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貢寮水梯田:中高年級食農教育課程

pdf
2.64 MB
20 頁
李浩銘;李玓縈;楊智先;貢寮國小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課程名稱
戀戀貢寮水梯田
適用年級
中高(三四五六)年級
教學時間
240 分鐘,共 6 節。
教材來源
1、設計者自編教材。
2、人禾 X狸和禾(2013)。水梯田:貢寮山
村的故事。新北市:無限出版。
3「和禾水梯田農事課程:挲草與抓蟲實作」
簡報(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提供)。
設計者
教學準備
(一)授課主題研究
貢寮國小校地橫跨水域、山區,可謂親水近山之寶地。因此,本校平時即深
耕永教學日常。近年來,除了有幸成為林務局支持的葦草蘭
亦在校本課程規劃聊貢特色課程。透過食農教育、植物大觀園、認識社
區、古道巡禮、田寮洋賞鳥等等在地化學習活動期許本校學子循序漸進地體現
「我愛貢寮;貢寮愛我」之情懷。
基於吉林校區近「水梯田」的地理優勢及上開發展基礎,本校嘗試將「
貢寮水梯田」併入校本課程。並透過是次「跨年級教學課程」,統整動與
社會領域,期待學生能透過體驗、學習活動,肯認農耕與保育互利共生的價值。
(二)教學對象及方法
本次跨年級教學對象為本校中高年級(三四五六)學生,包含三年級1人、四
年級5人、五年級8人,六年級6人。藉由跨年級教學之契機,吾等希望能透過異質
分組發揮學習共同體之精神。同時增進教師對差異化教學與評量之知能,俾利
爾後更加懂得,如何覺察並尊重每位學生的個別性。
本次教學設計教學夥伴
態回顧循環Active Reviewing Cycle)──4F 提問重點──融入師生問答。透過
事實(Facts)、感受(Feeling)、發現(Finding)未來(Future),發展出引導成員從體驗
中學習的模式。最終,本校期許給予貢寮國小的孩子適切的發展歷程,營造健康
快樂的學習情境。
學生
先備經驗
(一)依據 KSAR 分析學生特性
K(先備知識):學生在課前已經具備的知識(對貢寮水梯田的認識)。
S(起點行為):學生在課前已經具備的行為(能使用平板找正確資料)。
A(初始心態):學生在課前抱持的學習心態(對貢寮水梯田充滿期待)。
R(同儕關係):學生課前彼此間的同儕關係(能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2
(二)將學生以異質分組方式分成5組(每組4人)
組別
學生編號
K先備
S起點
A心態
R關係
備註
1
601
組長
501
502
401
2
602
組長
603
503
402
3
604
組長
504
403
301
4
605
組長
505
506
404
5
606
組長
507
508
405
總計
三年級1人、四年級5、五年級8人,六年6人。
(三)分組配置示意圖
投影幕
黑板
(前門)
5 1
507 606 501 601
508 405 502 401
4 2
505 605 503 602
506 404 603 402
3
403 604
504 301
(後門)
3
綜合活動領域
核心素養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E-C1
關懷生態環境與周遭人事
物,體驗服務歷程與樂趣,
理解並遵守道德規範,培養
公民意識。
-E-C3
體驗與欣賞在地文化,尊重
關懷不同族群,理解並包容
文化的多元性。
-3d-II-1
覺察生活中環境的問題,探討
並執行對環境友善的行動。
-3d-III-1
實踐環境友善行動,珍惜生態
資源與環境。
-Cd-II-2
環境友善的行動與分享。
-Cd-III-1
生態資源及其與環境的相關。
學習目標
(一)共同目標
K--1能瞭解貢寮水梯田的地理位置及人文歷史與當地特色。
S--1能回答貢寮水梯田的環境知識。
S--2能運用科技查詢正確資料,並嘗試以特定形式對外介紹貢寮水梯田。
A--1能欣賞文化、認真聆聽他人意見並回答問題。
R--1能樂於參與團隊活動,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二)差異化目標
1、基礎組學習目標(3d-II-1Cd-II-2
K--1能認識貢寮水梯田的基本地理位置。
K--2能認識貢寮水梯田的基本作物及保育物種。
