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中山國中 七年級 108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生物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875.38 KB
頁數
4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3-24,离现在 3 21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臺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108學年度第2學期第3次段考七年級自然領域(生物)試卷
科目代碼:03 範圍:4-1~5-2
一、 選擇題:(每題兩分,共 100 )
【題組】獅子王木法沙的兒子誕生狒狒群的巫師拉飛奇高舉起一隻好奇的新生命辛巴,大象群們全體高舉鼻子歡呼
頸鹿群鞠躬示意成群的鴕鳥鼓動著翅膀飛鼠們和穴兔們也抬起頭來瞻望全國一片歡騰的景象只有木法沙的兄弟刀疤
對此很不滿意刀疤始終都想篡奪兄長的王位牠想出了一個陰謀計劃將好奇的辛巴引到一個峽谷然後讓土狼們驚動一
大群羚羊使羚羊穿越峽谷救子心切的木法沙不顧一切衝進飛奔的羚羊群中救出了辛巴但自己也被撞傷當他盡最後力
量即將爬上懸崖時,等待他的卻是刀疤的邪惡笑容,根據上文試回答 1~3 題。
( )1. 文中何種生物最不應該出現在此環境? (A)鴕鳥 (B)飛鼠 (C)土狼 (D)羚羊。
( )2. 承上題,去除掉此不該出現的物種後,文章中共出現幾種族群? (A)1 (B)8 (C)9 (D)10 種。
( )3. 下列關於文章中生態系的敘述何者錯誤 (A)獅子具發達四肢和耐力,藉長時間快速奔馳追捕獵 (B)大象
通常為成群出現,用以防禦 (C)長頸鹿視野極佳,藉以觀測環境的危機 (D)兔子和鼠類行穴居生活,以減少被
捕獵的機會。
【題組】右下圖二海洋生態系分區示意圖,試回答下列 4~7 題。
( )4. 乙區和丙丁區是依據海水深度為界線,請問此分界的水深為幾公尺? (A)50 公尺(B)100 公尺(C)150 公尺
(D)200 公尺。
( )5. 漁船在海洋中捕撈了一隻鮟鱇魚如圖一所示頭頂上具有發光器請問此漁船可能是在哪一區捕獲此魚?並推測此
魚的食性為何? (A)丙,以浮游藻類為食的草食性魚類 (B)丙,以小型動物為食的肉食性魚 (C)丁,以
大型海藻為食的草食性魚類 (D)丁,以小型動物為食的肉食性魚類。
( )6. 甲、乙、、丁四區生產者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A)乙區以浮游藻類及大型藻類為主要生產者 (B)甲區以浮
游藻類為主要生產者 (C)丙區以大型藻類為主要生產者 (D)丁區主要的生產者是利用微弱光線進行光合作用。
( )7. 關於海洋生態系之敘述何者正確? (A)鯨豚多生活在乙區,角色為次級或高級消費者(B)乙區常見的生物如
瑚、魚類、海膽,其中珊瑚能呈現各種顏色是因為被藻類寄生的關係 (C)甲區底部為大陸棚,多為世界主要漁場
所在(D)甲區常見為了適應海浪衝擊而固著的生物,如藤壺、牡蠣。
【題組】由於東區發生森林大火,右下圖三為某生物族群大小的變化圖,試回答 8~9 題。
( )8. 下表為各時期被紀錄下來的個數,依據圖三,
請問下表哪個時期的記錄有明顯的錯誤
( )9. 請問於東區中,此生物族群的負荷量為何?(A)1200 (B)600 (C)300 (D)無法判斷。
【題組】右下圖四表示某生態系的能量流動關係,箭頭代表能量的流動方向,試回答10~12題。
( )10. 下列有關圖中甲、乙、丙和丁在生態系中可能的生物種類,何者正確?
()甲是人類 ()乙是藻類 ()丙是山羌 ()丁是細菌。
( )11. 承上題,若將上述生物依據各生態階層的能量總和製作成能量塔,應為下列何種圖形?
