ㄧ、選擇題 (1~12 題3分;13~28 題4分)
( )1. 總督府將臺灣建設為現代化、工業化社會,關於其建設的內涵,下列敍述何者錯誤? (A)完成西部縱貫鐵路
(B)後期發展與軍需有關的基本工業 (C)為獎勵生產,允許各項經濟作物自由買賣 (D)水力發電廠完工,展開
電力事業。
( )2. 總督府為了解決土地產權不清的問題,因而實行哪項政策,以求確實掌握臺灣的地籍資料與徵稅對象?
(A)交通建設 (B)土地調查 (C)發展新式糖廠 (D)設立臺灣銀行。
( )3. □□曾是十九世紀後期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也是臺灣最早的鐵道所在;二十世紀,憑藉地利之便,再次成為
執政當局推動的重要海陸交通建設中心。請問:□□中的地點應填入何處? (A)基隆 (B)高雄 (C)安平
(D)淡水。
( )4. 小智和家人到烏山頭水庫踏青,發現了一座「八田與一紀念園區」,紀念他對臺灣的貢獻。關於八田與一的敘
述何者錯誤? (A)為了要達成「工業臺灣,農業日本」的政策而興建
(B)興建完成後,使灌溉區內的農作物產量增加 (C)烏山頭水庫是大圳的源頭
蓄水庫 (D)興建完成後,增加水稻的種植面積。
( )5. 阿諼在圖書館看了一本有關日治時期的臺灣小說,內容如附圖,請根據小說
內容判斷,這樣的情形應是與哪個事件最為相關? (A)臺灣民主國建立
(B)西來庵事件 (C)霧社事件 (D)日本於二次大戰戰敗投降。
( )6. 倫倫蒐集了以下建設的相關資料,想要來做一個主題報告:(甲)八堡圳 (乙)
西部縱貫鐵路 (丙)國際機場 (丁)日月潭發電所。請問倫倫想要做的建設報告,哪些與日本統治有關?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 (C)甲乙丁 (D)乙丁。
( )7. 日治初期,臺灣人民抗爭事件層出不窮。其中哪一位抗日領袖分發神符給民眾,以堅定成員抗日的決心,並建
立「大明慈悲國」領導抗日,最後仍不幸被捕? (A)唐景崧 (B)丘逢甲 (C)劉永福 (D)余清芳。
( )8. 文文出生於西元 1897 年的臺灣,有一天在街上尿急而隨地便溺,遭到鄰居向有關單位檢舉。請問:處理此種衛
生問題的人員應是下列何者? (A)志願兵 (B)民政長官 (C)廳長 (D)保正。
( )9. 日治時期,總督府在臺灣實施統一貨幣與度量衡的政策,為日後臺灣帶來何種影響? (A)加速貨物與金融的流
通 (B)解決臺灣財政困窘的問題 (C)使臺灣對中國大陸聯繫更便利 (D)有助於工業化的發展。
( )10. 丁丁到臺灣北部旅遊,在某處看到一個歷史性的紀念碑,碑上寫著:「近衛師團,潛師此處登陸,守軍寡不敵
眾,小戰即退,〇軍於澳底登陸,〇軍趁我部署未定,兼程疾馳,陷臺北府城。時義軍蜂起,殊死抵抗……」
請問:丁丁看見的紀念碑應是哪一個? (A)〈西班牙在聖多明哥城紀念碑〉 (B)〈滬尾英國領事紀念碑〉
(C)〈雞籠法軍英雄紀念碑〉 (D)〈鹽寮抗日紀念碑〉。
( )11. 臺灣原住民阿雅訪問族裡的耆老,發現原住民歷經不同政權統治,傳統土地也跟著一點一滴流失。關於不同時
期臺灣原住民與土地的敘述,下列何者為是? (A)荷蘭以軍隊進駐高山族部落,掠奪原住民族土地 (B)日本在
林野調查中,使原住民族喪失了自身土地 (C)清代土牛溝的設置即是鼓勵漢人前往原住民族領地開發 (D)鄭氏
政權因為主要活動範圍為今天臺南一帶,對原住民土地沒有影響。
( )12. 總督府動用軍警武力鎮壓,並使用大炮、飛機等武器,還投擲毒氣彈殘殺抗日臺民,蔣渭水以快報方式向全臺
民眾及國際揭發日本人屠殺的不義行為,引發國際輿論譴責日本。請問這應是下列哪個事件? (A)臺灣民主國
抗日 (B)賽德克族人抗日 (C)高砂義勇隊出征 (D)丘逢甲義軍抗日。
( )13. 軒軒有一天在村裡發現了一份血書︰「天皇陛下萬歲!我是日本男子,具有大和魂,無論如何辛苦,為了天皇
陛下,為了國家,一概不以為苦。請收我為軍夫。」請問:這份血書所反映的是臺灣總督府當時強力推行哪項
政策的成果? (A)理蕃政策 (B)皇民化運動 (C)保甲制度 (D)警察制度。
( )14. 日治時期總督府為有效控制臺灣社會,採取保甲制度配合警察執行各種統治工作。請問:有關日治時期的保甲
制度,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制度最早由日本傳入 (B)此制度促進臺、日間資金與商品的流通 (C)此制
度負責維護治安、推動政務等工作 (D)此制度於一九三○年代後成為日本南進的主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