S--1能運用科技查詢正確資料,並嘗試以簡單圖文對外介紹貢寮水梯田。
A--1能覺察貢寮水梯田的生態問題及其影響
R--1能接受團隊共識,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2、差異化目標-進階組(3d-III-1Cd-III-1
K--1能親近貢寮水梯田的自然與人文。
K--2能認識貢寮水梯田的資源與文化。
S--1能運用科技查詢正確資料,並嘗試以多媒體形式對外介紹貢寮水梯田。
A--1能省思貢寮水梯田在當地的生態價值
R--1能領導團隊成員,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第一節
分組方式
教學活動
時間
()
評量
方式
學習
目標
合班
一、引起動機
抵達貢寮國小吉林校區,相見歡,由人禾環境倫理發
展基金會講師帶領學生,觀察校園四周環境並詢問對
此校區的印象。
5
口語
評量
A--1
4
合班
二、發展活動
(一)說明節氣與農事的關係
1、講師說明貢寮水梯田的農事期程,並展示相關
實物(如脫殼前後的稻穀),演示相關農具
(如蟲仔篩)。
2、講師說明「挲草大約在穀雨和立夏進行,此時
秧苗已定根,田間的水生植物也開始生長。」
3、準備前往田區。請學生換穿山村拖鞋,以確保
移動安全,並避免鞋底夾帶外來種進入。
5
口語
評量
S--1
A--1
K--1
K--2
K--1
K--2
同質分組
(二)挲草實作
1、前往田區及講師示範
2、學生依年級分配實作範圍
(1)赤腳下田且泥身及膝(教師事前提醒學生當日
著短褲)。
(2)依體力負荷原則分工,由高年級學生每人負責
4排稻株;中年級學生每人負責3排稻株。
3、清潔與整理。
25
實作
評量
R--1
R--1
R--1
5
合班
三、綜合活動
請學生分享今日收穫並預告下階段農事,總結貢寮水
梯田因在地長期自育種原,保留了「平林種」的水稻種
原,也避免了福壽螺的入侵。
5
口語
評量
S--1
A--1
R--1
第二節
分組方式
教學活動
時間
評量
方式
學習
目標
合班
一、引起動機
返回貢寮國小本部,詢問學生對貢寮水梯田珍稀植物
棲地與庇護所的印象,並導引至接下來用以製作餅乾
的「白花紫蘇」。(課前由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講師帶領學生漫步水梯田,實際在環境中辨識植物形
態、氣味、居民的使用方式。)
5
口語
評量
A--1
合班
同質分組
二、發展活動
(一)簡介水梯田中的伴生植物與保育價值
1、講師說明「貢寮水梯田是許多珍稀植物的棲地
與庇護所,這些植物的生長週期與水梯田的農
事節奏相互搭配,彼此依存在農田之中。」展
示田間觀察的設備及影像,俾利觀察學習。
2、教師展示今日用來製作餅乾的「白花紫蘇」。
並說明其亦為生長在水梯田中的水生植物,具
有特殊香氣,可扮演香草植物的角色。
(二)製做「白花紫蘇」餅乾
1、講師說明製做餅乾所需之原料、步驟、方法、
注意事項,邀請師生上臺嘗試攪拌等步驟。
5
20
口語
評量
實作
評量
S--1
K--2
K--2
R--1
R--1
R--1
6
2、將材料分配給各組操作,並由教師協同輔導。
合班
三、綜合活動
(一)享用剛出爐的白花紫蘇餅乾。
(二)請學生依序分享今日觀察與收穫,如:節氣與農
事的關係、水梯田中的伴生植物與保育價值、製
作白花紫蘇餅乾的方法、挲草的目的及操作方
式。
10
口語
評量
A--1
S--1
K--1
K--2
K--1
K--2
第三節
分組方式
教學活動
時間
()
評量
方式
學習
目標
合班
一、引起動機
教師播放國家地理頻道製播《戀戀水梯田》的〈春耕
農忙時〉、〈夏耘等待季節〉章節及水梯田照片,接
著提問:「回顧一下上週四我們去吉林校區水梯田從
照片中看到什麼?請各組分享挲草和除蟲體驗。」
10
口語
評量
K--1
異質分組
二、發展活動
(一)說明節氣與農事的關係,並播放照片。
1、教師提問:「請各組每個人先寫自己的學習單,
之後在進行同組討論。寫在小白板上的同學請到
臺上分享;線上的同學請寫在 jamboard 上。」
2、教師提問:「一年有幾季?有幾個月?請分別寫
上去。」(基礎組)
5
口語
評量
K--2
K--1
S--1
7
學生回答:「12個月,春、夏、秋、冬。」
3、教師回饋:「等一下老師會發學習單。請各組一
起把學習單上的框框塗上四種不同顏色──分別
為春、夏、秋、冬的顏色。」(進階組)
(二)貢寮水梯田的水稻順序拼圖遊戲
1、教師提問:「貢寮水梯田的水稻成長順序如何?
