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北興國中 七年級 109 下學期 社會領域 公民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42.01 KB
頁數
4
作者
my book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5-17,离现在 4 16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頁,共 4
北興國中 109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 公民科一年級 座號: 姓名:
一、單一選擇題:(每題2分)
1. 在民主社會中獲取資訊的管道有許多,傳播媒體就是其中之一
的來源;根據右圖情境,以下說明何者正確?(A)媒體接近使
用權無法發揮(B)媒體影響公共意見的產生(C)新聞自由受
NCC 強力限制(D)公共議題未受到民眾重視。
2. 下列有關參與團體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A)在團體中,藉由不同成員的專長分工合作,不僅對團體
有所貢獻,也可讓整體的運作更有效率(B)國中時期的青少年,只要專注於讀書,不必參與學校的團體
事務,也不適合參與志工服務活動(C)參與團體事務可以凝聚眾人的力量,讓我們擁有改變社會的影響
(D)無論參加哪種團體,除了共同達成團體的目標外,也能促進良好的人際關係。
3. 2019 6月,某政黨因為擔心媒體受到某些知名集團掌控,而宣揚偏頗政治立場,因此發起凱道遊行,
許多民眾走上街頭,呼籲身為「第四權」的媒體應回歸正道,不為特定企業或政黨服務。請問:根據
上文內容,民眾擔心媒體所帶來的影響,下列何者正確?(A)傳播媒體的新聞自由未受保障(B)訊息龐
雜過量造成閱聽人負擔(C)媒體接近使用權權利受到限制(D)提供錯誤訊息而造成閱聽人誤判
4.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的宗旨有:()落實《憲法》上的訴訟權及平等權、協助改善經濟地位;
()保障弱勢者人權;()健全法治基礎。」根據上述資料內容判斷,下列對於「財團法人法律扶助
基金會」的說明何者正確(A)屬非營利性質(B)缺乏自主精神(C)不受法律規範(D)隸屬政府正式部門。
5. 下列阿原所從事的行為,何者不符合團體的概念?(A)與好友組成搖滾樂團(B)與同學成立推理小說讀
書會(C)與好友創立登山社團(D)陪女朋友參加偶像歌手簽名會。
6. 某網路傳播媒體為食品安全議題進行一項民意調查,調查結果中顯示公共意見具有許多特性;請問:
下列何者屬於「影響性」?(A)反對政府進口的比例有 76%,贊成的比例有 24(B)法令規畫未臻完善,
衛生單位難以全方位執法(C)參與調查的民眾十分踴躍,引發社會大眾關注(D)政府將以公共意見為施
政參考,持續調整做法。
7. 阿銘:「我參加的團體不僅協助改善我們同仁的工作環境,如果有同仁不幸在工作中操作器械受傷,
還會為我們向公司爭取權益。」由上述可知,阿銘最有可能加入的團體為何者?(A)社區志工(B)
生社團(C)工會(D)宗教進香團。
8. 下列敘述何者屬於公共意見的「差異性」?(A) 臺北市政府最終將民眾的投票結果納入「臺北市立圖
書館電腦使用規定」中(B)臺北市政府在網路上,讓市民針對能否使用市立圖書館電腦玩遊戲進行投票
(C)民眾分為兩派,一派支持可以使用圖書館電腦玩遊戲,另一派則持反對意見(D)對於是否禁止使用
圖書館電腦玩遊戲,民眾立場隨著各種論點出現而搖擺不定。
9. 小筑是位國中生,她對參與團體事務非常有興趣。請問:她適合透過下列哪些管道來滿足她的興趣?
()參加社團活動()加入政黨並參與政黨舉辦的選舉造勢場合()擔任學校圖書館志工()參與社
區的環保活動;(A)甲乙丙(B)乙丙丁(C)甲乙丁(D)甲丙丁。
10. 升國二的暑假前夕,幾位好友正在討論參與何種志願結社來展現對社會的關懷,下列何人的建議最適
當?(A)小強(B)美美(C)小賢(D)莎莎。
小強 美美 小賢 莎莎
11. 下列新聞中,該執行長受到非議之處,應與志願結社的某項特徵最相關,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A)志願結社假如未向政府正式立案登記,將不能舉辦任何活動(B)志願結社不以營利為目的,經費只
能做為達成組織目標之用(C)由於民間團體不屬於政府組織的一部分,故缺乏目標和效率(D)為發揮公
民自治精神,志願結社成員行為因此不受法律規範。
12. 幾位朋友分享自身表達公共意見的方式,下列何人是透過團體的力量對政府施加壓力?(A)小蔡:職
業工會代替我們發聲、爭取權益(B)小陳:我認為直接召開記者會比較有效(C)小黃:透過選舉投票
才能讓政府察知民(D)小劉:我習慣經由投書大眾媒體表達意見
新聞快訊:某知名公益團體執行長被質疑多次將義賣商品所得交由特定同事,做為其私人花
使用,有中飽私囊之嫌。
2頁,共 4
13. 阿雅將這學期想參加的社團表格填寫完畢,如下圖所示,並詢問好友的意見。請問:下列何人的說法
最正確?(A)小育:法律規定每個人只能參加一個團體(B)阿良:參與團體的自由,是受到法律的保障
(C)阿豐:我們所組成的社團,不受法律限制(D)小華:社團若只有三個社員,不能算是團體
社團選擇表
◎請將欲參加的社團以■標記
■戲劇社 管樂社 籃球社 □魔術社 園藝社 □桌球社 舞社 劍道
14. 每到選舉,假消息與謠言四起,主管單位呼籲各傳播媒體自律,以下哪一家媒體的作法值得效法?
