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同德國中 八年級 111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理化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08 MB
頁數
8
作者
Josep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8-01,离现在 2 8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頁,共 8
一、 單一選擇題 (1-20 每題 3分;21-34 每題 2分,共 88 )
1. ( )梅梅想測量一種溫度範圍約在 1 60 的液體,但手邊沒有現成的溫度計,則可選用下表中何種物質自製溫
度計較合適?
水銀
酒精
熔點
0 ℃
37 ℃
114 ℃
沸點
100 ℃
357 ℃
78 ℃
()僅水和酒精 ()僅酒精和水銀
()僅水和水銀 ()三種物質都可。
2. ( )將甲、乙兩杯不同溫度的茶,混合後達到熱平衡。在達到熱平衡的過程中,假設甲杯茶放出的熱量為 H,乙杯
茶吸收的熱量為 H,系統散失的熱量為 H,請問下列關係何者正確?(H甲、H乙、H丙皆為正值)
() HHH ()H HH
() H HH ()H HH
3. ( )莓莓在三個相同燒杯中,各加入質量 60g、溫度 25℃的甲、乙、丙三種不同的溶液,若放在相同的穩定熱源上加
熱,可得到下表的資料。若三種溶液比熱分別為 SSS,則 SSS為?
溶液
加熱時間
0
分鐘
25.0℃
25.0℃
25.0℃
1
分鐘
35.0℃
33.0℃
30.0℃
2
分鐘
45.0℃
41.0℃
35.0℃
3
分鐘
55.0℃
49.0℃
40.0℃
()1085 () 5810
() 458 () 854
4. ( )熱傳播的方式可用下圖()來分類,則雙層玻璃杯的設計如下圖()所示,夾層中填充稀薄空氣,這是利用隔絕上
()中哪些熱傳播方式,來防止手被杯內的熱飲燙傷?
()
()僅甲、乙 ()僅乙、丙
()僅甲、丙 ()甲、乙、丙。
桃園市立同德國中 11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3次段考評量題目卷
科目
自然
命題
教師
得分
4 8
範圍
5-1~6-5
班級
8
姓名
座號
2頁,共 8
5. ( )用來製造舞台效果的乾冰(固態二氧化碳),其周圍常會出現白煙,主要是因為何種原因所造成?
()乾冰的汽化現象 ()乾冰熔化後蒸發
()空氣分子遇冷凝固 ()空氣中的水氣凝結。
6. ( )燃燒金屬鎂可生成氧化鎂,若再將氧化鎂置入水中,可形成氫氧化鎂水溶液。依據物質的分類,金屬鎂、氧化鎂
、氫氧化鎂水溶液依序屬於哪一類?
()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元素;混合物;化合物
()純物質;混合物;混合物 ()純物質;化合物;化合物。
7. ( )有關金屬元素的共同性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大多數不具有延展性 ()皆為電及熱的不良導體
()常溫、常壓下,所有金屬均以固態存在 ()大部分新切表面具有銀白色金屬光澤。
8. ( )有關原子結構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電子均勻分布在整個原子裡 ()原子核的大小就是原子的大小
()質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核內 ()所有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電子構成
9. ( )有關現今週期表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週期表中,橫列稱為族,縱行稱為週期 ()週期表是依據原子序由小到大排列而成
()同一週期元素的化學性質類似 ()週期表目前七個週期,不會再增加。
10. ( )乙酸的化學式為 CH3COOH,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一個乙酸分子含有 2個氫 ()一個乙酸分子含有 4個氧
()一個乙酸分子含有 3種原子 ()一個乙酸分子含有 8種原子。
11. ( )以同一熱源分別加熱質量為 m1、比熱 S1的物體 A與質量 m2、比熱 S2的物體 B,其加熱時間與溫度變化的關係
如下圖所示,則下敘述列何者正確?
