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林園高中附設國中 八年級 110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05 MB
頁數
7
作者
Josep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12-16,离现在 3 31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0 學年度 1學期 二年級 2次段考 (自然科) 試題卷
班級: 姓名: 座號:
單一選擇題,共 50 題,每題 2分,請將答案劃入答案卡上
1. ( )()室內講話聲音較響亮;()雷聲常隆隆不絕;()回聲。請問上述現象哪些和聲音的反射性質有關? ()
甲、乙 ()僅甲、丙 ()僅乙、丙 ()甲、乙、丙。
2. ( )下波相列有關超聲波的敘述,何者錯誤? ()人耳聽不見的聲音稱為超聲波 ()相同介質中,超聲波的波速與
一般聲同 ()超聲波可應用在孕婦產檢及清洗物品汙垢 ()海豚及蝙蝠等動物可以發出及接收超聲波。
3. ( )振動彈簧使其產生連續週期波,若
3
分鐘振動
360
次,則此彈簧波的頻率為何? ()
0.5
Hz ()
2
Hz ()
60
Hz ()
120
Hz
4. ( )於湖邊產生一水波,則靜止於湖面上的葉子將會如何運動? ()隨波向前 ()隨波向後 ()原處上下來回運
()原處左右來回運動。
5. ( )樂器演奏中,能調節與控制的要素是哪些聲音的特色? ()響度與音調 ()音調與音色 ()響度與音色 (
)響度與音速。
6. ( )觀賞模仿節目時,我們會覺得模仿者的聲音很像本人,主要是因為「 」很像。當我們施愈大的力量敲擊音叉,
所發出的「 」也會愈大。請問在上面的敘述中,括號內依序要填入什麼名詞? ()音色、響度 ()音調、響
()音色、音調 ()響度、音色。
7. ( )若空氣中傳聲速率為
330
m/s,一頻率為
1000
Hz
的聲波傳來,其波長應為多少? ()
330000
m ()
3300
m (
)
33
m ()
0.33
m
8. ( )若長期處在
85
分貝的環境中,聽力容易受損,這是因為此環境中的聲波其何種特性所造成? ()波速太快 (
)頻率太高 ()振幅太大 ()波長太長。
9. ( )下列何者為產生聲波的完整條件? ()物體急速振動 ()物體在介質中急速振動 ()物體作規則的振動 (
)物體作不規則的振動。
10. ( )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決定了聲音的哪一項特性? ()聲音的音量 ()聲音的音調 ()聲音的音色 ()聲音傳
播的快慢。
11. ( )太陽發出的光進入大氣再照進海水,過程中光的傳播速率如何變化? ()逐漸變慢 ()逐漸變快 ()先變快
再變慢 ()先變慢再變快。
12. ( )安裝在汽車車頭燈泡周圍的鏡面,其達成的效果與下列何者相同? ()耳鼻喉科醫生檢查時頭戴的凹面鏡 ()
路口的廣角鏡 ()矯正視力配戴的眼鏡 ()看細小字體時用的放大鏡。
13. ( )佳容透過眼鏡鏡片將遠處景物發出的光線投影在白牆上,發現牆上出現的是倒立縮小的像,請問牆上的像是實像
還是虛像?此眼鏡鏡片可能是哪種鏡片? ()實像,近視眼鏡 ()實像,老花眼鏡 ()虛像,近視眼鏡 ()
虛像,老花眼鏡。
14. ( )有關下列引號中的詞句與相關的光學原理,何者的關聯錯誤?()「海市蜃樓」是光線折射的效果 ()「立竿見
影」是光直線前進的效果()「潭清疑水淺」是光線反射的效果()「樓臺倒影入池塘」是光線反射的效果。
15. ( )詠然家開水果店,芭樂上架時,詠然想用色光照明讓芭樂外表看起來更好吃,應該用何種顏色的玻璃紙包覆光
源? ()紅色 ()綠色 ()藍色 ()黃色。
16. ( )小英將布偶放在焦距為
15
