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中市四維國民小學108學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 社會領域 第一次定期評量試卷
命題教師:徐連梅 四年 班 座號: 姓名: 得分:
一、是非題:每題 2分,共 30 分
( ○ ) 1.鹿港民俗文物館讓民眾對當地文史有
更深的認識。
( × ) 2.家鄉的地名經常會隨著四季的輪替而
有改變。
( ○ ) 3.黃老師生長的地方在彰化,畢業後就一
直在臺中教書,對黃老師來說,彰化和
臺中都是他的家鄉。
( × ) 4.「風鼓」是先民利用風力發電的智慧
結晶。
( × ) 5.頭城是漢人在宜蘭頭一個開墾的地
方,並建立水池作為防禦而得名。
( × ) 6.想知道降雨的多寡,我們可以利用溫
度計來測量。
( × ) 7.以臺中車站的今、昔照片來看,景觀並
沒有太大的改變。
( ○ ) 8.聚落會隨著居住人口的增加而不斷的
擴大。
( ○ ) 9.「田頭田尾土地公」是一句先民流傳
下來的諺語,描述土地公在民間信仰
的普及狀況。
( ○ )10.北屯「大坑」風景區是依據當地壟起
的土丘所命名。
( ○ )11.河川、湖泊、地下水等,都是家鄉重
要的水資源,我們要好好珍惜使用。
( × )12.小豐:「氣象預報明天會下雨。」
這是一種氣候的狀態描述。
( ○ )13.先民在開發的過程中,常會因為爭奪
土地或水源而發生衝突。
( × )14.我們可以從「地形圖」上的顏色深
淺,來判斷地方區域的畫分。
( × )15.方向標的用途,是要讓人知道地圖縮
小的比例。
二、選擇題:每題 2分,共 30 分
( 1 )1.「三角湧、祖師廟、老街」從上面的
提示,你可以聯想到什麼呢? ○
1三峽
○
2大甲 ○
3葫蘆墩圳 ○
4臺南。
( 2 )2.家鄉水資源的多寡與什麼關係最為密
切? ○
1地形 ○
2雨量 ○
3風向
○
4溫度。
( 1 )3.佳佳可以到哪裡參觀引水灌溉農田的
設施? ○1嘉南大圳 ○2紅樹林保護區
○3曾文溪口 ○4汙水處理廠。
( 2 )4.要查詢家鄉氣候的資料,要上哪一個
網站查詢? ○
1環保署 ○
2中央氣象局
○
3中央研究院 ○
4中央健康保險署。
( 4 )5.小忠如果去參觀原住民文物館,他有
機會看到張達京被清朝政府任命為通
事,負責與哪個族群協調事務? ○1邵族
○2西拉雅族 ○3卑南族 ○4巴宰族。
( 3 )6.老師:「家鄉的水資源有哪些功能?請
小朋友說說看。」。下面哪一個同學的說
法錯誤? ○
1彤彤:「供應民生用水。」
○
2阿銘:「灌溉農田。」 ○
3小貝:
「挖運砂石,興建魚池。」○
4崴崴:
「養殖魚蝦。」
( 3 )7.娥仔家過年大掃除,發現祖父保留很
多日治時期臺中車站的照片,他可以捐
到什麼單位,讓更多人能了解家鄉歷史
的變化? ○
1跳蚤市場 ○
2資源回收處
○
3地方文史工作室 ○
4學校。
( 2 )8.我們可以從先民留存下來的「古地圖」
了解什麼? ○
1就地取材的生活智慧
○
2地形聚落的分布 ○
3土地買賣情形
○
4居民的穿著樣式。
( 3 )9.私塾、書院、巴拉冠,這三個地方有
什麼共通處? ○
1原住民讀書的地方
○
2漢人休閒的地方 ○
3先民接受教育的
地方 ○
4政府臨時辦公的地點。
( 4 )10.我們無法從地圖上了解家鄉的哪一項
資訊? ○
1河流分布 ○
2古蹟分布
○
3道路分布 ○
4行道樹分布。

( 1 )11.下列哪種聚落比較容易吸引居民居
住? ○1引水便利區 ○2淹水低窪區
○3人煙稀少區 ○4地勢險峻區。
( 1 )12. A 測量距離倍數、B 確認地圖比例、
C 計算實際距離。以上是測量距離的三
個步驟,正確的順序是什麼? ○1BAC
○2CAB ○3ABC ○4ACB。
( 2 )13.下列何者是丘陵地形的景觀?
○
1紅樹林保護區 ○
2茶農採收茶葉
○
3高樓大廈林立 ○
4一片金黃稻穗。
( 3 )14.小潔:「這是一張臺中市觀光導覽圖。」
請問小潔是怎麼判斷? ○
1看地圖上的
方向標 ○
2看地圖上的圖例 ○
3看圖名
○
4看地圖上的比例尺。
( 4 )15.下列哪一種現象可以說明天氣影響
人們的生活? ○
1地震造成房屋損壞
○
2工廠排放汙水,汙染水源 ○
3平緩的
山坡地適合種植果樹 ○
4颱風來襲,
造成低窪地區淹水
三、配合題:每格 2分,共 30 分
1.家鄉居民的信仰愈來愈多元,以臺南為例,
請依各敘述作正確的代號配對。
A.
西拉雅族的祖靈崇拜 B. 大天后宮
C.
鹽水天主堂 D.
三山國王廟
2.下列地名各是依據何種特徵命名?請將正確
的代號填入。
A.大墩 B.池上 C.頭城 D.烏來
3.依地形景觀特色,找出地形名稱與圖示代號。
地形名稱:A.山地 B.臺地 C.平原 D.盆地
地形圖示:
4.氣象災害常會對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
請依敘述作正確災害的代號配對。
A
寒流 B
颱風 C
乾旱
四、勾選題:每格 1分,共 10 分
1. 關於聚落的演變,請把對的敘述打ˇ。
(ˇ)(1)人們因為聚居在一起而形成聚落。
(ˇ)(2)由於生活機能的便利,吸引更多
居民居住。
(ˇ)(3)市集因為買賣興盛而愈來愈熱鬧。
(ˇ)(4)因為商業需求而形成市集。
( )(5)為了管理眾多的人口而建立寺廟。
2. 關於葫蘆墩圳的開發,請把對的敘述打ˇ。
( )(1)水圳引用大安溪的水。
(ˇ)(2)為了灌溉農田而興築的。
( )(3)是漢人獨自興築的。
(ˇ)(4)使耕地面積增加。
( )(5)打狗文史再興會社記載的史料。
※寫完記得仔細檢查三遍以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