請按稻子成長過程排出圖片順序」(基礎組)
2、教師提問:「貢寮水梯田的水稻成長順序如何?
請用文字表示稻子成長的各個階段」(進階組)
學生回答:「1.浸種」、「2.稻穀發芽」、「3.
做秧床」、「4.灑種」、「5.綠油油的草皮」、
6.鏟秧:準備插秧」、「7.挲草」。
(三)動動腦
請各組上臺發表(線上學生寫在 jamboard 上)。
1、教師提問:「剛才看到最後一張挲草圖,老師想
問你們:『什麼是挲草?』(基礎組)『為什麼
要挲草?』(進階組)」
2.、教師提問:「你們認為在水梯田適合使用機器
?(基礎組)「為什麼?(進階組)
3. 教師提問:「請問挲草幾次就好?」(基礎組)
「為什麼?(進階組)
15
學習
單評
A--1
R--1
R--1
8
4、教師提問:「在進入貢寮水梯田前要換穿什
? (基礎題)「承上題,請問為什麼一定要穿
貢寮山村的拖鞋?」(進階組)
合班
三、綜合活動
(一)請各組上臺發表
1、教師提問:「這次校外教學,我們學習到『挲
草』和抓蟲的技巧。你們認為挲草對於水稻的幫
助是什麼?」
2、教師提問:「今天基本認識了在地水梯田的春耕
夏耘,也讓我們更瞭解水梯田在貢寮的重要性,
土地與人們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現在請各組一
人負責記錄,並請每位成員都分享一下,你們最
想對農夫說什麼話?然後上臺分享。」(接著請
各組學生上臺分享。)
(二)教師做總結,預告下堂課秋收冬藏。
10
口語
評量
S--1
A--1
R--1
第四節
分組方式
教學活動
時間
()
評量
方式
學習
目標
合班
一、引起動機
回顧生長期後,請學生思考接下來的農事活動,為所
謂秋收冬藏揭開序幕及伏筆。
教師提問:「經過挲草、除蟲,緊接著稻作會抽穗,那麼
接下來農民會做什麼呢?」
學生回答:「收割、採收。」
5
口頭
回答
A--1
合班
二、發展活動
(一)連結節氣及稻作期程與田間管理,協助學生發現
本地農事節奏特色。
教師提問:「本地水梯田強調在地育種、高度手
耕,不使用農藥、除草劑,阻絕福壽螺入侵,而
且終年蓄水。此外,老師還發現,雖然夏天很
5
口頭
回答
S--1
A--1
9
熱,也是各種作物生長的旺盛期,可是從『貢寮
水梯田農事節奏對照表』來看,暑假開始,我們
的農民就要做什麼?」
學生回答:「收割。」
教師追問:「為什麼這時候要收割?」
學生回答:「採收作物。」「拿去賣。」「拿來
吃。」「這樣作物才不會老掉、死掉。」
(二)透過貢寮水梯田秋冬照片,引起學生萌生「友善
耕作」的構想
教師提問:「收割完後,接下來會做什麼?」
學生回答:「繼續種植(下一期)的作物。」
教師揭示照片後追問:「可是這張秋冬的貢寮水
梯田照片,並沒有種植稻穗。這是為什麼?」
學生回答:「休耕。」「給它們休息。」「不要
偷太多。」
教師回饋:「留一點給大自然。」「可是這樣接
下來要做什麼?」
(三)連結水梯田中的伴生動植物與保育價值
教師提問:「根據森林濕地植物與動物的新庇護
2021年底的統計,和禾田區的生物紀錄累計多
824種。為什麼我們有辦法知道這些資料?」
學生回答:「進行觀察、記錄。」「休耕。」
教師回饋:「與野生動植物共享的水梯田,在生
態系中的角色相當於森林及草原邊緣的經常性濕
地。」
教師提問:「和水梯田一起生活的動物或植物有
