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9,离现在 7 年 26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看懂血液檢查報告】
1.血液的成份
白血球為已成熟的細胞,有動力及吞噬細菌的作用;而紅血球之成熟者為無
核細胞,其功用為攜於氧氣及
二氧化碳;血小板主要之作用與血凝固有關。
2.血液的一般檢查
檢驗項目
正常值
紅血球計數(RBC)
男性:(4.0~5.5)×1012/L (400~500 萬/ul)
女性:(3.5~5.0)×1012/L(350~500 萬/ul)
血紅蛋白(Hb)
男性:120~160g/L (12~16g/dl)
女性:110~150g/L (11~15g/dl)
白血球計數(WBC)
(4.0~10.0)X109/L 4000~10,000/ul
白血球分類計數
嗜中性帶狀球
3~5%
嗜中性多核球
50~70%
嗜酸素多核球
0.5~5%
嗜鹼性多核球
0~6%
淋巴球
20~35%
單核球
1~8%
血小板計數
(10-30)X109/L (100,000~300,000/ul)
百分率:0.5~1.5%
網織紅血球計數
絕對值:(24~84)X109/L (2.4~8.4 萬/ul)
紅血球沈降率(ESR) Westergren 法
男性:0~15mm/h
女性:0~20mm/h
出血時間
Duke 法:1~3 分
IVY 法:0.5~6 分
凝血時間
玻片法:2~5 分
試管法:4~12 分
3.數字代表意義
*紅血球計數
減少:常見於各種病因所致的貧血如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
貧血,另外還可見於妊娠的中
、後期以及某些老年人。
增加:主要可見於缺氧如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及紫紺型先天性心臟
病的相對性增加和真性紅血球
增多症的絕對增高。
*血紅蛋白
:其臨床意義與紅血球減少、增加相同。根據紅蛋白減低的程度可
將貧血分為四級,
輕度貧血小於 11 克公合;
中度貧血:血紅蛋白小於9克公合;
重度貧血:血紅蛋白小於6克公合;
極重度貧血:血紅蛋白小於3克公合。
*白血球計數
增高:見於
(1)細菌性感染特別是化膿性細菌感染,如膿腫、敗血症、化膿性闌尼炎、膿
胸、大葉性肺炎。
(2)身體處於應急狀態時,如急性出血、手術、組織損傷、燒傷。
(3)某些白血病、轉移性癌等疾病。
減少:見於
(1)某些桿菌感染、病毒感染及原蟲感染時,如傷寒、瘧疾、流行性感染、麻
疹、病毒性肝炎。
(2)再生障礙性貧血、脾功能亢進。
(3)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如保泰松、阿斯匹林、氯黴素及化學治療藥物使用後
等情形。
*白血球分類計數
(1)嗜中性多核球:其增加和減少意義與白血球總數的增減意義相同。
(2)嗜酸性多核球:增加見於過敏反應,熱帶嗜酸性血球增多症、寄生感染、
慢性多核球性白血病和慢性嗜
酸性多核球白血病;減少見於傷寒早期、大手術後、大面
積燒傷及嚴重傳染病。
(3)嗜鹼性多核球:增加見於慢性多核球性白血病;減少則無臨床意義。
(4)淋巴球:增加見於急性感染,如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結核病、
傳染病恢復期,慢性、急性淋
巴球白血球;減少見於接觸放射線和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者。
(5)單核球:增加見於瘧疾、活動性肺結核、單核球白血病、何杰金氏病;減
少無臨床意義。
*血小板計數
:血小板生理性增加見於餐後、運動後。病理性增加見於真性血
小板增多症、出血性血小板增
多症、急性失血、溶血;減少見於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再生障礙生貧血、急性白血病
、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脾功能亢進、骨轉移癌。
*網織紅血球計數
:是反應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標,增高見 於溶血性貧血,
急性大出血;減低則見於再生
障礙性貧血。
*紅血球沈降率
:增加見於結核病、風濕活動、化膿性感染、類風濕性關節炎、
系統性紅斑狼瘡、急性心肌
梗塞、嚴重貧血。
*出血時間
:延長見於血小板明顯減少、血小板無力症、血小板病、血管性假
血友病、嚴重肝腎病病患者、
維生素C缺乏者。
*凝血時間
:延長見於重症肝臟疾病、先天性纖維蛋白原缺乏病、阻塞性黃疸、
先天性凝血黴原缺乏症、血
漿凝血因子缺乏、應用肝素和雙香豆素治療時。
檢驗
分類
檢驗項目名稱
單位
備註
檢驗意義
03
血液
檢查
WBC 白血球
/ul
4500-11000
當體內有病菌入侵時,白血球
數量會急速增加,抵抗病菌,
白血球數會升高。
RBC 紅血球
10*6/ul
男 4.5-6.2 女
4.0-6.2
紅血球的主要作用是將氧帶到
身體各部位,同時將不必要的
二氧化碳帶走,缺鐵性貧血及
貧血症時減少
HB 血紅素
g/dl
男 14-18 女
12-16
檢查的主要目地在於判定是否
有缺鐵性貧血及貧血症。
HCT 血球容積
%
男 40-54 女
37-47
乃指紅血球在血中所佔的體
積, 能明確了解貧血的程度,
相反的,如果數值過多,使可能
有脫水症或紅血球增多症
MCV 平均紅血球容
積
fl
80-100
代表紅血球平均體積,增高時
為大紅血球症;減低時為小紅
血球症,地中海型貧血
MCH 平均紅血球血 pg
27-35
測血中紅血球血紅素之多寡,
紅素
增高時為大紅血球性貧血,減
低時為缺鐵性貧血。
MCHC 平均紅血球
血紅素濃度
g/dl
28.0-36.5
測血中紅血球、血紅素之濃
度,增高時為正色素性貧血;
減低時為低色素性貧血。
PLT 血小板
10*3/ul
130-400
數目高值時,可能為白血病、
惡性貧血、中毒、傳染病等症,
低值時,可能有出血的傾向,
凝血功能不良
DC 血液抹片檢
查
白血球的分類,可輔助醫生作
正確的診斷。
Neutrophil 嗜中
性白血球
%
55-75
嗜中性白血球增高:可能是細
菌方面的感染或組織發炎。
Lymphocyte 淋巴
球
%
20-35
增多:可能有感染,傳染性單
核性增多症,結核菌、白日咳
等。減少:可能有再生不良性
貧血,免疫缺乏病。
<取自國家網路醫院>
「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