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 北 市 崇 林 國 中 1 0 9 學 年 度 第 二 學 期 第 一 次 段 考 社 會 科 八 年 級 試 題
八年 班 號 姓名:
※考試說明:請同學務必於卡片上填寫班級、座號、姓名,並小心畫卡,有錯誤者扣社會總成績 5 分。
歷史部分(第 1~20 題,每題 2 分,共 40 分)
( )1 幼婷完成了一份歷史報告,題目是:「清末革命運動歷史事件之探討」,下列有關這份報告的部分內容,何者錯誤?(A)
孫中山受到日俄戰爭的刺激,創立「興中會」(B)「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是同盟會綱領,此綱
領已含三民主義的精神(C)興中會與同盟會等革命組織,皆在海外成立(D)革命派人士主張推翻滿清,建立民主共和國。
( )2 辛亥革命能夠成功包含下述哪些因素? (甲)鐵路國有政策官逼民反 (乙)部分立
憲派的支持 (丙)各省響應宣布獨立 (丁)黃花崗之役的慘烈引起同情 (戊)袁世凱
全力支持革命活動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戊 (C)甲丙丁戊 (D)甲乙丙戊
( )3 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後,臨時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採「內閣制」的
主要原因為何?(A)為配合君主立憲的政府組織 (B)參考各國憲法後認為此制最好
(C)以防範袁世凱專權的可能性 (D)使革命派人士能完全掌握內閣
( )4 武昌起事成功,民國建立,清帝退位,結束中國兩千多年的帝制。由此看來,代
表帝制的開始和結束的人物是下列哪一組?(A)秦始皇~袁世凱 (B)漢武帝~
溥儀 (C)秦始皇~袁世凱 (D)秦始皇~溥儀
( )5 右圖是中國某座城市的介紹:「現在城內的『沂水路』全長三百多公尺。之前德國統治這座城市的時候,叫作『迪德
里希斯街』;後來日本占領時,叫作『赤羽町』。雖然這是條很短的路,卻記錄了此城市的演變過程。請問此城市最可能
位於圖(一)的哪一區?(A)甲 (B)乙 (C)丙 (D)丁
( )6 承上題,這樣的轉變是受哪場戰爭的影響?(A)日俄戰爭 (B)第一次世界大戰 (C)甲午戰爭 (D)中日戰爭
( )7 文彬翻閱日曆想記錄重要日期時,特別注意到下列這三張日曆,爺爺告訴他這些節日的由來都有其歷史故事。請問:
圖中的節日如依歷史背景事件發生時間排序,先後順序正確者為何? (A) 乙丙甲 (B)甲乙丙 (C) 乙甲丙 (D) 丙乙
甲
( )8 下列因果關係何者正確? (A)巴黎和會對待中國不公平→新文化運動 (B)鐵路國有政策→四川保路運動 (C)孫中山被
暗殺→二次革命 (D)二十一條要求→五四運動
( )9 當中央政府權力式微,就容易形成地方軍人割據的局面,民初軍閥就是這種情形的典型代表。請問:軍閥割據時期的
政治特色為何? (A)重視民族精神,團結一致對付外敵 (B)彼此之間倘若有紛爭,多靠關說協調 (C)以國家興亡為己任,
置個人死生於度外 (D) 注重個人利益,用軍事力量解決紛爭。
( )10 『余不才,忝居政界數十年,向持穩健主義……顧中華民國者,四萬萬人之中華民國也。兄弟睦則家之肥,全國之人
同心同德,則國必興。余以此祝我中華民國焉。 』 《中華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宣言》請問:以上宣言應該是出自何人
之口? (A)孫中山 (B)袁世凱 (C)胡適 (D)陳獨秀。
( )11 上中所提的這本民初所發行的雜誌應該是何人發行創刊? (A)孫中山 (B)蔡元培 (C) 陳獨秀 (D) 胡適。
( )12 承上題,下列哪個人反對其提出的觀念?(A) 甲:強烈地主張廢除漢字,中國文字,既難載新事新理,且為腐毒思想
之巢窟,廢之誠不足惜 (B)乙: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病菌都潛伏在裡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
有自己死 (C)丙:中國人必須承認自己百事不如人,是又蠢又懶的民族,一分像人、九分像鬼的不長進民族 (D)丁:中
國文字最適用於科學,以其既簡且明,而又富於伸縮之性也。
( )13 承11 題,下列哪篇文章不可能刊登在此本雜誌裡? (A)周作人<她字的使用與推廣>(B)<科學與民主相關論證>
(C)<論朱熹思想對民族劣根性的矯正> (D) <評魯迅阿 Q正傳中精神勝利法的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