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興國中 109 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歷史科第二次段考試卷 ___年 ___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一、選擇:(每題 2分,共 80 分)
1. ( )十九世紀時,來到臺灣的傳教士馬偕,是屬於喀爾
文教派加拿大長老教會的傳教士。請問:喀爾文教
派的特色是下列何者? (A)最早開始宗教改革
(B)主張「預選說」 (C)以英國國王為教會的領袖
(D)將《聖經》翻譯成德文,以利傳播。
2. ( )他是西班牙人,是天主教耶穌會的創始人,也是天
主教聖人之一。他在天主教內進行改革,以對抗新
教。請問:他是下列何者 (A)羅耀拉 (B)利瑪竇
(C)喀爾文 (D)馬丁路德。
3. ( )何人不滿教會發售贖罪券,因而公開譴責教會,甚
至掀起宗教改革的是下列何者? (A)喀爾文 (B)
羅耀拉 (C)亨利八世 (D)馬丁路德。
4. ( )羅馬公教為了因應宗教改革的挑戰,內部發起改革
的聲浪也越來越大。請問:「耶穌會」派遣傳教士
至各地傳教,其中何人被派到中國傳教? (A)喀
爾文 (B)利瑪竇 (C)馬丁路德 (D)亨利八世。
5. ( )歐洲最早展開大規模航海探險活動的國家。是下列
哪個歐洲國家? (A)英國 (B)荷蘭 (C)西班牙
(D)葡萄牙。
6. ( )地理大發現展開後,美洲作物的傳入使世界許多地
區糧食缺乏的問題獲得紓解。請問:下列哪些是傳
至歐洲及亞洲的新物產? (甲)葡萄 (乙)玉米 (丙)
番薯 (丁)小米 (戊)馬鈴薯 (A)甲乙丙 (B)甲丙
戊 (C)乙丙丁 (D)乙丙戊。
7. ( )十六世紀初,某位航海家率領船隊向西航行,繞過
美洲南端,行渡太平洋。雖然他在菲律賓遇害,但
其船隊仍完成環繞世界一周的壯舉。請問:此人為
何? (A)麥哲倫 (B)狄亞士 (C)哥倫布 (D)達
伽馬。
8. ( )下列哪一項不是英法百年戰爭對法國影響? (A)
法王取得徵稅的權力 (B)法王的實力更加鞏固與
擴大 (C)法王取得建軍的權力 (D)英國皇室勢
力正式入主法國。
9. ( )百年戰爭中,法國最後在誰的帶領之下,激起愛國
心與士氣,因而重創英軍,並且將英國勢力趕出法
國本土? (A)諾曼第公爵 (B)法王路易十四
(C)農村少女貞德 (D)亨利八世。
10. ( )文藝復興的概念就是「再生」,這樣的再生的概念,
是指下列何者重新被重視有關? (A)希臘羅馬文
化 (B)基督教文化 (C)西亞文化 (D)日耳曼文
化。
11. ( )文藝復興的展開,對於近代歐洲的影響非常的深
遠,主要是因為這個運動中所蘊涵的哪種內涵,影
響了當時人的思想觀念? (A)人文主義 (B)神
本觀念 (C)封建思想 (D)保守主義。
12. ( )由於方言較能貼近民眾的日常生活,所以歐洲文藝
復興時期的作家喜愛以方言來寫作。請問:下列哪
一組作家寫作時是使用義大利方言? (A)但丁、
塞凡提斯 (B)佩脫拉克、薄伽丘 (C)佩脫拉克、
莎士比亞 (D)薄伽丘、塞凡提斯。
13. ( )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作品《蒙娜麗莎》,為何人的
作品? (A)達文西 (B)拉斐爾 (C)米開朗基羅
(D)薄伽丘。
14. ( )文興復興時期,在政治理論方面,《君王論》一書
大量運用歷史典故,闡述統治者的成功之道,摒棄
道德議題,以國家利益至上的大膽言論,引來了諸
多的爭議與批評。請問:上述《君王論》的作者為
何人? (A)馬基維利 (B)佩脫拉克 (C)米開朗
基羅 (D)薄伽丘。
15. ( )英國君主亨利八世想與其妻凱薩琳離婚,但羅馬教
會不允許,最後他採取何種作法解決此一問題?
