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第七屆實習教師蔡宜君老師提供
目前任教於花蓮縣慈濟小學
日新國小國語科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科目 | 國語 | 教學年級 | 三年級 | ||||
教學單元 | 三上第十八課 【姑姑要出嫁】 | 教材來源 | 國編版國語第五冊 | ||||
指導教授 | 施淑慎 教授 | 輔導老師 | 吳瑞美 老師 | ||||
教學班級 | 三年七班 | 教學設計者 | 蔡 宜 君 | ||||
教教 | |||||||
教 學 時 間 | 總時間 | 節 次 | 各節分鐘 | 各 節 重 點 | |||
160 | 一 二 三 四 | 40 40 40 40 | 一:婚姻禮俗的認識、朗讀教學與練習 二:課文內容及形式深究 三:句型練習及習作指導 四:綜合活動 | ||||
教 學 研 究 |
說話: 1. 朗讀練習─指導學生能依照文意,表現出詩歌的節奏和聲音表情。 2. 腦袋電一電─引導學生能依照線索回答教師所提問的問題。 3. 小小記者會─輔導學生將自己的報告內容加以完整呈現。 讀書: 1.摘取大意 2.詞語解釋:以動作示意、舉例說明、實物圖片等方式輔助解釋。 3.內容深究:以問答討論的方式,加強對課文的瞭解。 寫字:輔導學生習寫本課生字、生詞,注意筆順、筆劃和字型的正確性。 作文: 1.練習「就要…啦」、「成天…(講)不停」的句型。 2.練習用「交往」、「成天」、「從早到晚」造句。 3.大富翁遊戲─欣賞詩歌並體會其中的涵義。 情意: 1.婚姻禮俗大進擊─了解傳統的風俗民情,進而培養珍愛鄉土的情懷。 2.小小記者─觀察並關懷身邊家人或朋友的感受。 | ||||||
單 元 目 標 | 具 體 目 標 | ||||||
4. 能深究本課形式 5. 能朗讀課文 6. 說話教學 7. 作文教學 8. 情意教學 | 1-1 能說出本課大意是「描述姑姑出嫁前的情形」。 1-2 能瞭解本課的主題「台灣婚姻禮俗的概況」。 2-1 能瞭解本課的生字:嫁、媒、咪、婿、甜、鍊、繡、梅、婚、顧、猜、鄰、郎、似、催等字的形音義。 2-2 能正確的寫出本課的生字,並注意其字型的正確性。 2-3 能認識本課的新詞,並加以適當的運用。 3-1 能歸納出各段段意。 3-2 能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各種討論問題。 3-3 能瞭解各種婚姻禮俗所代表的意義及內涵。 3-4 能挑出形容表情、動作或聲音的句子。 3-5 能瞭解詩歌的使用方式及特色。 4-1 能瞭解課文中的大致結構並列出綱要。 4-2 能指出各段押韻的字及所押的韻。 4-3 能瞭解時間性的敘寫脈絡。 4-4 能瞭解作者多視角切入的寫作方式。 4-5 能挑出課文中所使用的疊字詞加以適當運用,並列舉出相類似的形容詞句。 5-1 能完整流暢且有節奏的朗讀課文。 5-2 能在了解文意後,適當的於朗讀課文時,展現出聲音的表情。 6-1 能正確清楚的回答教師的問題。 6-2 能將自己學習單的內容加以適當的呈現與分享。 7-1能練習口述或寫出本課中所學習到的句型。 7-2 能欣賞詩歌並體會其中的涵義。 8-1 能培養愛護、關懷鄉土風俗的情操。 8-2 能積極的關懷自己生活週遭的人、事、物。 |
單 元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目標 | 教學活動 | 教學資源 | 時間分配 | 評量重點 |
2-1 2-2 1-2 8-1 5-1 5-2 7-2 4-2 3-2 3-3 3-4 3-5 4-2 6-1 1-1 3-1 4-1 4-3 4-4 2-3 7-1 2-2 2-3 4-5 7-1 6-2 8-2 5-2 6-1 7-1 7-2 8-1 | 壹、準備活動
