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化學指定科目考試試卷

格式
doc
大小
933 KB
頁數
13
上傳者
edit810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8-11-14,离现在 16 34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92年化學科指定科目測驗試卷

___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說明:下列資料,可供回答問題之參考
一、元素週期表(136號元素)

二、理想氣體常數R0.0820L atm K1mol18.31 J K1mol1
三、光能Ehhc/;頻率;波長;光速c3.0108 ms1Planck’s常數h6.6261034 Js
1eV1.6021019 J
四、指示劑變色範圍的(pH值)


一、單選題 (20每題360分)

( ) 1. 今年初,環保署推動「限塑政策」,限制了購物用塑膠袋以塑膠類免洗餐具的使用,因此許多店家改用瓷器碗盤。假如要檢驗清粥專賣店的碗盤是否沖洗乾淨,則選用下列試劑中的哪一種最適當?(A)多侖試劑(B)斐林試劑(C)酸鹼廣用試劑(D)酚溶液(E)碘酒溶液。

( ) 2. 於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了足夠的二氧化硫,所得產物經過純化結晶後,可得下列哪一種化合物(未表明結晶水)?(A)NaHSO3 (B)Na2SO3 (C)Na2SO4 (D)Na2S2O5 (E)Na2S2O3

( ) 3. 將上一題所得化合物溶於水,配成0.1M的濃度,所得溶液的pH值為何?(A)0 (B)1 (C)等於7 (D)小於7 (E)大於7

( ) 4. 在不同濃度的硝酸溶液中通入硫化氫,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如下:
甲、2HNO3(aq)H2S(g)S(s)2NO2(g)2H2O(l)
乙、2HNO3(aq)3H2S(g)3S(s)2NO(g)4H2O(l)
丙、2HNO3(aq)4H2S(g)4S(s)NH4NO3(aq)3H2O(l)
丁、2HNO3(aq)5H2S(g)5S(s)2N2(g)6H2O(l)
上列氧化還原反應,若只針對硝酸,氮的氧化數有改變的,將其單一氮原子的氧化數改變的差距,由大至小依序排列,則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E)丁丙甲乙。

( ) 5. 原子理論的發展故事是一連串早期的實驗,用來幫助「看無法看到的物,瞭解不易瞭解的事」。有關這些故事中的科學家與其重大科學發現或理論,下列哪個選項的組合是錯誤的?

( ) 6. 1公升的真空容器中,溫度保持100C,逐漸注入1克的水,並測量其內部的壓力,則下列示意圖,哪一個最能表示容器內部水的質量(w)與壓力(P)的關係?

( ) 7. 工廠的廢氣以及汽機車的排氣是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但廢氣中的氮與氧的化合物可藉由適量的氨氣及催化劑,將其還原成無毒的N2H2O。今有NONO2的混合氣體(簡稱為NOx3.0升,若用與NOx同溫同壓的氨氣3.0升,恰好可使該NOx完全反應變成N2H2O。試問該混合氣體NOx中,NONO2的莫耳比為何?(A)11 (B)12 (C)13 (D)31 (E)21

89題為題組
光合作用使植物持續生長,實驗證實植物利用根部細胞的滲透膜,將土壤中的水分吸入根部再傳送至樹梢,以便樹梢的葉子得以順利進行光合作用。假設熱帶雨林區內的氣壓與溫度經年保持在1atm27C,試回答89題。

( ) 8. 植物細胞內的電解質總濃度,相當於0.1MKCl水溶液,密度約為1.033g cm3。若土壤中的電解質濃度極低,則熱帶雨林區內的植物高度最高可達幾公尺?(A)20 (B)50 (C)100 (D)150 (E)200

( ) 9. 土壤中若溶有電解質,而其濃度均為0.01M,則在含有下列哪一種電解質的土壤中,植物生長高度最高?(土壤中的pH值可以不考慮)(A)硫酸鈣(B)硫酸銨(C)硫酸鈉(D)硝酸鈣(E)氯化鈣。

( ) 10.某水溶液含有甲、乙、丙三種金屬離子。若進行圖1所示的實驗操作,即可分離這些離子。試問該水溶液中的甲、乙、丙各為何種離子?(從下面的選項中擇一正確的組合)

( )11.根據週期表中元素大小的規律性,判斷甲~戊等分子在氣態時的鍵長,則下列鍵長的關係何者正確?
(
)水 ()甲烷 ()氨 ()氫氣 ()氟化氫(A)甲>乙>丙>丁>戊(B)甲>丙>戊>乙>丁
(C)
乙>丙>甲>戊>丁(D)乙>丁>丙>戊>甲(E)乙>甲>戊>丙>丁。

( )12.下列哪一個示意圖是基態鉻原子的電子組態?

