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社會科二段共 5頁,第3頁
21. 這是一位美國士兵的家書:「……我們正為北方所有人奮戰。在過去的 15 個星期
中,我們……損失了 47%的直升機……我們當初不該答應要完成這個任務的,但
現在我們已經承諾了,我們又該怎麼做呢?」信中所說的「任務」是指美國(A)
北方工業州攻擊南方農業州(B)空襲東京(C)諾曼第登陸(D)出兵越南。
22. 1955 年,亞洲、非洲許多國家在印尼召開會議,主張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友好
合作;1960 年代,印度、埃及等國發起「不結盟運動」,參與國家強調獨立自主和
不與美、蘇強權結盟。上述會議與不結盟運動,最可能反映初下列何者?(A)第三
世界的興起 (B)聯合國的成立 (C)九一一事件的影響 (D)共產世界的瓦解。
23. 蘇聯前總統戈巴契夫是西元 1990 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請問:他得獎的理由最
可能是下列何者?(A)組織「獨立國家國協」,增加與美國交流 (B)實行各項新政並
興建大型公共工程,改善經濟大恐慌 (C)積極推行「四個現代化」,全力發展市場
經濟 (D)推動民主與經濟改革,減少對東歐的控制
24. 有一個人對當時世界局勢的觀點如下:「 美國透過馬歇爾計畫和柏林空運行動,把
錢送到歐洲,……此時共產黨正在全世界蔓延。」上文所指的時代背景為何?(A)
美蘇冷戰 (B)珍珠港事變爆發 (C)門羅宣言發表 (D)第一次世界大戰。
25.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基於共同的文化或政治、經濟利益而結成區域性國
際組織,稱為區域統合。下列何者不屬於區域統合的組織?(A)歐洲聯盟 (B)東南
亞國家協會 (C)聯合國 (D)非洲聯盟
26. 「不久我們就來到全倫敦最貧困、最悲慘的地區。在這裡,地上堆滿了腐臭的垃
圾,街上閒晃的盡是些貧困交迫、窮人中的窮人,在泰晤士河河畔,即使是在夜
裡,人們仍然群集在熱氣高騰的鍛鐵廠裡永無休止的勞動著。」這樣的書寫方式
可以看出作者是屬於下列哪一類的作家?(A)浪漫主義 (B)寫實主義 (C)印象派 (D)
立體派
27. 一次大戰後,歐洲出現許多新興國家。例如:捷克是一個以斯拉夫人為主的國家,
它是從德意志帝國與奧匈帝國─兩個日耳曼國家獨立出來的。請問今天捷克境內
仍有日耳曼人,反映出下列哪一現象?(A)歐洲的人民普遍存在反戰心理 (B)國際
聯盟有效維護和平 (C)民族自決的理想難以落實 (D)弱勢國家終於民主獨立
28. 「他懷著不達目的決不休止的決心,率領幾艘軍艦,突然闖進江戶灣,要求通商,
並以戰爭來威脅幕府。最後,終於迫使幕府無可奈何的開放口岸,且締結了條約。」
請問上述的「他」來自哪個國家? (A)英國 (B)美國 (C)荷蘭 (D)葡萄牙。
29. 下列哪些史實是新帝國主義國家彼此衝突或對外擴張所造成的?(甲)日俄戰爭
(乙)甲午戰爭 (丙)中法戰爭 (丁)非洲大獵 (戊)第一次世界大戰。 (A)乙丙丁戊
(B)甲乙丙丁 (C)甲乙丁戊 (D)甲乙丙丁戊。
30. 有一位義大利學者評論一位十九世紀的人物:「雖然他占領過我們的領土,帶給我
們痛苦和恥辱,卻也激起了我們的民族意識。」這位學者評論的人物是誰?(A)拿
破崙 (B)俾斯麥 (C)加富爾 (D)加里波底
31. 巴爾幹半島位於歐亞非的交界地帶,地理位置優越,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下列
關於巴爾幹半島的歷史敘述,正確的有哪些?(甲)是希臘文明的起源地,同時也是
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的領土範圍 (乙)中古時代,是屬於拜占庭帝國統治的範
圍 (丙)此地曾經受到伊斯蘭教勢力的入侵 (丁)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此地爆發 (A)
甲乙丙丁 (B)乙丙丁 (C)甲乙丁 (D)乙丁。
32. 全球第一站「愛因斯坦特展」於今年 1 月 12 日至 4 月 8 日在中正紀念堂 1 展
廳展出!由以色列愛因斯坦檔案室全球首次外借,以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科學家-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為主題,展覽聚焦愛因斯坦一生的科學成就、私人生活、
公眾形象,以及他對當代所帶來的影響,展覽內容包括近百件影響其生活思想的
真跡文物,可說是臺灣科學史上搶先全球最重要的國際級特展,請問下列哪個展
示品不會出現?(A)列有知名公式 E=mc²的親筆真跡 (B)獲得諾貝爾獎章等重要展
品 (C)對外發表著作《夢的解析》 (D)廣受注目的「廣義相對論」手稿。
◎閱讀資料
資料一:《暗殺卡斯楚的 638 種方法》這部紀錄片原在英國第四頻道播出,影片以幽默
的方式講述了卡斯楚屢屢挫敗美國中情局刺殺計畫的過程。【英國,2006,紀錄片】
資料二:古巴前總統卡斯楚五日警告盟邦北韓不可打核戰,否則將會殃及全球超過七
成的人口。他並且形容,朝鮮半島當前的緊張對峙局面,堪稱是一九六二年古巴飛彈
危機以來最嚴重的核浩劫風險。【2013-04-07 中國時報】
資料三:美國總統歐巴馬 20 日邁向歷史新頁,飛抵古巴展開三天訪問,是 88 年來首
位造訪古巴的美國總統。在美古兩個冷戰宿敵對立半世紀後,歐巴馬以和解與接觸取
代封鎖與對立,為雙方關係展開一個象徵與實質兩皆充實,從此不再回頭對立的前進
階段。【2016-03-21 聯合晚報】
33. 美國中情局數度想暗殺卡斯楚,請問原因可能是下列何者?(A)卡斯楚允許蘇聯在
古巴部署導彈 (B)蘇聯假卡斯楚之手封鎖美國西南海域 (C)卡斯楚派軍隊入侵阿
富汗,造成美蘇對立 (D)卡斯楚挑起越戰,造成美軍深陷叢林戰十四年
34. 古巴前總統卡斯楚五日警告盟邦北韓不可打核戰。這句話其實是呼應 3月7號所通
過的關於朝鮮第三次核試驗問題的第2094號決議案。該決議要求朝鮮不再進
行核試驗,放棄核武器計劃,並重返《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決議同時承諾採取和
平、外交和政治方式解決當前局勢,重申支持並呼籲重啟六方(中共、南韓、朝
鮮、俄羅斯、日本、美國)會談。請問:通過這2094號決議案的組織是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