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埤頭國中 八年級 110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657.39 KB
頁數
2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3-31,离现在 3 21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請將答案填入背面答案欄
一、單選題(2 × 42 = 84 )
某班同學們,分享生活所遇自然科學事,請依狀況回答:
1.吳闕早上刷牙,順道用鹽酸刷洗水龍頭的水漬結晶(碳酸鈣成
),過程冒出氣泡,試問此屬於何種變化? (A)物理變化
(B)化學變化 (C)核能變化 (D)溶解變化
2.鴻豹到廚房做早餐,開啟瓦斯爐煎蛋,相關現象,何者正
?(A)生蛋變為熟蛋,屬於物理反應 (B)蛋過程,水分漸
少,此部份屬於物理反應 (C)打開瓦斯開關,有斯斯聲,屬
於化學反應 (D)瓦斯燃燒,發出光跟熱,屬於物理反應
3.小任掃地發現 10 顆彈珠(成份SiO2)(原子量
Si=28O=16),共 60 克,下列推論何者錯
?(A)每顆質量帄均6 (B)SiO2分子量
60 (C)全部彈珠的 SiO2分子莫耳數為 1
(D)每顆彈珠內,SiO2分子莫耳數為 1莫耳
4.生科課,阿祥操作 3D 列印機,其原理為 FDM(熱熔擠製成
),像擠牙膏方式,將線狀材料透過加熱噴頭擠出在預定路
徑與列印範圍內層層堆疊、冷卻並固化完成。下列敘述,何
者錯誤?(A)熱熔擠壓過程,為物理變化 (B)線狀材料在噴頭
內,為吸熱反應 (C)材料被擠出後,逐漸冷卻,屬於放熱反應
(D)線材被加熱過頭,出現焦化,屬於物理反應
5.生科課,小緯操作雷雕機,利用雷射光於
木材上雕刻出文字圖案,雕刻過程,出
現煙霧及焦味,板面上呈現凹击不帄,
且碳化呈黑色,下列何者正確?(A)出現焦
味代表產生新物質 (B)雕刻後板材重量將
變重 (C)出現煙霧,代表外界物質進入 (D)板材的焦化物質為
產生的煙霧回黏在板材內,使質量增加
6.美術課,辰爺在白色圖畫紙上手繪國旗,
硫酸銅水溶液畫「青天」,以氯化亞鈷水溶
液畫「滿地紅」,則下列何者正確?(A)潮濕
時,為青天+滿地紅 (B)潮濕時,為白天+滿地藍 (C)乾燥時,
為青天+滿地紅 (D)乾燥時,為青天+滿地紅
7.承上,勳仔以噴霧瓶噴水,及吹風機乾燥過程,何者正確?
(A)噴水及乾燥過程可重覆來回,故變色過程,屬於物理變化
(B)噴水作用過程,溫度較低,屬於物理變化,而吹風機作用
溫度高,故變色屬於化學變化 (C)兩者皆為化學變化
(D)不一定,視作用溫度而有不同反應
8.自然課多個實驗,源哥蘇打(碳酸鈉)與除
濕劑(氯化鈣)混合反應,出現白色沉
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此反應無產
生氣體,屬於物理變化 (B)此反應的分子間重新排列 (C)此反
應產生新原子 (D)此反應遵守質量守恒
9.關於質量守恆定律,何者正確?(A)密閉系統內才遵守質量守恆
(B)反應前後,物質的總質量不變 (C)於非密閉系統中,無法
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D)化學反應,可能質量變高、變低或不
變,其中質量不變的反應,才能遵守質量守
10.銘銘將粉筆(碳酸鈣),與鹽酸放入保特瓶中,鎖緊瓶蓋,搖晃
後,瓶身鼓起變硬,之後開蓋,相關敘述,何者正確?(A)
晃過程,使瓶身變硬,可能產生氣體 (B)晃後不開蓋,為
密閉系統,才能遵守質量守恆 (C)搖晃後開蓋,為開放系
統,不遵守質量守恆 (D)不搖晃不開蓋,才能遵守質量守恆
11.老師請大偃使用帄板解答 H2O2混合後的燃燒反應
代表氫原子,以
代表氧原子,他該選何項?
