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美-顏色(下)
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美麗視界」從年幼孩子的視角出發,帶著他們用自己的雙眼、雙耳和雙手,一同用心去觀察、聆聽和碰觸生活周遭的人事物,一點一滴的,從自己小小的身高探索這世界;用自己好奇的雙眼收入世界的驚奇;最後進而對這世界的不同國家、族群以及正在發生的事能多一分理解、關懷和包容。
本課程以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之「國際教育」議題為主軸,運用英語繪本為媒材,融入英語教學與相關議題,並整合跨領域的學習,引導學生從觀察生活周遭人事物,進而培養對世界的關心和理解(呼應「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並對於想認識的多元文化或議題,透過小組心得分享,在學習活動歷程中,學生能與夥伴分享、討論,一起分工合作完成任務。(呼應「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二、教學活動設計
實施年級 | 三年級(下) | 設計者 | 3年級教學團 | |||
跨領域/科目 | 語文領域、自然領域、綜合活動、社會領域、 藝術領域 | 總節數 | 20 | |||
總綱 核心素養 |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E-C2具備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並與團隊成員合作之素養。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E-C3 具備理解與關心本土與國際事務的素養,並認識與包容文化的多元性。 | |||||
學習 重點 | 學習表現 | 英語 1-Ⅱ-7 能聽懂課堂中所學的字詞。 1-Ⅱ-10 能聽懂簡易句型的句子。 2-Ⅱ-3 能說出課堂中所學的字詞。 3-Ⅱ-2 能辨識課堂中所學的字詞。 藝術 1-Ⅱ-2 能探索視覺元素,並表達自我感受與想像。 | ||||
學習內容 | 英語 Ac-Ⅱ-2簡易的生活用語。 B-Ⅱ-1第二學習階段所學字詞及句型的生活溝通。 C-Ⅱ-1 國內(外)招呼方式。 藝術 視 E-Ⅱ-1色彩感知、造形與空間的探索。 | |||||
概念架構 | 導引問題 | |||||
1. Flags of the world- What do the colors in your country’s flag represent? 2. The meaningof colors- What do different colors mean? 3.How do we see colors? (The human eyes and brain together traslate light into color.) . | ||||||
學習目標 | ||||||
1.能說出國旗的顏色,進階說出代表的意義。 2.能說出顏色的象徵和代表的意義。 3.能說出人類是如何看到顏色的道理。 | ||||||
表現任務 | ||||||
能報告國旗和生活中各種顏色代表的意義,以及說出人類是如何看到顏色的原理。 | ||||||
融入之議題 (學生確實有所探討的議題才列入) | 實質內涵 | 國際教育 國E6具備學習不同文化的意願與能力。 | ||||
所融入之單元 | 康軒英語 Unit 4 Baby Dragon’s Gift? | |||||
學習資源 | 互動式教學光碟、電腦、單槍投影機、簡報、學習單、影片、flashcards |
學習單元活動設計 | |||||||||||||||||||||||||||||
學習活動流程 | 時間 | 備註 | |||||||||||||||||||||||||||
主題一、本國和世界各國國旗的顏色、認知其代表的意義 (一)Warm-up: -暖身活動(引起動機、帶入情境) 1. 每個學生一組色卡,老師播放顏色歌謠,學生聽到該顏色則用手拍打相對應顏色的卡片,藉此複習基本顏色、訓練聽力並製造學習樂趣。 2.教師詢問學生,有沒有發現各國國旗有不同顏色的組合? (二)Presentation 1.本國國旗有什麼顏色? 這些顏色有沒有代表的意義? (藉由國旗複習所學的顏色單字) --What do the colors in your country’s flag represent? 2.閱覽世界各國的國旗--Flags of the world 3.討論世界各國國旗顏色的象徵意義--The meaningof colors- --What do different colors mean? (三)Practice & Production 1. 國旗拼圖遊戲 2.《Kukkia》-- 世界國旗記憶遊戲
3.各組合作完成記憶遊戲,並報告各國國旗的顏色及代表的意義。 (四) Wrap up 1.討論各國國旗的用色 2.世界國旗問答 3.票選學生們最喜歡的國旗前三名 主題二、顏色的象徵和代表的意義 (一)Warm-up 1.教師拿出色卡提問,不同的顏色帶給學生甚麼感覺? (二)Presentation 1. 英語繪本共讀--國旗書 ”The Flag Book”
(三)Practice & Production 1. 教師和學生討論國旗的意義What are flags for? 2. 教師和學生討論國旗的設計 Flag designs 3. 教師引導學生發表不同顏色帶來不同的感覺 4. 教師和學生討論顏色代表的意義 (四)Wrap up 1.統計被使用最多的顏色和其象徵的意義 2. 國旗問答Q&A What's the only country that doesn't have a rectangular flag? Why does Hawaii's state flag feature the UK's Union Jack in one corner? And what do the 13 stripes of the USA's Star Spangled Banner represent? 主題三、人類是如何看到顏色的 (一)Warm-up How our eyes wor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OS-9pG1lT0 (二)Presentation 1. How do we see things? 2. How do we see colors? --The human eyes and brain together translate light into color.