( )13.ABX三元素的某化合物之結構如圖2,則此化合物之分子式為下列哪一個?(A)ABX (B)AB2X4 (C)AB2X2 (D)ABX3 (E)ABX4

1 416題為題組

3是水的三相圖。圖中OAOBOC三條實線表示水以兩態共存時,溫度和壓力的關係曲線。試以此圖回答1416題。





( )14.圖中點a的壓力為Pa,點b的壓力為Pb。若壓力由Pa逐漸增大至Pb,則下列哪一個圖最能適切地表示壓力(橫軸)與體積(縱軸)的變化關係?

( )15.已知冰的熔解熱為6.01 kJ/mol、水的汽化熱為40.7 kJ/mol。若溫度T由圖3的點Y逐漸增溫到點X,則下列哪一個圖最能適切地表示所供給的累積熱量Q(橫軸)和溫度變化(縱軸)的關係?

( )16.若以0.01M的鹽酸滴定NaQ的水溶液50.0mL時,溶液的pH值變化如圖4。求HQKa值應接近於下列哪一個選項?(NaQHQ的共軛鹼,Ka(A)1102M (B)1104M (C)1105M (D)1108M (E)11010M

1718題為題組

近來SARS疫情影響許多人的生活,衛生署建議大家勤洗手、戴口罩,也建議使用稀釋的漂白水來消毒環境。媒體也出現以光觸媒消毒大樓以及光觸媒口罩新產品的廣告,請依下列所提供的條件,回答1718題。

( )17.試問為什麼要使用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漂白水,而不選用較環保的雙氧水或直接用氧氣來消毒?已知次氯酸根、雙氧水及氧氣的還原電位大小如下:

(A)
漂白水的氧化力最強(B)雙氧水只能在鹼性環境中反應(C)空氣含氧量太低,不適宜消毒(D)雙氧水和氧氣因活化能過高,無法在室溫進行消毒(E)漂白水雖會造成環境污染,但對人體無害。

( )18.已知坊間所賣的光觸媒,其主要成分是奈米級的二氧化鈦,而其接受光(吸收光)之波長至少低於400nm。吸收光能後的二氧化鈦具有相當強之氧化力,可以直接將吸附在物質表面之污染物直接氧化,使其分解,或者將吸附於物質表面之水分子氧化為氫氧根自由基(.OHHeH2O E2.79V)進而分解污染物。試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4分)(A)OH為強還原劑可以分解污染物(B)奈米級的顆粒大小,是比本土的蓬萊米略大(C)二氧化鈦的基態和激發態之能階差約為3.2eV (D)光觸媒處理過的場所,在黑暗中仍具有消毒效果(E)氫氧根自由基中的氧原子之電子恰好是八隅體組態。

1920題為題組

一光電池組成如圖5,其中的一個半電池內裝有1M的氯化鉀及一支銀棒(棒上鑲有一片氯化銀),另一半電池內則裝有氯化亞銅及一支白金絲。當此電池受光照射時,氯化銀會立即轉變成銀原子與氯原子,而氯原子會暫時吸附在氯化銀上(簡記為Cl(AgCl))。若將光源移除,電池會立即回復至初始的氯化銀狀態。已知部分還原半反應如下所示:

試依這些數據回答1920題。

( )19.當電池受光照射時,下列敘述中何者不正確?(A)電池會產生電壓(B)銀棒可作為陰極(C)氯化銀會被還原(D)電池內會產生Cu2離子(E)電子會由A點流向B點。

( )20.若將奈米級氯化銀與氯化亞銅粒子同置於玻璃鏡片中,便可利用類似反應製得一新型太陽眼鏡(受到陽光照射時,鏡片會立即變成黑褐色)。這種智慧型太陽眼鏡從室外移入室內時,鏡片會自動由黑褐色回復澄清,其主要原因是因為鏡片內進行下列哪一反應?(A)AgClAgCl(B)AgCuAgCu (C)ClCuClCu2(D)AgCu2ClAgClCu(E)AgCl2CuAgClCu2Cu