哪些?」
學生回答:「食蟹獴、青蛙、白花紫蘇、葦草
蘭……」
教師追問:「貢寮水梯田的人們對於珍稀的動物
或植物的棲地,如何保育來達到永續經營?」
學生回答:「不使用農藥、除草劑。」「在地育
種、高度手耕,阻絕福壽螺入侵終年蓄水。」
5
10
K--1
K--2
K--2
K--2
A--1
A--1
異質分組
三、綜合活動
揭示「貢寮水梯田的食物鏈」題目,揭開分組討論的
序幕。透過複習農事節奏對照表、水稻栽培順序,連結田
間觀察成果等形成性評量,進行差異化學習,並誘發群性
學習。
15
實作
評量
K--2
K--2
R--1
R--1
10
第五節
分組方式
教學活動
時間
()
評量
方式
學習
目標
合班
一、引起動機:水稻收成後的下一站
教師提問:「各位同學,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貢
寮水梯田的四季農事,現在,大家想一
想,水稻收割後,會到哪裡?」
學生回答:「便當店、超市、家裡、營養午餐、肚
子裡……」
2
口頭
回答
A--1
合班
二、發展活動:
(一)認識「狸和禾小穀倉」及「田邊聊寮」。
1、「狸和禾小穀倉」(位於貢寮街48號)是「和禾
生產班」對外的聯繫窗口,統籌和禾生產班的保
育合作田經營,及友善環境產品的出品販售,與
「人禾基金會」(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及
「林務局」一起推動水田濕地的生態系服務保
育。
2、「狸和禾小穀倉」協助在地農民銷售農產品,包
括:和禾玄米茶、狸山青草茶、稻穗花束、和禾
米、紫米茶、白花紫蘇餅乾、樹伯家森林蜜、手
工竹籃、公平貿易咖啡、狸山小市集。
3、「田邊聊寮」:2015年成立,帶領大家認識水梯
田的教室(解說站),是和禾生產班蕭春益農友
(蕭二哥)家族所有。老闆娘(蕭二嫂)提供簡
單的餐飲服務,如:公平貿易咖啡、和禾玄米
茶、狸山青草茶、和禾餅。
8
聆聽
態度
A--1
11
異質分組
(二)四 F活動分享:認識「貢寮水梯田整體環境」、
「水梯田四季農事」、「狸和禾小穀倉」及「田邊
聊寮」後,你看到什麼?你有什麼感受?你有沒有發
現什麼? 你想要進一步採取什麼樣的行動?為什
麼?方式?時間?(或採取什麼行動)?(小組討
論成員運用四 FFactsFeelingFinding
Future,引導學生進行課程學習心得分享)。
1、事實(Fact
教師提問:「你學到什麼?最讓你印象深刻/
不一樣/最有趣的是什麼事?」
學生回答:「春夏秋冬水稻田的大小事、貢寮水
梯田無農藥、無福壽螺、農民自己
保種育種、體驗挲草……
2、感受(Feeling
教師提問:「你有什麼感受?說出 3種你體驗到
的感受。
學生回答:「農夫很辛苦、貢寮水梯田很漂亮、
到吉林校區很開心……
3、發現(Finding
教師提問:「課程進行前後,你有沒有發現什
? 一個訊息?問題?解決方法?
活力?合作?
學生回答:「貢寮水梯田和一般平原的農田不一
樣、無法用機械耕種、需要用大量
的人力和水牛耕種、保有生物多樣
性……」
4、未來(Future
教師提問:「你想做哪些改變?你有看到什麼其
他的可能嗎? 你會停止/開始/繼續
做什麼?你想要進一步採取什麼樣
的行動?為什麼?方式?時間?
