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父親的評語,下列哪一句解說正確? (A)應而不而:
不該用「而」字,卻用「而」字 (B)不而而而:該用「而
」字,卻不用「而」字 (C)而今而後:意指從今以後
(D)不得而而:不可以再用「而而」這個詞。
17.
以下是小瓜呆的日記:昨晚有戶人家因為用火不慎,
釀成火災,造成濃煙密布,「烽火連天」的景象。雖然民
宅內「火傘高張」,危險重重,消防隊員仍然勇敢的「抱
薪救火」,終於阻止了火勢的蔓延,也救出了受困的居民
。但是,事後該戶人家不僅不知感恩,還不斷指責救難人
員救火不力,令人聞訊「怒火中燒」。
上段文字「」中的成語,何者使用恰當?(A)烽火連天
(B)火傘高張(C)抱薪救火(D)怒火中燒。
18.幾米 向左走向右走:「人生總有許多巧合,兩條平行線
也可能會有交會的一天。但是,人生總有許多意外,握在
手裡面的風箏也會突然斷了線。」這段文字告訴我們什麼
道理? (A)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世事本難料
(B)聚散離合雖是命定,但仍可藉由努力來改變 (C)你
我的人生就像兩條平行線,永遠無法走到同一處 (D)斷
了線的風箏,不該再緊緊抓住;交會的兩人,應該珍惜難
得的緣分。
19.
你的眼睛呆滯嗎?/讀詩;可以使它變得明亮!/不讀
詩,怎麼聽得見淙淙的水聲?/不讀詩,怎麼看得見閃
爍的星星?/詩是最新鮮的桑葉;/作家要吐絲,怎可
不食桑葉?/沐浴之後,我們就是一個新人。/讀詩,
就是我們精神生命的沐浴。
——隱地 臺北市公車詩文
根據本詩內容判斷,下列何者不是讀詩的好處﹖(A)美化
氣質(B)提高聲望(C)昇華精神(D)淨化心靈。
20.周敦頤以蓮的特質來象徵君子的美德,下列何者說明正確?
(A)香遠益清:象徵品德芬芳遠播 (B)濯清漣而不妖
:象徵不受逆境影響,能潔身自愛 (C)中通外直,不蔓
不枝:象徵越挫越勇,令人不敢輕慢玩弄 (D)可遠觀而
不可褻玩焉:象徵不結黨營私,不媚世隨俗。
21.「好讀書而不好讀書,好讀書而不好讀書。」(明 徐文長)
仔細分辨這副對聯的讀音,可知它的寓意是(A)及時當勉
勵,歲月不待人(B)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C)讀
書百遍,其義自見 (D)好書在手,其樂無窮。
22.關於〈為學一首示子姪〉的文句含義,何者解說不正確?
(A)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
也:勤能補拙 (B)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
難矣:一勤天下無難事 (C)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
,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有志者,事竟成 (D)昏
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自立
者也:一樣米養百樣人。
23.下列廣告詞與產品的搭配,何者最適合﹖(A)你像冬天裡
的一把火,溫暖了我的窩:打火機 (B)趁早用它,把失去
的髮際線要回來:帽子 (C)千里始足下,伴你走天涯:手
機 (D)藏得住年紀,藏不住美麗:化妝品。
24.下列各句,何者並未使用「對比」的手法?(A)工欲善其
事,必先利其器 (B)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C)錦上添花人人有,雪中送炭世間無 (D)當選者,門
庭若市;落選者,門可羅雀。
25.
在那個星斗的夜晚,我發現:快樂就在我們身邊,
就如同每家窗戶都有滿天星斗,只是,有時我們忽略了
而已。
上文藉由打開窗,就可見到滿天星斗一事,說明生活的樂
趣在於(A)知足常樂,無欲則剛 (B)家庭和樂,共享天
倫 (C)有心發掘,俯拾即是 (D)親近自然,享受人生
26.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裡。
( 范仲淹 江上漁者 )
本詩的主旨是(A)讚歎鱸魚的美味與稀有 (B)提醒上位
者注重沿海建設 (C)呼籲人們重視生態保育 (D)表達對
漁民工作辛勞的同情。
27.一個詞彙,在語文中改變了原來的詞性,叫做「轉品」。
下列「 」中的字,何者並未使用「轉品」修辭法?
(A)「狼」吞「虎」嚥 (B)不「蔓」不「枝」 (C)水「落」
石「出」 (D)「厚」此「薄」彼。
二、閱讀題組:12 分
★ 答案請填於答案欄,否則不予計分。
(一) 某惡鼠,破家求良貓。饜以腥膏,眠以氈罽。貓
既飽且安,率不食鼠,甚者與鼠遊戲,鼠以故益暴。某
怒,遂不復蓄貓,以爲天下無良貓也。是無貓耶﹖是不
會蓄貓也。
——清‧樂鈞
注釋
1.破家:拿出所有的家財。破:傾盡。
2.腥膏:肥美的魚鮮。
3.氈罽:毯子。罽,音ㄐㄧˋ。
4.率:大概,大抵。
請依據文意,回答下列問題:
1.這則故事的寓意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人們應把抱
怨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 (B)掌握正確的做事
方法,才能解決問題 (C)緊要關頭應當機立斷,快刀
斬亂麻 (D)取暖莫靠別人的火,要自己動手砍柴。
2.下列句子的主詞,何者與其他三者不同? (A)破家求
良貓 (B)眠以氈罽 (C)率不食鼠 (D)遂不復蓄貓
3.「鼠以故益暴。」句中「益」字的解釋,與下列哪一個
選項相同﹖(A)香遠「益」清 (B)延年「益」壽
(C)獲「益」良多 (D)滿招損,謙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