Vocabulary: see / color / eyes / brain / light Sentence: The eyes and brain translate light into color. (三)Practice & Production 1. 老師先用英文解說 ”How do we see color?”
2. 各組學生合作,盡量用英語畫簡圖解說眼睛是如何看到東西和顏色的原理 (四)Wrap up 1. 複習單字和句型 | 7節 6節 | 色卡 CD player 拼圖 教具 小白板 英語繪本、實物投影機 小白板 英語繪本 PPT 簡報 PPT 簡報 |
附錄(一)教學重點、學習紀錄與評量方式對照表
單元名稱 | 學習目標 | 表現任務 | 評量方式 | 學習紀錄/評量工具 |
主題一、說出本國和世界各國國旗的顏色、認知其代表的意義 | 能說出國旗的顏色,進階說出代表的意義。 | 能口頭報告國旗的顏色,並說出代表的意義。 | 口語報告 | 檢核表 |
主題二、顏色的象徵和代表的意義 | 能說出顏色的象徵和代表的意義。 | 分組報告生活中的顏色象徵和代表的意義。 | 口語報告、學習單 | 檢核表、學習單 |
主題三、人類是如何看到顏色的 | 能說出人類是如何看到顏色的道理。 | 能說出人類是如何看到顏色的原理。 | 口語報告、 | 檢核表 |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
第 五 條
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應依第三條規定,並視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文化差異及核心素養內涵,採取下列適當之多元評量方式:
一、紙筆測驗及表單:依重要知識與概念性目標,及學習興趣、動機與態度等情意目標,採用學習單、習作作業、紙筆測驗、問卷、檢核表、評定量表或其他方式。
二、實作評量:依問題解決、技能、參與實踐及言行表現目標,採書面報告、口頭報告、聽力與口語溝通、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鑑賞、行為觀察或其他方式。
三、檔案評量:依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本於目的導向系統性彙整之表單、測驗、表現評量與其他資料及相關紀錄,製成檔案,展現其學習歷程及成果。
特殊教育學生之成績評量方式,由學校依特殊教育法及其相關規定,衡酌學生學習需求及優勢管道,彈性調整之。
附錄(二)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 1.能說出國旗的顏色,進階說出代表的意義。 2.能說出顏色的象徵和代表的意義。 3.能說出人類是如何看到顏色的道理。 | |||||
表現任務 | 能報告國旗和生活中各種顏色代表的意義,以及說出人類是如何看到顏色的原理。 | |||||
評量標準 | ||||||
主 題 | 表現描述 | A 優秀 | B 良好 | C 基礎 | D 不足 | E 落後 |
尊重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1.能以正確的發音及適切的語調說出簡易句型的句子。2.能流利的表達口語報告 。3.能積極參與各種課堂練習活動。4.樂於回答教師或同學所提的問題。 | 1.能以正確的發音及語調說出簡易句型的句子。2.能表達口語報告 。3.能參與各種課堂練習活動。4.能回答教師或同學所提的問題。 | 1.大部分能以正確的發音及語調說出簡易句型的句子。3.能表達部分口語報告。4.經過鼓勵能參與各種課堂練習活動。5.經過引導能回答教師或同學所提的問題。 | 1.部分以正確的發音及語調說出簡易句型的句子。3.無法完整表達口語報告。4.經過鼓勵能部分參與各種課堂練習活動。5.經過引導能回答教師或同學所提的部分問題。 | 未達 D級 | |
評 分 指 引 | 90%說出整理過的資料內容。 | 80%說出整理過的資料內容。 | 70%說出整理過的資料內容。 | 60%說出整理過的資料內容。 | 需要同儕或教師協助才可表達。 | |
評 量 工 具 | 檢核表、學習單、簡報、口頭報告、作品製作。 | |||||
分數 轉換 | 100-95 | 94-89 | 89-85 | 84-80 | 79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