()質量與比熱乘積:m1S1必小於 m2S2()質量與比熱乘積:m1S1必大於 m2S2()S1等於 S2,則 m1小於
m2()S1等於 S2,則 m1大於 m2()m1等於 m2,則 S1大於 S2() m1等於 m2,則 S1小於 S2()
若兩物體加熱時間相同,則物體 A溫度變化大於物體 B()若兩物體溫度變化相同,則物體 A加熱時間大於物
B
()只有丙己庚 ()只有丁戊辛
()僅甲丙己庚 ()僅乙丁戊辛。
12. ( )雙金屬片下圖()是利用兩種不同的金屬,在溫度變化的脹縮程度不同,而產生彎曲現象的一種物體。如圖()
示,甲乙雙金屬片降溫後會彎向甲的那一側。我們可以利用雙金屬片來製作成轉動式的指針,例如:固體溫度計
。下圖()的裝置中,是以甲乙雙金屬片製成溫度計的指針,則箭頭所指(外側)的應為何種金屬?
()
()
()金屬甲 ()金屬乙
()兩者皆可 ()無法判斷。
3頁,共 8
13. ( )棉被愈蓬鬆,保暖效果愈好,主要的原因為何?
()棉被內部的棉絮短,更容易傳導熱量 ()棉被內部的棉絮短,更容易發生對流
()空氣較多,不流動的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 ()空氣較多,不流動的空氣容易輻射熱量。
14. ( )「元素」和「化合物」的差異為何?
()元素是純物質,化合物則是混合物 ()元素可由物理變化而分解,化合物則否
()化合物具有一定組成,元素則否 ()化合物可經由化學變化分解,元素則否。
15. ( )有關所描述的元素應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石墨為黑色固體,可作為電極和鉛筆芯的材料;()硫用於製造矽晶圓,應用於半導體工業;()金用於製成
抗腐蝕導線,是導電性最佳的金屬;()銀的化合物用來作為牙齒的填充劑。
()只有甲 ()僅甲丁
()僅甲丙丁 ()甲乙丙丁。
16. ( )下圖為某金屬元素的表示方法,有關此元素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1 個原子中含有 118 個中子 ()1 個原子中含有 197 個電子
()質量數為 197,是所有的質子數與電子數的總和 ()該元素符號為銅,常溫、常壓為固態
17. ( )有關鈉、鉀兩金屬,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只有鉀可用小刀切開 ()鈉、鉀屬於鹼土金屬
()鈉、鉀與水反應會產生氫氣,水溶液呈鹼性 ()鈉、鉀避免與空氣接觸,可儲存在水中。
18. ( )氬氣是一種氣體,若以圓球表示氬原子,則氬氣是以下列何種形式存在?
()
()
()
()
19. ( )玫玫在實驗室研究某物質的比熱和三態變化,他取某固態物質甲受一穩定熱源加熱,此物質的溫度與加熱時間關
係,如下圖所示。則由圖中推論此物質性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加熱過程沒有熱量散失)
()物質甲在第 I階段時為固態;()物質甲在第 III 階段時為氣態;()物質甲在 c點時,開始沸騰;()物質甲
d點之後,就是氣態;()常壓下,120℃物質甲沒有固定的體積;()II 階段溫度並未升高,所以沒有吸收
熱量。
()僅甲丙丁 ()僅甲丙戊
()僅乙丁己 ()甲丙丁戊。
4頁,共 8
20. ( )物質比熱的大小並非恆為定值,而是會隨溫度改變的,但在某些溫度範圍內,比熱的變化幅度不大。例如:在
1atm 下,0℃~100℃,水的比熱變化幅度僅 1%,因此在允許的溫度範圍內,比熱受溫度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而
視為常數。今莓莓取 100g 純水於燒杯中,提供穩定熱源加熱,使用溫度計每兩分鐘記錄一次數據於下表。莓莓
想要知道熱源每分鐘提供多少卡熱量給燒杯中的水,請問應該分析下表加熱時間哪個區間數據較佳?
數據編號
加熱時間()
0
2
4
6
8
10
12
14
水溫(℃)
25
41
57
73
85
93
97
97
() 0 6分鐘 () 4 10 分鐘
()10 14 分鐘 () 0 14 分鐘。
21. ( )玫枚取甲、乙、丙、丁、戊五種固態物質進行實驗,已知五種純物質為 SZnCuNa、石墨(未依順序排列)
她進行的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如果玫枚要再區別出乙、丁、戊三種元素,可在進行哪一項觀察或測試?