公分的凸透鏡前不同位置,觀察成像情形,請問布偶在下列何處時,觀察到的成像最大
()距離透鏡
50
公分處 ()距離透鏡
40
公分處 ()距離透鏡
30
公分處 ()距離透鏡
10
公分處。
17. ( )我們之所以能看見那些不會自行發光的物體,原因為何? ()眼睛的功能是可以見到不會發光的物體 ()物體
本身具有被眼睛看到的性質 ()物體折射外來的光線,進入至眼睛視網膜內 ()物體反射外來的光線,如同自
身發光一般。
18. ( )牛頓利用下列哪一項物品,發現太陽光是由多種不同的顏色的光混和而成的? ()三稜鏡 ()凸透 ()
面鏡 ()凹面鏡。
19. ( )小志站在遊樂場的哈哈鏡前,看見鏡中的自己頭變得很大,身體卻變小了,此哈哈鏡可能是如何組成的? ()
上半部是凸面鏡,下半部是凹面鏡 ()上半部是凹面鏡,下半部是凸面鏡 ()上下半部都是凸面鏡,但彎曲程
度不同 ()上下半部都是凹面鏡,但彎曲程度不同。
20. ( )下列有關聲波反射的敘述,何者錯誤?()在空曠的山谷中大聲說話會有回聲,可說明聲波的反射現象 ()傳聲
筒可以將聲音傳得更遠,是利用聲波反射的原理 ()在小房間內無法聽到回聲,是因為空間太小,聲波無法
生反射 ()音樂廳內加裝的布幔,能減少聲波反射的干擾。
21. ( )古代的計時工具日晷,設計運用的原理,和下列哪一情況的原理相同?()排桌椅時用單眼觀察是否對準 ()
煙火時先看見火花才聽見聲音 ()鑽石在日光下看起來七彩奪目 ()平靜湖面會清楚呈現湖邊景物倒影。
2
22. ( )阿誠將一物品放置在某種透鏡前時,透過鏡片可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此透鏡可能是下列哪一種透鏡?
()
()
()
()
23. ( )如圖為一道雷射光斜向入射放在桌上的透明壓克力片,根據圖示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桌面上的雷射光點會落
a
()桌面上的雷射光點會落在
b
()桌面上的雷射光點會落在
c
()桌面上的雷射光點會落
bc
交界處。
24. ( )下面四種物品,依順序分別是用哪種透鏡或面鏡?
1
2
3
4
()凸面鏡、凹透鏡、凹透鏡、凸透鏡 ()凸面鏡、凸透鏡、凸透鏡、凹透鏡 ()凸透鏡、凸透鏡、凸透鏡
、凹透鏡 ()凸透鏡、凸透鏡、凹透鏡、凸透鏡。
25. ( )如圖為阿翰將雷射光射向平面鏡發現的情形,滿足下列哪個條件,才符合反射定律?
()
θ1=θ2 ()
θ2=θ3 ()
X
為入射線 ()
Y
為反射線。
26. ( )()向上或向下、()向東或向西、()向南或向北;有一種屬於橫波的力學波,若這個波動的介質的運動方向
東西向,那麼這個波動的傳播方向可能為何?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甲乙丙
27.( )振動一輕繩產生連續週期波,若振動2
秒產生如圖的波形,則下列關於此繩波的敘述錯誤的有幾個?()0
()1 ()2 ()3
()週期:2
()波長:8
公分 ()頻率:2
()波速:16
公分/秒。
3
28.( )阿土在氣溫
30℃的游泳池旁聊天,而阿金則在
24℃的水中跟同學玩水中傳話,請問關於他們兩人聲音的描
述,錯誤的有幾個?()0 ()1 ()2 ()3
() 阿土說話聲音傳入水中速度變慢() 阿金在水中聽到阿土說話的音調與在池邊同學聽到的一樣 ()水溫
較氣溫低,因此阿金聲波的速率較阿土的聲波慢()聲速與講話的快慢無關 () 阿土說話聲音傳入水中波長
變短。
29.( )阿水在
20℃的室內,敲擊一支音叉,透過示波器所顯示的波形如圖所示。若她將裝置移至
30℃的室外操作,且
用比剛才更大的力量敲擊音叉,試問關於此時聲波波形的描述,下列何者錯誤的有幾個()0()1()2()3
() 振幅會大於
8
公分 ()不考慮溫度影響用更大的力量敲擊音叉,波速不變 ()響度會變大 ()氣溫升高
,聲速會變快 ()聲波波長變長 ()聲波頻率為5赫茲。
30.