二、多重選擇題 10每題440

( ) 1. 試管五支,(A)(E),依序倒入試劑:汽油、酒精、氯仿、四氯化碳、丙酮,然後各加入1毫升的水並攪拌。試問哪些試劑會與水完全混合均勻?(A)汽油(B)酒精(C)氯仿(D)四氯化碳(E)丙酮。

23題為題組

下列物質為實驗室常見的化學藥品,其中NaH為氫化鈉,常作為還原劑。試依其化學性質回答23題。

甲、Na 乙、NaH 丙、NaCl 丁、NaOH 戊、NH4Cl 己、HNO3 庚、反式丁烯二酸

( ) 2.若將上述物質置入純水中,則下列選項中何者可能會產生氫氣?(A)(B)(C)(D)(E)戊。

( ) 3.若將上述物質溶於純水中,則下列選項中何者會使紅色石蕊試紙顯現藍色?(A)(B)(C)(D)(E)庚。

( ) 4. 某一氧化劑X,雖不能氧化甲醇、乙醇、甲醛或乙醛,但能氧化下列有機化合物,以得醛或酸:

其中R1R2R3R4可能是氫、烷基或其他官能基。若以該氧化劑X,氧化234-戊三醇:

則可能獲得下列哪些產物?(A)CH3COOH (B)CO2 (C)HCOOH (D)CH3CHO (E)CH2O

57題為題組

下列敘述一個實驗,你或許未曾見過,但不用擔心。試題設計的主要用意,在於測驗考生是否會應用曾經做過的化學實驗,由其觀察、推理與判斷所得的經驗,找出正確的答案。取約5克的草酸鐵(FeC2O42H2O)放入試管,用酒精燈加熱。結果黃色粉末的草酸鐵逐漸變灰黑色。試管移出火焰,冷後塞緊試管,以磁鐵靠近試管,可看見試管內有些微細粉末會隨磁鐵移動,有的不會。打開試管塞,高舉試管,使粉末從試管口落下,可看到閃閃火花。

( ) 5.用酒精燈加熱草酸鐵時,下列中的哪些物質,有可能以氣體的狀態從試管口逸出?(A)C (B)C2H2 (C)CO2 (D)H2O (E)H2O2

( ) 6.試管內的黑色粉末,有可能含有下列中的哪些物質?(A)Fe (B)FeO (C)FeO2 (D)Fe2O3 (E)Fe3O4

( ) 7.下列中的哪一種物質,從試管口落下時最有可能發出火花?(只選一項)(A)Fe (B)FeO (C)FeO2 (D)Fe2O3 (E)Fe3O4

810題為題組

這個實驗與你在「反應速率」或「秒表反應」所做的實驗有關。實驗過程如下(參見圖6):

(1)用一透明杯子取蒸餾水80毫升,並滴入碘酒至溶液呈黃褐色後,分成約兩等量的兩杯。
(2)
在其中的一杯溶液中滴入0.1M的亞硫酸氫鈉x滴,攪拌後黃褐色消失,溶液變成無色,稱此溶液為甲液。
(3)
在另一杯的溶液中,加1M的氫氧化鈉溶液y滴,攪拌後黃褐色同樣消失,而稱此溶液為乙液。

(4)將無色的甲液再分成約等量的兩杯。在其中的一杯加入3%的雙氧水x滴,攪拌後靜置數分鐘,無色溶液逐漸呈色,稱此溶液為丙液。另一杯則加入1M的鹽酸2y滴,攪拌後得丁液。

(5)同樣將乙液分成約等量的兩杯。在其中的一杯加入3%的雙氧水x滴,攪拌後得戊液,而另一杯則加入1M的鹽酸2y滴,攪拌後得己液。

上面敘述的實驗流程,用簡略的示意圖表示如下:

( ) 8.試問下列哪些溶液呈現黃褐色?(A)(B)(C)(D)(E)己。

( ) 9.在碘酒的水溶液加入亞硫酸氫鈉溶液後,反應所得的生成物中含有下列哪些粒子?(只選兩項)(A)I2
(B)I(C)IO3 (D)SO23 (E)SO24

( ) 10.試問乙液中含有下列哪些粒子?(只選兩項)(A)I2 (B)I(C)IO3 (D)SO23 (E)SO24

一、單選題 

1. E 2. B 3. E 4. C 5. E 6. D 7. A 8. B 9.A10. D 11. C 12. E 13. D 14. C 15. A 16. D17. D 18. C 19. E 20. D

二、多重選擇題 

1. BE 2. AB 3. AC4. CD5. CD 6. ABDE 7. A8. BE 9. BE 10. BC


解 析

一、單選題 

1. (1)題目雖然從環保署推動「限塑政策」提起,但要考的是檢驗清粥專賣店的碗盤,這種碗盤殘留物為澱粉類的物質,若沖洗乾淨,則遇碘酒必顯藍色。故可用碘酒溶液檢驗清粥專賣店的碗盤是否沖洗乾淨
(2)本題容易被誤解成清潔劑是否清洗乾淨,此時選(C)酸鹼廣用試劑,應也是可以被接受
(3)清粥專賣店的稀飯經過長時間的烹煮,澱粉可能亦有少部分水解成單醣或雙醣,則答案可能又須另做考慮。
(4)最重要的是米飯除澱粉外,是否還含有其他物質,而這些物質是否可使諸如多倫試液反應,可能尚需做更深入一層的考慮。
(5)嚴格來說,本題是有很大討論空間的題目。

2. (1)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為酸鹼中和反應。中和反應硫的氧化數不變,產生亞硫酸鈉,反應式如下:
2NaOH SO2 Na2SO3H2O
(2)本題為一基本題,只要有氣體吸收劑與酸鹼反應的概念就可容易得分。

3. (1)亞硫酸鈉晶體溶於水,解離產生NaSO32,鈉離子不會產生水解作用,而亞硫酸根則產生下列的水解反應,故溶液呈鹼性,故pH7
SO32H2O HSO3OH
(2)水解亦可用下式表示
Na2SO32H2O H2SO32NaOH
弱酸強鹼
(3)本題若能提供H2SO3K1K2值,則更好,否則淪於記憶性的題目,學生須背哪些酸是強酸?哪些酸是弱酸?更須背酸鹼強度的順序,違背以思考性題目的命題原則。

4. (1)甲、2HNO3(aq)H2S(g)S(s) 2NO2(g)2H2O(l)
5 4 氧化數改變1
乙、2HNO3(aq)3H2S(g) 3S(s)2NO(g)4H2O(l)
5 2 氧化數改變3
丙、2HNO3(aq)4H2S(g) 4S(s)NH4NO3(aq) 3H2O(l)
5 3 氧化數改變8
丁、2HNO3(aq)5H2S(g) 5S(s)N2(g)6H2O(l)
5 0 氧化數改變5
氮原子的氧化數改變的差距,由大至小依序排列丙丁乙甲
(2)
本題純為氧化數的計算,為一基本概念題

5. (1)道耳吞由質量守恆與定比定律,歸納出原子說。
(2)1869
門德列夫依原子量的順序及化學性質排列原子,形成元素週期表。
(3)
湯木生利用陰極射線證明了電子的存在。
(4)
西元1913莫色勒發現用不同的金屬作陽極,被陰極射線撞擊後產生X-射線,測得其頻率的平方根對週期表中元素排列次序作圖可得一直線,證實元素在週期表中排列次序顯然與原子核內電荷數目有關,而建立原子序的概念。
(5)
波耳由氫原子光譜建立量子化的氫原子模型
(6)本題有一小瑕疵,未提出年代來,因在原子科學史上,有兩位湯木生均極有貢獻,雖高中化學課本只提及一位,但還是應告知史實較好。

6. (1)水在100的飽和蒸氣壓為1atm,未達飽和時以PV=nRT 來考慮
PVRTV=1atmM=18R=0.082T=273100=373 均為定值故PW,即壓力與水的質量成正比,但當注入水量為0.588克時,壓力達飽和蒸氣壓1大氣壓,若再注入水時,壓力就不再變,故選(D)
(2)本題為飽和蒸氣壓的概念題,只要知道溶液的飽和蒸氣壓與容器的大小、形狀及量的多寡無關即可作答。

7. (1)同溫同壓時,氣體莫耳數比等於體積比
NO 莫耳數為x,則NO2莫耳數為(3x)
利用氧化還原反應時,氧化劑當量數=還原劑當量數
NON2還原反應,氧化數改變2
NO2N2還原反應,氧化數改變4
NH3N2氧化反應,氧化數改變3
2x4(3x)33
x1.5(mol)
莫耳數比NONO21.5(31.5)=11
(2)本題屬於高難度的考題,能利用氧化還原反應時「氧化劑當量數=還原劑當量數」概念解題者,可能沒幾人。