(或採取什麼行動)? 這個活動讓
我在……方面重新喚起了我的注
意。
學生回答:「我想和同學一起保護貢寮水梯
田……」「我想每年回到水梯田插
秧……」
26
實作
評量
S--1
K--2
R--1
R--1
12
合班
三、綜合活動:心得分享
教師提問:「身為一位貢寮國小的學生,你想對貢
寮水梯田說什麼話?你想對田間老師
(水梯田的農民)說什麼話?
學生回答:(基礎組能指出水梯田的生態問題及其
影響;進階組能提出對貢寮水梯田在當
地生態價值的省思。)
6
口語
評量
A--1
A--1
13
第六節
分組方式
教學活動
時間
評量
方式
學習
目標
合班
一、引起動機:如何介紹貢寮水梯田
教師提問:「身為貢寮人,你要如何向全世界的好朋
友介紹貢寮水梯田?」
學生回答:「畫畫、網路、新聞採訪……」
5
口語
評量
A--1
異質分組
二、發展活動:小組討論並發表
(一)小組針對「身為貢寮人,你要如何向全世界的好朋
友介紹貢寮水梯田?」進行討論分享並共同繪製成
海報。
(二)小組發表(第1組發表時,其他組別安靜聆聽,並
於發表後,給予回饋,以此類推)。
基礎組以簡單形式(如文字、圖畫)呈現;進階組
以心智圖形式呈現。
30
實作
評量
A--1
S--1
S--1
R--1
R--1
合班
三、綜合活動:貢寮水梯田課程省思
教師透過引導,讓學生體認貢寮水梯田對於貢寮地區
的生態價值,作為「戀戀貢寮水梯田」課程的總結。
5
口語
評量
A--1
A--1
檢討與反思
日期:1115 12日、5 19日、
6 9
實際教學者:
教學實施與學生學習成果:
一、 教師(519日主題:春耕夏耘)
(一)教學實施
1、播放國家地理頻道製播《戀戀水梯田》的〈春耕農忙時〉、〈夏耘等待
季節〉章節,並回顧上次到貢寮水梯田「挲草」、「抓蟲」、「認識田間
水生動物(食蟹獴)和植物(白花紫蘇)」。
2、採用「合班──異質分組──合班」的分組方式,呈現以下特點。
(1)鼓勵學生小組合作
同張學習單上有比較簡單的問題,比方說「一年有幾季?有幾個
月?」這部分主要基礎組學生完成,只要塗上 4種不同顏色──代表
春、夏、秋、冬──即達成目標。接著再由進階組學生檢視自己組別的
14
學習單,是否需要修正
(2)水稻順序拼圖遊戲
按照貢寮水梯田的水稻順序。由基礎組學生排出稻子成長過程的圖
片順序,並由進階組學生以文字說明該階段成長特色
(二)學習成果
1、就議題而言,可以搭配在地文化、認識家鄉、認同家鄉產業和生態保育
等,輔以實際體驗,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2、就參與實體課程的學生來說,學生熱烈參與的動機高,除了比較能完成
自己的任務之外。討論時,教師也能直接觀察到學生討論的情形,並及時
給予學生回饋或引導。
3、就參與線上課程的多數學生來說,本次教學儘管安排分組討論,惟當初
使用 jamboard 設計學習單時,並未獨立建檔。因此五組學生是在同一個
檔案作業,需要自己「翻到」各自組別的頁數。期間我們觀察到,有學生
自己加頁數或在他組學習單上塗鴉。對此,教學團隊在事後檢討時一致認
為,除了明確說明「遊戲規則」,輔導學生建立自我管理意識,在 69
日(星期四)的公開課,為每一組設計 jamboard 的學習單。
透過基礎組和進階組落實差異化教學,除了各司其職,並共同完成學習
單。是類學習模式,有助於為學生創造不同的學習機會,增進學習動機,幫助
每一位學生發揮其潛能
二、 教師、 校長(69日主題:秋收冬藏、4F 活動分享)
(一)教學實施
1、事前準備:
(1)因應全面線上課程:考量受疫情影響而暫停實體課程,教學團隊決定 6