()敲擊測試延展性 ()觀察比較顏色
()利用天平測質量 ()利用排水法測體積
22. ( )()道耳頓提出原子說,物質是由原子組成,且原子可組成分子表現物質特性;()姆森發現原子內有帶負電的
電子,認為電子均勻分布在原子裡;()拉塞福發現原子核體積極小且帶正電,認為電子繞原子核運轉;()查兌
克發現質量與質子接近的中子,且中子不帶電。關於以上原子結構相關的發現跟理論,何者敘述正確?
()只有丙丁 ()僅甲丙丁
()僅乙丙丁 ()甲乙丙丁。
23. ( )元素的中文名稱命名方式,採用一個字代表一種元素,並配合元素在常溫常壓下的狀態,使用不同的部首表示。
固態金屬以「金」字旁、固態非金屬「石」字旁表示,氣態以「气」字頭表示。則「鋁、銅、碳、氯、汞、硫、
溴」請問以上哪些為金屬元素?
()鋁、銅 ()碳、硫、氯
()鋁、銅、溴 ()鋁、銅、汞。
24. ( )莓梅練習化學式的書寫,下列書寫方式正確?
()氧化鎂:OMg ()葡萄糖:C12H22O11
()氫氧化鈉:NAOH ()氯化鈣:CaCl2
25. ( )在奈米時代,溫度計也可奈米化。科學家發現:若將氧化鎵與石墨粉共熱。便可製得直徑 75 奈米、長達 6微米
的「奈米碳管」,管柱內並填有金屬鎵,與許多元素例如汞相似,在液態時體積會隨溫度變化而冷縮熱脹。奈米
碳管內鎵的長度會隨溫度增高而呈線性成長(正比)。在 310 K 時,高約 1.3 微米,溫度若升高到 710 K 時,高度則
成長至 5.3 微米。當水在常壓下沸騰時,上述「奈米溫度計」內鎵的高度會較接近下列哪一個數值(微米)
(絕對溫標,K = ℃ +273)
()1.9 ()2.6
()3.7 ()5.3
26. ( )梅梅取 ABC三個相同材質的金屬球,質量比為 112,初始溫度分別為 50℃30℃10℃。今先將 A
B接觸達熱平衡後分開,再將 BC接觸達熱平衡後分開,若僅考慮三金屬球間的熱傳導,且無其他熱流失,則
以下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A 的最終溫度為 30℃()B 的最終溫度為 20℃()ABC三者最終溫度比為 211
() ABC三者比熱比為 111() ABC三者比熱比為 112
()僅甲丙丁 ()僅甲乙戊
()僅乙丙丁 ()僅乙丙戊。
5頁,共 8
27. ( )玫苺取室溫 20℃時為固體狀態的某物質若干克,置於一容器中,在定壓下以穩定熱源加熱。加熱過程中,相同時
間間隔做一次測量,所測得此物質的溫度和體積的關係,如下圖所示,加熱結束時此物質為氣態。設加熱過程中
,熱源所供應的熱量全部被此物質吸收。則有關此物質的敘述,何者正確?
199.9
2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 40 60 80 100
()熔化期間,固體會浮於液體上 ()加熱時,液體比固體更易升溫
()加熱該物質於 80℃開始熔化 ()從液體變成氣體時,體積收縮。
28. ( )甲和乙是兩大小相同的密閉容器,分別充滿氧氣(O2)及臭氧(O3)。已知兩容器內的氣體質量相等且甲容器含有 n
原子,則下列敘述合者正確?
()乙容器有 3n 個原子 ()乙容器有 3n 個分子
()兩容器中原子數比為 32 ()兩容器中分子數比為 32
29. ( )已知:電流通過物體時受到的阻礙大小,稱為電阻。導體在固定溫度下,其電阻大小和「截面積」、「長度」、
「材質」有關。玫玫想要探討導體的「材質」對電阻大小的影響,他準備下表中不同的導體進行實驗,請問選擇
下列哪一組導體較符合他研究主題?