8. (1)植物利用滲透壓,維持植物體內水溶液的高度,輸送水分至最高點,1KCl 可以解離出2個粒子
VnRT CMRT 4.93 atm
滲透壓=4.931033.6h1.033 h4930(cm)49.3(m)
(2)以往考題均以血球放入電解質溶液中,問血球是會脹破或萎縮,如此考法為第一次學生是否能想到利用滲透壓來解,恐怕不太容易。

9.(1)若內外滲透壓力差愈大,則植物可生長愈高。土壤滲透壓愈小,植物細胞內的滲透壓愈小,植物可生長愈高。
CMiRT
(A)硫酸鈣CaSO4 i1 (B)硫酸銨(NH4)2SO4 i3 (C)硫酸鈉Na2SO4 i3
(D)硝酸鈣Ca(NO3)2 i3 (E)氯化鈣CaCl2 i3
(2)
本題純為考試用的題目,與實際恐有極大的差異。植物是否能生長在如此濃度電解質的土壤中,頗令人懷疑。

10. (1)加入稀鹽酸產生白色沉澱的為:AgPb2
Ag
ClAgCl
Pb
22ClPbCl2
(2)
加入過量的氨水,產生紅褐色沉澱的為:Fe3
Fe
22OHFe(OH)2白色
Fe33OHFe(OH)3紅褐
(3)
通入硫化氫氣體產生白色沉澱的為:ZnS白色而CuS 為黑色
(4)
可能有些學生會誤認為ZnS 可溶於酸,故通入H2S不會產生ZnS 的沉澱,但本題通入H2S前先加入過量的氨水,溶液為鹼性,通入H2S不會改變溶液的酸鹼性,故可產生白色的ZnS 沉澱。

11. (1)共價鍵長為共價半徑之和
()OH ()甲烷CH ()NH ()氫氣HH ()氟化氫FH
半徑大小CNOFH
共價鍵長為
(2)
共價鍵長的比較以往也是熱門考題,但以往都是考相同原子的共價鍵長比較,如NONO2NO3間氮氧間鍵長的比較。

12. (1)24Cr的電子組態3d54s1,依罕德法則,基態的電子組態(E)
(2)電子組態為重要概念,但應考一些基本原則,少考特例如24Cr29Cu等。

13. (1)A 球位於體內單位為1
(2)B
球位於單位晶格頂點位置,每個為單位,有8 B
81
(3)X
球位在線上,每球為單位,有12
123
(4)A
BX1812113,此化合物之示性式為ABX3
(5)
本題為離子晶格的結構,離子化合物無分子式,只有簡式,但題目問此化合物的分子式,此為小瑕疵。

14.(1)因溫度保持一定,故當由ab,氣態時,須遵守波以耳定律:壓力與體積成反比

(2)
在液態時,體積不變

(3)
合併為

15.(1)冰由溫度-10C0C,是一斜直線,斜率為正
(2)冰由0C 0C水,為一水平直線,差距為6.01 kJ/mol
(3)水由0C升至100C,是一斜直線,斜率為正。
(4)水在100C汽化成水蒸氣,形成第二個水平直線,差距為40.7 kJ/mol,約為第一個水平直線段長的6.8倍。
(5)100C以上的水蒸氣,是一斜直線
(6)綜合上述,故選(A)

16.(1)先求NaQ的濃度:0.0150CM50 CM0.01
達當量點時pH5,此時HQHQ,故
HQ HQ
解離前0.01
平衡時0.01105 105 105
Ka

(2)
滴定達當量點,用去50mLHCl,當HCl的用量為25mL時,溶液有一半的NaQ殘留,此時[NaQ][Q],根據酸鹼游離常數的定義
Ka
[NaQ][Q]Ka[H]1.0108
(3)
本題有一嚴重瑕疵:圖不對。若利用圖求解,無法找到答案。

17.(1)判斷反應是否進行,不是只考慮反應熱與電位差,尚須考慮活化能的高低
(2)
由還原電位表,氧化能力O2H2O2大於ClO(漂白水),故(A)不選
(3)
H2O2(l)2H(aq)2e2H2O(l)E° = 1.77 V知,雙氧水在酸中氧化力比在鹼中強,故 (B)不選
(4)
空氣中,氧的含量約21%,含量相當多,故(C)不選。
(5)
漂白水對人體及皮膚有刺激作用,故(E)不選。
(6)
利用排除法,剩下(D),故選(D)
(7)
本題選答,有點心虛,因由題目或其他線索,均無法判斷雙氧水和氧氣因活化能過高,亦即(D)選項不是一個好選項。