(A)
(B)
(C)
(D)
12.老師請綸弟以燃燒匙進行鎂銅活性的實
,關於燃燒過程及結果,何者正確?(A)
者燃燒火燄顏色皆相同 (B)三者氧化物溶於水
皆呈鹼性 (C)鎂的氧化物水溶液使石蕊試紙
呈藍色 (D)三者氧化物皆為白色
13.帥勝將鎂完全燃燒生成氧化鎂,其實驗結果如圖所示,試
問甲乙丙丁哪一條直線是表示鎂與氧化合的質量關係?
(A) (B) (C) (D)
14.城仔解題:A
質和 B物質反應
如表,若取 A
物質 10 克和 B物質 24 克,反應之後,剩餘 A物質 2克,生
C物質 X克,及 D物質 12 克,則表中的 X應為多少克?
(A)18 (B)20 (C)22 (D)24
15.老師示範「玻棒點火秀,不用打火
機,將玻棒蘸濃硫酸,再粘高錳酸鉀
粉末。再接觸酒精燈芯,即將酒精點
燃,原理是高錳酸鉀與濃硫酸反應生
成易爆物七氧化二錳 Mn2O7(強氧化劑,不穩定,靜置會容易
失去氧,變成 MnO2)其碰到酒精會產生強烈氧化還原反
應,放出熱量,使酒精達起火點燃燒。下列何者正確?(A)
氧化二錳失去氧過程,為氧化反應 (B)反應過程,放出熱
量,而酒精吸熱而達到燃點 (C)酒精燃燒過程為吸熱反應
(D)酒精在此反應中進行還原反應
16.菁姐接著將碳粉與氧化銅混合,用
酒精燈加熱,裝置如圖,何者符合
實驗結果?(A)實驗前,混合物為黑
(B)實驗後,出現白色粉末 (C)
驗過程產生 O2氣體 (D)實驗後,石灰
水出現黃色混濁
17.老師接著擺出下圖之甲乙丙丁四支試管,反應後,那幾支
質量會相同?(鋼絲絨+=8 克,鹽酸+大理石=8 克,橡皮塞
=2 克,不考慮水份蒸發)
(A)每支都相同 (B)每支都不同 (C)甲丙相同 (D)乙丁相同
18.琪后家政課釀酒,糖類經由微生物發酵成為酒精,其中糖類
主要是受到氧化作用而生成乙醇(酒精),下列敘述,何者正
?(A)發酵僅有氧化反應進行 (B)發酵僅有還原反應進行
(C)發酵過程兼具氧化及還原反應 (D)發酵過程為物理變化
19.晨巧中午吃便當時,拿起竹筷,聞到一股刺鼻味,相關推
論,何者正確? (A)此氣味可能是硫酸殘留 (B)此化學物質是
為了漂白竹筷 (C)此化學物可促使他物進行氧化作用 (D)此物
質無法藉由浸泡水中溶出,降低氣味
20.韻兒喝熱湯時,不小心打翻,使點名簿字跡
消失,便慌張萬分,經查資料「擦擦筆
墨水是種會隨著溫度而轉換顏色的材料(墨水
分子結構變形成有色或無色形態)。用筆蓋
的橡皮頭,由摩擦生熱,提高溫度,筆跡便
隱形,而把文件封好,進行冷凍,又可回復顏色。下列推
論,何者錯誤?(A)擦擦筆變色過程,反應前後分子種類不同
(B)反應前後,遵守質量守恆 (C)反應後,產生新分子 (D)
應前後,原子種類不同
21.靚婷觀察到斑駁的鐵椅,漆料脫落,鏽跡斑斑,便整理噴
漆,但發現鋁門窗卻不必刷漆,還常保如新,下列敘述,何
者正確?(A)鐵椅噴漆,是為了隔絕空氣中的水氣與氧氣 (B)
會生鏽,是因為活性比鋁大,比鋁提早氧化 (C)鋁窗不易生
鏽,是因為鋁的活性小,不易與氧氣反應 (D)鋁氧化速度
慢,但氧化後,仍會像鐵生鏽一般,層層剝
22.庭蛋下課想解渴,拿了瓶汽水,關於汽水原理及現象,何者
正確?(A)汽水是將二氧化碳加壓灌入其中,故會使整體質量
增加 (B)汽水未打開時,搖動瓶身,會冒出許多二氧化碳,
彰化縣埤頭國中 110 學年下學期 8 年級 1次段考 自然科 8 ____ ____ 姓名:___________
2A
B
D
反應前:
10
24
反應後:
2
0
12
使整瓶汽水質量減少 (C)汽水打開瓶蓋後,出現斯斯聲,表
示外界氣體跑入,整體質量會增加 (D)汽水放久後,逐漸無
氣體,表示氣體散失嚴重,整瓶汽水不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23.鈴寶喝著檸檬汁,不小心滴到手上包紮傷口,結果竟讓褐色
的碘液紗布變無色,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檸檬汁與碘液