編號
截面積(mm2)
0.1
0.2
0.3
0.2
0.2
0.2
0.1
0.2
0.3
長度(cm)
10
10
10
5
10
15
5
10
15
材質
石墨
石墨
石墨
()甲乙丙 ()乙戊辛
()丁庚壬 ()丁戊己
30. ( )SpaceX 火箭公司採用鋼、鎳、鉻融合的不鏽鋼(熔點:14801530°C),作為其新火箭的主要材料。公司執行長馬
斯克解釋,雖然質輕且堅固的碳化矽(熔點:2830 °C)纖维是最新的材料,但是黏合碳化矽玻璃纖維的樹脂卻不耐
熱,需另製隔熱物質,導致碳化矽纖維火箭與不鏽鋼火箭差不多重,因此該公司最後選用不鏽鋼製造火箭,關於
上文中不鏽鋼與碳化矽的分類,下列何者正確?
()不鏽鋼屬於混合物,碳化矽屬於化合物 ()不鏽鋼屬於化合物,碳化矽屬於混合物
()不鏽鋼屬於元素,碳化矽屬於化合物 ()不鏽鋼屬於混合物,碳化矽屬於元素。
31. ( )XYZ分別為週期表中,第二與三週期中的三種元素,其原子序之和為 27,在週期表的相對位置如下表。X
可在表面形成緻密氧化物以保護內層,為製造飛機主要材料;Y可組成硬度高的鑽石;Z可組成具有助燃性的氣
體。由這三種元素,也可組成許多化合物。下列有關這三種元素以及其組成化合物的敘述哪些正確?
()這三種元素中,只有一種是非金屬元素;() Z 為組成水的元素之一;()YZ可以組成氣體分子;
()X 屬於鹼金金屬族。
Y
Z
X
Si
()僅甲乙 ()僅甲丙
()僅乙丙 ()僅乙丁。
(
)
溫度()
6頁,共 8
32. ( )下圖是某些元素(以代號 a h 表示)其電中性原子的質量數與質子數關係圖。則根據此圖,下列敘述哪些正
確?
()d e為同位素;()e f為同位素;()f 的中子數比 e多;()d 的電子比 f多;
()若比較 ch原子的總質量,則 h > g > f > e = d > c
()只有甲丁 ()只有乙丙
()僅甲丁戊 ()僅乙丙戊。
33. ( )莓莓有甲、乙兩個質量相同但不同材質的金屬質心球。他把兩個金屬球同時放在同一個持續沸騰的水中,並記錄
其溫度與時間的關係,如下圖()所示,接著他把兩個金屬球分別放入兩杯等量的 20°C 冷水中,如下圖()所示
,並測量水溫的變化,假設無熱量散失的情況下,請問甲、乙兩個金屬球的比熱大小關係為何?又當兩個金屬球
分別與冷水達到熱平衡時的溫度大小關係為何?
()
()
()比熱:甲>乙;達熱平衡溫度:甲>乙 ()比熱:甲>乙;達熱平衡溫度:甲<乙
()比熱:甲<乙;達熱平衡溫度:甲>乙 ()比熱:甲<乙;達熱平衡溫度:甲<乙。
34. ( )下表是元素週期表的部分資訊,表中所列的數字為原子序,部分空格尚未填入原子序。對照填入週期表的原子序
,判斷下列選項中,哪一組的數字排列順序不符合週期表內原子序的相對位置?
()
()
()
()
7頁,共 8
35. ( )已知物體間溫度不同所發生的能量轉移,稱為熱轉移,轉移的是儲存於物體內部的能量,稱為熱能,熱轉移過程
中的能量簡稱為熱。則有關熱能、熱、溫度三者關係,下列敘述正確?
()只考慮熱轉移,物體獲得熱其熱能必增加;()只考慮熱轉移,物體獲得熱其溫度必增加;
()只考慮熱轉移,物體溫度上升其必獲得熱;()只考慮熱轉移,物體溫度上升其熱能增加。
()只有甲丁 ()僅甲乙丁
()僅甲丙丁 ()甲乙丙丁。
36. ( )斑馬是一種黑底,並兼具黑毛與白毛相間的馬科動物,每一隻身上的條紋都不一樣,過往研究認為,斑馬紋的主
要功能是能夠使獅子眼花繚亂,當斑馬群體奔跑時,就能讓獅子所見到的影像產生模糊,形成自我保護。但最新
研究指出:地區溫度越高,斑馬身上的條紋就越密集,且越在熱帶地區,條紋的顏色就越暗,亦即單色條紋交替
出現能夠形成自然空氣對流,使斑馬保持在較低的體溫。若根據上文解釋,下列各示意圖,何者最能合理表示斑
馬皮膚上的空氣對流情形?(圖中箭頭代表空氣對流方向)
()
()
()
()
二、 題組(每題 2分,共 12 )
I. 你有吃過窯烤披薩嗎?窯烤披薩是以磚窯烤製而成,雖然比起一般烤箱製作的披薩更需要廚師的技術,但完
成的披薩多了木材的薰香味,食材溼潤柔軟,餅皮也更酥脆耐嚼,究竟磚窯有什麼特別之處?
