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市立平南國民中學 109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 七年級國文科試卷
七年 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單一選擇題(每題二分,共48分)
( ) 1.下列「 」中,何者國字前後相同?
(A)「ㄆㄥˋ」蓽生輝-「ㄆㄥˊ」頭垢面 (B)「ㄇ一ㄣˇ」滅人性-悲天「ㄇ一ㄣˇ」人 (C)親「ㄇ一ˋ」伴
侶-甜言「ㄇ一ˋ」語 (D)一「ㄍㄨˇ」腦兒 -一「ㄍㄨˇ」作氣
( ) 2 . 下列何者前後讀音相同?
(A)暴「露」/ 「露」出馬腳 (B)把紫毛大衣「鋪」好 / 到當「鋪」去典當 (C)「喪」事辦完/ 垂頭「喪」氣
(D)「阿」諛迎逢/ 剛正不「阿」
( ) 3. 下列四位同學,只有一位同學對於借代法的了解是正確的,請問是哪一位?
(A)小夫:「『黃湯』就是指『杜康』,都是『杯中物』」 (B)靜香:「『紅顏棄軒冕』的『紅顏』指美女」
(C)胖虎:「『桑麻』、『黃花』和『絲竹』都是指植物」 (D)大雄:「孔子曾在杏林講學,所以『杏林』代表教
育界」
( ) 4.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了一日」句中「一日」的「一」是實數,下列「 」中的數字,何者都是實數?
(A)「三」姑「六」婆 (B)「五」花「八」門 (C)「九」牛「二」虎 (D)「三」言「兩」語
( ) 5. 下列「」中的詞性,何者與「得向腳夫行些小費」的「得」相同?
(A) 我心裡暗笑他的「迂」 (B)託他們直是白「託」 (C)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
(D)父親要到南京「謀」事
( ) 6. 古代詩人有很多稱號,其中也會以其官職來作稱謂,下列何者不是以官職來作為詩人的稱謂?
(A)李白—李翰林 (B)王維—王右丞 (C)杜甫—杜工部 (D)孟浩然—孟鹿門
( ) 7.「茶房」指舊時餐飲業的服務人員,下列職業稱呼,何者說明有誤?
(A)仵作/法醫 (B)庖丁/ 農夫 (C)郎中/ 醫生 (D) 細作/ 間諜
( ) 8. 「我在書堆中,飽嚐了古典文學的芬芳。」這段文句使用具體的描述來表達抽象的意念,與下列何者相同?
(A)「就像阿公和阿媽 為阿爸織就了一生 綿長而細密的呵護」 (B)「阿爸每日每日的上下班 有如自你們手
中使勁拋出的陀螺」 (C)「只因為這是生命中 最沉重 也是最甜蜜的負荷 」 (D)「下班之後 便是黃昏了
偶爾也望一望絢麗的晚霞 卻不敢逗留」
( ) 9. 下列「相」的用法,何者與「肯與鄰翁相對飲」的「相」用法相同?(甲)「相得益彰」(乙)「出門相迎 」
(丙)「守望相助」 (丁) 「不敢相煩」 (戊)「一燈相照」。
(A)甲乙 (B)甲丙 (C)丙丁 (D)丙戊
( )10. 「(甲)離開人生舞台(乙)行將就木(丙)駕鶴仙鄉(丁)大去(戊)撒手人寰(己)茍延殘喘
(庚)氣如游絲(辛)圓寂」以上何者屬於代表「死亡」的用語?
(A)甲乙丁戊己 (B)甲丙丁戊辛 (C)甲丁戊庚辛 (D)甲戊己庚辛
( )11. 下列何者不是律詩?
(A)「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 (B)「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
一沙鷗。」 (C)「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
,王孫自可留。」 (D)「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
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 )12. 下列四人的句子中,誰沒有錯字?
(A)小夫:「年青人若不努力充實自己,每天虛度光陰,最後只會一事無成。」 (B)靜香:「延著崎嶇的山路走
,終於找到水源了。」 (C)胖虎:「趁著惠風和暢的春日,和家人到郊外賞櫻去。」 (D)大雄:「即使工作再
辛苦,回家看到孩子的笑臉,父母都會感到甘之如貽。」
( )13. 下列「 」中詞語,何者屬於「偏義複詞」?
(A)做人做事,「是非」要分明 (B)那段旅程真是讓我一輩子也難以「忘懷」 (C)我們應該慎重思考核電廠
「存廢」問題 (D)這件事你要自己斟酌,我不能替你「取捨」
( )14. 過故人莊作者拜訪老朋友的季節與下列詩句的季節相同?
(A)「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B)「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C)「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D)「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 )15. 以下比較負荷與背影兩篇文章,何者的分析正確?
(A)負荷用了象徵法以陀螺比喻自己以孩子為生活重心努力工作;背影是用了譬喻法表現父愛 (B) 負荷的立場
是子思父;背影的立場是父思子 (C) 負荷以向阿公阿嬤呼告的語氣作結;背影用鏡框式寫來敘事 (D)負
荷表現了舐犢情深;背影表現了孺慕之情
( )16. 下列律詩有些句子有所遺漏,請依據上下詩意與格律,找出正確先後順序:「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爲別, 1 。 2 , 3 。 4 ,蕭蕭班馬鳴。
甲、「浮雲遊子意」 乙、「揮手自茲去」 丙、「孤蓬萬里征」 丁、「落日故人情」
(A)丁甲丙乙 (B)丙甲丁乙 (C) 丁乙丙甲 (D)甲乙丙丁
頁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