() () () ()
( )12. ()能量在食物鏈的傳遞過程中,通常與物質循環同方向;()能量無法在地球生態系統中不斷循環,物質則可以循
環;()能量的傳遞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碳循環的作用有關;()食物鏈中只有少部分能量會在傳遞中散失。
述有關「物質」和「能量」的敘述,哪些正確 (A)乙丙(B)甲丙 (C)乙丁 (D)甲乙。
出生個數
死亡個數
遷入個數
遷出個數
(A)甲時期
600
300
500
200
(B)乙時期
500
500
300
1200
(C)丙時期
400
200
300
200
(D)丁時期
500
500
300
600
圖一
圖二
圖四
背面尚有試題,請繼續作答」
1200
600
300
圖三
2
交互作用
對甲生物的影響
對乙生物的影響
例子
互利共生
有利
有利
有利
有害
甲:蝨子;乙:狗
掠食
有利
甲:老虎;乙:兔子
競爭
有害
甲:羚羊;乙:羚羊
有利
甲:附生植物;乙:大樹
食物鏈(1):植物昆蟲魚類鳥類 食物(2):植物昆蟲蛙類鳥類 食物鏈(3):植物蝦類鳥類
【題組】現在連吃魚也不安全嗎?淡水河汙染嚴重,水面上出現一條又一條飄浮的吳郭魚,竟有漁民在淡水河道捕魚,透
過大盤商,毒魚被分送到大台北傳統市場及高雄的食品加工廠,不知情的民眾恐早將毒魚吃下肚。經檢測發現,在淡水河
捕撈的烏魚和吳郭魚都被檢驗出含有重金屬砷,其中吳郭魚的含砷量遠超過安全標準,毒物專家表示,砷為一級致癌物,
長期食用恐會致癌,建議不要吃淡水河裡面受重金屬汙染的魚。以下為淡水河中三條食物鏈,試回答 13~18 題。
( )13. 此三條食物鏈可構成一食物網,關於此食物網的敘述何者錯誤 (A)鳥類兼任次級消費者和三級消費者 (B)
魚類和蛙類皆為次級消費者 (C)鳥類和魚類皆為雜食性生物 (D)蝦類為草食性生物。
( )14. 魚類因受汙染而大量死亡則對此生態系的影響情形何者較為正確? (A)鳥類數量增加 (B)蝦類數量增加 (C)
昆蟲數量增加 (D)蛙類數量增加。
( )15. 關於淡水河生物比較何者正確? (A)生物數量:鳥類>蛙類蝦類(B)能量多寡:鳥類>蛙類>昆蟲 (C)
重金屬汙染濃度:鳥類>蛙類魚類(D)生物總重量:鳥類>蛙類>植物。
( )16. 在食物鏈中消費者層級通常不會太多,此現象的合理解釋為何?(A)高階層的生物個體比前一階層大(B)
高階層的生物獲得的能量比前一階層較少(C)高階層的生物數量比前一階層大(D)高階層的生物重量比前
一階層重
( )17. 關於淡水河溪流生態系適應方式何者正確? (A)生產者主要為浮游藻類 (B)魚身體扁平,可藏匿於石頭下方
)渦蟲身體呈流線型,減少水中阻力 (D)螺身體可分泌黏液,依附於石頭上。
( )18. 下列有關水域生態系的敘述,何者正確?(A)河口態系的生產者通常需要先被分解者分解成碎屑物才進入食
物鏈 (B)湖泊屬流動水域,含氧量較高(C)湖泊生態系因光線充足,生產者以大型水生植物為主(D)
口生態系的鹽度很穩定,物種豐富
【題組】小明上完生物課後,將「生物間的互動關係」整理成表格,如下表所示,試回答 19~23 題。
( )19. 表格中的應為下列何者?(A)鮣魚鯊魚 (B)蚜蟲瓢蟲 (C)蚜蟲螞蟻 (D)
甲:螳螂,乙:黃雀。
( )20. 表格中的應該是生物間何種交互關係?(A)互利共生 (B)寄生 (C)掠食 (D)競爭。
( )21. 表格中的依序應填入下列何者?(A)有害、有害、無影響 (B)有利、有害、有利(C)有害、
利、無影響 (D)有利、有利、有害。
( )22. 小花蔓澤蘭為藤蔓性的外來種植物,此類蔓藤沿著大樹底部開始向上攀爬,纏著樹幹,爬過枝條,直抵樹頭,形成
「一團綠」包住樹木,雖然沒有入侵大樹的組織吸取養分,但會使大樹失去與陽光接觸的空間,進而無法行光合作
用,形同以勒斃手法,讓林木不敵藤蔓入侵,終以枯萎凋敝作結,則小花蔓澤蘭與大樹的關係類似於右表何者之關
係? (A)甲:羚羊乙:羚羊 (B)甲:蝨子;:狗 (C)甲:老虎;乙:兔子 (D)甲:附生植物;乙:
大樹。
( )23. 右圖五為生物間交互作用圖,有關交互作用的說明,何者較適
當?(A)的關係類似丁圖 (B)的關係類似甲圖 (C)
的關係類似甲圖 (D)掠食的關係類似乙圖。
【題組】安安對翠亨園的池塘進行調查,結果如下圖六,試回答 24~25 題。
( )24. 安安不慎讓其中一個圖被水沾溼而看不清楚,請聰明的你幫安安找出原本的圖應該為何者?