傳統的窯烤披薩是用柴火當作熱源,在磚窯內將木柴點燃後,要保持煙囪及磚窯口的通風,以利煙霧排出
。磚窯內部會不斷吸收柴火燃燒放出的熱能,待溫度足夠後將披薩放入窯內,柴火和儲存在磚窯內壁裡的熱就
會開始加熱披薩了。除此之外,由於磚窯底部會直接接觸到披薩的緣故,如此一來便可以創造出餅皮酥脆的口
感喔(圖一)!
磚窯特殊的環繞結構讓熱可以從四面八方傳給披薩,所以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好吃美味的窯烤披薩就可
以出爐,不像一般的電烤箱花費的時間較長,因此食材較能夠留住水分,讓披薩吃起來更加可口!
試回答 37-38 問題:
8頁,共 8
37. )甲:煙囪及磚窯口要保持通風,讓煙霧排出;乙:柴火與儲存在磚窯內壁裡的熱加熱披薩;丙:高溫的磚窯底
部可創造酥脆餅皮。上述磚窯加熱披薩的過程主要對應到哪一種熱傳播方式?
()甲:傳導;乙:輻射;丙:輻射 ()甲:對流;乙:傳導;丙:傳導
()甲:輻射;乙:傳導;丙:傳導 ()甲:對流;乙:輻射;丙:傳導。
38. )依照文章敘述,待磚窯溫度足夠後才能開始烤披薩,但磚窯的溫度很高,為了掌控合適的溫度,可以用非接觸
手持溫度計來進行量測,如附圖,請問這種溫度計的測量原理與下列哪一種熱傳播方式相關?
()傳導 ()對流
()輻射 ()傳導和對流。
II. 許多存在於自然界的元素,不是只有單一型態,而是具有多樣的組成樣貌,例如:碳元素可組成鑽石、石墨、C60
以及奈米碳管。雖然彼此間的型態不同,但是組成物質都是相同元素,因此科學上稱之為同素異形體。
天然鑽石來自於金剛石礦物,是自然界中已知硬度最大的物質,可以用來製造鑽探用的探頭和磨削工具。它在空
氣中燃點約為 8501000℃。現代工業可在高溫高壓下生產金剛石,稱為合成金剛石。石墨具有層狀的平面結構,因
其具有導電性,故可做為導電材料。天然石墨很容易互相剝離,形成薄薄的石墨片。若把石墨片剝離到只有一個碳
原子厚度的單層,即可獲得奈米級導電材質石墨烯。C60 由六十個碳原子所組成,具有由 20 個六角形和 12 個五角形
所圍成的球狀結構,外形與足球相似,俗稱巴克球。奈米碳管是一種管狀的碳分子,由於處於奈米尺度內,幾萬根
奈米碳管併起來也只有一根頭髮絲寬。研究發現奈米碳管未來在微機電、生物科技、醫療及電子等領域的應用極具
潛力。
試回答 39-40 問題:
39. )下表為一般木構造建築物自火災起火燃燒後,時間與溫度之變化所連成之溫度曲線,請問鑽石可能在哪個階段
將燃燒成二氧化碳?
() AB 階段 () GH 階段
() BC 階段 () DE 階段。
40. )若人類 1根頭髮的半徑平均約為 20,000 奈米,而奈米碳管的直徑分布約為 0.82奈米,則 1根頭髮寬度約略等
於多少個奈米碳管寬度?
()10000 ()30000
()100000 ()500000
試題結束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