)曉娟分別敲擊數支音叉,其聲音在儀器上顯示之波形分別如附圖所示,橫軸(t)表示時間,縱軸(y)表示聲波振
動的位移。若每一支音叉發出的聲音都是單一頻率,則哪些圖形可能來自同一支音叉?
(A)甲、乙 (B) 丙、丁 (C)乙、丁 (D) 甲、丙。
31.
)漁夫在海上捕魚時,常使用可接收及發射超聲波的儀器,從海面向著正下方的海底探測魚群的狀況。假設在海水
中超聲波的傳播速率為1500m/s,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使用超聲波探測海中的魚群時,是運用聲音折射原
理得知魚群的位置 (B)發射超聲波0.06秒後傳回某魚群的訊息,該魚群約在海面下45m (C)使用超聲波探測魚
群的位置,原因是只有超聲波能在海水中傳播 (D)若超聲波從海水中傳入空氣中,其傳播速率不會改變。
32.
)智新設計實驗來模擬近視眼及其矯正後的情形,其步驟如附圖所示:(此實驗設計有一個錯)
關於修正此錯誤的方式,下列何者最適當?
(A)將實驗中的凹透鏡乙改為焦距較甲長的凸透鏡 (B)將實驗中的凹透鏡乙改為焦距較甲短的凸透鏡
(C)將實驗中的凹透鏡丙改為適當焦距的凸透鏡 (D)將步驟3中的凹透鏡丙改放置在凹透鏡乙與屏幕
4
33.
)附圖為小芸作凸透鏡成像觀察的實驗裝置圖,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她將原本擺放在甲區的蠟燭,移至丙區的
位置,若他想觀察移動位置後蠟燭所成的像,則以下列哪一個方式進行最可能達成目的?
(A)將紙屏移動至丁區,找尋蠟燭所成的像 (B)將紙屏移動至己區,找尋蠟燭所成的像 (C)將紙屏移動至甲區或
乙區,找尋蠟燭所成的像 (D)移除紙屏,由丁區、戊區或己區以眼睛透過透鏡觀察蠟燭所成的像。
34.( )承上題若將原本擺放在甲區的蠟燭,移至乙區的位置,若他想觀察移動位置後蠟燭所成的像,則以下列哪一個方式
進行最可能達成目的?(A)將紙屏移動至丁區,找尋蠟燭所成的像 (B)將紙屏移動至己區,找尋蠟燭所成的像 (C)
將紙屏移動至甲區或乙區,找尋蠟燭所成的像 (D)移除紙屏,由丁區、戊區或己區以眼睛透過透鏡觀察蠟燭所成
的像。
35. ( )如圖為一束光線於暗室中,由甲介質進入乙介質和丙介質的示意圖,
下列何者錯誤的有幾個() 0 () 1 ()2()3
()光在介質甲中速度最 ()若光由乙介質以45度入射角進入甲介質時折射角為60 ()光由甲介質進入乙
介質時若於交界面產生反射時,反射角為45 ()若乙介質為玻璃丙介質有可能是水
36. ( )常用符號,λ-波長、 T-週期、 f-頻率、 c-光速、 V-速度,錯誤的有幾個?() 0 () 1 () 2 ( )3
37. ( )常用單位,波長-公分 週期-秒、 頻率-HZ 光速-公尺/秒、 振幅-公分、響度-dB 錯誤的有幾個?
() 0 () 1 () 2 ( )3
38. ( )附圖為一向右傳播的繩波在某一時刻繩子各點的位置圖,經過 1 1
2 週期後,乙點的位置將移至何處?