(A)
(B)
(C)
(D)
圖六
圖五
背面尚有試題,請繼續作答」
3
(
)
年雨量(毫米)
溫帶落葉林
估算年份
捉到有記號的石虎數
6
4
2
3
5
5
( )25. 在調查結束後安安認真的寫了一份報告在報告中有下列敘述請問他的報告中哪一項敘述正確? (A)因藻類增
行光合作用使氧氣增加(B)此現象稱為優氧化 (C)此現象的主要原因與家庭廢水肥料中含有大量含磷化
合物有關 (D)魚群有大量遷出的現象,導致細菌大量滋生而產生此結果。
【題組】台灣最野的貓,也是最辛苦的貓因為瀕臨滅絕,石虎被列為一級保育類卻因為棲息環境大多是民間私有地,成
為最需要保育卻又最難保護的野生動物幸好這幾年有些微轉變愈來愈多人重視設立各種保育措施努力想把石虎從瀕臨
絕種的危崖拉回來為了確認石虎的數量科學家用捉
放法估算石虎的族群大小,在每年同一天隨機捕捉 20
隻石虎作記號後放回每年的記號都不同每次做記號
放回後等 2週後再隨機捉 30 隻,計算其中有記號的石
虎。六年後的紀錄結果如右表所示,試回答 26~28 題。
( )26. 由附表進行估算,石虎族群調查所得的數量最少時,估計有幾隻? (A)300 (B)150(C)120(D)100
( )27. 若是修改調查的方法,下列哪一個選項可減少估計時的誤差? (A)做記號的石虎由 20 隻改成 40 (B)有記
號石虎放回後 2週後再捉回改成 2小時後就捉回 (C)隨機捉回 30 隻石虎改成隨機捉 10 (D)刻意捕捉前一
年有記號的石虎來做記號。
( )28. 有關保育工作的推動,下列何者正確? ()生物多樣性公約的訂定,限制了國際間野生動、植物的不當交易()
際自然保護聯盟依據族群的數量制定了瀕危物種綠色名錄 (C)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規畫石虎的保護區 ()
盛頓公約的訂定,進行溼地保護及合理利用。
【題組】地球上因環境不同而形成各種不同的生態系照兩種因素可將陸域分為甲丁和溫帶落葉林五種生態
系,如右圖七所示,試回答 29~33 題。
( )29. 試推測此兩因素為何? (A)空氣、溫度 (B)溫度、風向 (C)
溫度、降雨量 (D)土壤肥沃度、降雨量。
( )30. 因各地環境不同而形成甲~丁不同的棲地這些屬於生物多樣性中的哪
一層次? (A)遺傳多樣性 (B)物種多樣性 (C)生態系多
樣性 (D)族群多樣性。
( )31. 此區動物因為日夜溫差大只在黃昏或清晨才出來活動,且多具備防止
水分散失的構造,如外骨骼、鱗片,請問此區域是指何處的生態系?