進行酸鹼中和 (B)檸檬汁含維他命 C,可還原碘液 (C)碘液可
還原維他命 C (D)碘液變色過程,為物理變化
24.珊子下課瞥見健康中心醫療用氣瓶,壓縮氧氣含量
3.2kg,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原子量 O=16) (A)氧氣
分子量為 32 (B)此瓶氧氣分子莫耳數為 200mole (C)
氧原子莫耳數為 100mole (D)氧氣釋放過程,鋼瓶
溫度降低,故此過程氧氣為放熱反應
25.筑花體育課喝了 360g 的水,若已知 1莫耳的水為 18
克,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一瓶純水若為 360 克,則水
分子為 20 莫耳 (B)此瓶水內含 H原子為 10 莫耳 (C)此瓶水
內含 O原子為 10 莫耳 (D)此瓶水分子為 1.2x1024
26.承上,已知 1莫耳個數為 6x1023 個,下列敘述,何者正
?(A)3 莫耳個數為 1.8x1022 (B)3x1023 個,是 0.5 莫耳
(C)不同元素,其 1莫耳的單原子數量,不一定是 6x1023
(D)1 莫耳水分子,其氫原子為 0.5 莫耳
27.白慈瞥見礦泉水上標示碳足跡,如右圖,由其中推
算下列數據,何者正確(原子量 C=12
O=16)?(A)CO2莫耳數為 135/28 (B)CO2莫耳數為
135/44 (C)C原子莫耳數為 135/28 (D)O 原子莫耳數為
135/44
28.同學慶生蛋糕,插上「吹不熄蠟蠋」要整
人,吹熄後,餘燼的熱產生白色火花而復
燃。經查發現蠟燭中,除蠟油外,尚有添
某種金屬粉末,試問其成份較可能為何?
(A)Na,因為活性大,接觸空氣即可快速
氧化,燃燒效果佳 (B)Mg,活性大,可輕易加熱而燃燒
(C)Al,氧化後可形成緻密氧化層,可加速氧化產生熱量
(D)Fe,磨成粉末,可加速氧化產生熱量,引發復燃
29.惠米放學路邊途經火災現場,火勢兇猛,屋主急
著於滅火完畢後進屋收拾貴重物品,下列建
議,何者正確? (A)鑽石堅硬不易燃燒,值得翻
收回 (B)鑽石成份雖為碳,但活性比木碳的活性
更低,故不易氧化,可於火災後留存現場 (C)黃金活
性低,不易燃燒,但易受熱而熔融形變,留存現場
機會高 (D)銅的活性大,電線外皮燒毀,但內部銅
會受熱而黑化成碳的成份,變硬變脆,不值得回收
30.蜜緯看到工人在無焊接工具情況,對鐵軌補強,「鋁熱反
,是用鋁粉還原氧化物方式。鋁熱劑一般指鋁和氧化鐵
混合物。於高溫環境時,鋁作為還原劑,將氧化物還原,生
成氧化鋁和鐵,反應劇烈,溫度可達 3000。下列何者正
?(A)鋁熱反應是一種氧化還原反應 (B)此反應體現了鋁將其
他物質氧化的能力 (C)氧化鐵將鋁還原 (D)鋁將氧化鐵氧化了
31.承上,類似反應如:高爐煉鐵反應,鐵生成主要是經由 Fe2O3
3CO → 2Fe3CO2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CO 的活性大於 Fe2O3 (B)CO 被還原 (C)Fe2O3被氧化
(D)Fe 可再經由加熱,將 CO2還原為 CO
32.黑丞回家拿出泡麵裹腹,成份標示有抗氧化劑(
他命 E),試問相關原理,何者正確?(A)維他命 E
本身抗氧化,不易被氧化 (B)維他命 E活性較
高,本身易氧化 (C)維他命 C是本身抗還原,攝取後讓身
體進行還原作用 (D)維他命 E可存放於空氣中,穩定存在
33.奕毛家中喜餅包裝內有脫氧劑(酸素吸收),內
含某種粉末,如右圖,主要目的是防止食物的氧
化,延長保存期限。打開包裝,此粉末開始作用
時,下列何者正確?(A)此粉末可能是鐵粉 (B)
氧過程,為將氧氣推出脫氧劑之外 (C)脫氧劑
原理,與乾燥劑相同 (D)脫氧劑作用過程,溫度升高,屬於
吸熱反應
