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共2頁
16. ( )19
世紀初,拉丁美洲出現許多新興獨立國家,這些國家大部分是為了擺脫下列哪兩個殖民國家的控制而獨立?
(A)英國、葡萄牙 (B)英國、西班牙 (C)法國、葡萄牙 (D)西班牙、葡萄牙
17. ( )2016
年
7
月
9
日是南美洲阿根廷宣布獨立
200
周年紀念日,阿根廷政府在宣布脫離殖民母國獨立的城市舉辦盛大
的慶祝活動。下列何者不是兩百年前阿根廷展開獨立運動的背景?(A)受到啟蒙運動影響 (B)法國大革命鼓舞
(C)馬志尼的領導 (D)拿破崙稱霸歐洲
18. ( )西元 1823 年美國總統發表宣言,表示歐洲各國不得干預美洲事務,美國也不干預歐洲事務,又稱為「美國的第
二次獨立宣言」。奧國首相梅特涅領導的四國同盟曾經打算出兵鎮壓中南美洲獨立運動,美國即以宣言回應,表
達強烈反對。請問上述最有可能是指?(A)《門羅宣言》(B)《獨立宣言》(C)《開羅宣言》(D)《人權宣言》
19. ( )「歐洲聯盟」是現今國際上重要組織之一,在經濟上將歐洲各會員國統合成一個共同市場。透過國際間開放邊界
,便利人力、物力、資金的流通,達成促進區域發展目的。請問 19
世紀時,歐洲哪一地區國家的建立,也是透過
在經濟上施行區域統合,奠定統一基礎?(A)拉丁美洲 (B)巴爾幹半島 (C)日耳曼地區 (D)義大利半島
20. ( )19
世紀這一場戰爭結果被視為民族主義勝利最高峰,該場戰爭德意志完成統一隔年帝國建立,德皇還選在有最豪
華歐洲宮殿之稱凡爾賽宮登基。請問上述戰爭是指?(A)普丹戰爭 (B)德法戰爭 (C)滑鐵盧之役 (D)普奧戰爭
21. ( )承上,德國皇帝登基場景中,在場德國首相最有可能是誰?(A)俾斯麥 (B)加富爾 (C)加里波底 (D)馬志尼
22. ( )這位歷史人物是民族意識很強烈的人,曾提出「恢復古羅馬的光榮」口號,基本信念是將義大利半島上數個國家
統一成為單一的共和國。請問這個人最有可能是指下列何人?(A)馬志尼 (B)加里波底 (C)加富爾 (D)門羅
23. ( )他說:「我必須完全遵守憲法,保持信譽。倘然奧國要強迫我取消憲法,我情願作殊死戰。」他這種忠於憲法的
態度,博得義大利各地愛國志士的無限景仰,尊稱他為「最誠實的國王」。以上所述最有可能是下列何人所說?
(A)拿破崙 (B)威廉一世 (C)路易十六 (D)伊曼紐二世
24. ( )他說:「我雖拙於言辭,不善演講,但我能創造一個義大利。」他是一位有守有為政治家,曾經有十年之久擔任
首相兼外交大臣,對義大利統一有很大功勞。上述指何人?(A)加里波底 (B)加富爾 (C)馬志尼 (D)俾斯麥
25. ( )他在參加一次叛變中失敗,被判死刑,後來逃到南美洲,多次參加當地革命戰爭。後又回到義大利組織紅衫軍,
攻取西西里島等土地,並獻給薩丁尼亞王國。請問上述是指誰?(A)加富爾 (B)馬志尼 (C)加里波底 (D)門羅
26. ( )義大利王國成立於
1861
年,直到
1870
年時趁著下列哪一場戰役的爆發,收復羅馬,定為首都,完成統一?(A)
德法戰爭 (B)普奧戰爭 (C)三十年戰爭 (D)獨立戰爭
27. ( )19
世紀以來,帝國主義國家挾其強大軍事力量,進行商業利益與殖民地爭奪,甚而引發兩次世界大戰。請問上述
各種變動產生,與下列哪個歷史事件最有關係?(A)發現新航路 (B)科學革命 (C)工業革命 (D)法國大革命
28. ( )19
世紀後期形成的帝國主義國家中,下列何者是唯一的東方國家?(A)印度 (B)中國 (C)韓國 (D)日本
29. ( )19
世紀帝國主義列強,加速掠奪殖民地,亞洲更是兵家必爭之地。下列殖民地與殖民母國的配對,何者錯誤?
(A)越南-法國 (B)緬甸-美國 (C)新加坡-英國 (D)印尼-荷蘭
30. ( ) 1920~1922 年和 1930~1934 年在印度的兩次不合作運動,是世界歷史上首起全國性的非暴力反抗運動。起因是
殖民母國以獨立建國為條件交換印度支援作戰,不料戰後殖民母國不但食言,更緊縮了對印度的統治。請問關於
「不合作運動」詳細內容,下列何者正確?(A)不合作運動是一場抵制美國的運動 (B)透過拒絕納稅、不任公職
等多項行動來抗議 (C)是由門羅所倡導的 (D)這場運動最後失敗告終
二、題組,共 5題,每題 2分
以往行會作坊生產東西,相對工廠大規模生產東西,更為精緻而可以稱為「奢侈品」。但是工廠大規模製造可以生產出眾
多價廉物美商品,於是把各種所謂「奢侈品」擠出市場行銷整個世界。於是行會作坊在工廠競爭下,走向下坡路。請問:
31. ( )上述行會作坊顯然是受到下列什麼變革的衝擊?(A)法國大革命 (B)科學革命 (C)啟蒙運動 (D)工業革命
32. ( )小明原本在傳統織布作坊當學徒,卻因為作坊沒落而後來選擇去工廠上班,請問他在工廠上班可能有哪些特徵?
(甲)蒸汽為動力(乙)老闆重視員工權益(丙)用水力生產(丁)僱用眾多勞工(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20 世紀思想家塔爾門曾指出,法國大革命真正價值,在於它反映出自由是一個危險的必需品。為爭自由而發起的革命往往
是一個動亂、不安時代開始。二十世紀所發生政治變革多數伴隨著暴力,而法國大革命正是這些行使暴力者範本。請問:
33. ( )造成大革命發生最主要原因為何?(A)財政的困難 (B)國王的暴虐 (C)對外戰爭的慘敗 (D)敵國的入侵
34. ( )哪個地方被人民攻陷,揭開了大革命的序幕?(A)巴黎市政府 (B)巴士底監獄 (C)馬賽港 (D)法王宮殿
35. ( )革命期間,公眾心目中的懦弱國王在自己設計改進的斷頭台前,充分表現出了一個國王的尊嚴:「我是無辜的,我
清白地死去,我寬恕我的敵人。但願我的血,能夠成為法國人民福祉的凝結劑!」請問上述最有可能是指何人?
(A)威廉一世 (B)路易十四 (C)路易十六 (D)伊曼紐二世 【試題結束,共 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