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 北 市 立 新 興 國 民 中 學 109 學 年 第 一 學 期 九 年 級 公 民 科 第 二 次 段 考 試 卷
9年 班 座號: 姓名:
一、 單一選擇題:每題 2分,共 80 分
1. ( )所謂「行行出狀元」或「天生我才必有用」,可
以說明哪一種經濟學的觀念? (A)資源有限
(B)機會成本 (C)比較利益 (D)供給法則。
2. ( )「比較利益」是指每個人選擇從事所花費機會成
本相對較低的專業事務。依此判斷,這應是根據
下列哪一種經濟學理論而來的? (A)生產成本
(B)社會成本 (C)機會成本 (D)外部成本。
3. ( )附表為阿甲與阿乙兩人一天的產量表。請問:誰
在「做麵包」上具有絕對利益?
阿甲
阿乙
麵包 2
個 4
個
披薩
個
個
(A)阿甲 (B)阿乙 (C)無法判斷 (D)兩人都有。
4. ( )小甲與同學討論公民報告的製作,討論完的結論
是,住在圖書館附近的阿乙負責找資料,打字超
級快的小丙負責製作書面報告,說唱逗跳樣樣行
的小甲負責上臺報告。請問:小甲這一組進行報
告是依照下列何者來進行分工? (A)年齡
(B)興趣 (C)專長 (D)性別。
5. ( )臺灣國際貿易盛行,附圖的對話內容可用來說明
經濟學上何種原理的運用?
(A)比較利益法則 (B)負擔能力原則 (C)需求法則
(D)供給法則。
6. ( )由於每個國家生產不同產品的機會成本並不相同
,因此各國可以選擇生產「機會成本最低」的產
品,這是運用經濟學的何種原理? (A)需求法
則 (B)比較利益法則 (C)負擔能力原則 (D
)受益原則。
7. ( )身處國際社會,我國簽署多項自由貿易協定,與
他國進行經濟互動。根據附圖中對話,下列敘述
何者正確?
(A)依循比較利益法則,我國應全面放棄生產農
產品 (B)面臨自由貿易市場,生產者必須適時
創新與調整 (C)為保護國內農業,政府應拒絕
與他國簽署貿易協定 (D)我國農產品品質不佳
,較難與他國競爭。
8. ( )幾個朋友聚在一起聊天,分享日常生活,下列何
人提及的行為能夠賺取外匯?
(A)
(B)
(C)
(D)
9. ( )外匯作為國際支付工具,因此匯率的變動會對國
際貿易造成影響。根據附圖對話,下列說明何者
正確?
(A)新臺幣升值,不利於阿霖的生意 (B)新臺
幣貶值,有利於阿霖的生意 (C)美金升值,不
利於阿霖的生意 (D)美金升值,有利於阿霖的
生意。
10. ( )關於附圖中商品價格的變化,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
(A)甲:上漲 (B)乙:上漲 (C)丙:上漲
(D)丁:下跌。
11. ( )下列何者屬於生產要素的供給者?
(A)
(B)
(C)
(D)
12. ( )消費者做任何的消費行為都必須支付代價。請問
:消費者購買商品所付出的代價稱為什麼?
(A)消費支出 (B)銷貨收入 (C)生產成本
(D)利潤。

13. ( )從生產者與消費者透過市場互動所形成的經濟活
動循環來看,消費者由何處獲得薪資所得? (A
)商品市場 (B)傳統市場 (C)股票市場 (D)
生產要素市場。
14. ( )由經濟活動循環中可知,消費者是商品市場的需
求者,所以消費者的消費支出就等於生產者的什
麼? (A)利潤 (B)生產成本 (C)銷貨收入
(D)機會成本。
15. ( )一般來說,在自由競爭的市場中,最後的交易價
格是如何決定的? (A)由供給者決定的 (B)
由需求者決定的 (C)由供需雙方共同決定的 (
D)由政府統一決定的。
16. ( )在某一個價格之下,供給量與需求量相等的狀況
稱為什麼? (A)供需失衡 (B)市場均衡 (C
)供不應求 (D)供過於求。
17. ( )當商品的價格上漲時,生產者對該商品的供給量
會呈現何種變化? (A)減少 (B)增加 (C)
不變 (D)價格與供給無關。
18. ( )在自由競爭的市場中,一隻「看不見的手」操控
著供需雙方的生產與消費。上述的「看不見的手
」是指下列何者? (A)市場機能 (B)消費者
(C)生產者 (D)政府。
19. ( )現代社會,可以透過多種方式進行交易。下列何
人是使用「法定貨幣」來消費?
(A)
(B)
(C)
(D)
20. ( )雖然有許多人在消費時習慣使用信用卡,但信用
卡仍無法被當成真正貨幣的原因為何? (A)沒
有防偽設計 (B)沒有國家元首肖像 (C)最後
仍須以貨幣支付刷卡費用 (D)無法大量發行。
21. ( )生產者運用各種生產要素進行生產行為。請問:
附圖中的對話提及了下列哪一項生產要素?
(A)自然資源 (B)企業才能 (C)人力資源 (D)資本
22. ( )幾個朋友決定合夥開民宿,根據附圖對話內容判
斷,他們所提供的生產要素,下列哪一項配對正
確?
(A)阿貴:自然資源 (B)阿蘭:企業才能
(C)阿琪:人力資源 (D)阿德:資本。
23. ( )附圖中的對話內容顯示下列何種生產要素得到充
分發揮?
(A)人力資源 (B)資本 (C)自然資源
(D)企業才能
24. ( )下列何者屬於生產行為? (A)小甲請小乙到餐
廳吃飯 (B)媽媽在網路上訂購鳳梨 (C)阿甲
買生日禮物送同學 (D)補習班招收學生。
25. ( )根據附圖中的對話可知,兩人開店考量的是下列
哪一項生產課題?
(A)何地生產 (B)生產多少
(C)何時生產 (D)為誰生產。
26. ( )生產者的資源有限,因此必須慎作選擇,以生產
最多、最好的產品。根據附圖,兩人所考量的應
為下列哪一項生產課題?
(A)如何生產 (B)何時生產
(C)生產什麼 (D)為誰生產。
27. ( )阿甲繼承了一塊山坡地,地點靠近風景區,他想
評估一下這塊地的用途,看是要經營觀光果園,
還是蓋成民宿。請問:阿和所面臨的是下列何種
選擇的課題? (A)為誰生產 (B)為何生產 (
C)如何生產 (D)生產什麼。
28. ( )下列何人的生產行為符合附圖中的經濟學原理?
(A)阿甲每日只賣
100
碗牛肉麵,價格十年如一
(B)阿乙的背包店,採買一送一的銷售策略(C)
阿丙若發現哪一款手機售價降低,就會減少店裡
的備貨量 (D)阿丁舉辦跳樓拍賣,賠本售出家
具。