(A)決定改信伊斯蘭教,以多娶后妃 (B)請國會議
決,英格蘭國教脫離羅馬教會 (C)修改法律,規
定婚姻關係不受宗教信仰限制 (D)只好決定不離
婚。
16. ( )西元十一世紀末,羅馬教宗號召民眾發動東征,因
為基督教的聖地落入伊斯蘭教手中,為了收復聖地
發動此行動。請問:上文提及的「聖地」應是下列
何處? (A)麥加 (B)拜占庭 (C)巴格達 (D)耶
路撒冷。
17. ( )歷時近兩百年的十字軍東征,促進了東西方對彼此
的認識與交流。十字軍東征的起迄時間為何? (A)
十一世紀至十三世紀 (B)十世紀至十二世紀 (C)
十二世紀至十四世紀 (D)九世紀至十一世紀。
18. ( )十字軍東征的爆發,對於中世紀歐洲造成何種影
響? (A)因為戰爭破壞,導致經濟衰退 (B)打開
貿易通道,商業城市大量興起 (C)商人與工人從
軍出征,使得工商業停滯 (D)打開商業通路,使
混凝土、橄欖等西方商品傳入東方。
19. ( )蒙古西征和十字軍東征,兩者雖在性質上不盡相
同,卻都影響深遠,下列何者是其共同的影響?
(A)促使封建制度的形成 (B)促進東西方文化交
流 (C)加強各宗教之間的團結 (D)幫助民主政
治的興起。
20. ( )某傳記簡介:「他以真主使者的名義,傳授一部誦
讀的經典,使阿拉伯人從部落走向民族和國家,把
伊斯蘭教傳播到世界各地,至今仍影響億萬穆斯林
的生活。」上文應該是下列何者的傳記? (A)穆
罕默德 (B)釋迦牟尼 (C)查士丁尼 (D)希羅多
羅。
21. ( )下列有關伊斯蘭教的敘述,何者為非? (A)伊斯
蘭教發源於阿拉伯半島 (B)伊斯蘭教崇尚偶像崇
拜 (C)穆罕默德以先知身分,宣揚阿拉為唯一真
主 (D)伊斯蘭教以《古蘭經》為經典。
22. ( )伊斯蘭教的信徒稱為「穆斯林」,而其宗教的經典
為何? (A)《古蘭經》 (B)《新約聖經》 (C)
《吠陀經》 (D)《舊約聖經》。
23. ( )西元七世紀時,下列哪個民族成為西亞的新主人,
並威脅到拜占庭帝國? (A)蒙古人 (B)阿拉伯
人 (C)日耳曼人 (D)土耳其人。
24. ( )拜占庭的藝術強調的是鑲嵌風格,和繽紛多變的裝
飾性,是一種充滿華麗感的裝飾藝術。下列哪個建
築正是這種藝術風格的代表? (A)聖索菲亞大教
堂 (B)帕德嫩神廟 (C)比薩大教堂 (D)萬 神 殿。
25. ( )法律是治理國家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據,每個時期為
了配合治理的需要,都制訂過因地制宜的法典,以
便更有效率的統治國家。請問:拜占庭帝國的代表
性法典為何? (A)《漢摩拉比法典》 (B)《十二
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新約聖經》。
26. ( )拜占庭帝國抵抗伊斯蘭勢力的入侵,直到西元 1453
年才遭滅亡。請問:是哪一個勢力消滅了拜占庭帝
國? (A)匈奴人 (B)蒙古人 (C)塞爾柱土耳其
人 (D)鄂圖曼土耳其人。
27. ( )基督教在十一世紀時期產生分裂,最主要的原因是
哪兩者爭奪領導權? (A)羅馬教宗與阿拉伯帝國
君主 (B)阿拉伯帝國君主與拜占庭帝國皇帝 (C)
羅馬教宗與西羅馬帝國皇帝 (D)羅馬教宗與拜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