34.禎挈想汰換磨損已久的手機膜,市面常見保護貼成份為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分子式為(C10H8O4)n
試問單一個 C10H8O4的分子量為多少(註:C=12
H=1O=16)?(A)22 (B)32 (C)192 (D)320
35.耀旭晚上媽媽做飯,拿出鯛魚片,和空氣接觸沒多久
就由鮮紅色「褐變」轉為咖啡色,上網查,
發現是充 CO 保鮮,為了增加鯛魚片的賣
相,讓色澤紅潤,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鯛魚片可能受氧氣作用而褐變 (B)褐變為氧
化過程 (C)充入 CO 是為使魚片進行還原作
(D)CO 是做為防腐劑
36.仁兄到超市採購,發現有些豆腐特別
白,有些呈淡黃,發現是添加過氧化氫
溶液(雙氧水),相關敘,何者正?(A)
豆腐進行還原反應 (B)雙氧水屬於還原型漂白劑 (C)可改為次
氯酸鈉水溶液漂白,不易殘留氣味 (D)雙氧水能將其它物質
氧化
37.武弟利用自然觀念,提出採購建議,何者正確?(A)金針花挑
選鮮豔者,較新鮮 (B)加工食品可浸泡於水,減少添加物殘
(C)漂白是指氧化作用使物質褪色,而 SO2成份可促進還
原,使食物增豔保鮮 (D)SO2殘留,對身體危害不大
38.甘霖想添購漂白劑,發現有次氯酸鈉與過氧過氫,兩種產
品,他想推薦給家人,何者推論正確?(A)兩者漂白效果相同
(B)前者漂白為氧化作用,後者為還原作用 (C)前者除漂白,
亦常用於環境消毒 (D)兩者性質穩定,皆可久放
39.怡靜週末到東勢林場,晚上提著手電筒摸黑到螢火蟲觀賞
地,欣賞著滿坑滿谷的螢火蟲,此時恰好數隻停在手上,感
受些微溫度,相關敘述,何者正確?(A)手電筒的電池發電過
程,屬於化學反應 (B)螢火蟲腹部能重覆發光,原理與燈泡
的燈絲相同,故進行的是物理反應 (C)螢火蟲發光時腹部溫
暖,屬於吸熱反應 (D)螢火蟲呼吸作用,屬於物理反應
40.正義週末開伙,家中鑄鐵鍋保存不良而鏽
蝕了,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鐵生鏽部
份,質地緻密,不易再氧化 (B)鐵生鏽後,
總質量增加,不遵守質量守恆 (C)鐵生鏽,
質量會減少,但仍遵守質量守恆 (D)生鏽過程屬於化學反應
41.依晴臨近清明,要做發糕,將泡打粉與水混合,出現氣
泡,端視包裝標示成份有泡打粉,經查泡打
是種複合膨鬆劑,由蘇打粉添加酸性材料製
成的白色粉末。下列何者正確? (A)因為是密閉
空間,產生氣泡可能是一氧化碳 (B)蘇打粉
份為碳酸氫鈉 (C)加水過程,促使粉末中產生
氣體逸出,故為物理變化 (D)泡打粉加水產生
氣體過程,氣體逸散,故不遵守質量守恆
42.淑櫻清明節拜拜,點了線香及蠟蠋,下列何者錯
?(A)線香及蠟蠋燃燒,使其質量減少,表示有物質
流失 (B)若將其於密閉系統中燃燒,總質量不
(C)於開放系統燃燒,仍遵守質量守恆 (D)燃燒不完
,煙霧多,便不遵守質量守恆
二、題組(2 × 6 = 12 )
()帄衡係數:
43.____H2 + ____O2 → ____H2O
(A)111 (B) 122(C) 212(D) 221
44____Mg + ____O2 ____MgO
(A)111 (B) 122(C) 212(D) 221
45.____H2O2 ____H2O + ____O2
(A)111 (B) 122(C) 212(D) 221
()計算分子量:(H = 1C=12O=16Ca=40)
46.H2O (A)2 (B)16 (C)18 (D)28
47.O2 (A)2 (B)16 (C)32 (D64
48.CO2 (A)12 (B)16 (C)22 (D)44
49. CaCO3 (A)12 (B)40 (C)100 (D)150
50. C6H12O6 (A)24 (B)180 (C)360 (D)540
MnO2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