(A)香蕉日報:為支持某政黨,製播「假新聞」合情合理(B)全民直播:為爭取點閱率,內容真實性不
在考量之中(C)頭家新聞:為落實第四權,立場保持客觀中立不偏頗(D)搶先頭條:民眾想看什麼新聞,
我們便做出那些新聞。
15. 某團體招募許多成員,以課堂名義聚集在一起學習淨化心靈,不僅收取高額會費,並宣稱修煉的神功
可治百病;後來,負責人以治療為由,軟禁一名學員子女,對其施虐,導致其傷重死亡,事發後,負
責人與施虐者均被判處重刑。請問:依照上文,對於此團體的運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團體的成
立屬於法律保障的集會權(B)在團體內與他人交流須向政府申請(C)法律不應約束人民組成團體的行為
(D)該團體的組成若有不法行為將受到制裁。
16. 現代社會幾乎「人手一機」,因智慧型手機在使用上有許多功能,有許多人會將照片上傳至網路空間,
但國外卻傳出不法人士侵入網路空間,盜竊名人隱私照片並廣為散布,甚至進行勒索,國內的新聞節
目以此事件做專題報導,除了提醒民眾網路空間的危險性,也宣導如何避免自身隱私資料洩漏應注意
的事項。請問:有關上述國內的新聞節目的做法,可以何者來表示?(A)保障弱勢權益(B)遵守專業倫
(C)管控言論自由(D)監督政府施政。
17. 阿寶在某社群網站上看到一則公開貼文,如右圖所示,由貼
文的內容判斷,發文者徵求成員、組織該團體最主要的用意應
為下列何者?(A)達成共同目標(B)參與公共事務(C)滿足情
需求(D)爭取自身權益。
18. 阿超與朋友聚會時,分享了上次出國旅行見聞:「我到達該
地區後,正好碰上遊行衝突,遊行民眾認為政府錯誤政策將導
致他們權益受損,但持反對立場的民眾則認為政府決策正確,雙方相持不下。」根據阿超所分享的內
容,下列敘述何者最為恰當?(A)不同族群競爭激烈(B)公共意見存在差異(C)政府規畫政策失當(D)
數民意未獲關注。
19. 一名外國人士接受新聞媒體訪問:「我加入一基督教教會,信徒都是街坊鄰居,平常都是靠大家的捐
獻,支持教會活動,但政府最近突然介入,發公文要求我們必須閱讀被曲解修改過的假聖經,我不想
這麼做,我認為政府不該干涉教會內部運作,這是我們的自由。」若以志願結社的特徵來判斷,這位
外國人士想爭取的自由應是指下列何者?(A)自主性(B)民間性(C)組織性(D)非營利性。
20. 2019 6月,香港民眾為了反對政府修訂一項法規條例,開始發起社會運動,大批民眾走上街頭,要
求政府撤回條例;許多公共區域出現民眾寫的便利貼,希望政府能傾聽民意,給予善意回應;但亦有
部分民眾認同政府做法,因此不同立場的民眾陸續發生了激烈口角與肢體衝突。請問:不同立場的民
眾應採取下列何種態度較為適當?(A)應尊重任何方式表達意見(B)以暴制暴能有效平息紛爭(C)維持理
性與和平態度溝通(D)可採取各種手段達成目的。
21. 上公民課時,老師請同學們舉出結社自由的例子。小菁:「我參加了一場遊行以表達對進口萊豬的看
法。」阿龍:「我前往觀賞五月天的演唱會。」阿凱:「我在學校組了一個桌遊社。」小佳:「我和
朋友在週末時相約看電影。」下列何人的發言最為正確?(A)小菁(B)阿龍(C)阿凱(D)小佳。
22. 右圖是阿康和朋友在看完電視製播的一篇專題報導後所表達的感想,由阿康的感
想內容可知,該電視報導具備了傳播媒體的何種功能?(A)教育文化(B)監督政府
(C)提供訊息(D)休閒娛樂。
23. 根據某團體的主要工作內容如下:「菸害防制、食品營養、心理衛生、器官捐贈」
宗旨判斷,此一團體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兒童福利聯盟(B)家扶基金會
(C)董氏基金會(D)婦女新知基金會。
24. 成語「三人成虎」可以用來說明假新聞的氾濫和可怕,即使是極為荒謬的假消息,只要開始傳播,就
會有人相信,然後繼續被轉傳出去,部分大眾媒體為了圖利,惡意散布這些假消息,即使之後當事人
出來澄清,但既定的負面印象已經形成,傷害也隨之產生,社會的信任度因而被破壞。請問:為避免
