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戲劇遊戲量表要素定義教學教案:角色扮演、想象轉換與社會互動解析

格式
doc
大小
28 KB
頁數
2
上傳者
.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4-03-27,离现在 21 21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專欄8-5社會戲劇遊戲量表:要素之定義

  1. 角色扮演:幼兒採用一些角色(例如:家庭成員、救火員、超市收銀員),並以語言來串聯這些角色(如我是媽媽),以及扮演適應角色的行為(如照顧由另一幼兒扮演的嬰兒).

  2. 想像轉換:利用一些表徵來代表玩物動作或情境.

    1. 玩物可能被用來代替其他生活上的真實用品(以積木假裝為杯子),或以語言的聲明表示-想像的物品(看著空空的手並說:我的杯子裡沒有水)。

    2. 用簡略的動作來代表真實的動作(如用手上下移動表示在用鐵鎚釘釘子),或利用語言表達想像的動作(我正在釘釘子).

    3. 利用語言來表示想像的情境(假裝我們正坐飛機去美國).

  3. 社會互動:至少有兩位幼兒對遊戲情節的角色、動作做直接的互動(Howes量表中的層次四:共同意識的互補/互惠遊戲).

4.語言溝通:幼兒對相關遊戲主題的內容彼此有語言上的交換.這些訊息的交換包括下列兩種:

(1)後設溝通的聲明(metacommunication statements)被用來組織或建構整個遊戲內容的溝通.如孩子可能如此表達:

˙象徵想像物品的認定(假裝這繩子是蛇).

˙分配角色(我是爸爸,你是娃娃).

˙計畫故事情節(我們先去超市買菜,再去樓上玩具部買玩具).

˙如有幼兒玩的不對(如角色行為不符合),孩子會斥責並糾正他(例:娃娃又不會幫忙擺碗筷).

(2)假裝溝通的聲明(pretend communication statements):符合其所扮演角色的溝通。如幼兒假扮老師,向其他幼兒(當學生)說:你們再頑皮,我就要帶你們去見郭主任唷!

5.持續性:幼兒進行有持續性的遊戲時,年齡是決定幼兒是否有持續力的最大因素。Sylva等人(1980)Smilansky(1968)的研究指出,小、中班的幼兒應可維持5分鐘的遊戲時間,大班可維持10分鐘.此外,自由遊戲的時間多長亦是一相關因素,若自由遊戲時間短於15分鐘,那上述孩子的持續力就要稍微縮短一些.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