(A)甲 (B)乙 (C)丙 (D)丁。
( )32. 此區動物多群體行動且奔跑快速,移動較慢的生物行穴居生活以躲避
天敵,常可看見禿鷹攝食動物屍體,請問此區域是指何處的生態系? (A)甲 (B)乙 (C)丙 (D)丁。
( )33. 有關陸域生態系的敘述,何者正確? (A)臺灣的陸域生態系有多種森林生態系與高山高度落差大有關 (B)針
葉林生態系夏季闊葉、冬季針葉以適應寒冷環境 (C)沙漠生態系的生產者根系通常較深而廣 (D)草原生態系
的生產者根系通常較淺而廣。
【題組】右圖八為自然界中碳循環的示意圖,試回答 34~35 題。
( )34. 二氧化碳+醣類++氧氣,此反應可用圖中哪一途徑表示?(A)
途徑甲 (B)途徑乙 (C)途徑丙 (D)途徑丁。
( )35. 依據此碳循環示意圖下列何者正確? (A)途徑乙指的是分解作用
途徑丙指的是光合作用 (B)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主要藉途徑甲降
(C)溫室效應與日俱增主要原因為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造成
地球上的碳總量愈來愈多 (D)常見的化石燃料包括裸子植物被子
植物形成的化石等。
( )36. 下列何者是利用「生物防治法」來控制生物族群大小的例子?(A)利用稻草人來嚇走對稻田產量造成影響的
麻雀(B)在田中養鴨子吃福壽螺等影響稻作的生物(C)將果樹上的果實套袋避免果實蠅產卵(D)用除草
劑使田中長出的雜草枯萎
( )37. 下列有關生態系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生態系只有在人類管理之下,才可維持平衡 (B)生態系中物種多樣
性較高且每一族群個體數多容易使生態系更加穩定 (C)物種多樣性低無法構成穩定的生態系所以應該多引
進其他國家的物種,如美國螯蝦 (D)生態系中只要基因多樣性高且個體數多,就可以維持生態平衡。
( )38. 下列環境問題的敘述何錯誤 (A)廢棄電纜垃圾,適合以焚燒法處理 (B)人類使用資源所造成的汙染,
會危害自然界的生態平衡 (C)濫墾濫伐,會造成水土保持的破壞,而影響房屋、道路的安全 (D)工廠排放的
廢水,會引起水汙染。
( )39. 關於生物圈的描述,下列何項較適當? (A)生物圈的範圍大約是海平面上、下共約一萬公尺 (B)生物圈範
圍內的物體一定具有生命現象 (C)可能根據生物的發現範圍而變動 (D)生物圈的範圍包含大氣、海洋與地
心。
背面尚有試題,請繼續作答」
圖七
圖八
4
【閱讀題】全球熱帶雨林以巴西境內亞馬遜河流域一帶的雨林面積為最大。熱帶雨林雖占全球不及 7%土地面積,卻擁有全
50-70%的生物物種,可以說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最豐富、最古老、最有生產力、也是最複雜的生態系統。
熱帶雨林又稱「地球之肺」,可行光合作用並排放大量氧氣,而森林也像一座抽水機一樣,不斷地吸收水分,通過蒸散
作用消失於空氣之中,促進水分循環,增加降雨量,故也稱「綠色水庫」
近幾年來,由於過度的火耕(一種原始的耕作法,先挑選林地,直接放火燒地,將一切野生動植物燒盡,之後才耕作)
和放牧薪柴和商業用材的不當砍伐及森林火災等造成雨林快速的消失大約每秒鐘消失 1公頃相當於 2個美式足球場。
由於熱帶雨林的消失,直接造成物種絕種科學家估計每天有 137 個品種的動植物從地球上消失一年下來就有 50000
種;有些品種甚至我們都還來不及認識,牠們就從此消失。
( )40. 關於熱帶雨林的敘述,何者錯誤 (A)以闊葉林為主,直接接受太陽能 ()有附生植物攀附在喬木枝幹,捕
捉間隙太陽能 ()消費者主要是穴居及食草性動物 ()生產者多,光合作用旺盛。
( )41. 亞馬遜河流域的各種不同生物組合,稱為? (A)遺傳多樣性 (B)物種多樣性(C)生態系多樣性 (D)
族群多樣性。
( )42. 下列何者熱帶雨林的功能? (A)涵養水源促進水循環 (B)淨化大氣 (C)許多動植物的棲地 (D)將環
境有毒物質分解。
( )43. 下列何種方法無法拯救熱帶雨林? (A)擴大火耕面積 (B)成立國家公園 (C)大規模植林 (D)管制伐林
活動。
( )44. 保育學家想調查熱帶雨林內可可樹的族群大小,將亞馬遜河雨林面積平均分為 200 個小區域,估算其中五區的可可
樹分別為 10112414198 136,請問可可樹的總族群大小大約為何? (A)20000 (B)24000 (C)
28000 (D)30000 棵。
( )45. 生物多樣性是維持生態平衡的必須條件,請問維護生物多樣性,應該是誰的責任?(A)政
(B)生態保育學者 (C)中山國中七年級的老師與同學 (D)地球上每一個人。
【閱讀題】在全球化交通便利的時代人們彼此距離縮小而生活空間擴大活動範圍不成問題然而動物們呢?依然遵循
著一步一腳印的移動方式卻因人們的道路開發行交通之便等因素讓牠們寸步難行甚至生活範圍逐漸縮小生物群族齊聚
將發生困難,生存棲地面臨到空前的挑戰!