18.(1)Ehh6.62610344.971019 (J)
3.1(eV)
1eV1.6021019 (J)
(參考資料中缺少1eV1.6021019J
(2)OH 為強氧化劑非還原劑
(3)
奈米為長度單位,1奈米=109m
(4)‧OH自由基中的氧只有7個電子
(5)氫氧根為OH,氫氧自由基為OH,題目敘述為氫氧根自由基,應無此說法。

19. (1)AgCl 照光時,產生高活性的氯原子與銀原子,前者還原電位為3.8V,亞銅離子還原電位為0.52V,因此產下列反應Cl(AgCl)CuClCu2
(2)可以預測Ag為陰極,AgCl會被還原
(3)
電子由BA,故(E)為錯誤
(4)Cu
被氧化成Cu2電池內會產生Cu2離子
(5)
題目已暗示此電池受光照射時,氯化銀會立即轉變成銀原子與氯原子,而氯原子會暫時吸附在氯化銀上(簡記為Cl(AgCl),即考慮ClCu間的反應
(6)
本題為超難的題目,雖說可用氧化還原的概念來解,但事實上答對率能有多少,恐是一大考驗。

20. (1)由前題分析,電池照光,氯化銀與氯化亞銅會產生下列反應:AgClCuCu2AgCl
(2)
電池受光照射時,氯化銀大部分會立即轉變成銀原子與氯原子,故呈現黑褐色
(3)
但除去光,平衡左移,Ag減少,AgCl(透明)粒子增加,鏡片會變透明
(4)
AgCl→AgCl無法消減Ag 粒子
(5)
AgCuAgCuE0=0.94V,無法發生反應
(6)
ClCuClCu2不照光,Cl不會產生
(7)
AgCl2CuAgClCu2Cu無法消減Ag粒子
(8)
本題為超難題目,以後若都如此考,將嚴重扭曲高中化學教學。

二、多重選擇題 

1. (1)汽油為烴類化合物的混合物,非極性,難溶於水
(2)
酒精含有羥基,為極性化合物,與水產生氫鍵,與水完全互溶
(3)
氯仿(三氯甲烷)極性非常低,難溶於水
(4)
四氯化碳,為非極性,難溶於水
(5)
丙酮含有羰基,與水產生氫鍵,與水完全互溶。

2. (1)置入純水中會產生氫氣的有NaNaH,其反應如下
2Na
2H2O2NaOHH2
H
H2OOHH2
(2)
本題為記憶性題目,金屬氫化物有些版本未提及。

3.(1)會使紅色石蕊試紙顯現藍色為鹼性溶液
(A):鹼性溶液(B):中性溶液(C):鹼性溶液(D):酸性溶液(E):酸性溶液。
(2)本題為一基本概念題。

4. (1)本題是利用所給的反應,推理應用

(2)

(3)
產物為(C)HCOOH (D)CH3CHO
(4)
為一靈活應用題,第一次出現的考法,值得讚賞與鼓勵。

5. (1)酒精燈加熱,不會產生C(碳)。
(2)含碳燃燒產生二氧化碳,含氫燃燒產生水蒸氣,故氣體產物有CO2H2O

6. (1)草酸被氧化成CO2,故亞鐵應被還原成鐵
(2)在空中燃燒,空氣中有氧,因此鐵的氧化物都會存在,鐵有+2、+3兩種氧化數,故產物有FeOFe2O3Fe3O4
(3)產物中是否一定不含FeO2,值得商榷。

7. (1)非勻相反應的粒子顆粒愈細,接觸面積愈大,反應速率愈快。
(2)鐵粉與氧的反應為放熱反應,顆粒愈細,接觸面積愈大,反應速率愈快,放熱愈多,故可能發出火花
(3)
此題可由暖暖包的原理推知

8. (1)本題組雖宣稱與「反應速率」或「秒表反應」所做的實驗有關,但由題目來看,其實只是很單純的考碘的化學,即考碘元素在不同情況下的反應

(2)本題為記憶性題目,實不宜多出。

9. 碘酒的水溶液加入亞硫酸氫鈉溶液後,反應如下:
I2HSO3H2O2ISO423H
故溶液中含有ISO42

10.(1)碘酒水溶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則碘產生自身氧化還原反應,反應式如下
3I26OH5IIO33H2O
故溶液中含有(B)I(C)IO3
(2)本題為純記憶性題目。

13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