季時的氣候特色,主要是受到什麼季風
的影響? ○
1東北季風 ○
2東南季風 ○
3西北
季風 ○
4西南季風。 
10. (      )  清帝國時期對外開放的臺灣港口中,其中「打
狗」是指現在的何處? ○
1宜蘭 ○
2嘉義 ○
3
萬華 ○
4高雄。 
11. (      )  小華假日時計畫到蘭嶼遊玩,他有機會可以體
驗到哪一個原住民族的文化特色? ○
1阿美族 
○
2雅美族(達悟族) ○
3排灣族 ○
4賽夏族。 
12. (      )  爸爸想要考考小萌對社會課本的內容是否了
解,於是他在紙上寫了以下內容,要小萌回答
這是哪一歷史事件? 
 清帝國平定此一群眾集體反抗政府的民變
事件後,刻製石碑表揚有功人員。而新竹縣
 
褒
忠亭義民廟便是為了紀念在該事件中犧牲的先
民。 
○
1林爽文事件 ○
2清
 
法戰爭 ○
3開港通商 ○
4
牡丹社事件。 
13. (      )  臺灣有許多動物以「斯文豪氏」為名,如斯文
豪氏赤蛙、斯文豪氏攀蜥、斯文豪氏大蝸牛
等,以紀念其發現者斯文豪。由此可知清帝國
統治後期來臺的斯文豪,對臺灣的主要貢獻在
哪方面? ○
1原住民族調查 ○
2貿易制度規畫 
○
3促進外交關係 ○
4自然生態調查。 
14. (      )  荷蘭人為了傳播宗教,用什麼字母拼寫原住民
族語言? ○
1羅馬字母 ○
2希臘字母 ○
3拉丁
字母 ○
4希伯來字母。 
15. (      )  中國傳統觀念「女子無才便是德」,讓許多女
性失去就學的權益,也喪失接觸文明的機會。
清帝國統治後期,有位來自加拿大的牧師創立
女子學校「淡水女學堂」,提倡女子教育。請
問這位牧師為何人? ○
1湯姆生 ○
2斯文豪 
○
3馬偕 ○
4馬雅各。 
16. (      )  牡丹社事件是由何國人所引發? ○
1越南 ○
2
英國 ○
3日本 ○
4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