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安國小108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學業評量社會領域試卷
六年甲班 座號:___ 姓名:
一、 是非題:20%
1.( ) 日治時代作曲家鄧雨賢的作品,包含傳唱
至今的臺語歌謠望春風。
2.( ) 日治時代的陳爺爺和日本同事的職位一
樣,薪水卻比較少,是因為日本政府實施
不平等的殖民統治。
3.( ) 日治時代,臺灣的小學校在資源和設備上
不如公學校充足。
4.( ) 日治時代,為了滿足日本國內外的需求,
臺灣總督府將臺灣的農產品運往日本。
5.( ) 日治時代警察監視和控制著臺灣人民的生
活與言行,權力很大。
6.( ) 解嚴後,報章雜誌在數量大幅增加,內容
也呈現多元化。
7.( ) 民眾為了感念八田與一興建嘉南大圳,灌
溉了臺北地區的農田貢獻極大,在臺北市
興建了他的銅像。
8.( ) 戰後初期,臺灣的基礎設施在美國的幫助
與政府積極努力下,大幅改善。
9.( ) 想要成為公務人員,必須通過考試院舉辦
的考試;如果公務人員違法失職,也由考
試院負責彈劾。
10.( ) 日治時代,臺灣人民的抗日活動都是非武
力抗爭。
二、 選擇題:24%
1.( ) 日治時代,原住民族的抗日事件以(○
1牡丹
社事件 ○
2霧社事件 ○
3甲午戰爭 ○
4郭
懷一事件) 犧牲最慘烈,影響也最大。
2.( ) 臺灣人民從(○
1民國三十六年 ○
2民國三
十八年 ○
3民國七十六年 ○
4民國八十五
年)開始,有權利直接投票選出總統。
3.( ) 戰後初期臺灣的經濟問題是(○
1物價飛漲
○
2百業蕭條 ○
3失業問題嚴重 ○
4以上
皆是)。
4.( ) 阿祖接受日治時代教育,下列哪一項不可
能是他在學校中學習的科目? (○
1電腦
○
2博物 ○
3算數 ○
4體操)。
5.( ) 西方的繪畫和雕塑風格,是在 (○
1清代
○
2日治時代 ○
3荷 西時代 ○
4鄭氏時代)
開始,透過學校教育和藝術展覽活動傳入
臺灣。
6.( ) 哪一個事件結束之後,日本無條件投降,
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 (○
1甲午戰爭
○
2第一次世界大戰 ○
3第二次世界大戰
○
4二二八事件)。
7.( ) 次郎是日治時代的臺灣人,他家因為響應
說國語政策,獲頒國語家庭證書。是因為
總督府推行(○
1平等運動 ○
2甲午運動
○
3皇民化運動 ○
4和平運動)。
8.( ) 日治時代,林獻堂和蔣渭水兩位臺灣人,
對臺灣重要的貢獻是(○
1興建水庫 ○
2監
控臺灣人民的生活 ○
3透過武力向臺灣總
督府抗爭 ○
4以非武力的方式向日本人爭
取臺灣人的平等待遇)。
9.( ) 黃土水的作品,反映出早期臺灣的農村生
活。他是屬於(○
1鄭氏時代 ○
2日治時代
○
3清代 ○
4荷西時代)的藝術家。
10.( ) 民國六十年代初期,國際上爆發(○
1能源
危機 ○
2女權運動 ○
3金融風暴 ○
4波斯
灣戰爭),臺灣也遭受到波及,而後推動
了十大建設。
11.( ) 日治時代,臺灣人用以批評時政和傳遞民
意的報紙是 (○
1中國時報 ○
2民主日報
○
3人民日報 ○
4臺灣民報)。
12.( ) 日治時代日本人在臺灣從事的自然資源開
發,包括 甲、開採煤礦 乙、砍伐樟樹
丙、開採金礦 丁、開採砂石 戊、砍伐
檳榔樹 (○
1甲乙丙 ○
2甲乙丁 ○
3乙丙
戊 ○
4丙丁戊)。
※ 請翻面繼續作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