(A) 它的正下方 y0 cm (B) 它的正下方 y=-2 cm (C) 它的正下方 y=-4 cm (D)點處
39.( )王老師站立在學校操場上為百公尺賽跑鳴槍。她於槍響後 0.3 秒聽到槍聲經牆壁甲反射的回聲,再經 0.4 秒聽到經
牆壁乙反射的回聲。若聲速為 v0公尺
秒,則王老師站立於附圖中的哪一方塊區?
(A)A (B)B (C)C (D)D
5
40.( ) 光線通過一光學鏡如附圖所示。這光學鏡可能是下列的哪一個?
(A) (B) (C) (D)
41.( ) 利用兩平面鏡的鏡面相向作成簡單潛望鏡,並觀察物體 P,所見到的像,其成像位置
(A)大約位於甲位置 (B)大約位於乙位置 (C)大約位於丙位置 (D)大約位於原物的位置
42. ( )附圖為一向左前進的橫波,則下列有關波上 abcd點的描述何者正確? (A) a 點的振動方向往下 (B) b
的振動方向往上 (C) c 點的振動方向往左 (D) d 點的振動方向往上
43. ( ) 如右圖 ABC是三支不同長度的裝水試管,管子的上端皆敞開。假設小明利用這三
管子可以吹出三種不同音調,且為單一頻率的聲音,每支管子「管口至水面的距離」皆
為其所發出聲波波長的 1/4,則哪支管子所發出的音調最高?
(A) A (B) B (C) C (D)不一定
44. ( ) 如右圖,小峻在桌上放了
4
塊鏡子,用
BB
槍從
A
點沿
AB
發射一顆子彈
請問他在哪塊鏡子最可能看到子全部移動過程(A)
1
(B)
2
(C)
3
(D)
4
◎閱讀下面文章後回答 45
在牛頓發現色散現象之前,歐洲人對顏色的認識是來自亞里斯多德的觀點,認為顏色是人們主觀的感覺,一切顏
色的形都是光明與黑暗、白與黑依比例混合的結果。
一直到西元 1666 年,牛頓發現白色的太陽經過三稜鏡折射後,會分散出彩色的光,形成光譜,如圖所示,再將這些分散
的光經過另外一個三稜鏡又可變成白光,我們將這樣的現象稱色散現象。造成色散現象的原因是由於各種色光在三稜鏡中
的傳播速率不同,當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入三稜鏡時,各色光偏折的程度不同,因此會有不同的折射角,進而散開形成光
譜,其中紫光偏折程度最大,靛、藍、綠、黃、橙、紅各色光的折射程度則依次減小。自然界中常見的彩虹與霓,都是太
陽光線經過小水滴折射、反射後的結果,也因此霓比彩虹多了一次反射,因此我們看見的彩虹會較霓明亮。
45. ( ) 彩虹的成因是陽光中的白光經水珠折射後產生的色散現象,下圖中的兩道光線分別為紅光與藍光,則選項中的敘述
何者較為恰當?(假設各種色光在水中的折射現象與上文中三稜鏡的折射現象相同) (A) 陽光經過水珠時
發生 3次折射 (B) 陽光經過水珠時發生 3次反射 (C) A 為藍光 (D) A 為紅光
6
當燭火光線經過紙板上的小孔時,可在後面紙屏上形成燭火影像,如附圖。試回答下面 46~47 題:
46.( ) 下列有關燭火在紙屏上成像的敘述,何者正確? (A)像的大小必與物相同 (B)像與物上下顛倒,但左右並未相反
(C)針孔越大,成像效果越好 (D)燭火距針孔越遠,成像越小。
47.( ) 如果在紙板上離原針孔較遠處再刺兩個針孔,其他維持不變,則燭火在紙屏上的成像變化,下列何者正確? (A)
變成三個像 (B) 依然只有一個像 (C)依然只有一個像,但成像變大許多 (D)變成三個像,且成像縮小許多。
◎閱讀下面文章後回答 48~50
我們現在對於聲音有正確的了解與便捷的應用,都是累積了許多人的研究成果,以下讓我們來了解聲學發展的幾項重要研