9日(星期四)公開課採用教育部版 Google Meet,俾實施分組討
論。同時,在公開課的前一週和前一天進行測試,反覆演練
(2)擬定公開課流程:於公開課前一天設定各組 jamboard 權限,寄發電子
郵件通知。請組長在當日中午事先登錄 Google Meetjamboard,並確
認組員在上課前皆已上線就位。
2、實際情形:多數學生能配合上開準備事宜,惟仍未養成如翻轉教室──
事前預習──的習慣,故各組在課堂始進 jamboard 的學習單。加上 5
月公布分組名單不久即暫停實體課程,學生間的縱向聯繫機會減少,以致
討論的熱度有限。
(二)學習成果
1、學生普遍在 512 日(星期四)安排的「挲草體驗活動」,習得貢寮
梯田「夏季即採收並進入休耕期」的事實
2、但是學生對於秋冬休耕期間的水梯田觀察和保育價值,在接觸、體驗活
動次數有限下,難有感受和肯認的動機。建議爾後可安排相關導覽解說或
參訪體驗──誠如本校作為葦草蘭復育學校即安排學生親身參與栽植,學
生自然能有感而發。
3、透過 4F──FactsFeelingFindingFuture──引導學生分享所見所
聞、所感所思,我們發現以下特色。
(1)學生在知識面的習得內容有限,可能因安排的講授、體驗時數有限。
(2)不過,在 4F 的有序輔助問答下,學生普遍在情意層面萌生真摯情感。
例如,從踩進水梯田泥巴的那一瞬間或事後清洗腳部的麻煩等,體會到
農事耕耘的辛勤。兼容期待與務實,對於未來的事情儘管無法確定,但
懷著感恩的心,盼望貢寮水梯田生生不息
15
我們需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亦即在主動預習,回答問題乃
構思問題。有鑒於此,建議未來課程實施以一學年為期,配合貢寮水梯田的
息,並在學年初始規劃分組名單,循序漸進培養「大手牽小手」的群性意識
就教師培力而言,透過教師增能研習發現的融合素材(如生態薪水),有助
我們發展統整課程,奠定紮實的課程設計。要言之,先步步為營,後水到渠
成。
16
附件一:紙本學習單1(戀戀水梯田影片欣賞)
戀戀水梯田(影片欣賞
座號 姓名
一、什麼是水梯田?有什麼特色?
1、在梯田上的(水田,梯田出現在海拔高 100 公尺以上、1000 公尺以
下的丘陵。
2、相較於低窪地,水梯田不容易(淹水)。
二、水梯田如果廢耕,會導致什麼環境問題?
1、水梯田有蓄水保水,涵養、調節水的功能。
2、水梯田若廢耕,周邊的小溪很快就會乾涸、缺水)。
三、為什麼貢寮水梯田要透過水牛」來犁田?
1、陡峭的山坡地不適合使用(耕耘機)。
2、透過(水牛)犁田,沒有柴油嗆鼻的濃煙。
四、為什麼貢寮水梯田沒有「福壽螺」的危害?
農夫自己保種;自己培育秧苗)。
五、貢寮水梯田沒有用農藥,怎麼消滅害蟲?
用(蟲仔篩)來除蟲。
六、貢寮水梯田沒有用除草劑,怎麼除草?
用傳統手工(挲草)方式來除草。
17
附件二:紙本學習單2(貢寮水梯田稻子的成長過程)
( ) 請按照貢寮水梯田的水稻栽培順序,排出稻子的成長過程。
1. (浸種:把稻穀放在泉水
中浸泡)
2. (檢查稻種:稻穀發芽
了!)
3. (做秧床:幫稻穀寶寶鋪
)
4. (灑種:稻穀寶寶準備進
到水田中生長)
5. (秧苗像是一片綠油油的草
)
6.(鏟秧:準備插秧)
7.(挲草)
8.(挲草前、挲草後)
18
附件三:線上學習單1──水稻的成長(使用 jamboard
19
附件四:線上學習單2──貢寮水梯田的食物網(使用 jamboard
20
附件五:線上學習單3──四 F活動(使用 jamboard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