貳、發展活動 第一節課
問問小朋友們是否有參加婚禮的經驗,在婚禮上看到 了什麼?聽到了什麼?進行經驗分享。
利用power point介紹課文中提到的幾項婚姻禮俗,讓 小朋友對於傳統的禮俗有所了解。
搭配響板進行教學,在重拍時拍響響板,讓孩子們聽 出朗讀時,音調與強弱拍的不同所營造出的不同朗讀效果。 1.示範與說明。 教師展示【愛現的青蛙】這首短詩,並示範有節奏與 沒有節奏的朗讀兩種方式,讓小朋友說說看,哪一種比較好,為什麼?接著由教師加以提示如何朗讀、標示重音的方法等重點。之後發下參考資料。(指引之朗讀活動標示) 2.各組進行討論與朗讀。 請各組進行討論,想一想,念一念,參考資料上的提 示,在課本上做下朗讀時應注意的各種記號,接著由各組搭配響板朗讀出該組負責的那一段。 3.全班共同朗讀。 4.押韻修辭的介紹。 全班一起找出課文中押韻的字。請小朋友說說看,為 什麼要押韻,押韻之後讀起來有什麼樣的感覺?教師再針對課文中特別的押韻修辭進行介紹。
1.各種結婚禮俗的意義。 2.朗讀時應注意的事項。 3.押韻在詩歌中的功用。 第二節課 課文深究 一、腦袋電一電 1.請小朋友們共同朗讀課文一次,並仔細的看看課文中的重 點,以進行接下來的遊戲。 2.說明遊戲規則。 遊戲以支援前線的方式進行,先由教師說明需要的物 品,最先完成的組別,獲得搶答權,抽取題目回答正確後,獲得一分。 3.公佈題目。
4.進行活動。 5.得到最高分的組別獲勝。 6.教師歸納及補充。 二、歸納整理
2.教師以課文結構表將本課的佈局與重點做歸納及整理。
第三節課
1.句型練習 (1)練習「成天…..(講)不停」的用法 (2)練習「就要…….啦」的用法 2.造句練習
二、習作指導 1.課文大意 閱讀全課課文後,請小朋友先以口頭說說看全段課文的大意,再寫在習作簿上。 2.造句 請小朋友回想一下剛才練習的句子,再自行寫在習作簿上。 3.口頭回答問題 請小朋友參照課文內容回答問題,並引導學生了解傳統習俗背後的意義。 4.選詞填寫 練習「笑咪咪」、「羞答答」等疊字詞的用法。 5.尋寶遊戲
三、歸納整理 1.統整本節重點。 2.說明「小小記者」學習單的做法。 第四節課 綜合活動
請小朋友分享訪問的內容,並請其他同學給予回饋。
1.說明遊戲規則 各組輪流擲骰子,依照所丟的點數前進,到達定點後,依據題目的要求完成指定工作。遊戲結束後,最接近終點者優勝。 2.遊戲重點
1.詩的各種種類。 2.各種婚姻禮俗。 3.總結整課。 **********課程結束********** | 單槍、電腦 響板*7、 短詩海報、 參考資料 問題條*9 籤筒 課文結構表 小白板 「小小記者」學習單 「小小記者」學習單 遊戲海報、單槍、電腦 | 課前 課前 3 12 8 7 2 5 3 3 25 4 8 15 22 3 10 25 5 | 是否能明確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是否能凝神傾聽。 是否能凝神傾聽。 是否能夠分辨出朗讀節奏的不同。 能夠積極的參予討論。 能夠依照文意,概略的讀出聲音的節奏。 能夠依照文意,概略的讀出聲音的節奏。 能夠明確的回答教師的問題。 能夠凝神傾聽。 能夠凝神傾聽。 能夠專心的閱讀,並找出重點。 能熱烈的參予活動。 能正確的回答問題,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能有歸納統整的能力,並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能專心聽講 能樂於發表,並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能明確的回答教師的問題。 能書寫工整且正確。 能專心聽講 能專心傾聽他人發表,並發表自己的感想。 能樂於參予遊戲 能專心傾聽並明確的回答教師的問題 |