究吧!十七世紀時,義大利科學家托里切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西元 16081647 年)就曾提出「聲音是以空氣為介質來
傳播」的觀念,但因為當時製造真空的技術不夠成熟,所以並未完成實驗。後來,英國科學家波以耳在虎克的協助下發明
了抽氣機,並將其接在一個裝有鈴鐺的容器上,結果發現原本在容器內鈴鈴作響的鈴鐺聲,隨著空氣慢慢被抽走,鈴聲越
來越小,直至空氣幾乎被抽完時,就幾乎聽不見鈴聲了,證實了托里切利的論點。
在西元 1660 年,曾拜師於托里切利的義大利科學家維維安尼(Vincenzo Viviani,西元 16221703 年)和朋友玻利里(
Giovanni Alfonso Borelli,西元 16081679 年)合作進行空氣中聲速的測定。他們測量遠處大砲發射時,看到閃光及聽到砲
聲之間的時間差,藉而算出聲速為 350 公尺∕秒,比起之前法國科學家伽桑狄(Pierre Gassendi,西元 15921655 年)利用
槍的火花與聲音的時間差所測得的聲速 478 公尺∕秒,更為精確。
隨著數學、科學與音樂領域的進步,聲學的研究也更加蓬勃發展,在西元 1787 年,德國科學家克拉尼(Ernst Florens
Friedrich Chladni,西元 17561827 年)在金屬板上撒了一層細沙,並用琴弦摩擦金屬板的邊緣,使琴弦振動發出聲音,則
金屬板上的細沙會隨著聲波振動而形成特殊的形狀,若用不同的物體摩擦金屬板,則細沙形成的形狀也不相同,根據圖案
可具體觀察不同聲音的特徵,此圖案則稱為克拉尼圖形
圖(一)觀察克拉尼圖形操作示意圖
人類對於聲音更加了解後,各種應用聲學原理製造的用品也相繼問世,並隨著現代科技的腳步而日新月異,這些都是
由於科學家們過去所付出的努力,而他們追求真理的熱忱與精神,值得我們敬佩與學習。
48.( )波以耳實驗中的操縱變因及應變變因設定為何?.鈴聲大小;乙.容器中空氣的量;丙.鈴鐺的規格;.容器的大小
(A)操縱變因:乙、應變變因:甲 (B)操縱變因:丁、應變變因:甲 (C)操縱變因:甲、應變變因:乙 (D)操縱變
因:丙、應變變因:甲。
49.( )維維安尼利用大砲來測定聲速,可以比伽桑狄利用槍所測得的聲速更精確,下列推論何者正確
(A)由於大砲的聲音較低沉,頻率較低,遠處可以聽得較清楚,減少人為感官所造成的測量誤差 (B)大砲聲為縱波,
槍聲為橫波,故大砲聲能傳播得較遠,較容易測量聲速 (C) 大砲聲較槍聲大,測量時的距離可較大,使接收到閃光
及大砲聲的時間差增加,減少人為感官所造成的測量誤差 (D)大砲聲不須介質就能傳播,故傳播距離較槍聲遠,較
容易測量聲速。
50.( )關於觀察克拉尼圖形的實驗,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由於琴弦摩擦金屬板產生振動,因此能發出聲音,並使金屬板
上的細沙振動產生圖形 (B)琴弦摩擦金屬板後所產生的聲音頻率越高,金屬板每秒振動的次數會越多 (C)用不同物
體摩擦金屬板,由於聲波傳播的波速不同,細沙會形成不同的圖形 (D)由於不同物體摩擦金屬板後所形成的細沙圖
形不同,因此圖形可作為判定發聲體的依據之一
7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0 學年度 1學期 二年級 2次段考 (自然科) 答案卷
班級: 姓名: 座號:
1~5
6~10
ADCBB
11~15
16~20
DDABC
21~25
26~30
CDDAD
31~35
36~40
AACDD
41~45
46~50
DAACC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