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109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段考社會領域公民科7年級試卷
單一選擇題(每題 2分)
18. 我國新住民人口已逾
54
萬人,超過原住民人數。關於
歸化為我國國民之新住民,其權利及義務關係的敘述,下
列何者有誤? (A)和其他國人一樣享有投票權 (B)和
其他國人一樣須履行義務 (C)達到法定年齡便可參與國
家考試 (D)不能參與公職人員競選。
19. 有關我國「國民」與「公民」之間的差異,下列說明
何者正確? (A)只有國民是具有我國國籍者 (B)公民
是指經官方審核,歸化為我國國籍者 (C)公民比國民多
了可行使參政權 (D)不論國民或公民,都具有年齡門檻
的限制。
20. 部分國人喜好到美國生產,因此有業者看到商機,主
打從待產到坐月子的一條龍服務,讓獨自到美國生產的婦
女也能獲得妥善的照顧。有關到美國生產的國籍認定,下
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在美國出生的新生兒,僅具有美
國國籍 (B)到美國生產的產婦,可因此獲得美國國籍
(C)新生兒即便在美國出生,也可擁有我國國籍 (D)新
生及產婦因為不具美國籍,形同難民。
21. 下列四人中,何人已取得我國的國籍? (A)父母均
為我國國民,在美國出生的禹心 (B)父母為外籍人士,
來臺灣旅遊時早產的小孩品卉 (C)剛和我國籍男子新婚
的韓國女子夢蝶 (D)申請到花蓮念大學的香港留學生予
鳶。
22. 「從眾行為」係指一般人有盲目跟從大眾行為的社會
現象。許多人收到訊息後常不經思索地轉發,且對相關資
訊深信不已,因此我們應該加強何種素養,以防自己被錯
誤資訊干擾生活? (A)和平尊重包容 (B)理性思考批
判 (C)參與公共事務 (D)捍衛公平正義。
23. 慧紋和幾位愛心社團的好友,經常利用假日或閒暇之
餘,檢視生活周遭環境無障礙空間配置的情況,並向相關
單位提出建議,希望能為身心障礙者營造更為友善的環境
。上述慧紋等人的行為符合現代公民應具備的何項基本德
性? (A)參與公共事務 (B)遵守法律規範 (C)理性
思考批判 (D)捍衛公平正義。
24. 政論節目是許多臺灣民眾熱中的節目型態之一,但部
分節目政治立場鮮明,每當意見相左的來賓一發言,往往
遭其他人群起圍攻,甚至阻斷發言等。請問:上述情形說
明參與者欠缺現代公民應具備的何項基本德性? (A)和
平尊重包容 (B)遵守法律規範 (C)理性思考批判 (
D)捍衛公平正義。
25. 「理盲而濫情」是指部分民眾投入政治的情緒化狀態
,為了支持特定政黨或候選人,而到了是非不分的地步,
寧可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價值。上述這些人顯然欠缺現代公
民的何項基本德性? (A)參與公共事務 (B)遵守法律
規範 (C)理性思考批判 (D)捍衛公平正義。
26. 有關「權利」與「權力」,下列何人的說法正確? (
A)云婕:參加集會遊行是人民的權力 (B)佾錞:接受
國民教育是人民的權利 (C)宥希:警察臨檢酒駕者是政
府的權利 (D)沁穎:發表意見看法是人民的權力。
27. 上公民課時,老師要同學舉例說明「權利」與「權力
」,下列何人的舉例正確? (A)芷宸:我們可以上學讀
書,是權利的保障 (B)暄涵:環保局舉發工廠排放廢水
,是政府權利的展現 (C)庭瑄:政府取締違規的車輛,
也是權利的行使 (D)安妤:人民集結爭取生存權,是權
力的行使。
28. 網路紅人館長常常在直播中發表自己對社會事件的看
法及評價,直播節目也吸引很多群眾觀看。請問:對於館
長可以在網路直播中發表自己的看法及評價,下列何人的
論述較為適當?
(A)昭穎:這是政府保障人民的權力。
(B)立婷:這是民主國家人民享有的言論自由。
(C)毓庭:因為他有經過申請核可,才可以在網路上發表
言論。
(D)婕綾:館長可以發表任何的言論,都不會受到限制。
29. 中山國中開辦多種課後社團、假日社團,讓學生可以
依自己的興趣選擇參加,以協助學生適性發展。請問:中
山國中為學生規畫多元課程,是對學生何項權利的保障?
(A)生存權 (B)發展權 (C)受保護權 (D)參與權。
30. 下列四個同學說明的內容及其配對的權利種類,何人
正確?
(A)甄君:我們學校有專業的護理師,並且設有保健室,
如果不小心受傷,可請護理師協助處理
—
生存權
(B)心甯:我們可以利用下課時間跟同學一起遊戲、打球
—
參與權
(C)亮妤:學校辦理反霸凌活動,提醒同學要懂得保護自
己
—
發展權
(D)晉安:學校辦理營養午餐,有專業的營養師為我們的
飲食健康把關
—
受保護權。
31. 中山國中辦理「我有話要說」活動,讓學生針對所發
現的校園問題進行專題研究並加以報告,透過該活動讓學
生關注問題、討論並提出解決方案,有助於學生表達能力
的訓練。請問:中山國中辦理該項活動,是對學生何種權
利的保障?
(A)發展權 (B)參與權 (C)受保護權 (D)生存權。
32. 某國中女生因受不了長期受到同學排擠而逃學,經導
師及輔導老師協尋後,將孩子找回,給予關懷。請問:有
關校園霸凌事件的敘述,何者正確?
(A)嘲笑同學胸部平得像飛機場,只是開玩笑,不算霸凌
(B)遭到同學欺侮,最好的方法就是忍氣吞聲,以免遭遇
更大的報復
(C)向老師報告是「打小報告」,反而會被同學仇視
(D)遇到霸凌事件可向師長尋求協助。
33. 采妮班級課表中有安排一節「班會」,請判斷下列何
者不是「班會」的功用?
(A)透過班會,學生可決定校園中所有的事務以保障學生
權利
(B)培養學生理性溝通、同理包容之心
(C)增進自我管理的能力,提升民主素養
(D)培養學生參與公眾事務的意願及處理能力。
背面尚有試題,請繼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