29. ( )臺灣因為持續未下雨,政府開始進行「限水」措
施,而工業用水也將受到重大打擊。請問:當工
業用水愈來愈貴時,假設產品銷售量與市價均未
變動,而生產者將會碰到下列何種問題? (A)
生產成本降低 (B)利潤減少 (C)銷貨收入增
加 (D)利潤沒有變動。
30. ( )新聞報導:今年地瓜行情走勢跌破不少農民眼鏡
,年後產量大幅減少。一般而言,此時應該是價
格高峰期,沒想到景氣欠佳,產地價持續探底,
每臺斤滑落到只剩
2
元,部分農民大嘆不符合成
本,因此選擇延後採收地瓜。請問:上述的市場
現象說明了哪些經濟觀念?(甲)需求法則(乙)供
給法則(丙)生產者會減少生產(丁)消費者會增加
消費 (A)甲丁 (B)甲丙 (C)甲乙 (D)乙
丙。
31. ( )附圖為某選民對於自己如何選擇總統候選人所提
出的看法。根據內容,該選民的考量符合經濟學
中的何種概念?
(A)負擔能力原則 (B)受益原則
(C)外部效益 (D)機會成本。
32. ( )附圖中父女兩人的對話內容,符合經濟學中的哪
一個概念?
(A)負擔能力原則 (B)機會成本
(C)外部效益 (D)受益原則。
33. ( )附圖為某家公司的會議紀錄,圖中呈現出下列哪
一種概念?
(A)企業發展不應設定預算限制
(B)大型組織耗費較多人事開銷
(C)群體生活核心為效率問題
(D)資源稀少迫使人們做出選擇。
34. ( )附圖中,采萍購買行為的改變應與下列哪一項因
素最相關?
(A)預期心理 (B)個人偏好
(C)所得 (D)商品價格。
35. ( )一對夫妻準備為全家的寒假旅遊訂旅館,根據附
圖的兩人對話判斷,太太的消費行為受到下列哪
一項因素的影響?
(A)預期心理 (B)個人偏好
(C)所得 (D)商品價格。
36. ( )附圖中,兩人的消費行為應是受到下列哪一項因
素的影響?
(A)所得 (B)個人偏好
(C)預期心理 (D)商品價格。
37. ( )外食商機搶得凶,在一波波速食業、簡餐店等降
價後,超商又再次大動作降價,早餐
40
元有找,
超商希望把價格從
P*降至
P1
後(如附圖),能讓
需求數量產生什麼樣的變動?
(A)減少 (B)增加 (C)不變 (D)不一定。
38. ( )美好的消費環境必須靠個人、民間團體、政府共
同努力來打造,而附圖中該廠商的行為已經違反
下列哪一項法律?
(A)《刑法》 (B)《公平交易法》
(C)《勞動基準法》 (D)《社會秩序維護法》。

39. ( )幾個同學正在討論購物鑑賞期,下列哪一位同學
的消費行為符合法律規定?
(A)
(B)
(C)
(D)
40. ( )當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時,應懂得保護並爭取自
己的權益,不要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下列哪一
選項最符合上述意旨?
(A)
(B)
(C)
(D)
二、 填充題:每格 2分,共 20 分
1. 由於各國生產條件不同,各國基於【 】法
則,從事國際【 】,然後在國際市場上
進行交易,參與的國家都可以從中獲利。
2. 就國際貿易而言,當一個國家貿易收入大於貿易支出
時,即是【 】(貿易順差);反之,當一
個國家貿易支出大於貿易收入時,即是【 】
(貿易逆差)。
3. 「市場」是指買賣雙方進行交易的地方,依據交易對
象和內容,可分為兩種市場,請寫下哪兩種
【 】與【 】。
4. 在商品市場中,生產者是商品的供給者,供給商品以
獲取【 】收入;而消費者是商品的需求者
,因有商品需求,必須支付【 】支出。
5. 以整體社會而言,當流通的貨幣增加,而商品數量卻
沒有相對增加,就會造成商品價格的【 】(
上漲/下跌),也就是貨幣【 】(升值/貶值)。
填充題請寫在手寫答案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