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言教學研究所
2015年客語教學教案設計比賽徵件活動
活動宗旨:激勵教師創新教學思維,並厚實客語教學專業技巧,引發學習動機、增進學習品質,進而提高教師教學自我認同,開創本土語言教學新面向。
貳、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客家委員會
二、主辦單位: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
叁、活動時間
一、教案收件日期:即日起至2015年04月20日
二、比賽結果公布日期:2015年05月01日
三、得獎教案教學示範:2015年05月16日(六)
肆、活動辦法
一、教案主題:自行選定與客語或客家文化相關主題,設計創新語言教學活動。
二、參賽對象:分教師組及師培生組(含實習生),可採單人或2-4人團體報名。
(一)教師組:全國公私立中小學教師(含代理代課老師、支援教師)。
(二)師培生組(含實習生):師資培育大學(含學程)師培生。
三、參賽作品:統整式教案,限單人及團體作品各一件。
四、評分項目:
項目 | 比重 | 項目 | 比重 |
客語教學設計理念與學習者條件分析 | 20% | 客語教學資源設計 | 20% |
客語教學目標與學生學習目標設計 | 20% | 客語學習評量設計 | 20% |
客語教學活動與流程設計 | 20% |
五、請至本所首頁下載「2015客語教學教案設計比賽徵件活動」報名表(含授權同意書、教案活動設計表),以Word(.doc檔)附加檔案方式傳送,檔名為作者姓名,Email寄至nhcuehakka2015@gmail.com。
伍、錄取名額及獎勵
獎項 | 獎勵 | 名額 |
特優 | 獎狀乙紙 | 2名 |
優等 | 獎狀乙紙 | 3名 |
佳作 | 獎狀乙紙 | 擇優錄取 |
陸、注意事項
一、參賽作品須為原創性教學方案,並未參加過任何公開比賽或展出。
二、所有作品需自行保留備份,作品寄出後概不退回。
三、參賽作品使用之媒體與素材,可自行拍攝、繪製或創作,或參考選用「創用CC」、國家影視產業平台等授權之圖片、音樂並依規定標示。
四、若有使用非法之媒體素材,非經授權之文字、圖片、影音為內容或抄襲他人作品,一經查證屬實立即取消參賽資格,若為得獎作品,一併取消得獎資格,且由參賽者自負法律責任,不得異議。
五、著作規定:參賽之教案發表與教案比賽活動等內容,以電子形式儲存、製作與利用(例如活動全程影音錄製與製作、教案比賽之教學影片與教材、演講中所使用之資料數位化並以光碟形式或與電腦網路連結等方式整合),提供讀者基於個人非營利性質之線上學習與檢索、閱讀、列印等,得不限時間與地域,為教學與學術研究等目的之參考。
六、繳交作品前請務必確認所有檔案之正確性,若無法執行視同放棄參賽資格。
柒、承辦人聯絡方式:張純純小姐,(03)5213132-3601 [email protected]
捌、得獎者義務:須於104年05月16日至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行教案發表。
「2015年客語教學教案設計比賽」報名表
報名組別 |
| |||
姓名(一) | 連絡電話 | 市話: | ||
手機: | ||||
學校系所/服務單位 | ||||
姓名(二) | 連絡電話 | 市 | 話: | |
手 | 機: | |||
學校系所/服務單位 | ||||
姓名(三) | 連絡電話 | 市 | 話: | |
手 | 機: | |||
學校系所/服務單位 | ||||
姓名(四) | 連絡電話 | 市話: | ||
手機: | ||||
學校系所/服務單位 | ||||
教案名稱 | ||||
指導教師 (師培生組填寫) | ||||
繳件日期 | 年月日 |
授權同意書
茲授權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將本人「2015年客語教學教案設計比賽」教案發表與教案比賽活動等內容,以電子形式儲存、製作與利用(例如活動全程影音錄製與製作、教案比賽之教學影片與教材、演講中所使用之資料數位化並以光碟形式或與電腦網路連結等方式整合),提供讀者基於個人非營利性質之線上學習與檢索、閱讀、列印等,得不限時間與地域,為教學與學術研究等目的之參考。
教案名稱:
作者姓名: (身分證字號)
作者姓名: (身分證字號)
作者姓名: (身分證字號)
作者姓名: (身分證字號)
※立授權書人聲明對上述授權之著作擁有著作權,得為此授權。
唯本授權書為非專屬性之授權,立授權書人對上述授權之著作與教材內容仍有著作權。
立授權書人:(簽名或蓋章)
立授權書人:(簽名或蓋章)
立授權書人:(簽名或蓋章)
立授權書人:(簽名或蓋章)
中華民國 年 月 日
教案活動設計表
課程名稱 | 授課教師 | |||
教材來源 | 適用年級 | |||
教學設計理念 | ||||
學習者條件分析 | ||||
教學資源設計 | ||||
教學目標 | 教學活動流程 | 學習評量 | ||
客家美食與歌謠文化饗宴
時間 | 活動名稱 | 講師 | 課程簡介 |
13:00-14:00 | 客家童謠聲聲美 | 謝職全 | 將三首童謠製成背板,放置在課堂上,講師先說明創作童謠的要點及創作理念,鼓勵學員加入創作的行列。再以客家話教念,讓學員也能感受到童謠的童趣與韻味。 教念三遍過後,以過關的方式讓學員們共同參興客家童謠的朗誦,讓學員們置身客家莊的感覺,周遭感受客家的氣氛,彷彿回到童稚之時,無憂無慮地開心過日子。 準備材料:童謠背板、快樂的心。 |
14:10-15:40 | 客家米食:粄的文化大觀園與實作 | 謝職全 | 客家人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創造出驚人的米文化,從粄及米粉等米製品。客家人藉著對米的充份了解,將蓬萊米、糯米及在來米作不同的搭配,創造出粄。有句客家人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毋好食粄毋係客家人」,就知道粄在客家人的生活,佔有多重要的地位,舉凡婚喪喜慶都要有粄的參與。 本次介紹的是客家「紅粄」的製作。首先將已好的餡料搓製成大小平均的小圓球,再將已蒸熟的「粄嫲」,平均成一個重約四兩大小,將餡料像包菜包一樣包進去。再將和成圓形的粄,放在事先已使用沙拉油擦拭過的「粄印」,再輕輕地將「紅粄」從模中取出即可。 準備材料:熟粄、板模、沙拉油、餡料、塑膠袋。 |
15:50-17:20 | 擂茶DIY | 謝職全 | 擂茶部份,先講述擂茶的發展史,以傳說及野史,說明擂茶的飲用時間及當年的背景介紹,將介紹三國時代傳承而來的擂茶史,當年的擂茶是為藥用的,主要是治療下痢和抵抗熱瘴,後來逐漸演變成正餐食用,再由點心而轉化成休閒的活動,味道由鹹的變成甜味,在台灣客家地區蔚為新的產業。在大陸原鄉則仍維持原有食用的方式,且味道保持原有的鹹味。 再來是說明擂缽與擂棍,以及擂茶的方法與步驟。(一)工具介紹:擂棍取硬木可食的樹材來製作,例如芭樂樹、九芎木、柚子樹、苦茶木等製成,擂棍的材質磨損和入擂茶裡仍可食用,不會對健康造成傷害。擂缽則是有溝槽的陶製品。 (二)擂茶步驟:依循先茶葉,後配料的原則。先置入茶葉磨碎,再依序芝蔴、再花生,使用擂棍研磨時,下動上不動的原則施力,最後加熱開水沖食。 準備材料:擂缽、擂棍、茶葉、芝麻、花生、開水、茶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