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 )下列是娜美所做的公民作業,內容是介紹「次文化」。請問:作業中的哪一觀點錯誤? (A)次文化
是異於主流文化的獨特文化 (B)次文化與主流文化之間,存在著層次高低的分野 (C)次文化可讓一個
社會的文化內涵更加多元豐富 (D)次文化的「次」,並不是次等的意思。
26. ( )在臺南市,若有子女滿
16
歲,依循古禮的傳統家庭會為其子女舉行「做十六歲」的成年禮。關於「做
十六歲」的成年禮,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由民意機關依一定程序制定的法律 (B)長期累積的生活
經驗相沿成習,自然而然形成慣例 (C)透過超自然力量,約束個人的行為 (D)在現代社會,具有強制
性的約束力。
27. ( )每個社會都會出現與社會主流文化不一樣的文化形式,例如:臺灣的青少年有共通的流行語。這種
文化稱為下列何者? (A)次文化 (B)集體文化 (C)祕密文化 (D)反文化。
28. ( )宗教信仰是藉著下列何者來獎善懲惡,用以約束社會成員的日常生活? (A)公權力 (B)法律條
文 (C)各種經典和戒律 (D)第六倫。
29. ( )傳統漢人結婚會經過相親、提親、訂婚、結婚等繁複的禮俗,但現代採公證結婚的人變多了。請問:
這種現象說明下列何事? (A)風俗習慣無法約束一個人的行為 (B)風俗習慣具有強制力 (C)違反
風俗習慣會受良心的譴責 (D)風俗習慣會隨時代變遷而有所改變。
30. ( )多元文化不只是社會中存在著多種文化的現象,其所強調的基本精神為何? (A)犧牲與忍讓 (B)
包容與尊重 (C)淘汰與犧牲 (D)競爭與消滅。
二、 題組(每題 2分,共 22 分)
1. 近年來,新住民和國際移工人數日益增加,2018
年,新住民約
54
萬人,國際移工達
68
萬人,甚至超過
臺灣的原住民族人數,臺灣街頭因此出現各種異國風味美食、特色商店,這些外來族群為臺灣社會注入
新文化色彩的同時,卻也屢屢傳出媒體報導族群成員易因長相、口音、宗教信仰等遭受歧視,受到不平
等待遇,例如被嘲笑是來自落後地區,或是飲食習慣未開化,要求他們應該表現得像臺灣人一樣「正常」。
請問:
( )(31)會發生上述媒體報導的狀況,可用下列何者來解釋? (A)次文化 (B)文化復興 (C)文化
普遍性 (D)我族中心主義。
( ) (32)根據文中內容,若這些族群表現得臺灣人一樣「正常」,最可能對臺灣社會帶來何種影響? (A)
文化多樣性消失 (B)次文化蓬勃發展 (C)文化差異持續擴大 (D)在地文化難以傳承。
( )(33)為避免衝突發生,臺灣社會應採以下哪一項作法較為適當? (A)依國家開發程度,將文化區
分高低 (B)尊重每種文化特色,增進彼此了解 (C)畫分族群活動範圍,避免密集接觸 (D)
要求傳統文化改變,減少文化差異。
2. 自美國傳入的街舞,受到許多青少年的喜愛,常可以看到青少年在一些空曠地方練習。為鼓勵青少年運
動,政府也舉辦街舞比賽加以推廣。請問:
( ) (34)青少年從事帶有嘻哈色彩的街舞運動,發展出專屬的獨特文化,這種文化稱為下列何者? (A)
傳統文化 (B)主流文化 (C)劣等文化 (D)次文化。
( )(35)雖然街舞源自於美國,但受到我國青少年的喜愛,甚至政府也加以推廣,使我國的舞蹈文化更
為多元,這顯示出下列何種意義? (A)為避免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發生衝突,應排斥外來文
化 (B)對於不同的文化,應秉持欣賞與包容的態度 (C)應理解外來文化較為次等,才能建
立正確的文化觀 (D)外來文化可能導致主流文化的消失,必須加以控管。
3. 禰豆子很喜歡自助旅行,只要一有假期,就會飛往國外,開拓自己的眼界。禰豆子每到一個地區,首先
造訪的地方是宗教場所,例如寺廟、教堂,因為她想感受一下這些地方是如何讓當地的居民擁有心靈的
平靜和寄託。請問:
( )(36) 禰豆子在旅行途中會拜訪宗教場所,因此也常被要求遵守參觀的規定,比如說參觀清真寺,一
定要脫帽脫鞋,不能穿太曝露的衣服。禰豆子該如何做比較適當? (A)要堅持自己的原則,
想穿什麼就穿什麼 (B)人在國外,多少要配合一些,所以做到一半的規定就可以了 (C)尊
重當地文化,確實遵守參觀規定 (D)為了表達抗議,所以決定不前往。
( )(37)去過這麼多地方,禰豆子有時會遇上不太友善的情況,有些人會因為禰豆子的膚色、種族而故
意刁難她,或歧視她。關於上述的問題,我們應有下列何種正確觀念? (A)人本來就有優勝
劣敗的區分,所以不需在意 (B)種族歧視以前才有,現在早就消失了 (C)別人歧視我們,
一定是因為我們的能力太差 (D)對於不同的族群,都應懂得接納與尊重。
第3頁,共 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