上述狀況,閱聽人應負起的責任,下列何者為是?(A)培養媒體識讀能力(B)拒絕使用媒體發聲(C)放棄
接收任何資訊(D)限縮媒體新聞自由
3頁,共 4
25. 網路上資訊眾多,小茜收到了朋友轉傳的一則訊息後,和家人一起討論,如附圖(一。請問,小茜
的哪一位家人較具有媒體識讀能力?(A)爸爸:醫生的專業素養不會錯還是少吃為妙(B)媽媽:先確
認作者經歷與信譽,並詢問專業人(C)姊姊:我之前也看過類似章,這則訊息絕對是真的(D)
哥:訊息內容有明確數據,科學報告不可能有假。
附圖(一) 附圖(二 附圖(三)
26. 在附圖(二)中,兩人的對話中所提及的「我國法律」,應為下列何者?(A)《憲法》(B)《社會救助
法》(C)《菸害防制法》(D)《勞動基準法》。
27. 附圖(三)為某政府部門召開會議狀況,由對話內容判斷,下列何項敘述完全正確?(A)民眾須以暴
力抗爭才能得到政府回應(B)公共意見將是政府施政重要依據(C)公共政策往往過於複雜較難為民眾所
了解(D)政府政策制定無法顧及民眾看法。
28. 阿嘉關注一起國土開發案,他研究資料後發現,該開發案若實
際執行,將破壞當地生態與水土保持,甚至造成土石流災害,
所以環境影響評估審核未通過,因而開發案無法執行;但有兩
家媒體報導內容卻大不相同(如右圖),這樣的差異恐造成何
種影響?(A)政府施政受到第四權的制衡,無法濫權(B)閱聽人
接觸多元訊息,對媒體更為信任(C)只有持特定立場的媒體,報
導較為客觀(D)媒體提供錯誤訊息,造成閱聽人的誤判。
29. 以下是幾位媒體工作者談及自己處理新聞的原則。請問:何人最具有媒體的專業素養?
(A) (B) (C) (D)
30. 阿邦在社群網站上和朋友分享自己的近況,如右圖所示;請問,
關於內容中顯示公共意見特性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A)民眾
公開表達意見,才能加以彙整而產生影響力(B)政府施政依法而
行,民眾不應干涉影響行政效率(C)公眾議題資訊龐雜,民眾無
法抱持中立提供建(D)民眾公共意見的產生,將加深政府與社
會的對立。
31. 小洋歸屬於一非志願團體,並非是基於自己的意願及興趣而加入的。請問:這個團體應該是下列何者?
(A)宗親會(B)政黨(C)校友會(D)家庭。
32. 為了推展兒童福利工作,由數名立法委員及關心兒童的各界人士、相關團體,共同組成了「兒童福利
聯盟」,著手進行修法工作。請問:關於此志願結社的成立,下列何者正確?(A)參與者並不是基於自
(B)成立目的在於情感交流(C)在任務達成前無法退出(D)成員欲達成共同的目標。
33. 小芳將公民課要上台報告的內容大綱,整理成投影片(如下圖);根據投影片內容判斷,報告主題最
可能為何者?(A)公共意見的表達 (B)參與團體的益處(C)言論自由的保(D)社會秩序的維護
◎社區居民組成守護隊互相協助,凝聚情感
◎勞方組成工會,集結眾人的力量爭取權益
◎學生加入社團,有助於學習人際溝通技巧
34. 小雯和小庭正在討論某新聞媒體提供的一則報導。小雯:「水果日報的那篇報導欠缺公平、客觀,因
為只有訪問男方當事人。」小庭:「對啊!女方當事人有權利要求媒體作出平衡報導,讓她有澄清的
機會。」請問:上述對話中,小庭所提到的「權利」應是指下列何者?(A)結社自由(B)請願(C)媒體接
近使用權(D) 工作權。
4頁,共 4
二、題組(每題 2分)
2019 6月,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與長榮航空進行勞資協商,在缺乏共識的情況下,長榮空服
員宣布罷工,雙方各有立場,激烈攻防,最終經過三次協商後,簽下團體協議結束罷工。請問:
35. 有關上述資料中所提到發動罷工的組織,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是由資方組成的團體(B)成員均為
自願加入(C)致力於改善勞方的工作環境(D)可透過集體力量,取得勞資平等協商的權利。