完整而多元的生態棲息地隨著人類種種的開發造成許多生物棲地分割及零碎化而棲地的不完整破碎情形將迫害
生物的活動空間嚴重剝奪生物生存的可能。當生態系環境受到外界影響被切割、分裂變小形成破碎的島狀區塊,這種
現象就稱為棲地零碎化又可稱為棲地分割效應各個物種對於棲地破碎化的反應有所差異然對於棲地領域需求大高度
依賴特定棲地環境的物種便會有明顯劇烈的反應當棲息地遭受切割破壞時導致物種數量減少嚴重者更瀕臨滅絕危機
如台北赤蛙、台灣長尾水稚,以及早已消失的台灣雲豹。
許多人為因素舉凡為土地管理方式、耕作型態道路開發工程、溝渠建設等在過度或不當的方式下,加速縮減生物
的自然棲地造成棲地零碎化的情況棲地破碎化一來會增加邊緣效應對生物的干擾邊緣效應涵蓋人為耕作觀賞遊憩的
干擾共棲物種的驚擾、掠食者的出現等壓力再者,零星區塊分散生物繁殖期領域降低基因交流的機會,促使區塊內的
族群容易縮小使得單一物種走向絕種漸漸地物種數量減少三者,分散成數個零碎棲地,致使生物個體在不同區塊之間
移動的過程,增加路死等意外發生的機率。
如何控制棲地零碎化是目前全球亟需正視的問題透過一些措施設置將能減緩並改善棲地零碎化的影響從降低對棲地
的衝擊角度來思考則運用生態廊道概念串連被分割的棲地藉此擴充物種活動領域與基因的交流將有助於棲地重建連結
與生物的復育。
宏觀面而言則設置自然保留區自然保護區規劃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以及國家公園更能完整性保護生物的棲息地
我國自公佈野生動物保育法,陸續公告 34 處野生動物棲息地、至今成立 9座國家公園,希望透過完整性的規劃與措施,讓
動物的棲地得以保育長存。
( )46. 關於棲地零碎化的相關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區塊分散可能降低生物基因交流的機會 (B)導致路死發
機率提高 (C)對於高度依賴特定棲地環境的物種,影響較小 (D)台北赤蛙也是受影響物種之一。
( )47. 下列何者可以減緩棲地零碎化的影響? (A)設置生態廊道 (B)加速道路開發 (C)不當的土地管理方式 (D)
過度建設溝渠。
( )48. 臺灣現有的國家公園有九座包括陽明山國家公園雪霸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
園、金門國家公園、東沙環礁國家公園、臺江國家公園以及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位置在臺灣本島的國家公園
的共有幾個? (A) 4 (B) 5 (C) 6 (D) 7
( )49. 下列關於我國國家公園的敘述,何者錯誤 (A)玉山國家公園內有臺灣黑熊、藍腹鷴、山椒魚(B)具歷史古
蹟的國家公園是金門國家公園 (C)第一座成立的國家公園是墾丁國家公園具有以珊瑚礁為主的海洋生態 (D)
最晚成立的國家公園是臺江國家公園。
( )50. 下列四類保護區中,何者採最嚴格的保護,禁止學術研習以外的任何活動,以保存其原有自然狀態 (A)自然
保留區 (B)自然保護區 (C)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 (D)國家公園。
試題結束,請檢查,祝大家考試順利」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