36. 承上題,關於此團體成員採取行動的目的所顯示的意義,下列何者最恰當?(A)為達到目的可違反法
律規範(B)罷工行為破壞社會秩序和(C)表達意見必須經過政府審查(D)藉由團體力量爭取自身權益。
37. 根據上文中的內容,雙方面對衝突對立,應抱持哪一種態度最有益於解決問題?(A)利用媒體互相攻
擊,增加對方的壓力(B)訴諸社會輿論,要求對方讓步(C)尊重彼此意見,理性思考溝通(D)理不饒人,
拒絕與對方妥協。
政府為保障身心障礙者的權益,普遍在交通運輸工具設置博愛座,而民眾也已培養讓座老弱婦孺
的觀念。但近年來,「到底誰能坐博愛座」的爭議卻一再發生,新聞時有報導,部分身體不適的
民眾坐上博愛座之後,受到其他乘客嚴厲譴責與驅趕,甚至發生肢體衝突。社群網絡和媒體所做
民調顯示,許多民眾認為博愛座的設置有廢除或改革的必要,因此許多政府單位開始宣導,博愛
座人人可坐,只要是有需要者都能坐。請問:
38. 上文中提及的「社群網絡和媒體所做的民調顯示」,可用來說明公共意見具備的何種特性?(A)公開
(B)平等性(C)封閉性(D)多元性。
39. 根據上述資料,以下哪一項說明可體現「民意如流水」的狀況?(A)社會大眾擁有禮讓老弱婦孺的觀
(B)大眾運輸不該開放給身體不適民眾(C)設置博愛座源自於對弱勢者的保護(D)民眾對博愛座的設置
與否產生變化。
網際網路盛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也產生新的形態,民眾在社群網站上可隨意加入或退出數
個社團,以滿足自己的需求,例如買賣物品、遊戲討論、分享生活等等,部分社團會舉辦聚會,
成員們見面交流,增進彼此情誼。有些政治類社團,會特意訂出規範,必須是支持同樣立場的成
員才能加入,主要目的是從事政治活動。請問:
40. 關於上文中的團體,以下描述何者正確? (A)政府限制參與團體數量 (B)成員基於個人意願加入
(C)法律無法約束社團活動(D)成員之間禁止私下互動。
41. 上文中提及的政治類社團,吸引成員加入的原因,應與下列何者最相關?(A)提升工作職場競爭能力
(B)學習自我情緒管理控制(C)增進人際關係社交技巧(D)透過集體力量達成目標。
42. 根據上述資料對民眾參與團體的說明,以下判斷何者正確?(A)若違反團體制定的規範,將會受到國
家公權力處罰(B)團體可以幫助個人達成目標,也可以滿足情感需(C)對團體缺乏向心力,可能會受
到其他成員刻意排(D)政府有權管控團體運作,以確保社會秩序維持和諧
電視政論節目邀請政府官員上節目接受訪問,並歡迎民眾於官網留言表達意見,留言內容顯示民
眾對於政府推動的多項政策不滿,決定要「換人做做看」,官員對此回應,感謝民眾指出政府缺
失,希望彼此能進一步討論交流,讓施政回歸民意。請問:
43. 上文中所提到的「換人做做看」的實際具體做法,應是指下列何者? (A)召開記者會 (B)選舉投票
(C)請願(D)遊行抗議。
44. 根據文中內容判斷,以下何者將會影響政府施政?(A)私人企業的支持(B)民意代表的建議(C)民眾意
見的走向(D)利益團體的施壓。
45. 依照上文,當爭議產生時,可選擇哪一項做法較為理性且和平?(A)堅持己見且拒絕妥協(B)以暴制暴
來爭取權益(C)溝通協調以尋求共識(D)推翻制度並取代政府。
三、配合題(每題 2分)
請依以下情境判斷屬於何種公共意見表達方式,於空格中填入正確代號。
()透過民意代表 ()透過政黨 ()組成利益團體 ()媒體投書 ()遊行
46. 民眾集資於各大報章雜誌登廣告,抗議政府長期忽視公共交通運輸安全。(A)(B)(C)(D)戊。
47. 環保團體前往環保署參與會議,進行意見交流。(A)(B)(C)(D)戊。
48. 全民幸福黨為民眾發聲,提出修改稅制的法案。(A)(B)(C)(D)戊。
49. 民眾上街抗議政府通過放寬進口有食品安全疑慮的外國產品的政策。(A)(B)(C)(D)戊。
50. 市議員受民眾所託,向政府反映市區多處道路年久失修(A)(B)(C)(D)戊。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